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做就做,事情已經非常的緊急了,無論是此時正在和日軍空軍作戰的美軍部隊和在自己的艦隊之中的叛徒的審查都是刻不容緩的,已經榮不得自己的在遲緩一點的時間了,現在的時間就是生命了,對於唐安國的艦隊是這樣子的,對於日軍的部隊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因為在這麼幾年的戰鬥中雖然日軍的部隊在和美軍作戰的時候損失了大量的艦船和人員,但是尤其是中途島之戰是日軍對唐安國的艦隊的從重新的認識,日軍一度認為唐安國的艦隊是阻礙自己的進步的實力,並且是自己的艦隊認識到了!

“父親,我有事情來找你!”唐志直接沒有推開唐安國的門就進去。

“怎麼了這是被老虎攆了嘛,有什麼事情你不會慢慢的說啊!怎麼才會有一個軍人的樣子啊!唐安國看到唐志這麼著急的走進自己的房間的時候立刻把自己的頭抬了起來了。

“父親,最近我們一直在忙於找出敵人在我們的艦隊的內部的敵人,但是我們看來是在最短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們想要找出敵人的探子話的話,的確是有著一點的困難,我在自己的辦公室的時候相處了一點的注意,我想我們是可以試一試的,但是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啊!?”唐志試探著問道唐安國。

“我知道,你是想把我們的艦隊的二十幾架次的直升飛機派出去的是吧!配合美軍此時正在舉行的和日軍在拉包爾的海空戰把!在你訴說你的主意之前,你先看一下子這個事情吧!”說著唐安國把一份檔案放到了唐志的面前,示意道唐志自己看一下子!

“這是什麼東西,美軍在最近的幾個月中的和日軍在拉包爾的作戰成果?這是。。。”唐志說道。

“別問什麼,你先看一下子再說!”唐安國說道。

“在中途島海戰和之後的瓜島作戰之後,日本在武器生產方面的情況不容樂觀。194年春,美國飛機月產量約為9000架,日本只有1/6,至關重要的零戰只有00架。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無力補充足夠的一線飛機和優秀飛行員,也就逐步喪失了南太平洋方面的控制權。至於艦艇部分,美國無論是主力艦還是輔助艦艇的生產速度都相當於日本的幾倍。並且日本陸海軍之間存在嚴重的矛盾和對立,是海軍很難指望獲得陸軍的配合。194年春,日本戰艦總噸位為1萬噸,而美國是66.7萬噸;日本商船總噸位只有76.9萬噸,美國是148.5萬噸;日本的坦克總數是800輛,美國是9500輛;日本的飛機總數為16700架,美國則是89500架。即使在主要兵力集結在歐洲的情況下,美國也能在太平洋地區有效地壓制住日本。經濟實力方面的差距更大,美國的石油年產量是日本的700倍,而日本尚未完成對荷屬東印度地區原皇家殼牌公司油田設施的修理,導致其石油供應量從1941年的4890萬桶下降到194年的5萬桶。

在商船噸位已經損失了6/7(開戰時日本商船總噸位為59.6萬噸)、又沒有建立護航體系的情況下,“大東亞共榮圈”內部的經濟迴圈已經是千瘡百孔:因為缺乏鐵礦、石油等原料,日本本土無法生產足夠多的商船,以將這些物資從南方地區運回來;而原料無法輸送回國內,又使損失的商船噸位得不到及時補充。194年,由於商船短缺已經影響到了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運轉,日本只好暫停某些大型海軍艦艇的建造工作,將17%的鋼材用於商船建造,同時增加民用船隻工程中木材的用量。

以上這些就是總體戰時代小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根本缺陷。倘若假以時日,使日本能對現有的經濟和軍事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提高效率和資源利用的有效率,戰局發展的變數依舊很大。但問題在於,他們沒有時間。194年月9日美軍完全佔領瓜島後,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部隊正從新幾內亞島向新不列顛島方向反攻,哈爾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部隊則以剛剛佔領的瓜島為基地,沿索羅門群島逐步向北推進。東西兩路形成一個鉗形攻勢,直指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最大的航空基地——臘包爾。

“此外,日軍還實施過一號作戰。鑑於“81號作戰”的失敗,日軍大本營在194年月5日重新制定了《東南方面作戰陸海軍中央協定》,此後日軍的主要作戰方向確保新幾內亞——尤其是確保萊城、薩拉莫阿要衝——和準備下一步攻勢方面,而所羅門、俾斯麥群島方面則成為次要的作戰面。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大將卻有不同看法,在他看來,“現在不預先給於大打擊,就沒有機會挽回了”。他決心發起一場可與空襲珍珠港、進攻中途島匹敵的大戰役,用毀滅性的空中優勢拔除盟軍最近奪取的進攻基地,挫敗美國的春季攻勢,並爭取時間保衛俾斯麥群島防線。實現日軍大本營月5日陸海軍中心協議的要求。根據山本的這一設想,聯合艦隊司令部立即開始制定作戰計劃,代號為“伊號作戰”。

日軍計劃投入航空力量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艦載航空兵,主要來自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的第三艦隊,該艦隊此時僅餘兩個航空戰隊,其中第1航空戰隊的“翔鶴”號航母還在本土船塢進行大修,無法參戰,只有“瑞鶴”號和“瑞鳳”號航母可以參戰。而第航空戰隊也只有“飛鷹”號和“隼鷹”號兩艘航母能夠參戰。日軍參戰艦載航空兵共計10架零戰、54架“九九”艦爆和7架“九七”艦攻,總共184架。第二部分是由草鹿任一中將任司令的第十一航空艦隊的岸基航空兵,下轄第1航空戰隊和第6航空戰隊,共計108架零戰、16架“九九”艦爆、7架“一”式陸攻和9架岸基偵察機,總共05架。經過努力,日軍勉強拼湊了89架飛機,準備大幹一場。

對於日軍的計劃,美軍並非一無所知。但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威廉·哈爾西中將決心以不變應萬變,繼續把注意力放在企圖向韋拉方向增兵的日軍運輸船隊上。

4月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參謀長宇垣纏中將以及司令部人員分乘兩架水上飛機從特魯克飛抵臘包爾,指揮此次作戰。為同時兼顧所羅門和新幾內亞兩個戰略方向,山本將“伊號作戰”的程序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集中兵力攻下所羅門,消滅停泊在瓜島海域的美軍艦艇和美軍所羅門航空隊,以促進目前急迫的補給運輸,這一階段稱為“X攻擊”;隨後移師新幾內亞方面,痛擊東部新幾內亞的美軍力量,這一階段稱為“Y攻擊”。從4月5日至10日實施“X攻擊”(後因天氣原因,“X行動”推遲到4月7日開始),4月11日至0日實施“Y攻擊”。

為了削弱美軍的空中力量,為“伊號作戰”創造條件,4月1日日軍第十一航空艦隊出動58架“零”式戰鬥機,進行預先突擊。盟軍海岸監視哨及時發現並發出警報,瓜島機場雷達也很快發現日機,立即起飛41架戰鬥機前去截擊,雙方機群在拉塞爾群島上空展開激戰,日軍損失11架,美軍損失6架,日軍的企圖被粉碎。

4月7日中午時分,伴隨著活塞式發動機的轟鳴聲,由第5航空隊飛行隊長齋藤三郎中尉指揮的第一制空隊1架零戰率先飛出了臘包爾基地,隨後是來自第04航空隊飛行隊長宮野善治郎大尉指揮的7架零戰(第二制空隊)。除這個制空隊外,還有4個龐大的攻擊隊:第一攻擊隊包括“瑞鶴”號的17架“九九”艦爆和0架零戰(其中架來自“瑞鳳”號),由“瑞鶴”號飛行隊長高橋定大尉指揮;第二攻擊隊包括第58航空隊的16架“九九”艦爆和6架零戰(其中4架來自“瑞鳳”號),由該航空隊隊長高煙辰雄大尉指揮;第三攻擊隊包括“飛鷹”號的17架“九九”艦爆和0架零戰(其中6架來自“瑞鳳”號),由“飛鷹”號飛行隊長岡鳴清雄大尉指揮;第四攻擊隊包括“隼鷹”號的16架“九九”艦爆和4架零戰(其中架來自“瑞鳳”號),由“隼鷹”號飛行隊長津田俊夫大尉指揮。

總計67架“九九”艦爆和157架零戰,共4架的大編隊,這是自珍珠港作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日軍飛行隊!

此時美軍在瓜島海域的艦船為:圖拉吉港停泊有8艘坦克登陸艦,15艘魚雷艇,護衛艦、掃雷艦、運輸船、供應艦、油船各1艘,艘佈網船,艘拖船及6艘小型運輸船;隆格角停泊有艘驅逐艦、1艘獵潛艇、5艘運輸船、1艘測量船和艘拖船。安斯沃斯海軍少將指揮的水面艦艇編隊由艘巡洋艦(“檀香山”號、“海倫娜”號、“聖路易斯”號)和6艘驅逐艦組成,正錨泊在圖拉吉港外,計劃天黑後出海炮擊機場和截擊日軍運輸船隻。

中午剛過,盟軍的海岸監視哨就發現了日軍機群正向瓜島飛來,便迅速報告指揮部,安斯沃斯編隊火速起錨,從圖拉吉港外迅速轉移至瓜島與馬萊塔島之間的寬闊海域,並排成防空隊形準備抗擊日軍空襲。

14時,美軍在拉塞爾群島上的雷達站發現日軍機群,瓜島美軍指揮部立即發出警報,“仙人掌”航空隊迅即從亨德森機場起飛6架F4F“野貓”、9架F4U“海盜”、6架P-40“戰鷹”、1架P-8“閃電”和1架P-9“飛蛇”,總計76架戰鬥機,在薩沃島上空分成數個機群在不同高度盤旋待機。

15時,日軍第一、第二制空隊的48架零戰徑直撲向美軍,雙方的隨即展開空戰。美軍戰鬥機不但佔據數量優勢,而且飛行員的技術水平也遠高於日軍。但就在美軍戰鬥機攻擊隊被日軍制空隊牽制之機,跟在後面的4群“九九”艦爆悄無聲息地摸進了海峽,對停泊在瓜島海域的美軍艦船實施了攻擊。其中第一、第二攻擊隊攻擊了圖拉吉港內外的船隻,第三攻擊了海雀水道中的船隻,第四攻擊隊則攻擊了停泊在隆格角的艦船。

“檀香山”號、“海倫娜”號、“聖路易斯”號也做好了反空襲準備,不過安斯沃斯編隊卻沒有遭到任何攻擊。

自偷襲珍珠港以來日本海軍航空兵最大規模的行動就這樣草草落幕。日軍飛行員聲稱擊沉美軍巡洋艦、驅逐艦各1艘、中型運輸船6艘、小型運輸船艘,擊傷運輸船艘,並擊落美機41架。在日軍機場,響徹著飛行員凱旋的歡呼!然而實際上,美軍僅有驅逐艦、護衛艦和油船各1艘被擊沉,地面和軍艦對空炮火擊落日軍9架轟炸機,日軍虛報戰果的行為從此開始,愈演愈烈,幾乎成為慣例,給作戰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美軍炮擊機場和佈雷行動等因準備迎擊日軍的再次空襲而推遲,反攻時間也因此拖延了十多天,日軍的“X攻擊”的確打亂了美軍的作戰時間表,從這一角度看,日軍的空襲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預期效果。不過,由於基地航空戰的某些先天劣勢,“X攻擊”不可能做到像珍珠港那樣突然,自然也就很難談得上什麼戰果。

山本從飛行員的戰果報告中認為已經給予美軍在瓜島海域的艦船巨大打擊,便決定提前結束“X攻擊”而轉入攻擊新幾內亞島的“Y攻擊”,因此命令所有剛結束對瓜島攻擊的飛機於8日撤回臘包爾,稍事休整後即發起“Y攻擊”。由於索羅門群島天氣相當惡劣,很多飛機無法按計劃返回,直到4月9日才陸續返回臘包爾。山本隨即在臘包爾召開作戰會議,決定於10日投入44架一式陸上攻擊機和11架零式戰鬥機,發動以莫爾茲比港為主要目標的“Y攻擊”。

10日天公不作美,大面積的積雨雲正好覆蓋在新幾內亞島上空,日軍飛機必經之路的歐文斯坦利山脈被陰雲籠罩,飛機無法飛越,“Y攻擊”只得延期實施。在“Y攻擊”全面實施前,日軍就尋找一些沒有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的目標進行攻擊,如4月11日,日軍偵察機發現美軍在新幾內亞島東部的奧魯灣錨泊著一批船隻,山本立即下令出擊,1架“九九”艦爆在7架零戰掩護下前往攻擊,美軍起飛50架P-8“閃電”迎擊,日軍被擊落6架,才擊沉1艘運輸船,擊傷1艘掃雷艇,還有1艘運輸船因傷搶灘擱淺。美機無一損失。

4月11日18時,根據氣象預報,明天天氣將會好轉,山本下令1日晨開始實施“Y攻擊”。

與以反艦作戰為主的“X攻擊”不同,“Y攻擊”將以對地轟炸為主,因此參加“X攻擊”的“九九”艦爆將退出戰鬥,改以第十一航空艦隊的“一”式陸攻接替。參戰飛機分為三部分,一是由55架零戰組成的制空隊,由納富健二郎大尉指揮;二是第一攻擊隊,由17架“一”式陸攻和架零戰組成,由鈴木正一中佐指揮;三是第二攻擊機,由7架“一”式陸攻和44架零戰組成,由中村友男中佐指揮。

4月1日8時45分,參戰的175架日機在臘包爾上空編好隊形,兩個攻擊隊以6800米高度,相隔1000米向莫爾茲比港飛去,而制空隊則在攻擊隊上方500米高度掩護。

與“X攻擊”如出一轍,美軍在日機到達前40分鐘發出警報,並起飛44架戰鬥機迎戰,雙方戰鬥機發生激戰,日軍有9架戰鬥機和16架攻擊機被擊落,但其餘攻擊機總算突破了美機的攔截飛臨莫爾茲比港,冒著美軍異常猛烈的地面炮火對機場和港口進行了轟炸,美軍機場跑道有三處被炸,一座油庫起火,很多營房被毀,19架飛機在地面被毀,空戰中還損失了架戰鬥機,所幸船隻沒有損失。

4月14日,日軍偵察機發現在巴布亞半島東南的米爾恩灣有10艘大型運輸船和7艘中型運輸船——這是美軍從莫爾茲比港出發向米爾恩灣運送人員和物資的護航船隊,由4艘運輸船和5艘護衛艦組成,14日晨到達目的地,被日機發現時正在進行物資解除安裝——日軍立即出動185架飛機前去攻擊,日機剛剛起飛,就被盟軍海岸監視哨發現,美軍指揮部隨即發出警報,正在進行解除安裝的運輸船立即停止作業,迅速出港規避,1時許日機到達時,美軍船隊已經到達開闊海面,做好了防空準備,日機發現目標當即開始俯衝攻擊,在空中掩護的美機和護航軍艦的高炮密切協同,擊落7架日機,美軍損失飛機架,被炸沉炸傷運輸船各1艘。

由於4月16日日軍偵察機在布納附近海域沒有發現船隻,加上天氣預報該海域即將受惡劣天氣影響,山本擔心出擊的飛機返航時會遭遇惡劣天氣,便取消了原定16日空襲布納的計劃,“伊號作戰”就此終止。”

唐志終於費時間把這個看完了。

“父親,這是歷史書上的寫的東西吧!我們看這個東西有這麼用啊!再說現在和歷史上發生的東西已經不是一樣子的東西了把!並且我們知道這些描述的這麼詳細有什麼用嗎?”唐志問道。(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