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正在思索中,聽外面有人喚他名字,正是大禹。

悟空出洞,見大禹神采奕奕對他微笑,悟空道:“大禹喚我可有事?”大禹道:“來到此地,左右無事,倒想四處走走。”

悟空笑道:“如此好興致,我應當作陪。”

大禹道:“如此甚好,你既來過,也免去我許多問路之煩。”其實以他本領,何須問路,只不過一說罷了。

悟空知道大禹尋自己必定有事,他既然不說,自己也不好開口。二人如閒庭信步上了天宇,端坐白雲間,俯瞰眾生事。

二人遊遍本我界,大禹道:“本我之意,相由心生,此界主人倒也有趣。”悟空道:“前輩可看出此界有何破綻?”

大禹道:“此天地栩栩如生,哪有什麼破綻?”

悟空又問:“那……前輩可能出的去?”

大禹道:“出去不難,你問這作甚?”

悟空道:“若開出一條生路,將界內眾生救出,可能做到?”

大禹想了想,道:“若真有二百年時光,亦可一試。”

悟空大喜,道:“若幾位能施援手,此番功德無量啊!”

大禹擺擺手道:“此事卻非我等說了算,你可問過此界主人?”悟空道:“問他作甚?”

大禹道:“界主掌控界內生殺予奪大權,他若不允,天地即刻傾覆,我等縱想救人,亦只是杯水車薪,如何能片刻成功?”

悟空不由得愕然,若真如牛魔王所說,三清定然不會坐視不理自己在這邊救人出界,真到那時,天地合一反而可能提前,看來這個辦法雖貌似可行,卻是不通。悟空想了想,暫將此時放在一旁,只與大禹閒談。

大禹道:“適才句芒、蓐收傳音於我,要收通風、王禺為徒,他二人俱已答允了,卻也叫我來問你心意,看來你威望頗重哦。”說完大禹讚許的點了點頭。

悟空大為驚詫:“收徒?此事太過突然,木神金神為何有此念頭?莫非仍心存愧疚,若是如此,只教我心內不安。”

大禹道:“非也非也,句芒只說,通風於木系一道天資遠勝於他,只是未曾發覺,若不傳他御木神通,實在是暴殄天物。蓐收與句芒意思一般無二,只是王禺卻是金系專長。”

悟空大為不解,句芒、蓐收是天生五行之靈,通風王禺居然還能勝過他二人,那又是什麼稟賦?只聽大禹道:“造化所生,許多奧妙非我等所能窺得,句芒雖為木靈,卻是後天之木,依我猜想,通風必是先天木靈之身。”

悟空點了點頭,笑道:“如此說來,卻不知我是什麼?”

大禹一怔,然後哈哈大笑道:“木、火、金你都試過了,只水、土還有希望。”

此時,大禹忽見地上鎮龍塔,臉上露出微詫表情,便落了下去。

“下方有龍。”大禹道。

悟空修為不夠,卻探不出,便將鎮龍塔傳言講了一遍。大禹恍然道:“我道此界為何如此穩固,原來有鯤鵬相助。”他停了一下又道,“此塔下鎮著的這條龍,我曾見過。”

“啊?你在何處見過?”悟空問道。

“三清之首號做元始,那時始建天庭,他出入必乘九龍輦,地底下這條龍,便是拉車的九龍之一。”大禹道。

悟空遙想元始風姿,一位仙人乘車輦翔於九天之上,拉車的竟是九條龍,那是何等的威風?

“好大排場!”悟空嘆道,然後又道,“界內共有五座鎮龍塔,想必這五條龍都是元始駕車的坐騎了,龍族忝為萬鱗之長,竟如此式微,真是可嘆。”

大禹道:“莫要如此說,傳聞元始身有盤古血脈,如此身份,也不算委屈了龍族。”

悟空道:“不知大禹前輩血脈傳承自何處?”

大禹一怔,笑道:“我也不知。”

悟空道:“那便是普通人了。”大禹點了點頭,不知悟空此語何意。

悟空道:“想後世大聖國師王菩薩必以大禹血脈為榮,卻不知大禹前輩亦是從普通人修至上古大神的。”

大禹笑道:“凡傳聞愈是久遠,便愈發神秘莫測。”

悟空道:“盤古或許也是普通人呢?”

大禹聞聽此言,身軀一震,悟空這想法實在太過離奇,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怎麼會是普通人?不過悟空以大聖國師王菩薩為例,自己偏偏又找不到證據反駁,只得道:“你這說法,實是驚世駭俗了。”

悟空道:“世間原本無神,愚人多了,也便有了神。”此語乃是模仿後世一位文人的語調,此時說出來,卻含義深遠。

悟空又道:“或許世人只有法力高低,能力大小之分,依此判定血脈高貴卑賤,實在有些荒唐,我卻不服此論。那高高在上的,未必值得無數人頂禮膜拜;簞食瓢飲者,興許卻是一代聖人。”

大禹越聽越奇,臉上露出了敬佩之意,嘆道:“與靈明神猿交談,真是一大幸事。”悟空道:“偶發狂言,前輩莫要當真了。”

離了鎮龍塔,大禹道:“聽你所言,還有其他二界與此相連,去看看可好?”悟空道:“左右無事,便去看看。”

自劫殺界入本我界走的是“玄門”,自本我入劫殺,卻喚作“虛門”,二人展開神通,頃刻間便到了“虛門”,毫不遲疑便入內。以他二人本領,自然毫無所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劫殺界遊了一遭,悟空發現,此界此時遠不如本我界太平,人丁亦少了許多,他隨意尋個修行之人打探一番,才知三百年前天空出現“半會終,天地合”後,劫殺界一片大亂,自此陷入廝殺征戰當中,連年不休,生靈塗炭。

悟空與大禹道:“如此下去,天還未塌,恐怕自相殘殺也剩不下幾個了。”大禹道:“人心如此,又能如何?”

不知不覺間,二人飛入了餘火洲,正在天上飛著,見連綿山脈中飛出一道人影,直奔二人而來,悟空定睛一看,可不正行到了六耳獼猴地界,三百年已逝,他竟還記得自己。

悟空對大禹笑道:“這是老相識了,前輩在旁觀戰即可。”

果然六耳獼猴一語不發,揮起金箍棒便朝悟空打來,上次大戰之後,悟空從此蹤影全無,他苦尋不得,自己少了一個練功的對手,心中鬱悶好久。

悟空抬棒迎上,二人戰在一起。

六耳獼猴三百年來苦修不輟,進境神速,但怎比得上悟空造化,不過十餘個回合,便露出敗象。這還是悟空顧及六耳獼猴心情,不忍令其生出挫敗感而手下留情。

六耳獼猴見悟空鐵棍異常沉重,招式精妙絕倫無從尋跡,心中大為吃驚。他也不蠢笨,知道不敵悟空,便轉身欲走,悟空也不攔阻。

此時大禹袖袍一抖,竟抖出一二千丈,直繞在六耳獼猴手中金箍棒上,一把便奪了過來。六耳獼猴心中一痛,卻也不敢上去搶回,恨恨回頭看了一眼,便遁入群山當中了。

悟空頗為詫異,以大禹品性,怎能做出奪人兵刃之事,但轉而一想,金箍棒本就是大禹之物,此際物歸原主,也無可厚非。

大禹拿著金箍棒呵呵笑道:“悟空,你造化又來了。”

悟空道:“造化在哪裡?”

大禹道:“如今四根金箍棒湊齊,我要將你手中鐵棍重煉一番,料想五萬四千斤的金精在手,威力定能更上一層樓。”

原來大禹奪了金箍棒,卻是為自己著想,悟空心中感念,卻道六耳獼猴從今往後只怕再沒了合手兵刃。而沒了這根隨心鐵桿兵,再也不會有冒充孫行者之事發生了。

大禹道:“我觀那猴子亦非尋常物種,不知可是造化神猿一系?”

悟空道:“我也只是猜測,只是眼下還看不出。”

大禹點點頭道:“總有水落石出時。此番不算白來,便回去找祝融助我,再煉此鐵。”

悟空道:“既然來了,我在此界還有一個相識,同去看看也好。”

大禹道:“那也耽擱不了許久。”

於是二人轉向北飛,直往落雲城來尋九頭蟲。

九頭蟲此際正於城中排兵佈陣,欲往他處搶奪,見悟空與另一人飄飄而落,大喜迎上,一陣寒暄。

大禹見了九頭蟲心中一動,與悟空傳音道:“此人不可深交,只虛與委蛇便好。”

悟空不知原因,但也將此話記在心裡,九頭蟲欲留他常住,悟空只道在本我界還有大事,先前閉關三百年,今日才出來,第一便是來探訪故友。待辦完大事後,定來痛飲一番。

悟空如此誠摯,九頭蟲也不再強留,悟空便與大禹告辭。

回去途中,悟空笑問大禹:“前輩還會相面?”

大禹道:“不會,怎地?”

悟空道:“只一眼掃去便知此人不可深交,這不是相面的本事麼?”

大禹道:“我見了這九頭蟲,忽地想起一人來。”

悟空問道:“誰?”

大禹道:“相柳。”(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