唐僧一臉錯愕,他每日懷抱這九環錫杖,雖知這錫杖乃是觀音所贈,絕非俗物,但也沒看出有什麼超凡脫俗的好處。

只見老院主如同遇到了曠世奇珍,一臉激動,唐僧便道:“老院主何苦如此?”老院主抱著錫杖道:“果然大唐人物,連這等寶貝都不在意,你可知這錫杖來歷?”

唐僧道:“出家人不打誑語,這錫杖乃是觀音菩薩賜下的。”

他這麼一說,堂下眾僧譁然一片,老院主也面露狐疑之色。適才領唐僧進院的僧人名叫廣智,在一旁譏諷道:“我家院主自胎裡信佛,也只聞菩薩之音,並未見過觀音菩薩一面,你這和尚年紀輕輕,如何能得菩薩眷顧,出家人行走在外,還是實打實好些。”

悟空一旁暗笑,真是井底之蛙不知世界廣闊,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論起前世,也不遜於菩薩,只是這話即便說了,這一群凡人自然也不會信。

唐僧果然有德高僧,見眾人不信,也只微微一笑。

老院主道:“唉,管他哪裡來的,總之是難得的寶貝。”

唐僧忍不住問道:“老院主,你說這錫杖好在哪裡?”

院主道:“這錫杖,妙在這藤,妙在這環,妙在這頂啊!這杖身非比尋常,乃是萬年菩提樹上仙藤造就,持之極輕,卻又堅逾金鐵;這九個環子,分以九金鑄就,只輕輕搖動,九金之音能退狼蟲虎豹;這杖頂之鐏,寶光繚繞,一切陰魂鬼魄不敢近身,非是大德高僧不能使得動啊!我門錫杖共有三種,分為聲杖、智杖、德杖,這九環錫杖兼備三者之能,還不算是寶貝嗎?”

唐僧聽院主講了一遍,心中不由也為之震顫,原來自己每日拄著的,卻是一件天下奇珍。但他畢竟修行幾世,這念頭只稍縱即逝,便道:“老院主,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修行之心,不惹這般塵埃才對。”

老院主冷笑一聲道:“你有了此寶,才這麼說,若這寶貝是我的,管保你一樣垂涎三尺,哼!見不得口是心非之人。”說罷,老院主戀戀不捨放下禪杖,顫巍巍拜了一拜,轉身要走,卻又偏偏邁不動步。

唐僧道:“老院主誤會了,菩薩贈我此杖時,並未說許多好處。只道此杖不染紅塵些子穢,能伴貧僧上玉山罷了。”

老院主聽了更是連連搖頭,顯然不信唐僧所說。

旁邊又一個小和尚低聲道:“這和尚有了寶貝撐腰,口氣也大了許多。”廣智又道:“唐朝長老,你這錫杖確是寶貝,但若說能上玉山,不染塵穢,我這寺中也有許多上好錫杖,不如請長老點評點評,如何?”

說完廣智朝老院主擠眉弄眼,院主稍一回神,便明白廣智之意,於是也道:“好好好,今日以此錫杖為媒,便來個品禪大會。”說完一伸手,“大唐高僧請了。”

唐僧方才語意隱隱有勸勉之意,卻不料被廣智語鋒一轉,此時卻騎虎難下,他性情本就不甚果決,見老院主滿臉誠摯,只得跟著出了後房,臨出門時,卻回頭與悟空使了個眼色。悟空知道唐僧有些擔心,便提起包袱跟在後面。

穿廊過院,來到禪院庫房,老院主自貼身口袋裡摸出一把鑰匙,開啟庫房門上那把足有五斤重的銅鎖。看這態勢,平日裡看管也是極嚴的。

進了庫房,中間一片空殿,左右兩旁又有十幾道門,皆有鐵將軍把牢。老院主閉目尋思尋思,來到左首第四間屋子,開啟了門。

老院主呵呵笑道:“我蒐羅畢生,攢了這一庫的寶貝,雖稱不上件件極品,卻也能看得過去。”他自從見了那九環錫杖,就沒撒手過,自始至終抱在懷裡,唐僧也不好要過來。

老院主請唐僧和悟空入內觀看,他眾多子弟卻只在門外守著,只有一個廣智跟著進來,想是頗為受寵。

悟空入內一看,這屋內琳琅滿目,皆是各類佛教法器,左邊櫃子中,豎嚓嚓立著的都是法杖、錫杖、禪杖、降魔杖、金剛杵,正中都是些佛龕、經箱、舍利塔、木魚、鐘磬等大件物品,右邊牆上卻掛了不下數千串念珠……大大小小金玉木石皆有,不知道的還以為入了佛家店鋪。

於唐僧,向佛唯一顆心最重,其餘皆無關緊要,但既然來了,好歹也看上一看,他只粗粗瀏覽,便稱讚道:“院主有心了,弟子此番真大開眼界。”

老院主見唐僧並無許多驚訝神色,心中不喜,便道:“唐朝長老見多識廣,我這點家當,自然不放在眼裡。”他出了門,將其餘那十數個房門逐個開啟,頗有些自傲道:“長老還請仔細看看。”

唐僧移步殿中,逐個屋子掃視一遍,越看越是嘆氣,好端端的佛門弟子,竟貪心如此,這滿屋的綾羅綢緞袈裟,五彩繽紛經幡,金銀銅鐵香爐……一切用度物事都極具奢華精美,果然老院主畢生心血傾注於此,著實超乎常人。

老院主見唐僧嘆了口氣,卻誤會唐僧是相形見絀的心思,於是道:“大唐長老既然到了本院,也是佛緣所至,但喜歡哪件,儘管取去無妨。”

唐僧雖無害人之意,卻也有防人之心,哪會不知老院主這一招叫做先予後取。俗話說拿了人家的手短,自己怎能中計,於是道:“老院主,《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除了三身之外,哪一件又不是身外之物?”

老院主嘿嘿一笑,道:“果然大唐高僧見解非凡,我卻修行不到家。”他抬起睡眼惺忪,一臉諂媚對唐僧道,“既然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高僧便將這九環錫杖送與我如何?”

唐僧頓時愕然,他萬沒想到,世上怎會有如此厚顏之人?於是便道:“這個……萬萬不可,此杖乃是觀音菩薩所贈,對貧僧極為重要,怎可輕易贈予他人!”

老院主哈哈大笑道:“長老好能扯謊,這麼說來,你竟見過大慈大觀世音菩薩嗎?”

唐僧提起觀音名字,鄭重答道:“不錯,非止我見過,唐都長安城內許多百姓都見過菩薩面容。”

廣智在旁聽不下去,撇撇嘴道:“菩薩何等尊貴,怎能輕易以真身示人?”唐僧只笑笑不語。

老院主斥責廣智道:“出家人不打誑語,唐長老說是,那便定然是真,不可胡說!”廣智於是諾諾退下。

老院主湊上前來,問唐僧道:“敢問高僧,除了這九環錫杖,菩薩可還給你別的寶貝了。”唐僧見老院主一臉貪婪之色,心中已厭惡的很,他退了幾步,看了悟空一眼,見悟空正在那廂賞玩屋內寶貝,渾沒在意這邊對話。唐僧本想說沒有,但又怕違了佛門教例,著佛祖怪罪。便避而不談,道:“菩薩所贈,並未教我輕易示人,還望院主見諒。”

老院主眼睛一亮,聽這話頭,似是還有寶貝啊。這一件九環錫杖已令人歎為觀止,那藏起來的寶貝,只怕更是珍奇無比。

老院主將手中錫杖還與唐僧,笑道:“既然長老不願,那也不好強人所難,但既來了本寺中,還請多住幾日才好。”

唐僧見院主將錫杖還回,急忙接在手中,老院主依次鎖好了門,便與唐僧告辭,回後院歇息去了。

廣智將唐僧師徒帶到一座孤零零二層小樓上,只道這原是本寺經閣,後來經書太多存放不下,又建了一間更大的經閣,大多經書也都搬了過去。這樓雖無人使用,但也每月打掃兩次,裡面甚是乾淨,最難得的是清靜的很,除了晨鐘暮鼓,前殿其餘聲音半點也聽不見。

悟空冷笑道:“好好好,越清靜越好!”廣智看了悟空神情,竟不自覺地打了個寒戰。

悟空怎不知道,院主聽聞唐僧還有寶貝,立刻便將九環錫杖還了回來,這舉動自然不是老院主一時頓悟,戒了貪婪之心,而是有更大的算計。再看廣智將他師徒帶到這偏僻小樓上,悟空更是心知肚明,這觀音禪院果然是座黑廟,若真如此,可就莫怪我老孫心狠了。

唐僧不疑有他,上了二樓,見大堂書櫥上有許多古舊經書,頓時喜形於色,秉燭站在書櫥旁便讀了起來。

悟空對唐僧道:“師父,不知寺中和尚可喂好了白馬,我出去瞧瞧。”唐僧早進入書裡了,便心不在焉應了一聲。

悟空將包袱系在背上,下樓來圍著這座小樓,使法術畫了個水火不侵的圈,但凡這小樓外有異動,立刻便知,這才放心到後院尋老院主去。

使個隱身法,悟空一閃身來在後院,正如他所料,老院主見了那九環錫杖,心中百爪撓心,又怎能睡得著,廣智安置好唐僧師徒便來老院主房中議事。

透過窗縫,只見老院主焦急難捱,拄著柺杖使小碎步在屋中轉圈子,廣智在一旁站立,笑道:“師祖何必著急,只將這兩個和尚留下,好吃好喝伺候著,他們自然便不願走了。”

老院主頓了一下柺杖道:“唉,終究還是留不住。”

廣智轉了轉眼珠,道:“不知他那包袱裡還有什麼寶貝?這和尚說起瞎話,和真的一樣,我也不知真假了。”

老院主道:“也不見得,那禪杖十有八九是觀音菩薩贈的。”他這麼一說,非止廣智,便連悟空也是一驚,這老院主怎會知道此事?

老院主又道:“我信佛二百多年,雖算不得十分虔誠,卻也養了一寺僧眾。天可憐見,那一日正在觀音像前數珠唸經,菩薩居然說話了!”

廣智驚喜道:“恭喜師祖,想是師祖向佛心誠,菩薩有感,才顯聖出來。”

老院主搖搖頭道:“菩薩傳話,卻不是為我,只說唐朝有個玄奘法師要往西天取經,必從我這觀音禪院路過,這法師非是尋常人物,身上有許多重要物事,教我好生留下。你想,若不是有幾分淵源,菩薩怎能傳話?”

廣智咂摸咂摸,喃喃唸叨幾遍:“好生留下,留下?師祖,菩薩這話有幾分意思啊。”

老院主問道:“有什麼意思?”

廣智道:“按常理說,遠方來客,應該說好生招待,為何菩薩卻說好生留下?若果一定要留下,唐朝和尚還怎去西天?”

悟空聽了這話也有幾分彆扭,菩薩何許人也,絕不會有口誤,這話若真是從菩薩口中說出,這事可就有些複雜了。但看老院主模樣,也不似扯謊,他雖年高壽長,畢竟是個凡人,菩薩選玄奘法師西行一事,應該傳不到此地來。菩薩不說與他,他又去哪裡知道?

記得《西遊記》中,美猴王去請觀音時,觀音也曾怪罪他燒了自己地上的供奉之所,看來這觀音禪院,菩薩還是蠻上心的。

菩薩暗示將唐朝取經人留下,他到底要幹什麼呢?

老院主聽廣智說完,一直眯縫的眼睛睜開,臉上皺紋伸展開來,倒似年輕了幾歲,對廣智道:“乖孫兒,說得好,說得好!”

廣智見院主讚許,便道:“既然如此,那便將這兩個和尚留下了!”

老院主閉上眼睛,嘆了口氣假惺惺道:“唉,為了一件寶貝,反丟了性命,何苦來哉?我佛門清淨之地,又要添兩具骨骸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廣智突然撲通跪倒在地,磕了兩個響頭道:“師祖莫要發愁,這都是孫兒的主意,一切罪孽自有孫兒承擔,孫兒願為師祖肝腦塗地!”

院主看了看廣智,不喜反嗔怒道:“哼,可又是要求那事了?”

廣智抬起頭來,逢迎道:“師祖明鑑,師祖莫怪,孫兒也想像師祖一般長生,伺候師祖千年萬年。”

老院主目光如狐,笑罵道:“你這小子,比誰都鬼著呢。罷了罷了,做成了這檔事,我便給你一粒仙丹。”

廣智大喜若狂,磕頭如搗蒜一般,拍了拍胸口叫道:“明日一早,管教師祖將那九環錫杖拿在手中!”

老院主哼了一聲,道:“小心些,莫要如上次般魯莽,險些教人逃了!”

廣智笑道:“師祖放心,大不了經閣走水,管教他兩個插翅難飛!”

老院主頓了頓柺杖,罵道:“呸!這十年間已經燒了三座,難不成你要將這禪院燒空了不成?”他嘴上雖罵,眼中卻盡是笑意。

廣智附和道:“那猴子不似善類,還是穩妥起見,穩妥起見。”

悟空聽得清楚,原來廣智做這事不止一次,老院主許多積蓄,怕是少有正道上來的。觀音禪院看似冠冕堂皇,卻沒料到竟是個謀財害命的好去處。老院主活了二百七十年,這類惡事也不知做了多少遭,佛門子弟竟貪心狠辣至此,真是世上少見。

而廣智對院主恭敬有加,果然是別有所圖。這老院主手裡藏著延壽仙丹,自然讓凡人垂涎。雖然不知他的仙丹從何處弄來,但想想他與黑熊精一眾交好,旁人贈他幾粒也是常情,怪不得他不修任何功法,竟能活二百七十歲,想到這裡自然便一切有了答案。

廣智果然要使火燒了那舊經閣,致自己二人於死地,為了一根九環錫杖,使出如此絕後的手段……想到這裡,悟空心中忽然一片雪亮,猜中了幾分觀音的用意。

觀音叫禪院院主留下唐僧二人,這話說的含糊其辭,其實半點破綻也看不出來。老院主若是實誠人,自然好生款待然後恭送唐僧西去;但憑觀音本領,應知這老院主為人本性,一句留下卻叫人曲解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便唐僧那九環錫杖未露在外,依著老院主貪婪的性子,恐怕也不會教過路人輕易離開。何況那觀音還加了一句“大唐法師身上有許多重要物事”,又怎能不叫人浮想聯翩?

廣智這群和尚一旦動手,結果如何,即便傻子都能猜出一二。在齊天大聖面前,他們又怎能討了好去,惹惱了敢大鬧天庭的悟空,這座禪院怕是要毀了。

觀音這麼做,便是要借悟空之手,除去這間禪院,而這個計策,並非是借刀殺人,乃是驅狼吞虎。狼者,禪院眾僧也,虎者,齊天大聖也。群狼雖兇惡,又怎敵得過百獸之王,這結局已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而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悟空分析了半天,仍有兩處不明:第一,這禪院院主擅自殺生,居然不怕觀音降罪?他活了偌大年紀,觀音竟然放縱了他這麼多年,這哪裡是佛門教義,分明是強盜行徑;第二,為何觀音要在此時除了這件禪院,難道這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嗎?

或許是時辰到了,或許唐僧取經太過招搖,所行之處都有許多神仙大能虎視眈眈。觀音是怕自己觀音禪院藏汙納垢,壞了自己名聲嗎?

凡事皆有知有不知,悟空聽了廣智與院主對話,猜出了大概輪廓,心中已十分知足了。但見廣智已與院主告辭,這便出門要火燒經閣,悟空也縱身出去,佈置對策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