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自立知道自己不會被調整的訊息,一點都不高興,他明白,只要朱國祥還在淮揚擔任書記,他就不要想著提拔的事情,雖然他年輕,可是,朱國祥如果在淮揚市幹上兩屆,到時候,他袁自立也就不年輕了*paoshu8*泡!書*

袁自立選擇了淡定,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夠淡定文山縣的財政情況大為好轉,幹部職工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田斌、周大海等幾個主要領導,非常支援他的工作,袁自立決定按照程識益的吩咐,儘量多熟悉縣裡的各項工作,特別是農業和農村工作今後,也許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了,縣委書記、縣長,說起來,都是在基層,直接面對百姓,吃喝拉撒睡都要管到,市委、市政府就不同了,很難直接面對百姓,所處的地位要宏觀很多,袁自立明白,要當好市委、市政府領導,對下面的情況不熟悉,很難成功

袁自立帶著秘書直接下鄉去檢查調研,省委、省政府召開的表彰大會,袁自立沒有興趣,田斌去參加了,現在,事情不多,正好下去調研,袁自立覺得,文山縣的農村僅僅依靠砂糖蜜桔,不是很保險,萬一價格出現波動,百姓還是難以快脫貧致富,而且有可能出現返貧現象既然趙高海書記提到了農村問題,那麼,自己至少要有這方面的認識,對三濃工作一些深層次的認識,袁自立很不習慣那些張嘴就是理論的領導,沒有什麼實際的工作作支撐,說的大道理和沒有說一樣

袁自立選定的是關茅鄉,這裡是最偏遠的鄉,經濟條件也是最差的,關茅鄉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屬於高山鄉鎮,無法種植菸葉,很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發展的出路,老百姓除了種糧食、外出打工,沒有其他辦法賺錢這些年,有些膽子大的,偷偷砍伐林木賣錢,林業公安查處了好幾起案子,因為涉案人太窮了,林業公安都懶的處理,直接交到檢察院,法院判決下來,這些人才知道,盜伐林木要坐牢的

在關茅鄉指揮了一段時間的抗洪救災工作,袁自立對路徑有些熟悉,司機明白袁自立的意思,直接到鄉下去了袁自立接連到了好幾個農戶的家裡,看到的情況大致差不多,沒有誰講究生活質量,豬圈和廁所挨著廚房,條件好些的,安了一道木門,條件不好的,就是一塊麻布遮著,做飯的時候,陣陣臭味傳來,農戶都習慣了,走進臥室,到處堆積著衣服,桌子上是厚厚的汙漬,感覺到處都是灰塵,堂屋裡就不用說了,吃飯在這裡,學生做作業在這裡,農具放在這裡,堂屋頂上吊著臘肉、老玉米,時不時要小心上面掉下成年累月堆積的灰塵很多的農民習慣在堂屋裡燒火堆,冬天用來取暖,致使牆壁四周黑乎乎的

今年遭受了洪災,關茅鄉很多農戶受災了,地裡的糧食被大水泡了,損失很多收成,袁自立越看心情越沉重,原來認為農民就是生活貧窮,現在看,因為窮,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命,沒有人想到生活質量問題,城鄉的差別正在逐步擴大城裡的人,是不會在廁所旁邊做飯的,客廳收拾的乾乾淨淨,身上也收拾得很乾淨,可是,在農村裡,這樣做,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窮顯擺

袁自立有些明白趙高海的意思了,為什麼要提到農村和農民,中國這麼多的農民,如果農民不能夠富裕起來,不能夠改變觀念,僅僅依靠城鎮的少部分人,還是難以大發展這些念頭出現在腦海裡的時候,袁自立覺得自己想的太遠了些,還沒有想出讓農民掙錢的辦法,就要求他們改變生活質量,可能真的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袁自立進一步想到,這樣的兩件事情,實際上可以同時進行,讓農民掙錢的同時,改變生活觀念,要講究生活質量,現在,不是很多在外面打工的青年農民,回到家裡之後,很不適應嗎,也就是說,外出務工的人,思想觀念慢慢在發生改變,不過因為條件的限制,無法徹底改變現在的情況

袁自立邊思索邊在田邊漫步,秘書和司機緊緊跟著,農村裡家家都餵狗,要是不注意,讓狗咬到袁自立了,他們可不好交差,秘書很司機手裡都拿著木棒

沉思中的袁自立,遇見一個老農民,叼著旱菸,坐在田坎邊田裡種著一大片的辣椒,已經是9月了,辣椒都紅透了

“老鄉,辣椒長勢很好啊,可以賣不少錢”

“年輕人,看你的打扮,是鄉里的幹部,這些東西,不值錢”

“為什麼啊?”

“家家戶戶都種了,現在正是熟透的時候,又不能當飯吃”

“可以拖到鄉里去賣啊”

“本來就不值錢,挑到鄉里去賣,力錢都弄不回來”

“都自己吃嗎?”

“對,收了曬乾,冬天裡吃,炒菜少不了這個”

袁自立知道,這些辣椒,曬乾了以後,便於保管,炒菜燉肉少不了,有時候油炸,還是一盤好菜,文山縣乃至淮揚市的人,都能夠吃辣椒,想到這裡,袁自立搖搖頭,準備離開

“唉,這些菜啊,想吃的時候沒有,不想吃的時候到處都是”

老農的話如同一顆炸彈,震住了袁自立,袁自立忽然想到了什麼,網上很多地方宣傳反季節蔬菜,冬天裡能夠吃到鮮的辣椒、西紅柿、黃瓜等等蔬菜,價格還不低,文山縣城裡面也有出售的,不多,價格高,一般人捨不得吃

袁自立回頭給老農裝了一支香菸,笑著離開了他沒有停留,吩咐司機直接回縣城

第二天早上,袁自立出現在了菜市場,和專門買菜的老大媽聊天,這些專門買菜的大媽,長期做這件事情,當然明白行情,第三天早上,袁自立出現在了淮揚市的菜市場,同樣找買菜的老大媽聊天,隨行的秘書和司機都很奇怪,袁書記聊天之後,在筆記本上記下了好些東西,究竟在想些什麼啊

“老田、老邱,這次我在鄉下看了看,想到了一件事情,反季節蔬菜,我專門到淮揚市菜市場做了調查,大量的反季節蔬菜都是從外省拉來的,不鮮不說,價格還很高,其中包含了運費,我到洛宜縣、房山縣去看了看,情況差不多,這件事情,外省可以搞,我們為什麼不能搞,蔬菜見效是最快的,一到兩個月的功夫,而且,淮揚市目前還沒有誰做這件事情,我們做了,搶先佔領市場,農民豈不是可以賺錢嗎,淮揚市和臨近的縣市,距離都不遠,相信銷路不會是問題當然,這中間存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說先期的投入,需要做蔬菜大棚,投入不少,需要技術指導,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條路子,值得我們去嘗試,我想著找到信用社,信用社不是有小額信貸嗎,可以支援農戶發展大棚嘛,你們看怎麼樣?”

“袁書記,這件事情我認為可以做,蔬菜比蜜桔的時間短,如果產生效益,很快會帶動一大片的農戶”

“袁書記,我們做過調查,農業局蔬菜辦提過這件事情,當時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投入,一個大棚,面積至少需要100到200平方米,投入大約在800至1200元,對農民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二是觀念問題,農戶怕是沒有膽量嘗試其實大棚蔬菜是很好的致富門路,要是能夠推廣,農民可以快致富”

“那就沒有什麼擔心的了,還是先做試點,在縣城附近,找村幹部、村裡的能人,讓他們先做,技術上的扶持一定要到位,這件事情,要馬上做,我建議,熊主任來抓這件事情,老邱,你還是關注砂糖蜜桔的事情,另外,對農村的發展,我有一些模糊的思考,我考慮考慮,想清楚了之後,和你合計合計”

“袁書記,縣政府保證經費到位”

袁自立專門找到熊開勝,千叮嚀萬囑咐,蔬菜大棚涉及到文山縣農民今後致富的門路,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老熊,蔬菜大棚關係重大,一定要成功,這件事情,你來主管,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儘管來找我,我考慮了,主要問題在資金方面,需要協調信用社發放小額信貸資金,我和信用社聯絡,現在是9月底,最好的建棚時間,農戶建起蔬菜大棚,能夠生產3季蔬菜,春節之前,供應到淮揚市以及所屬各縣市,當年收回投資,還可以適當賺一些錢”

蔬菜大棚選定了5個村,每個村20個大棚,一百個大棚,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10萬元,試點辦的很艱難,一般的農戶,根本不敢建大棚,村幹部帶頭,包括小組長,都分配了任務,建一個蔬菜大棚,熊開勝聯絡了農資公司,要求他們滿足供應建大棚需要的物資,100個大棚好不容易才建起來

很多農民像看稀奇一般,他們認為,這樣不能成功,純粹是浪費錢,就是家裡建了大棚的農戶,也是惴惴不安農業局按照熊開勝的要求,抽調了大量的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蔬菜大棚建起來之後,農業局提供了蔬菜種子,農戶將信將疑種下去了

袁自立高度關注蔬菜大棚的進展情況

蔬菜大棚的進展很為順利,經歷了大洪災,天氣變得好多了,雨水不多,大概是夏季下的太多了,這樣的天氣,很利於發展蔬菜大棚,眼看著天氣湊趣,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生長,10月底,建了蔬菜大棚的農戶,笑了

熊開勝到淮揚市聯絡蔬菜的銷售,第一次的大棚,農戶選擇了辣椒和黃瓜,種植的難度不大,進入11月以後,鮮的辣椒和黃瓜已經下架了,這些蔬菜正好補充,熊開勝聯絡的價格不高,不少的蔬菜販子到了文山縣,熊開勝沒有想到,根本不需要聯絡銷路了,不斷有農用車開進文山縣,大量的蔬菜被拖出去了蔬菜的價格雖然不高,可是,錢來的活,沒有賒賬,鮮的蔬菜供不應求

進入12月,所有的大棚都開始種植第二季的蔬菜,有些心急的農戶,開始慢慢歸還貸款,各鄉鎮的書記鄉鎮長是很敏銳的,發現了這個竅門,很多的書記找到了熊開勝,請求發展蔬菜大棚,請求縣委、縣政府支援,主要是要求爭取到信用社小額信貸的指標,信用社一年只有那麼多的錢,每個鄉鎮都想著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

袁自立很謹慎,不同意忽然之間大發展,1000元左右的投入,在文山縣農民眼裡,不是小數目,很多的農戶,一年辛辛苦苦,純收入達不到1000元,現在,效果雖然不錯,但是,需要春節的市場驗證

12月下旬到99年1月,蔬菜大棚的效益出來了,大量的蔬菜販子進入文山縣,大棚蔬菜供不應求,農民開始得到實惠了,不少農戶已經還清了貸款,滿腔熱情投入第三季蔬菜的種植上面,黃瓜、西紅柿、捲心菜、辣椒、幹豆、四季豆等等,花樣也多了

見到這種情況,熊開勝想著鼓勵文山縣農村大量發展蔬菜大棚了

熊開勝統計的情況,第一批100個蔬菜大棚,因為有了技術指導,全部還清了貸款,不到3個月時間,每個大棚的純收入達到了2000元

訊息轟動了縣委、縣政府,很多人沒有想到,看著不起眼的蔬菜大棚,居然有這樣的效果,大家都建議大力發展蔬菜大棚,袁自立再次冷靜了,全縣都發展大棚,肯定是不現實的,文山縣都種菜了,銷路怎麼辦,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所以說,必須是多鍾經營,處於目前這樣的情況,最好是發展面向農村經營的企業,企業帶動農戶,保險一些

袁自立要求每個鄉鎮,只能夠發展100個蔬菜大棚,而且菜蔬要多樣化,不能侷限幾種常見的菜,最好能夠有一些好菜

經過這些事情,袁自立頭腦裡關於農村發展的思路清晰了很多

求鮮花

袁自立知道自己不會被調整的訊息,一點都不高興,他明白,只要朱國祥還在淮揚擔任書記,他就不要想著提拔的事情,雖然他年輕,可是,朱國祥如果在淮揚市幹上兩屆,到時候,他袁自立也就不年輕了*paoshu8*泡!書*

袁自立選擇了淡定,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夠淡定文山縣的財政情況大為好轉,幹部職工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田斌、周大海等幾個主要領導,非常支援他的工作,袁自立決定按照程識益的吩咐,儘量多熟悉縣裡的各項工作,特別是農業和農村工作今後,也許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了,縣委書記、縣長,說起來,都是在基層,直接面對百姓,吃喝拉撒睡都要管到,市委、市政府就不同了,很難直接面對百姓,所處的地位要宏觀很多,袁自立明白,要當好市委、市政府領導,對下面的情況不熟悉,很難成功

袁自立帶著秘書直接下鄉去檢查調研,省委、省政府召開的表彰大會,袁自立沒有興趣,田斌去參加了,現在,事情不多,正好下去調研,袁自立覺得,文山縣的農村僅僅依靠砂糖蜜桔,不是很保險,萬一價格出現波動,百姓還是難以快脫貧致富,而且有可能出現返貧現象既然趙高海書記提到了農村問題,那麼,自己至少要有這方面的認識,對三濃工作一些深層次的認識,袁自立很不習慣那些張嘴就是理論的領導,沒有什麼實際的工作作支撐,說的大道理和沒有說一樣

袁自立選定的是關茅鄉,這裡是最偏遠的鄉,經濟條件也是最差的,關茅鄉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屬於高山鄉鎮,無法種植菸葉,很多年來,幾乎沒有什麼發展的出路,老百姓除了種糧食、外出打工,沒有其他辦法賺錢這些年,有些膽子大的,偷偷砍伐林木賣錢,林業公安查處了好幾起案子,因為涉案人太窮了,林業公安都懶的處理,直接交到檢察院,法院判決下來,這些人才知道,盜伐林木要坐牢的

在關茅鄉指揮了一段時間的抗洪救災工作,袁自立對路徑有些熟悉,司機明白袁自立的意思,直接到鄉下去了袁自立接連到了好幾個農戶的家裡,看到的情況大致差不多,沒有誰講究生活質量,豬圈和廁所挨著廚房,條件好些的,安了一道木門,條件不好的,就是一塊麻布遮著,做飯的時候,陣陣臭味傳來,農戶都習慣了,走進臥室,到處堆積著衣服,桌子上是厚厚的汙漬,感覺到處都是灰塵,堂屋裡就不用說了,吃飯在這裡,學生做作業在這裡,農具放在這裡,堂屋頂上吊著臘肉、老玉米,時不時要小心上面掉下成年累月堆積的灰塵很多的農民習慣在堂屋裡燒火堆,冬天用來取暖,致使牆壁四周黑乎乎的

今年遭受了洪災,關茅鄉很多農戶受災了,地裡的糧食被大水泡了,損失很多收成,袁自立越看心情越沉重,原來認為農民就是生活貧窮,現在看,因為窮,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命,沒有人想到生活質量問題,城鄉的差別正在逐步擴大城裡的人,是不會在廁所旁邊做飯的,客廳收拾的乾乾淨淨,身上也收拾得很乾淨,可是,在農村裡,這樣做,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窮顯擺

袁自立有些明白趙高海的意思了,為什麼要提到農村和農民,中國這麼多的農民,如果農民不能夠富裕起來,不能夠改變觀念,僅僅依靠城鎮的少部分人,還是難以大發展這些念頭出現在腦海裡的時候,袁自立覺得自己想的太遠了些,還沒有想出讓農民掙錢的辦法,就要求他們改變生活質量,可能真的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袁自立進一步想到,這樣的兩件事情,實際上可以同時進行,讓農民掙錢的同時,改變生活觀念,要講究生活質量,現在,不是很多在外面打工的青年農民,回到家裡之後,很不適應嗎,也就是說,外出務工的人,思想觀念慢慢在發生改變,不過因為條件的限制,無法徹底改變現在的情況

袁自立邊思索邊在田邊漫步,秘書和司機緊緊跟著,農村裡家家都餵狗,要是不注意,讓狗咬到袁自立了,他們可不好交差,秘書很司機手裡都拿著木棒

沉思中的袁自立,遇見一個老農民,叼著旱菸,坐在田坎邊田裡種著一大片的辣椒,已經是9月了,辣椒都紅透了

“老鄉,辣椒長勢很好啊,可以賣不少錢”

“年輕人,看你的打扮,是鄉里的幹部,這些東西,不值錢”

“為什麼啊?”

“家家戶戶都種了,現在正是熟透的時候,又不能當飯吃”

“可以拖到鄉里去賣啊”

“本來就不值錢,挑到鄉里去賣,力錢都弄不回來”

“都自己吃嗎?”

“對,收了曬乾,冬天裡吃,炒菜少不了這個”

袁自立知道,這些辣椒,曬乾了以後,便於保管,炒菜燉肉少不了,有時候油炸,還是一盤好菜,文山縣乃至淮揚市的人,都能夠吃辣椒,想到這裡,袁自立搖搖頭,準備離開

“唉,這些菜啊,想吃的時候沒有,不想吃的時候到處都是”

老農的話如同一顆炸彈,震住了袁自立,袁自立忽然想到了什麼,網上很多地方宣傳反季節蔬菜,冬天裡能夠吃到鮮的辣椒、西紅柿、黃瓜等等蔬菜,價格還不低,文山縣城裡面也有出售的,不多,價格高,一般人捨不得吃

袁自立回頭給老農裝了一支香菸,笑著離開了他沒有停留,吩咐司機直接回縣城

第二天早上,袁自立出現在了菜市場,和專門買菜的老大媽聊天,這些專門買菜的大媽,長期做這件事情,當然明白行情,第三天早上,袁自立出現在了淮揚市的菜市場,同樣找買菜的老大媽聊天,隨行的秘書和司機都很奇怪,袁書記聊天之後,在筆記本上記下了好些東西,究竟在想些什麼啊

“老田、老邱,這次我在鄉下看了看,想到了一件事情,反季節蔬菜,我專門到淮揚市菜市場做了調查,大量的反季節蔬菜都是從外省拉來的,不鮮不說,價格還很高,其中包含了運費,我到洛宜縣、房山縣去看了看,情況差不多,這件事情,外省可以搞,我們為什麼不能搞,蔬菜見效是最快的,一到兩個月的功夫,而且,淮揚市目前還沒有誰做這件事情,我們做了,搶先佔領市場,農民豈不是可以賺錢嗎,淮揚市和臨近的縣市,距離都不遠,相信銷路不會是問題當然,這中間存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說先期的投入,需要做蔬菜大棚,投入不少,需要技術指導,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條路子,值得我們去嘗試,我想著找到信用社,信用社不是有小額信貸嗎,可以支援農戶發展大棚嘛,你們看怎麼樣?”

“袁書記,這件事情我認為可以做,蔬菜比蜜桔的時間短,如果產生效益,很快會帶動一大片的農戶”

“袁書記,我們做過調查,農業局蔬菜辦提過這件事情,當時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投入,一個大棚,面積至少需要100到200平方米,投入大約在800至1200元,對農民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二是觀念問題,農戶怕是沒有膽量嘗試其實大棚蔬菜是很好的致富門路,要是能夠推廣,農民可以快致富”

“那就沒有什麼擔心的了,還是先做試點,在縣城附近,找村幹部、村裡的能人,讓他們先做,技術上的扶持一定要到位,這件事情,要馬上做,我建議,熊主任來抓這件事情,老邱,你還是關注砂糖蜜桔的事情,另外,對農村的發展,我有一些模糊的思考,我考慮考慮,想清楚了之後,和你合計合計”

“袁書記,縣政府保證經費到位”

袁自立專門找到熊開勝,千叮嚀萬囑咐,蔬菜大棚涉及到文山縣農民今後致富的門路,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老熊,蔬菜大棚關係重大,一定要成功,這件事情,你來主管,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儘管來找我,我考慮了,主要問題在資金方面,需要協調信用社發放小額信貸資金,我和信用社聯絡,現在是9月底,最好的建棚時間,農戶建起蔬菜大棚,能夠生產3季蔬菜,春節之前,供應到淮揚市以及所屬各縣市,當年收回投資,還可以適當賺一些錢”

蔬菜大棚選定了5個村,每個村20個大棚,一百個大棚,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10萬元,試點辦的很艱難,一般的農戶,根本不敢建大棚,村幹部帶頭,包括小組長,都分配了任務,建一個蔬菜大棚,熊開勝聯絡了農資公司,要求他們滿足供應建大棚需要的物資,100個大棚好不容易才建起來

很多農民像看稀奇一般,他們認為,這樣不能成功,純粹是浪費錢,就是家裡建了大棚的農戶,也是惴惴不安農業局按照熊開勝的要求,抽調了大量的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蔬菜大棚建起來之後,農業局提供了蔬菜種子,農戶將信將疑種下去了

袁自立高度關注蔬菜大棚的進展情況

蔬菜大棚的進展很為順利,經歷了大洪災,天氣變得好多了,雨水不多,大概是夏季下的太多了,這樣的天氣,很利於發展蔬菜大棚,眼看著天氣湊趣,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生長,10月底,建了蔬菜大棚的農戶,笑了

熊開勝到淮揚市聯絡蔬菜的銷售,第一次的大棚,農戶選擇了辣椒和黃瓜,種植的難度不大,進入11月以後,鮮的辣椒和黃瓜已經下架了,這些蔬菜正好補充,熊開勝聯絡的價格不高,不少的蔬菜販子到了文山縣,熊開勝沒有想到,根本不需要聯絡銷路了,不斷有農用車開進文山縣,大量的蔬菜被拖出去了蔬菜的價格雖然不高,可是,錢來的活,沒有賒賬,鮮的蔬菜供不應求

進入12月,所有的大棚都開始種植第二季的蔬菜,有些心急的農戶,開始慢慢歸還貸款,各鄉鎮的書記鄉鎮長是很敏銳的,發現了這個竅門,很多的書記找到了熊開勝,請求發展蔬菜大棚,請求縣委、縣政府支援,主要是要求爭取到信用社小額信貸的指標,信用社一年只有那麼多的錢,每個鄉鎮都想著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

袁自立很謹慎,不同意忽然之間大發展,1000元左右的投入,在文山縣農民眼裡,不是小數目,很多的農戶,一年辛辛苦苦,純收入達不到1000元,現在,效果雖然不錯,但是,需要春節的市場驗證

12月下旬到99年1月,蔬菜大棚的效益出來了,大量的蔬菜販子進入文山縣,大棚蔬菜供不應求,農民開始得到實惠了,不少農戶已經還清了貸款,滿腔熱情投入第三季蔬菜的種植上面,黃瓜、西紅柿、捲心菜、辣椒、幹豆、四季豆等等,花樣也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見到這種情況,熊開勝想著鼓勵文山縣農村大量發展蔬菜大棚了

熊開勝統計的情況,第一批100個蔬菜大棚,因為有了技術指導,全部還清了貸款,不到3個月時間,每個大棚的純收入達到了2000元

訊息轟動了縣委、縣政府,很多人沒有想到,看著不起眼的蔬菜大棚,居然有這樣的效果,大家都建議大力發展蔬菜大棚,袁自立再次冷靜了,全縣都發展大棚,肯定是不現實的,文山縣都種菜了,銷路怎麼辦,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所以說,必須是多鍾經營,處於目前這樣的情況,最好是發展面向農村經營的企業,企業帶動農戶,保險一些

袁自立要求每個鄉鎮,只能夠發展100個蔬菜大棚,而且菜蔬要多樣化,不能侷限幾種常見的菜,最好能夠有一些好菜

經過這些事情,袁自立頭腦裡關於農村發展的思路清晰了很多

求鮮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