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到達南關墩堡修繕點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

在遼東前線地區,可沒有國內的那些個最近兩年才出現的高大上的照明設備。

所以,陳信對南關嶺地區的視察、慰問工作,就只能留待明天再進行了。

夜裡,陳信並沒有接納警衛旗隊指揮官和南關嶺駐軍指揮官,讓他本人去海邊的軍艦上休息的建議。

而是選擇在南關墩堡附近,那些輔兵們的營地周圍,搭建帳篷,休息了一晚。

現在,雖然已經開春,並且,草木都已經重新發芽兒了。

可是,遼東的天氣,依然還是很冷很冷的,至少,在這個小冰河時期結束之前,別指望氣溫會上升了。

特別是在夜裡面,因為沒有了陽光的照射,再加上海岸邊不遠處所帶來的溼氣,在沒有取暖裝置的情況下,簡直是讓人潮冷的抓狂。

這一晚上的時間,以陳信那種強悍到幾乎人類極限的體質,居然都被凍醒來了兩次。

“嗯,遼東前線的後勤保障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啊!不過,到底是應該新增採暖設備呢,還是應該改良保暖軍服?”一邊嘟囔、思考著,陳信裹了裹毯子,又隨手披了一件大衣,重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開始,隨行的參謀們和實習生們,自覺的做起了他們的本職工作。

分成幾組,由高階參謀帶隊,開始繪製起了南關墩堡附近的地圖。

講武堂已經開設了足足6年多時間,裡面出來的學生們,早就熟練的掌握了各項軍事技能,而這個畫地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目。

參謀們既可以使用專業的高精度觀測裝置來詳細的記錄地形地貌,也能夠僅僅依託手中最簡陋的幾樣工具,大致測出山峰的高度和山體長度等。

實際上,南關附近的地圖,早就已經被繪製出來,發放到前線作戰部隊當中去了。

這一次測繪,主要還是在於鍛鍊實習生們的實地操作能力,最重要是,鍛鍊實習生們的快速測繪能力。

所以,並沒有攜帶那些專業的高精度測量裝置,而是只配發了幾幅尺規和炮隊鏡等簡陋的裝置。

參謀們只是起到一個想到和監督的作用,並不直接參與到測繪工作當中。

實習生們,只需要在地圖上用等高線描繪出山峰的高度和山體長度來,再註明附近的河流和道路就可以算是完成任務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實際上,就算是這種簡陋的地圖,其精度也遠遠超過此時的明軍、後金軍任何一方的地圖。

為了保證在地圖方面,不被敵人繳獲使用,華夏軍中,還有極其嚴格的地圖使用規範和焚燬措施。

參謀們走了沒一會兒,扎克丹就來到了陳信的駐地。

之前,陳信前去視察旅順、金州的時候,扎克丹剛好去了復州附近,對敵人最近的動向進行抵近偵查,所以,兩人之間都沒有見面。

昨天,扎克丹回到金州,就聽說陳信去過那裡了,於是今天一大早,就追了上來。

陳信領著扎克丹一邊寒暄著,另一邊,一起到南關河附近看了看。

“看看這條小河的水量。”

陳信抽出隨身攜帶的軍刀,插入小河裡面,測量了幾處地方的深度,接著又根據河流的寬度大致測算了一下,繼續說了起來。

這條小河的水流量雖然不算太多,但是,至少供應一個騎兵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且這條南關河,是向著東面流入海洋當中的,這樣以來,就使得南關的東面,天然形成了一個屏障。

這種地形,就算是騎兵部隊能夠順利的透過,可是,運送糧草、物資的後勤馬車。獨輪車、盾車等等後金軍常備車輛,是根本無法透過的。”

說話間,陳信的手指又指向了東面那一片的開闊地形說道“那邊,我軍可以想辦法,在沿河地區,修建三個烽火臺。

不對,烽火臺的說法,可能不太準確,說哨所可能更恰當一些。

大部隊走不了,而一旦如果有小股的後金騎兵想要從這裡偷偷滲透的話,哨所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警戒作用,訊號一旦發出,南關墩堡內的騎兵,就可以從側翼出擊,狠狠的給他們一個教訓。”

扎克丹點頭應道“南關這一帶,確實是個好地方,墩堡修建在南關嶺上,佔據了此地的制高點,四周一切異動都盡收眼底。

屬下這段時間也來過不少次,有了一些計劃,屬下準備在東側的海灘上,修建一座簡易的小碼頭。

在金州以南的新佔領區域做到自給自足之前,遼南的糧食,還是要從國內運送的。

一旦碼頭建好了,就可以從國內,透過海運,直接把糧食運到本地碼頭來。

然後,再用小船轉運到這裡,一路上,都是水運,不但安全,還極其方便,相比於陸路運輸,節省了大量的運輸成本。

而且,南關嶺的南面方向上,有大片的肥沃田野。

只要我軍擴編完成,在遼南地區部署到一定的數量,佔據了一定的主動權之後,就可以開始擴建金州、旅順之間的地區。

這裡廣闊的土地,也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屯田,安置明國遷移來的難民,這樣就可以大大緩解我軍的後勤供應問題,讓我軍立於不敗之地。”

陳信點點頭。

大凌河戰役已經結束三個月,而戰役的最終結果,也早就已經擴散開來了。

祖大壽雖然依舊按照歷史的走向,在大凌河前期戰役(即大明對後金的大凌河戰役)當中投降了。

但是,和歷史上一樣,他利用了黃太吉多次勝利以後的自信,還有那股想要輕取錦州的貪心,給黃太吉獻了一個讓他假裝突圍,兵進入錦州充當後金軍內應,共同謀取錦州城的計策。

祖大壽確實不愧是明末軍閥當中的代表人物,他對黃太吉的想法琢磨的,很是透徹,他根據黃太吉的思維,提出來的這個計策,是黃太吉所無法拒絕的。

如果,丟了祖大壽,最多也不過是丟了一個降將而已。

可是,如果,祖大壽真的願意充當內應,那麼,後金軍就能輕鬆的拿下那一座阻攔了他老子幾十年的堅固城池錦州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