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五十六節

八月初大司馬徐榮夫婦突然趕到安夷侯府看望前車騎將軍麴義的夫人。

麴義的長子麴飆在安西將軍姜舞麾下現駐軍於隴西。次子麴德在徵西將軍龐德麾下現駐軍於酒泉。三子麴盛本在大將軍麾下出任參軍事麴義陣亡後大將軍特意將其遣回長安讓其在家侍奉母親現在大司馬府擔任從事。

徐榮和麴義早年相識於涼州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交情。徐榮的長子娶了麴義的女兒兩家又是秦晉之好關係可謂非常親密。

徐榮公務繁忙百忙之中能抽出時間來和夫人一起登門拜訪顯然不會是為了聊聊家常。麴夫人小心翼翼地試探了幾次但徐榮神色如常一直說些兒女瑣事。麴夫人有些心慌了。徐榮行事穩健如果不是極其重要的事他絕不會親自上門。麴夫人派人把麴忠請到了府上。

麴忠是麴義的兄長麴家的家主現為大司農府的均輸令。這個位置在大司農府中炙手可熱但麴忠在這個位置一幹就是十年至今無人可以憾動。朝廷的大司農卿換了好幾任了但他這個均輸令卻穩如磐石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是第一個給大將軍提供幫助的人。

當年大將軍在西涼肅貪的時候暗中扣下了很多錢財這筆錢財就是透過麴忠變成了糧食、軍械和藥材等等軍需物資也是透過麴忠把這筆錢財翻了幾番並在大將軍招撫黃巾軍的時候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將軍和北疆的很多官吏至今對麴忠的幫助感激涕零。

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以為麴忠能有今天的權勢和財富是因為麴義的關係這其實大錯特錯了。麴忠的權勢和財富來自於他對北疆的幫助。如果沒有麴忠最早的援助大將軍根本無力招撫黃巾軍更不可能在北疆屯田安置數百萬流民。麴忠的功績不為人所知但大將軍牢牢記在心裡他給了麴忠最豐厚的回報。

麴忠進了麴府。麴盛馬上迎了上去緊張地問道:“伯父母親讓我問問你你知道大司馬今天為什麼來我們家嗎?”

麴忠臉色有點難看沉吟不語。

麴義這些年對自己這位兄長非常不滿常常和他爭吵。有一次麴夫人勸他麴義怒聲咆哮說將來麴家如果遭到滅門之禍必定因為麴忠的貪婪。這句話麴夫人一直記在心裡尤其麴義死後她聽到了很多不利於麴忠的話心裡更是忐忑不安。今天徐榮突然上門她第一個念頭就是麴家出事了而出事的根源很可能就在麴忠身上。

“你在大司馬身邊天天和他一起出入尚書臺你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麴忠問道“最近大司馬都見了什麼人?”

“最近幾天?”麴盛想了一下說道“前幾天丞相大人曾到尚書臺來了一趟後來大司馬把太尉大人請到尚書臺兩人在書房內一直商議到半夜不知是什麼大事連尚書令田大人都沒有資格參加。昨天大司馬把丞相大人、太尉大人都請到了尚書臺三個人在書房內爭論得很激烈好象丞相大人還火了叫喊聲連屋外的衛士們都聽到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田疇大人可曾參加議事?”麴忠皺眉問道。

“沒有田疇大人還是沒有參加他很擔心不知道三位大人為什麼事爭論得那麼激烈。”麴盛說道“今天早上丞相大人到櫟陽拜見長公主去了。”

麴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應該沒什麼事。最近天氣太熱了中原又有旱情大司馬大概心情浮躁出來走走親戚散散心哈哈……”麴忠拍拍麴盛的後背“沒事放心放心……”

麴夫人挽留徐榮留下吃飯徐榮竟然破天荒地答應了麴夫人愈加惶恐。在她的印象裡自從搬到長安後徐榮雖然來過很多次但從來沒有留下吃過飯。

筵席上的氣氛很融洽徐榮、麴忠暢談往事彼此都很愉快。但兩位夫人覺得徐榮今天太反常了心中極度不安都想問問對方隨即找個藉口雙雙離開了。

麴盛和幾位麴府的客卿也藉機離席屋內只剩下了徐榮和麴忠。

“大將軍什麼時候回來?”麴忠突然問道。

徐榮望著他淡淡一笑“不出意外的話至少要到明年夏天。”

麴忠眼裡閃過一絲憂色。

“雲天走得不是時候啊。”徐榮嘆了一口氣慢慢放下酒爵臉上露出一種很痛苦的無奈那神情讓人看上去極度心酸。

麴忠心裡略感窒息端著酒爵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幾下身上掠過幾許寒意。

“你做均輸令很長時間了勞苦功高丞相大人有意……”徐榮兩眼盯著麴忠緩緩拖長音調一字一句地說道“讓你出任青州刺史。”

麴忠臉色驟變冷汗“唰”地衝了出來霎時間大汗淋漓。

“天氣很熱嗎?”徐榮望著麴忠臉上的汗珠神態悠閒地調侃道“難道一個刺史就讓你激動成這樣?”

“不不……”麴忠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手足無措地說道“徐大人說笑了我只是覺得很意外很意外……”

“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徐榮拿起酒爵輕輕轉動著好象在問麴忠也好象在問自己“算起來應該有二十一年了。我和雲天相識之後一直以為雲天的兄長也應該是個豪爽仗義的漢子誰知……”徐榮抬頭看看驚恐不安的麴忠眼神顯得非常復雜有鄙視有同情有悲哀還有稍許的憤怒“這些年來大將軍一直感激你事事關照你他甚至為你的事和雲天還吵過兩次但你是怎樣報答大將軍的?你太過分了。”

麴忠穩定了一下情緒一邊擦汗一邊恭敬地說道:“謝謝大司馬的提醒我知道該怎麼報答大將軍我……”

徐榮伸手搖了搖似乎不想聽他的辯解“我和雲天情同兄弟雖然雲天不在了但雲天想做的事我一定會替他做。你是雲天的兄長雲天的兄長就是我的兄長所以今天我來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這番苦心。”

麴忠想了一下躬身為禮。“請大司馬指點一二。”

徐榮冷笑猛地把酒爵重重放到案几上一言不。

長公主堅決不同意無論李瑋怎麼勸說她都不同意。

“麴大人戰死疆場馬革裹屍功高蓋世於情於理朝廷都應該善待他的親人。”長公主把李瑋的奏章丟到了一邊“現在你憑著一面之辭憑著一些捕風捉影的證據要捕殺麴忠朝中大臣們會怎麼看?軍中將領們會怎麼看?安夷侯屍骨未寒朝廷就要誅殺他的親人這會造成什麼影響?不行我絕不同意絕不……這太讓人寒心了太讓人寒心了。”長公主激動地指著自己的胸口“丞相大人你這種做法連我都覺得寒心別人怎麼想那還用說嗎?”

“殿下凡事都有輕重到底是社稷重要還是人情重要?到底是中興大業重要還是安夷侯的功勳重要?”

“愛卿天子和朝廷的威儀難道不重要嗎?如果天下人都覺得天子和朝廷薄情寡義那還有誰願意為大漢殺敵戍國?”

“殿下如果功勳大臣和他們的宗族親人都可以肆意踐踏大漢律凌駕於大漢律之上那天子和朝廷的威儀又在哪?難道安夷侯戰死疆場就是為了讓他的宗族親人可以違法亂紀甚至為了個人利益可以刺殺大漢的丞相嗎?在大漢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王子犯法也與庶民同罪。如果天子和朝廷姑息養奸其後果必是國滅族亡漢祚傾覆。”

長公主氣急了瞪著李瑋怒聲說道:“我絕不同意。”

李瑋冷笑俯身跪拜厲聲吼道:“臣為了大漢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李瑋走了怒氣沖天地走了。

長公主淚如雨下一籌莫展。

中書監劉放小聲勸慰長公主很委屈無奈哭訴道:“這就是相權失去制約的惡果。李瑋現在根本不怕我他為了達到目的什麼事都敢做。上次他為了改制害死了鄭玄大師還以自殺來威脅我。現在他又要翻臉不認人對安夷侯的家人下手了。天啊大將軍都幹了什麼他為什麼要讓李瑋做丞相?這位丞相大人驕橫跋扈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眼裡哪還有天子和朝廷?”

“殿下趕快書告大將軍請他回長安。”侍中孫資仔細看完李瑋的奏章後苦笑道“從這份奏章上看麴忠陰謀刺殺丞相大人的證據是可信的而且丞相大人已經掌握了麴忠大量貪贓枉法的證據。麴忠過去曾為北疆籌辦錢糧後來他又出任均輸令掌管物資的均輸事宜他完全有機會利用手中的職權肆無忌憚地侵吞財賦。麴忠做了十年的均輸令由此可以想象和他有牽連的門閥世家、富豪商賈、大小官吏有多少?”孫資欽佩地嘆了一口氣“丞相大人狠啦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如果此案爆受到牽連的人成百上千各地的門閥世家、商賈富豪和朝中文武大吏都將因此遭到重擊狠啦……”

“要死多少人?”劉放吃驚地問道。

“這是一次肅貪風暴以大將軍的性格他肯定會鼎力支持。”孫資心驚膽戰地說道“至於要死多少人那要看丞相大人的心情。丞相大人最近一直在朝野上下遊說各方打算把朝廷的債務轉為邊郡土地的三十年租種權其實也就是變相地遷移人口屯田戍邊所以……”孫資指了指手中的奏章“如果門閥富豪們投降了殺的人就少如果門閥富豪們和他對抗到底估計就是血流成河最後到邊郡屯田戍邊的就是這些人的宗族家眷了。”

長公主仰天苦嘆“丞相大人越來越狠了將來怎麼辦?

九月上長公主的書信送到了大漠。

“丞相大人逼得太狠了竟然把殿下逼得走投無路了。”賈詡擔心地說道“大將軍我看你和陛下一起回去吧免得丞相大人把事情鬧大了一不可收拾。”

“不事情還在控制之中我沒有必要回去。”李弘搖搖手拿起大司馬徐榮的書信“子烈在信中對此事只字未提可見他們還在步步進逼之中如果我回去了反而壞事。”

“事情其實明擺著只要門閥世家、商賈富豪們即刻讓步此事就能圓滿解決。”傅幹說道“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抓捕麴忠。麴忠不抓就無法殺雞儆猴敲山震虎。”

“抓捕麴忠事關重大如果殿下不同意恐怕丞相大人也不好擅自下令。”賈詡說道“但此事如果一直拖延下去長安的矛盾有可能激化所以……”他看看李弘鄭重說道“要麼大將軍立即回去要麼大將軍請求長公主即刻離開長安到晉陽去待一段時間把國事盡數託付於大司馬。”

“殿下的性格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李弘笑道“她現在大權旁落又被一幫大臣們死死苦逼心裡非常委屈和仲淵暗暗較上了勁我現在怎麼求她也沒用。”

眾人沉默不語。賈詡的擔憂不無道理麴忠既然已經刺殺了一次李瑋那麼當然也敢再殺一次李瑋所以此事要儘快解決以免訊息洩漏惹出更大的麻煩。

“這樣吧書告太尉大人請他出面造造聲勢把殿下逼出長安。”李弘斷然說道“再告丞相大人該殺的一定要殺不要手軟更不要妥協殺得越狠收穫越大。”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五十七節

九月中驃騎將軍鮮于輔報捷鎮護大將軍張郃一戰平定遼東現正率軍進入遼西準備向烏侯奉水推進繼續攻擊東部鮮卑。

鮮于輔打算在本月底攻擊廣寧把扶羅韓和射隆趕出長城為此他請求大將軍率軍向彈汗山逼近以牽制鮮卑叛軍一部兵力幫助上谷戰場上的各路大軍順利圍殲扶羅韓。

李弘大喜急告屯兵雲中的前將軍玉石、度遼將軍劉冥、匈奴大單于劉豹率軍急東進沿長城北線動攻擊。

大漢天子和大將軍統率虎賁羽林營、胡騎營、鐵鉞的烏拉鐵騎、步度更的西部鮮卑軍、拓跋泓的北部鮮卑軍共四萬鐵騎直殺彈汗山。

九月下驃騎將軍鮮于輔親自趕到上谷郡的郡治沮陽城指揮廣寧大戰。

鎮北大將軍閻柔、武猛將軍吳雄、長水將軍穆斯塔法率一萬五千步騎大軍從馬城方向展開攻擊。

徵北將軍鮮于銀、討虜將軍贏秦、上谷郡太守齊周和胡族諸部領柯比熊、射虎、射纓彤等人率兩萬鐵騎沿著仇水河北上從正面展開攻擊。

白山烏丸大單于樓麓、白鹿王鹿破風和鹿歡洋等人率軍從白山方向展開攻擊意圖擊敗能臣氐的烏丸叛軍切斷鮮卑叛軍的退路。

此刻扶羅韓已經接到了東部鮮卑軍隊兵敗遼東襄平的訊息。

大漠形勢的風雲變幻逼得扶羅韓不得不鋌而走險和漢軍打一仗。打贏了或者打平了他都能重新扳回喪失的優勢。相反如果不戰而退聯軍各部領在得到加漠戰敗的訊息後眼見扶羅韓前景黯淡敗亡在即極有可能背叛大軍隨即四分五裂他只有束手就縛了。

廣寧大戰率先在長城北方的禿山原打響。能臣氐誘敵成功把樓麓和鹿破風的軍隊引進了包圍圈。樓麓大意輕敵遭到圍攻大敗而逃。

扶羅韓隨即集結了三萬鐵騎一天一夜之間疾馳一百八十裡趕到仇水河附近的老河灘。

鎮北大將軍閻柔誤以為前方敵軍是扶羅韓的阻擊軍隊指揮人馬奮力攻殺誰知鮮卑人鋪天蓋地四面呼嘯而來把漢軍包圍了。閻柔臨危不亂一面派人向鮮于銀求救一邊結陣固守把敵軍主力死死拖住。

鮮于銀的大軍順利殺到廣寧城接著攻佔寧城幾乎沒有遇到太大阻力他和贏秦等人一度以為鮮卑叛軍撤出了長城直到接到閻柔的求援後才知道扶羅韓竟然帶著主力圍殺閻柔去了。

廣寧城距離老河灘一百二十裡鮮于銀雖然督軍狂奔但還是沒能包圍扶羅韓他迅撤走了帶著軍隊渡過仇水河從馬城方向越過長城回到了彈汗山。

十月上前將軍玉石的大軍率先逼近彈汗山接著天子和大將軍的軍隊也到了。

鮮于輔聞訊命令閻柔、鮮于銀各領大軍越過長城和樓麓、鹿破風、鹿歡洋的軍隊會合攻殺彈汗山。

就在他準備離開沮陽奔赴彈汗山的時候東部鮮卑大帥素利派自己的弟弟成律歸趕到了上谷。

他帶來了一顆人頭東部鮮卑王加漠的人頭。

“東部鮮卑諸部之所以背叛大漢都是加漠的主意。”成律歸伏地請罪“現諸部領誅殺了叛逆加漠向大漢天子請罪並尊奉柯比熊為東部鮮卑之王願世世代代忠誠於大漢天朝。”

鮮于輔仰天苦嘆他最擔心的事終於還是變成了現實。東部鮮卑的闕機、素利、槐頭等人看到大漠形勢逆轉斷然捨棄了加漠和扶羅韓重新擁戴柯比熊。當柯比熊回到火雲原之後大漠將形成三大勢力鮮卑人重新崛起於大漠的機遇終於來臨了。

鮮于輔無法拒絕東部鮮卑的投降也無力阻止柯比熊重返大漠。

雖然現在張遼的大軍在遼西陳兵以待但遼東剛剛平定需要兵力鎮守如果他北上攻擊烏侯秦水兵力肯定不足而且糧草也難以為繼孤軍深入極有可能遭遇不測所以他在遼西的舉動不過是蓄意製造一個攻擊態勢而已但這已經足夠威懾鮮卑人了。

東部鮮卑的幾個領都是大漠上的老一輩他們和大漢打了幾十年的仗經驗太豐富了他們立即對形勢做出了準確判斷馬上議定了一個最有利於鮮卑人重新雄霸大漠的辦法而年輕的野心勃勃的柯比熊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為了最大程度地確保部落利益他們毫不猶豫地殺了加漠瓜分了加漠的部落財產再次把柯比熊推到了東、中兩部鮮卑王的位置上。

“裂狂風什麼時候返回火雲原?”鮮于輔心情沉重憂心忡忡地問道。

“我兄長素利已親自趕往大鮮卑山估計在大雪來臨之前肯定能回到火雲原。”成律歸望著鮮于輔小心翼翼地問道“鮮于大人大將軍打算何時圍殺扶羅韓和射隆?”

“怎麼?你們也想參加?”鮮于輔試探著問了一句。

成律歸從鮮于輔這句話裡聽出了弦外之音他臉顯喜色馬上賭咒誓說東部鮮卑諸部願意將功贖罪追隨柯比熊大王攻殺扶羅韓。如果柯比熊率東、中兩部大軍攻殺扶羅韓的叛軍那麼他們就有機會徹底摧毀南部鮮卑射隆的實力繼而在戰後重新劃分大漠領地的時候聯合西、北兩部鮮卑王把南部鮮卑一腳踢出大漠迅形成三部鮮卑鼎足而立的格局。

“我馬上去彈汗山你隨我一起走吧。”鮮于輔說道“你們能否參戰只有大將軍才能決定。”

扶羅韓、射隆、能臣氐撤出了彈汗山屯兵於閃電河一帶和漢軍周旋。他們沒有想到大漢天子竟然御駕親征更沒有想到大將軍竟然帶著數萬軍隊殺到了彈汗山。扶羅韓和各部領商議後一邊派人向東部鮮卑求援打算把戰事拖到冬天以便贏得幾個月的緩衝時間一邊派人向大漢天子求和只要大漢天子能撤兵他可以帶著部落遷到遙遠的大鮮卑山。

大漠已經進入了初冬天氣越來越冷繼續打下去戰事很難在大雪來臨前結束。扶羅韓現在不可能和漢軍決戰他會一直後撤甚至撤到大鮮卑山為此步度更、拓跋泓和柯比熊都懇求大將軍暫時答應扶羅韓的求和把他的軍隊留在閃電河附近以便來年春天予以圍殺。現在大軍的牲畜、糧草都嚴重不足還是搶在大雪來臨前撤回去為好。

這時鮮于輔帶著成律歸來了東部鮮卑的投降讓大漠形勢再度生變化。

李弘、鮮于輔、閻柔、玉石、賈詡等人商量了很久誰也沒辦法改變大漠形勢的展。未來大漠危機就像一座山一樣壓在每個人的心上重若千鈞。

“還是先把大漠局勢穩定下來將來的事將來再說。”李弘說道“無論如何要把扶羅韓、射隆和能臣氐殺了否則大漢何以威懾鮮卑諸部?”

“是我們打還是讓鮮卑人打?”鮮于輔問道“如果讓鮮卑人打柯比熊等人必定會想方設法殺了扶羅韓和射隆然後瓜分他們的軍隊和部落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不管是我們打還是鮮卑人打結果都是一樣。”李弘搖搖頭苦笑道“現在胡族諸部的軍隊都在這裡我們總不可能當著他們的面把數萬鮮卑叛軍和烏丸叛軍全部殺了吧?大漢如今的現狀胡族諸部的領們一清二楚如果我們殺得太多手段太血腥激起了他們仇恨這幾年叛亂不止大軍還怎麼南下平叛?”

“中興大業的前提是社稷統一。只有社稷統一了大漢穩定了強大了我們才有足夠的兵力戍守大漠才有足夠的財賦支撐大軍征伐。到那時大漠上的這點危機又算得了什麼?憑他們這點力量還能重建當年檀石槐的輝煌?”

眾人一致認同李弘的意見。

“為了節省軍資緩解朝廷財賦危機我們暫時答應扶羅韓的求和讓劉豹、步度更和拓跋泓都帶著軍隊回去我們的軍隊也撤到長城以內去。”李弘說道“待到明年春天我們再看形勢如何展如果鮮卑人自己不願解決我們來解決。”

十月中柯比熊、闕昆等人帶著軍隊返回了火雲原祭鋒帶著胡騎營隨行相助。

匈奴大單于劉豹、西部鮮卑王步度更、北部鮮卑的拓跋泓各自率軍撤離。

十月下漠北都護鐵鉞、度遼將軍劉冥也各自率軍返回居地。

大將軍讓射虎、射纓彤率軍駐守彈汗山自己陪著小天子率大軍撤進了長城。

十月下鎮護大將軍張郃接到聖旨率軍撤返青州兼領青州刺史。

麴忠沒有到青州出任刺史他上表朝廷以年老多病為由要求辭去均輸令一職回家養老但丞相李瑋拒絕了。

從九月開始長安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先是從櫟陽傳出長公主和丞相大人政見相左激烈爭執的訊息接著司隸校尉張遼開始傳訊和抓捕關中、河東等地的官吏和商賈富豪朝廷大力整治吏治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他預感到形勢不對頻繁會見門閥世家的家主和各地商賈富豪書信更是滿天飛府邸內進進出出的大小官吏也是絡繹不絕。

十月初一司隸校尉張遼彈劾大司農部丞黃猗。黃猗是袁術的女婿前太尉黃琬的兒子和鞠忠是兒女親家家世顯赫。大司農部丞負責帑藏掌管國庫而這位黃猗大人卻監守自盜把國庫的錢財拿出來放高利貸膽子太大了。

這下震驚了朝廷上下連長公主都瞠目結舌。

黃猗當即收監由丞相李瑋親自審問。黃猗自始至終一言不。李瑋其實早就拿到了確鑿證據第二天他就抱著十幾卷文書趕到櫟陽官。長公主隨便看了看臉色馬上就變了。此案牽連甚廣上至太傅楊彪、大鴻臚卿袁耀、下至大小子錢商多達一百八十多人而均輸令麴忠霍然在列。

長公主望著得意洋洋的李瑋心裡一陣寒。這要殺多少人?這個傢伙看樣子不把朝中大臣一鍋端了是誓不罷休啊。

“你想怎麼辦?”長公主也不看了把文卷推到一邊冷聲問道。

“這案子臣辦不了。”李瑋神色平靜地說道“臣覺得為了慎重起見還是請陛下和大將軍回京。”

長公主愣了一下。大將軍血腥肅貪是出了名的。他要是回來殺得更多。

“不行絕對不行。”長公主連連搖手“我立即手詔大將軍請他明春返京。”

“這麼說殿下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李瑋頓時來了氣聲調不由自主地高了幾分“殿下是不是忘記了大漢社稷是怎樣陷入傾覆深淵的?”

“這件事到此為止你不要管了我來處理。”長公主非常堅決地說道。

李瑋搖搖頭躬身說道:“殿下你這樣姑息養奸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長公主的做法引起了朝中部分大臣的憤怒太尉張燕、光祿勳趙雲、衛尉楊鳳、大司農田豫、尚書令田疇等大臣聯名上奏要求長公主整治吏治對那些貪官汙吏嚴懲不怠。

長公主置之不理把大司馬徐榮、太傅楊彪、御史大夫荀攸、廷尉卿陳群等大臣請到櫟陽商議如何妥善處理此事以便最大程度地維護朝廷的“臉面”。此案一旦爆朝廷的威儀必定遭受重擊更有可能激起民憤引叛亂。

十月初九太尉張燕召集在京將領、關中各地駐軍將領議事他在軍議上一再告誡各部將領要嚴守軍律不要貪贓枉法否則現一個殺一個絕不姑息。

十月初十太尉張燕上奏考慮到最近長安局勢緊張他打算把左將軍顏良、龍驤將軍王當的軍隊急調回長安城屯兵於北軍大營以防不測。

十月十二長公主把二十多位大臣請到了櫟陽宮共議此事但丞相李瑋、太尉張燕等人拒不接受長公主的建議並且彈劾太傅楊彪和大鴻臚卿袁耀。此案牽扯到楊彪的多位宗親和門生故吏他應當即刻引咎請辭。袁耀的姐夫就是黃猗而袁耀的兩個弟弟也牽扯到此案他但要引咎請辭更應該主動到廷尉府大牢待著去。

長公主的話沒有任何份量大臣們在堂下互相指責、謾罵根本無視她的存在。

長公主怒不可遏她現在深刻體會到皇權淪喪的悲涼和無奈。豹子大哥這就是你所希望的大漢朝廷?在這樣的朝廷裡將來小天子還能主掌權柄還能治理社稷?

朝議不歡而散。

十月十五左衛將軍呂布、左將軍顏良、右將軍文丑、龍驤將軍王當、鎮西將軍姜舞等各地駐軍大將的奏章先後送達長安異口同聲要求長公主整肅吏治嚴懲貪官。

“殿下長安的形勢失控了你立即離開櫟陽吧。”護軍將軍何風懇求道“現在朝堂上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一旦矛盾爆殿下當其衝。大將軍聞訊後勢必日夜兼程而回。他一回來長安這場殺戮就跑不掉了。難道你希望長安血流成河嗎?”

“難道我走了長安就不會血流成河?”長公主怒聲質問道。

“殿下你是當局者迷啊。”何風躬身說道“恕臣失禮說句不客氣的話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其實和殿下一樣也不願意血腥肅貪也不願意讓朝廷的威儀受到打擊事情之所以展到這一步都是因為殿下。”

“我?”長公主吃驚地望著何風“我維護朝廷的尊嚴我竭盡全力保全功臣的親人難道我錯了嗎?”

“殿下你不離開長安等於給他們撐腰他們肆無忌憚即使貪贓枉法了還依舊囂張跋扈和丞相大人對著幹。這樣一來丞相大人的威嚴在哪?他能幹成什麼事?”何風激動地說道“殿下也曾去過塞外也知道那裡的苦我們想守住西、北兩疆難道僅僅靠將士們的忠誠和勇敢就行了嗎?不行根本不可能要想守住邊疆就要屯田戍邊就要富裕邊郡。所以丞相大人的辦法是對的他沒有錯。這些年如果沒有北疆的穩定大漢能走到今天?那些門閥世家、商賈富豪們能過上今天的日子?能獲得那麼多的財富?為什麼朝廷幫助他們過上了好日子幫助他們獲得了數不盡的財富朝廷反而還欠了他們的錢?為什麼?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長公主呆住了。

“殿下一直認為丞相大人驕橫跋扈但殿下你仔細想想今日的朝堂上到底誰驕橫跋扈?誰把丞相大人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拿刀殺人?”

何風撩衣跪下“殿下臣求求你了離開長安吧到晉陽去。你走了那些人失去了倚仗所有的矛盾都能解決大司馬和丞相大人會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好。”

十月十六長公主突然下旨巡視晉陽國事盡數託付於大司馬徐榮。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五十八節

長公主的聖旨非常突然離開櫟陽的度也非常快長安的大臣們措手不及。大司馬徐榮、御史大夫荀攸和廷尉卿陳群連夜趕到櫟陽打算具體徵詢一下長公主對朝廷整肅吏治的意見但此刻長公主已經越過洛水快到蒲坂津了。她什麼話也沒留下甩手就走了。

徐榮一個人坐在馬車上心事重重愁眉不展。他沒想到長公主一怒之下竟然離開長安了這應該算是一種威脅一種變相的威脅。既然你們都無視我的存在那我離開好了你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社稷危亡的責任由你們揹著。將來出事了不可收拾了你們該掉腦袋的掉腦袋該誅連的誅連一個也跑不掉。

長公主轉手把難題交給了徐榮。徐榮權重了身份變了想法也就變了他不得不站在天子和殿下的立場上重新考慮解決危機的辦法。

荀攸和陳群坐在另外一輛馬車上閉目沉思。長公主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血雨腥風她被迫離開了被丞相大人和太尉大人聯手逼走了。如此一來長公主那雙最堅固最可靠的羽翼沒有了長安失去了長公主的庇護暴露在肆虐的狂風暴雨中危險厲嘯而至。用什麼辦法才能避開這場猛烈的風暴?

十月十七長安城看上去風平浪靜但平靜的水面下暗流湧動風雨欲來。

丞相李瑋和太尉張燕先後趕到了未央宮。

徐榮做出了決定。為了維護朝廷利益儘可能控制此案的涉及範圍原則上只追究主犯罪責不再誅連無辜。但條件是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必須接受和遵從朝廷制定的“清償債務”的辦法。

張燕沒有反對。此次李瑋的目的就是為了實施“清債”之策如果目的能夠順利達到那就沒有必要大開殺戒以免激化朝堂各方的矛盾挑起朝野上下的爭鬥。在社稷沒有統一之前中興大業需要各方力量的緊密協作朝廷在制定和實施國策的時候務必遵循緩解和減少矛盾竭力保障和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則這個原則不能變。

李瑋心情很好。長公主走了大漢權柄全部掌控在北疆系大臣手中所有的對手都失去了抵抗力。現在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沒有阻力了。

“殿下能想明白了真乃社稷之福啊。”李瑋笑著走到門口衝著站在屋外的賈逵和溫恢招了招手。

丞相府的長史和司馬各自抱著幾捆文卷走了進來。田疇看看堆在案几上的文卷又看看胸有成竹的李瑋驚訝地問道:“仲淵兄你又制定了新策?”

“當然。這麼好的機會我豈肯錯過?”李瑋指了指窗外“如果我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老天會五雷轟頂把我活活打死。”

徐榮和張燕相視苦笑。大漢這位丞相太厲害了其一往無前的氣勢甚至可以和十萬鐵騎相媲美當真是無人可擋其鋒銳。

“朝廷此次以三十年邊郡土地租種權償還債務其主要目的是遷移人口屯田戍邊。但三十年之後怎麼辦?”李瑋說道“從大秦朝開始屯田戍邊就是拱衛疆土的一個重要國策而孝武皇帝更是一度向河套、河西等邊地遷移了上百萬人口但後來為什麼都失敗了?為什麼這項國策總是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逐漸失去效果?為什麼邊郡的土地總是荒蕪邊郡的百姓總是6續南遷?”

“四個原因。”李瑋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不可預測的災患胡人的頻繁入侵吏治**還有就是……”李瑋看看屋內眾人一字一句地說道“屯田制對百姓的剝削太厲害了。屯田這種制度本身是一個救急制度實施時間長了屯田百姓得不到實惠他們隨之也就喪失了耕種的積極性繼而所有的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眾人連連點頭。當年張溫、崔烈等大臣急於修改田制大力推廣“計口授田”正是看到了屯田制對百姓的持續危害所以他們在北疆的屯田制初見成效後馬上調整了國策讓百姓迅從土地上得到了實惠從而穩定了民心加快了朝廷財賦的增長度。

“北疆各邊郡的屯田區實施了新田制後谷粟產量一直在增加雖然增產的度很緩慢但日積月累後邊郡的貧瘠會慢慢得到改善。邊郡富了百姓留下來了大漢廣袤的疆土也就能守住了。”

“但是……”李瑋突然加重了口氣“朝廷有政策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自然也有對策他們絕不會滿足於收回本息他們肯定要想方設法在邊郡的土地和百姓身上榨取數倍於本息的錢財。而這種沒有節制的殘忍的盤剝會把邊郡迅推進戰亂的深淵所以……”李瑋拿起了一卷文卷“我們要制定墾田戍邊之策要保證邊郡百姓的生存要制約和打擊門閥商賈們肆無忌憚地剝削要確保西北兩疆的穩定。”

“同時實施屯田制和計口授田制?”徐榮問道。

“對朝廷在移民屯田的同時授予移民一定數量的土地減免田租以確保他們的生存。”李瑋笑道“移民的生存有了保障邊郡的穩定也就有了保障而這些門閥富豪們想在三十年內收回本息就要好好安撫和善待移民否則他們將血本無歸。”

“朝廷的新田制已經奪走了門閥世家的‘蔭戶’這次‘墾田戍邊’又奪走了他們的佃農和田僮各地門閥世家的實力再一次遭到了重擊。”李瑋得意地揮揮手“但還不夠朝廷還要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實力把他們對社稷的危害降到最低。”

徐榮頭一暈感覺心力交瘁有些支撐不住了。他現在能理解長公主為什麼對李瑋恨得咬牙切齒了。這一連串的重擊打到誰身上誰都受不了。“墾田戍邊”之策已經嚴重損害了門閥富豪們的利益然而這位丞相大人意猶未盡還要繼續起“攻擊”勢必要把門閥富豪們打得落花流水。

張燕臉上的笑容也有點僵硬了。如果沒有大將軍的書信他不會旗幟鮮明地支援李瑋畢竟這要冒很大的風險。但李瑋得隴望蜀“ 胃口”越來越大這讓他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絲不祥的預感。如果任由李瑋這樣持續不斷地改制改下去會不會有一天“改”到軍功階層“改”到自己頭上?

田疇心驚肉跳小心翼翼地問道:“仲淵兄除了‘墾田戍邊’之策你還有新的改制之策?”

“當然……”李瑋仰天打了個“哈哈”臉顯憤怒之色“年初朝廷為了奪回被門閥富豪們搶去的財富制定了一套改制之策結果阻力重重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賠上了鄭玄大師一條性命才勉強得以頒布實施。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尤其對‘九品官人法’的妥協更是為社稷安危埋下了隱患。事後我越想越後悔我覺得大司馬的擔憂非常有道理。”

“我們可以仔細回想一下察舉制的弊端由此可以推測出這個‘九品官人法’的弊端。將來門閥世家勢必會因此法而得以鞏固和壯大。看看今日的關西楊家、汝南袁家、關中馬閥、冀州崔家等大門閥哪一家不是門生弟子成百上千勢力遍及朝野上下?此法如果大力推廣一兩代人之後這朝堂內外還有我們後代的容身之地嗎?靠這些吃大漢的肉吸大漢的血置大漢利益於不顧的門閥世家們的後代能讓大漢中興能讓大漢繁榮昌盛?”李瑋鄙夷地撇撇嘴“做夢去吧。”

“怎麼?你有更好的選拔辦法?”張燕急忙問道。

“我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只能把選拔制度稍稍改一下以便對我們更有利。”李瑋看看屋內眾人笑著問道“請問幾位大人你們參加過朝廷的試經(儒家經文考試)嗎?”

眾人都搖搖頭。

“我參加過一次。”李瑋說道“正是那次試經我成績出眾才被朱儁老師看中拜在他的門下。如果沒有那次試經我也沒有今天。”

“朝廷很少透過太學試經的方式選拔人才。”徐榮說道“由於朝廷的察舉年年舉行郎署裡的郎官人滿為患所以一般情況下試經要很多年才能進行一次。你機遇很好啊。”接著他略略皺眉疑惑地問道“你想以試經的方式選拔人才?”

“對太學諸生只要透過試經馬上就可以取得入仕資格。”李瑋說道“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參加試經。試經也是三年一次。第一年在各郡試經成績優異者第二年到州府參加試經第三年到京城太學參加試經考試合格者即可入仕。”

李瑋很興奮滔滔不絕地詳細解說了“試經選拔制度”和具體的選拔考試方法。

“它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嚴重打擊了門閥世家的實力削弱了他們的權勢減小了他們對社稷的危害。”李瑋很興奮地說道“此策實施後不管你是研習今、古文經學的儒生還是研習新經的儒生只要你有真本事考試成績優異你就可以入仕為官這比察舉制、九品官人法更加公平、公正相信各地的儒生們肯定會支援和響應。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嘛。”

“另外為了儘可能挖掘和現人才我們也不要只考試儒家經文還可以考試史學、律法、辭賦、琴棋書畫各種各樣的人才都可以透過考試入仕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辦法好辦法。”田疇連聲讚道“現在朝廷需要大量的官吏靠三年一次的‘九品官人’選拔人才數量太少這個試經制度正好可以彌補九品官人法的不足。中正也是人他在品評儒生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門第、人情等因素勢必會遺漏太多人才。實施試經選拔制度後這些人如果不能透過中正獲得資品還可以透過試經取得資品這樣一來儒生入仕的途徑多了朝廷得到的人才也就多了。一舉多得一舉多得啊。”

張燕沉吟良久擔心地說道:“從長遠來看試經選拔制度不問門第只論才學的確有利於朝廷選拔人才而且短期內對那些研習今古文經學的儒生們來說也非常有利。只是這兩種選拔制度一起實施必定有輕有重。試經選拔制度不利於門閥世家擴大和鞏固自己的權勢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反對如果九品官人法為重那將來……”

“現在朝政控制在我們手上我們可以利用各種辦法迅擴大試經選拔制度的影響力。比如擴大選拔人數任用官吏時主要傾向於試經選拔的儒生試經選拔的前幾名可以直接入朝為官或者到地方上出任秩俸千石的縣令等等……”李瑋毫不在意地笑道“試經選拔制度是個新制度九品官人法也是一個新制度但由於試經選拔制度更顯公平、公正可以給儒生們帶來更大的利益毫無疑問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而失去了儒生們支援的九品官人法難以為繼很快便會消失。”

“如果門閥富豪們堅決反對怎麼辦?”徐榮面有難色“不能把他們逼得太狠了狗急了都要跳牆何況人?”

“是啊仲淵這個時候血腥肅貪後果難測啊。”張燕也勸道“長公主甩手走人其意思很明顯她就是堅決不同意殺人。如果長安出了什麼亂子影響了中興大業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不殺人行嗎?”李瑋冷笑道“大漢律的尊嚴在哪?朝廷的威信又在哪?如此姑息縱容吏治怎能不敗?”

“你想殺多少?”徐榮有些生氣怪吞吞地問道。

“這要看他們願不願意向朝廷低頭?願不願意俯帖耳不再和朝廷明爭暗鬥。”李瑋從案几上拿起一卷文書開啟然後放到了徐榮面前。

徐榮面顯驚色。張燕和田疇圍了上去。

“重修《刑律》?”田疇吃了一驚“仲淵兄你瘋了?殿下不會答應的。當年在晉陽的時候朝中大臣曾三番兩次上奏要求修改《刑律》但都被長公主斷然拒絕了。”

“現在長公主不在長安代理國事的是大司馬。”李瑋淡淡地說道“《刑律》如果不改這次不是死一個人、十個人的問題而是死幾千人的問題。”

“重修《刑律》事關重大我豈敢擅自做主?”徐榮搖搖頭苦笑道“仲淵啊你現在不但逼著他們低頭還要砍他們的腦袋。在砍腦袋之前還要逼著他們把自己的墳墓挖好你是不是太過了?”

“是嗎?”李瑋笑了起來把案几上的文書一把搶了過來“既然他們不願意給自己挖坑那只好把屍體丟到亂墳崗喂狼了。”

“仲淵……”張燕望著李瑋神情凝重地問道“你肯定長公主會答應?”

“諸位大人……”李瑋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自古以來凡推行改制強國的人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好下場都很慘很少有人能獨善其身安享晚年。修改《刑律》刪繁就簡化重為輕約法省刑說白了就是為了我們自己。今天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如果錯失良機將來再想逼迫長公主修改《刑律》比登天很難。”

屋子裡的氣氛頓時冷了下來。

“門閥世家、商賈富豪們能說服長公主嗎?”田疇擔心地問道“這麼多年了何曾見過長公主鬆口?”

“這次她一定會鬆口。”李瑋臉上露出了一絲苦澀“因為她決心要收回失去的權柄了她認為皇權受到了欺凌她要反擊了而她依靠的力量就是我們的對手。”李瑋把文卷隨手丟到了地上“這就是推行改制的代價。不管哪個朝代到了這種關鍵時刻總會有人付出生命。”

徐榮落寞一笑。張燕嘴角掀起一絲不屑“殺這麼多年了也不在乎多殺幾個。”

十月十八日司隸校尉張遼奉命抓捕均輸令麴忠。

同日下午太倉令徐陵被“請”到了司隸校尉府。

黃昏太傅楊彪、御史大夫荀攸、大鴻臚袁耀、廷尉卿陳群同坐一車前往麒麟殿拜會大司馬。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楊彪雙目緊閉仰天長嘆“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竭盡全力制約皇權、削弱皇權誰知今天卻落到如此地步……看樣子相權過度膨脹的確禍國殃民啊。”

“先賢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也同樣解決不了。”荀攸眉頭緊鎖異常沮喪地說道“制衡制衡……到底什麼樣的官制才能完美解決皇權和相權的制衡保持朝堂上的權力平衡?”

“算了不要討論這種事了還是想想怎樣度過難關吧。”廷尉卿陳群小聲說道“聽說巴蜀的劉磐病了撤兵回到了成都武都戰場已經停戰。不出意外的話左將軍顏良、右將軍文丑很快就會帶著北軍返回長安了。”

楊彪駭然睜開了眼睛“真的?”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五十九節

麒麟殿。

尚書令田疇和大司馬府長史陳衛把三位大人引進了尚書臺。

“大司馬呢?”太傅楊彪見徐榮沒有親自出迎心裡有些不安。這個時候徐榮的態度至關重要如果他也完全倒向了李瑋一方事情就再也沒有回旋餘地了。

“大司馬三天三夜沒睡了他太累了……”陳衛躬身解釋道“剛才和我們議事的時候不知不覺睡著了。如果三位大人不介意就讓他稍稍睡上片刻吧。”

陳衛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不遠處的書房內傳來一聲響接著就聽到尚書趙行驚慌失措的叫聲“大司馬……大司馬你怎麼了?”

田疇等人駭然心驚飛步衝進書房。書房內堆滿了奏章、文卷幾乎無處下腳。徐榮正在趙行、司馬朗、王凌等人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看到楊彪、荀攸和陳群後非常尷尬地笑了笑“失禮了失禮了……剛才聽到三位大人說話準備出門相迎誰知手腳麻痺不聽使喚竟然摔倒了。失禮失禮……”

“你要注意休息不要這樣拼命如果你倒下去了我們還能指望誰?”楊彪看到徐榮沒事如負釋重地嘆了口氣一語雙關地說道。

徐榮不置可否地笑笑伸手請三人坐下“請你們來是想商量一下修改《刑律》的事。”

“修改《刑律》?”楊彪、荀攸和陳群互相看看頓時明白了徐榮的意思。看來徐榮還是站在了李瑋一邊要以整肅吏治為名強行推行改制了。至於修改《刑律》不過是朝廷做出的一種妥協姿態而已並不能改善門閥世家們當前所面臨的困境。

本朝立國後因為約法三章太疏太寬無法有效制裁違法犯罪於是丞相蕭何重修律法制定了《九章律》。《九章律》承襲秦制在源於李悝《法經》的“六律”(盜、賊、囚、捕、雜、具)基礎上又增加了戶、興、廄三篇。《九章律》是以刑律為主體的法律是大漢律法的核心。

後來太常卿叔孫通參照古代和秦代的禮儀又制定了旨在維護皇帝尊嚴和權威的《傍章律》十八篇。孝武皇帝年間御史大夫張湯制定了關於宮廷警衛方面的《越宮律》太中大夫趙禹制定了關於朝賀方面的《朝律》亦名《朝會正見律》。另外還有《大樂律》、《祠令》、《祀令》等律令。

這四部律法一共六十篇也就是所謂的大漢律法。

丞相李瑋要修改的就是《九章律》。其中主要修改內容是刑罰、重罪十條和出錢負罪(觸犯刑律的人繳納若干金錢或穀物以獲取免除刑罰的辦法)。

本朝律法承襲秦朝刑罰和大秦朝的相差無幾包括死刑、徒刑和恥辱刑。

死刑很殘忍有戮、磔(碎屍)、腰斬、梟、棄市、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等等。本朝孝文皇帝前元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曾經生了緹縈上書救父一事孝文皇帝以此為契機修改了刑律。當時是丞相張蒼和御史大夫馮敬等大臣共同議定了修改方案把肉刑改為打板子。原來被判砍腳的改為打五百板子。原來被判割鼻子的改為打三百板子。不久孝文皇帝就正式下令廢除了肉刑接著又廢除了連坐刑(連坐就是被牽連一同辦罪)。

廢除肉刑看上去是件好事但實際執行起來弊端很多。有些犯人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子後馬上就死了。這樣一來無形當中加重了刑罰。後來到了孝景皇帝朝又把打板子的刑罰減輕了弊端才稍稍有所緩解。

重罪十條就是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內亂這是朝廷嚴厲打擊的物件犯此十罪者殺無赦。

出錢負罪制從本朝初年就開始了。朝廷出售免刑權繼而取得財政收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朝廷聚斂財富的一種特殊手段。

本朝四百年來西北兩疆戰亂不止不得不大量用兵修建長城和邊塞要隘軍資開支極其龐大。為了增加賦稅朝廷想盡了辦法實施了各種措施而贖罪收入就是增收的一種辦法佔據了賦稅收入很大一部分。孝惠皇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朝廷曾下旨民若有罪入贖六萬錢可免死罪。而孝武皇帝在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也曾下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則可減死一等。光武皇帝中興之後朝廷財賦一度緊張贖罪範圍大大擴大。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朝廷下旨從死刑到最輕的刑罪都可以入縑免刑。

出錢贖罪對朝廷來說是聚斂財賦對有錢人來說可以免除刑罰但對貧窮者來說卻是不公平。本朝有名的大儒司馬遷就因為無錢贖罪遭受了宮刑。所以說出錢贖罪在本質上是一個弊政。

這次李瑋修改刑律的力度非常大。

他先精簡了法律條文並將法經中的具律改為刑名置於律然後又在刑名後增加了法例律豐富了刑名總則的內容同時又對刑律部分重新做了編排和擴充。新刑律不但充分體現了刑寬、禁減的原則在很大程度上也維護了皇權和相權保護了新政諸策尤其對土地兼併和賦稅制度給予了特殊的重視。

新的刑律把刑罰設為五等分別是笞、杖、徒、流、死五刑並減輕罪罰力度徹底廢除了重罪連坐以及黥、劓、斬左右趾等肉刑。過去孝文皇帝廢除連坐和肉刑只是針對重罪十條以外的罪犯。這次李瑋一改到底徹底廢除了。

重罪十條改為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其定義和過去相比有某些不同。但就是這些定義的差別可以讓很多人逃離殺無赦的懲罰。

出錢贖罪制在朝廷第一次改制的時候廢除了因為其弊端太大也不符合“亂世當用重典”的原則現在李瑋又把它恢復了而且其贖罪的範圍非常大。從最輕的“杖十”到死刑都可以出錢贖罪。這樣既增加了朝廷的賦稅收入又緩和了各階層、各勢力之間的矛盾同時也符合“與民修養”的國策短期內對社稷穩定還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李瑋在“出錢贖罪制”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個“官當制”允許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不過李瑋尤嫌不足他依據周代的“八辟”制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八議制”規定大漢有八種人犯罪必須交由皇帝親自裁決或依法減輕處罰但犯了十條重罪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

“官當”和“八議”制對門閥世家、官僚士人極其有利當然了對北疆系的文武大吏也同樣有利。很明顯李瑋這是在為自己預留退路。

李瑋修改《九章律》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對門閥富豪們做出妥協。

黃猗的案子牽連甚廣如果繼續追究下去很可能演變成“謀反、謀大逆”。一旦此案的性質被定為“謀反、謀大逆”那麼所有受牽連的人都要掉腦袋。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門閥富豪們肯定要妥協要退讓但問題是必須給他們一個能接受的退讓底線這個底線就是保住腦袋保住財富。

依據新刑律所有的罪犯都構不成“重罪”包括主犯黃猗、麴忠在內他們都可以出錢贖罪可以“官當”有些人甚至還能依據“八議”制度免除所有的懲罰。比如受到牽連的太傅楊彪大人只要長公主和天子不予追究他還是可以繼續擔任太傅一職。

楊彪、荀攸和陳群仔細看完李瑋的《刑律》修改草案後頓時松了一口氣。僥倖僥倖這位氣勢洶洶的丞相大人總算手下留情沒有象上次一樣揮起屠刀一殺到底。

“怎麼樣?”徐榮慢條斯理地問道“諸位大人可有什麼意見?”

“丞相大人乃天縱之材我們望塵莫及提不出來什麼更好的建議。”楊彪笑道“我想問問大司馬朝廷此次整肅吏治要到什麼時候為止?”

徐榮笑笑從身後拿出一卷文卷放到了楊彪面前“丞相大人打算對九品官人法做出修改這是他的奏疏請你們看看。”

三個人都愣住了望著案几上的竹簡半天沒說話。李瑋這是什麼意思?他不打算實施“墾田戍邊”之策了?

“九品中正制的選拔辦法來源於察舉制雖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察舉選拔制度的弊端但實施時間久了類似於察舉制的弊端還是會出現不能從根本上保證朝廷對人才的需要所以……”徐榮看看三人神色平靜地說道“丞相大人有意把試經選拔作為本朝的主要選拔制度把九品中正製作為輔助選拔制度。”

本朝的試經選拔一直是輔助選拔制度現在李瑋突然要把它改為主要選拔制度玄機何在?

楊彪等人一時沒有抓到關鍵各自凝神沉思。

“新經兼採了今古文經學兩家之長它的優勢顯而易見作為官學它的地位不可動搖。”徐榮緩緩說道“那麼今古文經學是不是就此走向衰落直至消失呢?當然不可能這一點是今古文經學兩派儒士們的共識。”

“新經之所以能出現得益於今古文經學長達兩百多年的爭論。從過去的歷史來看今古文經學兩派之間有四次聲勢浩大的論辯每一次論辯都促進了經學的展而最後一次論辯就是碩儒何休大師和鴻儒鄭玄大師之間的論辯直接導致了新經的出現並開始廣為傳播。”徐榮手捋長鬚微微笑道“經學要想展就要有爭論有了爭論各學派才能進步。比如今年長安的經學大論辯就促使新經學派開始重注典籍剔除各經註疏中的讖緯。而古文經學派因為從論辯中吸收了新經的很多優點也開始重注典籍。今文經學派痛定思痛各地大儒名士聚集在洛陽的東觀、蘭臺等地翻出收藏了幾百年的各家典籍註疏日夜商討研習聽說最近已經決定重正經義簡省章句了。”

“這說明什麼?”徐榮停了一下繼續說道“說明新經也好今古文經學也好它們將互相依存互相融合互相進步誰都不會認輸誰也不會消失。”

“如今官學是新經私學是今古文經學。官學和私學都在展大漢的儒生會越來越多。那麼問題就來了……”

楊彪、荀攸和陳群已經明白試經制度的作用了。他們連連點頭對徐榮的話深表同感。

“按照九品中正制朝廷取士很顯然是以研習官學的儒生為主。”徐榮說道“從本朝幾百年的選拔歷史來看儒生要想入仕必須研習今文經學。過去研習古文經學的儒生們為了入仕住往兼學兩家之經由此可見這種選拔制度有弊端有很嚴重的弊端。長此展下去有多少儒生還會研習今古文兩派經學?這種選拔制度不但不利於今古文經學的展也不利於新經的展同時也限制了朝廷選拔人才對社稷的長治久安也非常不利。”

“如何解決這種弊端呢?”徐榮拍了拍案几上的那捲文卷“從目前來看就是採用試經選拔制度。”

“儒生們研習經學最終目的是為了入仕是為了學有所用一展抱負為了能治國齊天下。如果朝廷選拔人才主要是透過試經透過考試經文那麼對儒生們來說不僅僅是入仕的途徑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自由選擇經文學派。他們最喜好那個學派就去研習那個學派的經文並且可以投入全部的才智和精力這將大大推進各家經學的展。各家經文學派都展了爭論也就更激烈了而爭論越激烈經學展的度也就越快。”

“從長遠來看這選拔制度不但有助於儒學的進步更有助於社稷的穩定和振興。”

“從短期來看這種選拔制度可以幫助朝廷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拔更多優秀人才解決朝廷的人才危機同時也能解決今古文經兩派儒生的出路問題打消他們的顧慮和擔憂充分揮他們的潛力為今古文經兩派和中興大業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

“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朝廷採用試經選拔做為主要選拔制度對朝野上下都有好處朝廷和各方勢力都能從中受益。”徐榮敲了敲案几“諸位大人的意見呢?”

楊彪等人沒有選擇。

自從新經成為官學後今古文經學兩派儒生入仕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儒生們為了入仕為了飯碗最後只能忍痛割愛放棄自己研習的經學轉投新經學的懷抱。這種情況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要不了多長時間今古文經學兩派就要人才凋零成為歷史了。

現在門閥世家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先就要保住今古文經學然後要保徵研習這兩派經學的弟子能夠得到入仕的機會而且是和新經學派的儒生們一樣的入仕機會。要想達到這兩個目的九品官人法的確不行。如果今古文經學凋落了弟子門生們都跑了做老師的到哪裡選拔人才去?總不能舉薦新經學的弟子入仕吧?

“丞相大人眼光長遠考慮的都是安邦定國的大計我們能有什麼意見?”荀攸的話裡帶著幾分嘲諷幾分無奈也有幾分苦澀。

“我們沒想到的丞相大人都想到了我們解決不了的丞相大人都解決了我們的確沒什麼意見。”陳群拱手說道“那麼丞相大人的屯田戍邊之策又做了什麼改動?”

長公主走了黃猗的案子牽連越來越廣李瑋如今佔盡了優勢但他一反常態連續對刑律和選拔制度做出了有利於門閥富豪們的修改為什麼?顯然不會是為了討好門閥富豪而是要逼著他們接受更加苛刻的條件。

“現在不叫屯田戍邊之策了。”徐榮把堆在案几一側的文卷推給了陳群“丞相大人說現在叫墾田戍邊之策。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差之千里啊。”

當天晚上太傅府燈火通明車馬川流不息。

長安城中的門閥世家、大儒名士、商賈富豪們蜂擁而來商討丞相李瑋推出的最新改制之策。

最新的改制之策無論是長遠利益還是短期利益都很有利於門閥世家因為試經選拔制度最終確保了今古文經學的地位。只要今古文經學能夠得以持續展門閥世家的地位就能持續穩固繼而他們的權勢也就能代代相傳那麼其它的相關利益也就能得以鞏固和增加。唯一讓眾人感到十分不滿的就是李瑋乘機狠狠“宰”了他們一刀。

楊彪、袁耀等大臣做了一番勸說。

現在應該回頭看看過去。十幾年前當董卓禍亂社稷之後大家就象草芥、蟻螻一樣不但財富盡失連生命都朝不保夕。如今能有這樣的日子應該知足了應該對朝廷有所回報。如果還是想不通那就再回頭去看看二十年前當李弘在西涼血腥肅貪的時候他在子秀山大營一次就殺掉了幾千人。後來他在河東肅貪在晉陽肅貪哪一次不是殺得血流成河?這次幸好大將軍不在長安否則就憑黃猗這件案子大將軍至少要砍掉一萬顆人頭那時不要說財產就連屍體都要餵狗。

“此事千萬不能拖了如果一拖再拖等到殿下把大將軍請回來了那大家全部完蛋。”

沒人再說話了。

十月二十大司馬徐榮召集輔弼大臣商議國事五位在京的輔弼大臣一致同意丞相大人的奏議三個改制之策全部透過。

十月二十一大司馬徐榮召集二十多位公卿大臣議事三個改制之策順利透過。

十月二十二大司馬徐榮召集在京文武大臣於未央宮前殿朝議三個改制之策半日內全部透過。

十月二十三丞相李瑋、太尉張燕、御史大夫荀攸、廷尉卿陳群、少府許靖、尚書令田疇日夜兼程趕往晉陽。

十一月初三六位大臣趕到晉陽宮拜見了長公主呈遞奏章。

在此之前八百裡快騎已經把大司馬徐榮、太傅楊彪的奏章送到了晉陽長公主已經知道了李瑋解決危機的辦法但她非常憤怒。李瑋為了達到目的竟然拿肅貪殺人做要挾威逼朝中所有大臣修改刑律。

刑律是國之根本本朝雖以禮入律但刑罰太輕肯定不利於社稷穩定。大漢刑律自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多次修改後至今已沿用了一百多年事實證明它還是比較完善的。在如今社稷動盪不安天下尚未統一的情況下根本無需做出如此重大的修改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修改。

此事再一次證明皇權一旦衰落相權一旦膨脹對社稷的危害太大了。

這次李瑋為了解決朝廷的財賦危機利用手中的權柄順利達到了目的那麼下一次呢?下一次他又要幹什麼?他會不會把矛頭對準自己對準尚未主政的小天子?

十一月初五長公主下詔同意大臣們的奏議頒旨實施新制。

****

緹縈救父的典故:漢孝文帝十三年齊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淳于意曾拜公孫光、公乘陽慶為師學得一手高的醫術是病歷的創始人著有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醫案《診籍》。因為個性剛直淳于意在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結果遭到陷害。此時淳于公後悔家中只有五個女兒在這緊要關頭不能幫忙說了些喪氣話:“生子不生男緩急非有益也”他的小女兒緹縈為此自傷悲泣跟著父親去到長安。

淳于意依律要被處以肉刑緹縈在傷心難過之餘祈求皇上能夠減輕父親的刑罰。於是她上書給文帝“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刑罪”。

漢文帝看到後很感動憐憫她的一番孝心他對大臣們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了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大臣們一商議隨即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了。

****

八議制度。

八議制度自魏晉時期出現一直延續到清朝。八議包括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親”指皇室一定範圍的親屬:“故”指皇帝的某些故舊:“賢”指朝廷認為“有大德行”的賢人君子:“能”指“有大才業”能整軍旅、蒞政事為帝王之輔佐人倫之師範者:“功”指“有大功勳”者:“貴”指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勞”者:“賓”指“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就是前朝皇室宗親。這八種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將他的犯罪情況和特殊身份報到朝廷由負責官員集體審議提出意見報請皇帝裁決。犯流以下的罪要減一等論罪但若犯十惡罪則不適用上述規定。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六十節

大漢元平四年(公元2o6年)正月。

正月幽州薊城。

驃騎將軍鮮于輔操勞過度病倒了臥床不起。

正月十七小天子和大將軍李弘帶著虎賁羽林營越過居庸關到達薊城。當天晚上李弘、玉石、閻柔、鮮于銀、衛峻、雷子等一幫將領趕到驃騎將軍府探視鮮于輔。

“二十年了……”鮮于輔靠在榻上望著圍坐四周的眾人感慨萬分“從子民帶著我們一起走出幽州算起至今整整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打仗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戰場上廝殺。我現在非常想知道我們到底哪一年才能平定天下才能安安穩穩地坐在家裡?”

“難啊……”李弘把手伸到火盆上輕輕搓了搓“也許三五年也許我們永遠都等不到那一天。”

眾人沉默不語屋內的氣氛有些悲傷也有些蒼涼。

“自從俊乂(張郃)在遼東一戰扭轉了北疆形勢後北疆已經沒有大仗可打了大軍馬上可以南下作戰。”玉石疑惑地問道“大將軍為什麼這樣悲觀?”

“朝廷在一年之內連續兩次改制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李弘苦笑輕輕嘆了一口氣“百姓苦啊百姓太苦了我們不能再打仗了要與民休養要讓百姓看到希望要讓百姓過上溫飽日子。”

“今日朝廷擁有數十萬大軍只要大將軍一聲令下我們可以勢如破竹橫掃天下。”衛峻不屑地撇撇嘴“大將軍你似乎把叛逆們看得太厲害了似乎把百姓的生存看得太重要了。”

“數十萬大軍?”李弘搖搖頭“北疆還要不要重兵戍守?西疆還要不要軍隊?京畿還要不要駐軍?我哪來的數十萬軍隊南下?”

“勢如破竹?”李弘無奈苦笑“當年大秦國擁有百萬大軍挾一統六國之氣勢天下無敵結果如何?從陳勝、吳廣起事開始到大秦分崩離析不過短短時間。始皇帝恐怕做夢都想不到他的江山只有十五年的運數吧?”

“高祖皇帝和西楚霸王爭奪天下五年內屢戰屢敗當時誰能想到擁有四十萬大軍坐擁七分天下的西楚霸王會在垓下一戰全軍覆沒?”

“王莽篡國建立新朝實力雄厚以四十三萬大軍南下攻打昆陽。而光武皇帝僅以三千人馬衝陣一戰全殲叛軍導致王莽的新朝在十五年後土崩瓦解。”

“自古以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一戰而失下者比比皆是。”李弘神情嚴肅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我們打了太多的勝仗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已經忘記了失敗的滋味更忘記了歷史上一個個血的教訓。這是我們失敗的前兆這是目前不宜南下平叛的重要理由我不希望大漢的中興大業葬送在我的手上。”

眾將神色各異有的霍然驚醒有的不以為然有的稍稍收斂了一些臉上的驕狂之色。

“遠征西北兩疆耗費驚人把朝廷推進了財賦危機這是丞相大人連續改制的原因。”

“凡改制必有利弊短期內我們很難從改制中得到好處我們只能看到它的壞處。由於改制直接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朝野上下的矛盾驟然激化。這種矛盾肯定會影響大軍南下平叛只要任意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平叛之戰就有可能失敗大軍甚至還有可能全軍覆沒。如果敗了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恢復元氣恢復士氣和信心相比起來我們不如穩紮穩打等到改制之策全面實施並初見成效等到朝野上下的矛盾逐步緩和我們再集中力量南下平叛。”

“當年光武皇帝打巴蜀前後用了十年時間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等一等?難道我們非要選擇這個並不合適的時機去打一場並沒有把握的仗?”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西北兩疆的穩定。西北兩疆的問題很複雜你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成是一種武力的征服。武力征服只是暫時的穩定邊疆不可能因為強制鎮壓而取得長時間的穩定。近百年來的西疆羌亂讓大漢苦不堪言這個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我們征服了大漠但十幾年之後鮮卑人又捲土重來這個教訓難道還不能讓你們清醒地認識到大漢中興的關鍵所在?”

“大漢中興的關鍵不在於我們何時平定南方叛逆而在於西北兩疆的穩定。”

“如果我們不能把西北兩疆的外族問題解決了就算我們平定了天下就算我們暫時穩定了社稷又能維持多少年?外族人口在不斷地增長外族實力在不斷地增強外族生存處境越來越艱難如果我們不能乘著現在這� ��難得的機會迅解決邊疆外族的生存問題邊疆就不會穩定。邊疆不能穩定社稷就會陷入持久的動盪。試問在社稷持久動盪的情況下大漢還能有中興的一天嗎?”

“光武皇帝之所以能中興大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於匈奴人的分裂如果沒有呼韓邪單于的歸順沒有北疆的持續穩定當年的大漢很難在幾十年時間內恢復元氣更不可能有實力遠征西域。光武皇帝對外族的政策光武皇帝與民休養迅恢復國力的政策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李弘輕聲苦嘆神情專注地望著火盆裡炙熱的炭火臉上露出深重的憂色“征戰之餘要多看看書。尤其是史書不但要看更要去想否則看了也是白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西北兩疆基本平定了只剩下南方的叛逆了所以你們想打因為只剩下南下作戰還能撈取戰功。門閥富豪、官僚士人、商賈富豪們也想打因為只剩下南方州郡的土地和財富還可以掠奪。百姓們也想打因為南方的州郡收復後天下就沒有仗打了他們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可以不用年復一年的征服大量的徭役可以安安心心地種地了。”

“但我不願意打為什麼?因為我承受不起失敗。我已經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幾十萬將士戰死在沙場上幾百萬上千萬的百姓死在了戰亂中。我不想因為一場失敗再打二十多年的仗再讓幾十萬將士倒在戰場上再讓幾百萬上千萬的百姓埋骨荒野。要打就要打贏就要有絕對的把握但我現在沒有絕對的把握打贏這一戰。”

“什麼時候才有絕對的把握?朝堂穩定邊疆穩定財賦充足百姓能吃飽穿暖幾十萬大軍士氣如虹。到了那個時候我才有絕對的把握打贏這一戰我才會率軍去打這一戰否則我絕不會出兵我絕不會置社稷的安危於不顧帶著盲目的自信和自大去打這一戰。”

眾將垂不語。

“大將軍變了……”雷子忽然小聲說道“你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大將軍了。”

“對我是變了。”李弘點頭說道“我現在背負著中興社稷的責任我要保護兩千多萬百姓的生命我不能冒絲毫的風險去做任何一件可能導致中興大業受損的事情。我是大漢的大將軍我做任何一個決定先要考慮社稷的安危考慮百姓的存亡即使這個決定可能違背了良心和道義違背了用兵之道但我都要去做。我不能不做我也不敢不做。假如有一天你坐到了我這個位置上或許你能理解我現在的想法和做法。”

鮮于輔捂著嘴咳嗽了幾聲然後憂心忡忡地說道:“大將軍的話一語中的啊。目前對於大漢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南下平叛而是穩定邊疆。諸位大人可有什麼良策?”

“我們都是北疆人都曾在北疆征戰多年你們幾個還在北疆戍守了十幾年……”李弘指指鮮于銀、衛峻和雷子“你們說說用什麼辦法才能最大程度地穩定西北兩疆以便解決朝廷的後顧之憂幫助朝廷把全部精力投到恢復國力和南下平叛這兩件大事上去?”

幾個人互相看看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閻柔身上。在幾個幽州籍的將領中除了徐榮和鮮于輔就算閻柔最擅長處理對外族的關係了。李弘舉薦他為鎮北大將軍坐鎮晉陽戍守北疆並不是因為閻柔的赫赫戰功而是因為閻柔在處理外族關係上很有一套辦法。前年漢軍順利收復河西閻柔居功至偉。

“自高祖皇帝對匈奴實施‘和親’政策以來征伐和安撫就成為大漢處理外族關係的兩種主要手段。”閻柔說道“目前征伐已經達到了重擊和鎮制外族的目的接下來就要使用安撫的手段了。”

“如何安撫?”衛峻調侃道“和親?饋贈?封王?南遷?”

閻柔對衛峻的調侃一笑置之“把胡族諸部大量遷入的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胡人入侵的要目的是為了生存但把胡族諸部大量遷入邊郡會引一系列問題最嚴重的就是邊疆安全問題。然而幾百年來阻礙胡族遷徒邊郡的最根本問題其實不是邊疆的安全而是漢人和各族胡人之間不能互融。”

“不能互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雙方之間的仇恨更主要的是因為雙方之間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等差異太大。”

“舉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匈奴、烏丸、鮮卑、羌人和西域諸國都有收繼婚或續嫁婚的婚俗就是‘父死子妻其後母兄弟死則盡取其妻妻之’這種習俗和胡人以畜牧為生有關係。對胡人來說牲畜作為活財產極易失散為了確保本族的財產和血緣關係不出問題本族的婦女隨即成了族長的活財產讓子弟直接繼承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漢人看來這是**是極度野蠻的習俗沒有人性和道德所以他們極其鄙視胡人堅決拒絕和胡人通婚。”

“朝廷在這件事上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來看看歷代‘和親’公主的命運就知道了。”

“本朝與匈奴和親後凡嫁給匈奴大單于為瘀氏(大單于之後)的宗室女子大都無法逃脫這個厄運即使主動要求遠嫁呼韓邪單于的王昭君也不例外。呼韓邪單于死後按照匈奴婚俗昭君要被轉房於大單于的兒子為妻她認為這是**曾上書孝成皇帝要求返回故土但孝成皇帝不許逼令她遵從胡俗她無奈只好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為瘀氏。孝武皇帝時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作為公主嫁給了西域烏孫王昆莫為夫人後來昆莫要把細君嫁給自己的孫子岑陬。公主不從上書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命令她遵從烏孫婚俗。細君只好委曲求全嫁給了昆莫的孫子。”

“公主上面有皇帝不聽不行但普通百姓就不管了他們不願意。山高皇帝遠皇帝管不著他們婚嫁的事。”閻柔攤開手無奈地說道“漢、胡通婚是各族互融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能通婚各族之間的關係不能融洽這內遷雜居就變成壞事了。”

“其次朝廷的安撫政策有個很大的缺陷這個缺陷也是因為漢人對胡族的極度鄙視造成的。在朝廷的眼裡把胡人遷徙到邊郡居住是一種憐憫是一種施捨所以朝廷對待胡人比對待乞丐還差不要說平等、公平了就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過去太傅劉虞大人對胡人不錯把他們當人看但公孫大人呢?公孫大人把他們當作了一群狗只要心裡不高興就去燒殺擄掠。公孫大人高興了胡人就不高興了狗隨即也就變成了狼。”

“因此朝廷的安撫政策要做出重大調整。比如通婚通婚可以但胡族諸部先要改變自己的習俗要遵從漢人的婚嫁習俗。胡人現在也是大漢子民必須無條件地遵從大漢律法拋棄那些陳規陋習。現比如胡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何改變?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我認為先要提高胡人的地位。匈奴右賢王劉冥戰功顯赫現在是大漢的度遼將軍將來可以到朝廷為卿而穆斯塔法、祭鋒將來都可以出任邊郡太守還有像樓麓、弧鼎、棄沉、射纓彤、鹿歡洋這些大小王都可以做將軍可以統率大軍為大漢戍守疆土。”

“安撫不是讓他們吃飽肚子就行了要充分信任他們要公平對待他們要給他們為大漢建功立業的機會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大漢人只有這樣漢、胡之間才能迅融合邊疆才能真正走向穩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