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斗雲施展開來,只一個恍惚便到了餘火洲,果然五行分佈井然,這地界滿眼的殷紅色調,便連山上的石頭都是紅的,若無綠樹點綴,還道是天神在此洲潑了無數鮮血。

悟空進了餘火洲,便遇到幾起事端,幾夥仙妖自恃修為,竟做起了攔路搶劫的勾當,這等歹人悟空自然不饒,一棒一個幹淨利落結果了,權當為民除害。

只是走了許久,卻不知去哪裡尋那猴子,總不能捉個路人便問,你可曾見過一隻猴子?

卻說靈寶道尊高居天上火雲宮中,他冥想許久也沒找到悟空自神識中消失的原因,無奈下只好放棄。

紅孩兒此際正在火池中與大紅小紅嬉戲,靈寶道尊看了看他三人其樂融融的景象,不由得心中嘆了口氣。走出宮門向界內查探,只要看今日是否有何大事,神識漫掃間,便見悟空在南部餘火洲四處尋找。

咦?靈明神猿來此作甚?靈寶道尊心念一轉,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心道,不知那老道的徒弟與我的徒弟比起來,哪個更厲害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心意微動,便從火雲宮中消失,步入餘火洲莽莽大山中一個極為隱秘的洞府中。

這洞中,正有一隻猴兒靜坐修煉,見靈寶道尊走了進來,猴兒施了個大禮,欣喜道:“徒兒恭迎師尊。”

靈寶道尊道:“猴兒,這三百年來進境不淺,為師贈你一件法寶。”

猴兒道:“徒兒只要看見師尊便開心得很,不敢要寶。”

靈寶也不理會他,自懷中掏出一根小小鐵針,道:“此物名做如意金箍棒,乃是大禹治水時定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我之前傳你盡是些長柄兵刃手段,想必這棍子你也能使得來。”

這猴兒接過金箍棒,心中大喜,他也福至心靈,只喚了兩聲“大”,這棍子便合乎使用,舞動起來極為順手。

靈寶道尊又道:“我又與你尋了個對手,教你試試這棍子威力。”

這猴兒笑道:“師尊,徒兒已知道,餘火洲今日來了一個白衣書生,修為不俗,想必是他了。”

靈寶道尊呵呵道:“果然你耳聰目明,便是他,你去罷。”

這猴兒撓撓腦袋,拘謹道:“只是……怕收不住手,打死了他。”

靈寶道尊嗔道:“莫要誇口,你若能勝他,我還有寶貝與你。”

這猴兒欣喜躍起,喝了一聲:“我去也!”

他早知悟空所在,使個身法便直奔悟空而去。

悟空正在雲中思索尋那猴子之法,忽見一隻猴子遠遠而來,心中又驚又喜,喜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這猴子竟然送上門來;驚得是,怎有如此巧的事情,我尋他,他便來。莫不是此番又受了別人算計?

這猴兒躍至悟空面前,大喝一聲道:“我師父教我來試試兵刃,出手吧!”

靈寶道尊遠遠聞道此語,心中罵了句,這呆子,只有什麼便說什麼!

悟空見對面這猴子果然與自己本身長得十分相似,再見他亮出兵刃來,腦袋嗡的一聲,老天,居然是他?

悟空自然認得,這猴子手中拿著的那根棍子與自己的如意金箍棒並無半點區別,再看這猴子長相,心中便斷定,這必是六耳獼猴了!

說什麼“我師父教我來試試兵刃”?聽這話頭,六耳獼猴有師傅,而且,他師父就在此界中。能教出這樣厲害的徒弟來,此界除了靈寶道尊外,還會有其他高人存在嗎?即便六耳的師父不是靈寶道尊,必定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靈寶啊靈寶,你究竟還藏有多少秘密?

悟空前世讀《西遊記》時,便曾想過,即便六耳獼猴與悟空本事不相上下,但他手中那隨心鐵桿兵又怎能敵過如意金箍棒?如今一見才知,原來隨心鐵桿兵就是如意金箍棒,這定海神針並不止一根!

悟空猶記得無支祁說過:“……第四稱之為聰明神猿,善遠視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聰明神猿與六耳獼猴神通極為相似,說不準這二者便是一人。

悟空見六耳獼猴見了自己,並未有任何異樣表情,知道他和自己一樣,未曾覺醒。否則神猿一旦覺醒,見了同類便有造化感應。

六耳獼猴見悟空只盯著他看,卻不動手,叱道:“你可聽見我說話,快亮出兵刃來!”

悟空笑笑道:“你我初次相逢,為何見面就打?”

六耳獼猴道:“少廢話,我師父教我來打,那便打你,要什麼為何!”說罷掄起金箍棒朝悟空砸來。

悟空自然知道定海神針的厲害,急忙亮出金箍棒,向上一迎。兩杆同源之神兵乍一相交,悟空心中一驚,這六耳獼猴力氣可真是不小,他抖擻精神,施展渾身解數,與六耳獼猴鬥了起來。

六耳獼猴雖膂力不小,身法迅疾,但初得此棒,還難以得心應手,悟空齊天棍法變化多端,不過三四十個回合,六耳獼猴便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悟空本以為不下二十回合,便可將六耳獼猴戰退,哪知六耳獼猴竟逐漸扭回頹勢,悟空見六耳獼猴棍法逐漸熟練,中間摻雜了不少齊天棍法的影子,心中大為驚異。這六耳獼猴悟性真是罕見,對敵時居然能窺得自己棍法精要。

悟空見六耳獼猴咄咄逼人,心中也起了好勝之心,他棄了齊天棍法不用,只任憑心意拆擋舞弄,這幾招變得突兀,六耳一愣神,又陷入了困境。而即便如此,仍是久攻不下的局面。

悟空打得心焦,使個分身術,一化為三,將六耳獼猴圍在當中,四根一模一樣的金箍棒如車輪般舞動,遠遠只見幾團金光亂舞,卻看不見人影。

六耳獼猴哪見過這樣的神通,心中大驚,一個招架不住,腿上便中了一棒,他見敵不過悟空,使一個橫掃千軍盪出一條退路,轉身便逃。

悟空好不容易尋到六耳獼猴,哪裡肯放過,徑直追了下去。

直追到無數高山峻嶺中間,六耳獼猴一閃身便不見了,悟空細細搜尋,也不見絲毫痕跡,他反正無事,便隨意席地而坐。

六耳獼猴回了洞府,忍痛叫了兩聲“師父”,卻哪有靈寶道尊身影。他靜靜坐下療傷,耳中傳來靈寶道尊聲音,道:“那人便在外面等你,何時勝了他,你便出師了。”六耳獼猴聽到出師二字,心裡空落落地難過,怔了半響,便默默坐下療傷去了。

悟空在外苦守,心中猶自琢磨六耳獼猴使出的那路奇怪棍法。

《齊天棍法》中雲:棍論搗劈,全身著力。又雲:“棍長不過眉,身步要相隨,虎口對虎口,上下任番飛”。他謹守此道,金箍棒雖可如意變化,卻只齊眉長短時最順手。

但見六耳獼猴使棍,卻比悟空多了些微妙變化,顯然他所學的棍法精妙之處雖略遜於齊天棍法,卻也受過名師指點。那隨心鐵桿兵在他手中,時而長達丈許,時而短不足兩尺。

其中撥擋、挑刺、輪蓋、絞纏等等技法,皆使得純屬無比,這點倒是勝過悟空了。悟空細細回憶方才對戰情景,不知不覺將金箍棒抬了起來,一招一式比劃。心中思量,若在對敵時能教如意金箍棒長短如意,豈不能將對手打個措手不及,自己只照著棍法操練,顯然太過拘謹了。悟空在半空練起棍法來,進步披身、拖棍換手、滾身跌膝、鉤掛硬靠、周旋迴轉間又多了許多使棍的法門。

這時,自山中竄出六耳獼猴,喝道:“再來戰過!”悟空也不答話,提棍迎上。前番較量,六耳獼猴在洞中亦有收穫,心中志得意滿,料想此番必勝悟空。哪知悟空棍法比先前更加詭異,這一根如意金箍棒忽長忽短、變化莫測,真當得起“如意”二字,戰不五十個回合,六耳獼猴棍法散亂,眼見又是敗了,仍躲回洞中細細鑽研不提。悟空仍不追趕,也繼續從六耳棍法中汲取棍法精要。

過了三個時辰,六耳獼猴再出,此番鬥得卻久了一些,直到百餘個回合,方才漸落下風。悟空見六耳天資奇高,戰了兩次,棍法便大有長進,自己不盡全力,竟難以取勝,於是又出幾式怪招,將六耳逼退。

二人似乎有了默契,只一言不發在這莽莽大山中鬥起了棍法,其餘神通一概不用,不知不覺竟已過了五日,二人比鬥也不下四五十回了。六耳只在第一次受了悟空一棍,此後均在稍落下風的情況下便匆匆敗退。

久而久之,悟空已明白了,這六耳獼猴的性子顯然極為倔強,偏要在棍法一道上壓過自己方肯罷休。只是他心內琢磨,若是落敗,恐怕六耳便不會再與自己交戰,這幾日沉迷於棍法鑽研,自己武技修為也精進不少,實在捨不得這個好對手。

又戰了一日,悟空靜坐調息時,忽地想起自己還要去惡土洲一趟,章回雖修為平平,但自己既然與他有緣相遇,便要將此事了結,才叫因果得當。若因其事小而不為,雖與大局無礙,卻有妨自己道心。明日便是問道宗雲照影擇親之日,眼見六耳獼猴已堪堪與自己戰成了平手,自己若要將他擊敗,也要費許多功夫,說不得明日只好詐敗一次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