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洞中,悟空閉門不出,苦思應對三清之法。他自知單憑一根如簧巧舌,恐怕不能說動三清,若是實在無法,說不得只好使用殺手鐧了。

第二日午時剛至,果然牛魔王風風火火來尋悟空,二人駕雲直上九重。

高空之中寒風凜冽,悟空問道:“怎還向上飛,如此去,只怕捅破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牛魔王笑道:“既稱‘天外天’,自然是在天外。”

悟空肉眼看不出端倪,便施展“玄空法秘訣”的手段,他自修煉五行之術以來從未用過此功法,此時使出,忽覺大有進境。恍惚中見高天之頂似有實物影影綽綽,於是明白,這天其實不是天,只是陣法而已。

牛魔王帶著悟空在陣法中穿行,偶有不知方向時,牛魔王便閉目沉思,實則聆聽耳邊傳音,然後又繼續前行。

悟空觀牛魔王情狀,心裡也猜出幾分,這天外之天中的陣法,或許便是出界之法了。

到了一處空地,牛魔王對悟空低聲道:“你在此等候,我師尊稍待片刻便至。”

悟空盤膝坐下,閉目靜心,將之前斟酌許久的說辭在頭腦中反覆過了幾遍。正想著時,忽覺身前數丈處多了三個人影,他無需睜眼便知,怕是三清到了。

悟空睜開眼,身周仍是迷霧濛濛,卻看不見有人,果然玄空法秘訣威力不俗,三清陣法也能看透幾分。

悟空吃驚不提,三清比他驚訝百倍,此陣乃是元始天尊佈下,莫說太乙金仙,便是混元金仙也難窺得陣法精奧。哪知三人剛一到此,便見悟空睜開雙眼,自然是發現了三人的到來。這靈明神猿,實在有些莫測高深了。

此時,悟空站起身鄭重施了一個弟子禮,他雖是神猿轉世,但三清於神猿向來愛護有加,僅此做法也當得起此拜。何況此際人在屋簷下,怎可不低頭,此番悟空有事相求,禮遇有加乃是常理。

悟空禮畢起身道:“三清之名,可溯世初,今日有幸得見,晚輩孫悟空這廂有禮了。”

老君呵呵笑道:“好個孫悟空,果然了得。”

悟空道:“低微道行,在前輩面前有如螢火皓月之別,何足掛齒。”

老君道:“道行不定,日漸增長,你修煉才幾日,便至太乙金仙,已是驚世駭俗了。難的是,你如何竟能修成此具本相,老朽卻如何都想不通。”老君自嘲笑了笑,道,“可否吐露一二,否則我心中揣著此事,總也睡不安穩。”

悟空心道,旁的都可說,卻唯有此事不能說,就算你是太上老君,恐怕也不會相信穿越一事的存在吧。於是道:“實不相瞞,我只隨意變化成此具人身,向來不知何為本相,便誤打誤撞地成了。”他這話並無虛言,之前悟空的確不知本相為何物,所以說來也坦然的很。

老君道:“看來造化便是造化,由不得人,既如此,我也不強求了。”

“素聞你心思伶俐,能謀善斷,故此我將你擒後投入三界之中,便是有一場造化與你。你自入此界來:收虎鹿羊三妖,解善惡界饑荒,教孟軻聞道,獲王母蟠桃,生死門中存仁心,立殺志後惜造化;劫殺界中悟會元玄機、於章回身上悟情之道,本我界中成就第二本相,存救天之心,問心城中挽初亂狂瀾,欲救世,尋鯤鵬……”老君滔滔不絕,顯然悟空自入界以來所作所為,均在他掌控之中,末了道了一句,“平心而論,悟空,你之所為,遠超我等想象了。”

“造化神猿造化生,你若未堪破,只如聰明神猿般渾渾噩噩,我等自然也不點破。但你既陰錯陽差早逢無支祁,知曉神猿奧秘,許多事情卻也瞞不過你了。”

悟空內心深以為然,自己與原本的美猴王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便是自遇見無支祁開始。

老君又道:“你心中所想,我三人瞭如指掌,只是三界經營萬年,只為會元之功,偌大造化功業,你等只唾手可得,便可一躍至混元金仙,何樂而不為?”

悟空問道:“斗膽相詢,建此三界,究竟為何?”

老君道:“說了也不怕你笑話,初立此界,確是為了推衍天地變化。自我三人得知天地會元之厄,便苦思冥想破解之策,終於想出了這個手段。三界初成時,我等雄心勃勃,自以為此事十有八九可成。但隨歲月變遷,我三人發現,這三界僅有天地之形,並無天地之神,歸根結底,僅是胡鬧一場。”

悟空插一句問道:“何為天地之神?”

老君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陰陽,乃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基。天地存陰陽,方有二氣交he,衍生萬物。”

老君嘿嘿一笑,道:“我這三界,陰陽二氣倒是不缺,卻連一株草都生不出,三界中所有初始生靈,全是自造化天地中移過來的。”

悟空聽到此處暗歎道,此舉倒與後世頗為相似,人能造航母衛星,卻無法憑空造出一個真正的生命體,看來前世今生,都逃不過這條至理,那便是:萬物,天地所生!

老君接著道:“我三人造界看似成了,其實自一開始便入了歧途,或者說,要逃脫會元之厄,本無正解。但即使如此,三界卻也不能白白建了。”

“早在幾萬載之前,我等便知造化神猿之秘,之後因緣巧合,種種卻也不必細說,許多事情你也知道根由。而今界內已有四隻造化神猿,三界一旦傾覆,如此大的造化,除了造化神猿,天地間哪個能消受得了?”悟空才知,原來三清幫助神猿提升實力卻是臨時起意。

悟空問道:“神猿與道教並無瓜葛,為何屢屢相助?”此時他有意隱瞞自己得知道教奪取蟠桃樹的秘密,倒要看看三清如何說。

老君笑道:“你口中的道教,指的是誰?”

悟空道:“三清自然是道教之祖,這還有何異議?”

老君微微點頭道:“天下大教,僅佛、道二教而已,道教以三清為主,佛教以如來為尊,你說的沒錯。”悟空心道,我說的既然沒錯,你又為何重複?

老君又道:“如今我道教式微,有許多愚男信女竟以昊天上帝為道教之祖,實為大錯特錯。”

“玉皇大帝?難道玉帝不是道教的?”悟空脫口而出。

老君道:“是道教不假,但三清六御,自然是三清在前,六御在後,玉帝雖受封為萬天之主,地位至高無上,在道教之中,卻也只排在第四位。”

悟空聽到此處,心中一動。老君說玉帝是“受封”為萬天之主,受誰的封,誰有這麼大的資格,敢為萬天封主?

若玉帝是被封的,那三清呢,是不是也是在這人的統御之下?

只聽老君又道:“我等受人之託,輔佐玉帝坐穩了凌霄寶殿,卻料不到一片好心,卻遭反噬。”

悟空道:“果然天庭中諸位神仙貌合神離,卻也在我意料之中。”

老君輕咦一聲道:“呵呵,你說說看,怎麼個貌合神離?”

悟空道:“當日天庭派十萬天兵圍剿花果山,若是戮力同心,只怕花果山早已土崩瓦解。而我觀陣前交戰,天庭兵將皆畏縮怯戰,仙官神將真正出力者甚少,便有此猜測。花果山畢竟彈丸之地,怎比得上天庭幾萬年積澱,久攻不下,必是內部不合!”

老君道:“不錯,天庭不合久矣,便是外人都看得出。玉帝權傾天下,尚不知足,還勾結外人盜我道教氣運,此事,我卻無法再容他了。”

悟空聽老君語意冰冷,自己心中一凜,心想,勾結外人?除了佛教,難道還有哪個勢力值得玉帝去勾結嗎?原來佛道亦是不合,難道三清要藉著此事和玉帝翻臉不成?若是如此,那可真天下大亂了。

老君又道:“只是若即刻翻臉,卻對不住那託孤之人。”

悟空聽老君第二次提到這人,自知這人實是非同小可,終於忍不住問道:“此人是誰,竟有如此大的面子?”

老君沉默半響,卻不言語,自始至終都是老君一人說話,此刻終於又有一個聲音響起,卻是靈寶天尊:“那人早已身殞,不提也罷。”

悟空聽靈寶天尊語中似有感傷之意,知道這人對三清定是極為重要。

一時間卻無人說話了,在這天外之天上,隔著層層迷霧,悟空隱約能感覺到,三清似乎也是重情之人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