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使用過的“沒良心炮”,在開火前有著繁瑣的準備工作。

首先需要在步兵的掩護下推進到離敵人陣地前方幾百米的地方。

這個位置非常的危險,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從步槍到槍榴彈再到小口徑的火炮等等,任何一件武器,都能在這個距離內殺傷“沒良心炮”的操作人員。

然後操作人員們還需要在敵人的反擊下,根據要射擊敵人所在的方位,計算後挖出一個特定角度的大坑。

接下來,就要把準備好的,已經纏繞過鐵絲或者加厚過的汽油桶,埋到剛才挖好的大坑裡面。

然後再用泥土仔細的拍實了,基本上要達到不能露出筒子頭部的程度。

接下來,就是仔細的測算發射藥的重量,然後裝填加長導火索的炸藥包。

在拉開炸藥包導火索的同時,儘快的點燃發射藥,依靠發射藥爆燃時候放出的能量,把拉開了導火索的炸藥包拋射出去。

所以說,“沒良心炮”的發射非常的麻煩,而且在角度都是固定的情況下,上下左右的射界也是被固定死的,想要調整炮擊點,只能依靠發射藥的多少來測算。

更麻煩的是,這種火炮的發射次數也有限制,一個不小心,就會“炮”毀人亡。

所以,在解放軍們從國軍的運輸大隊長那邊得到了足夠的火炮後,很快的就拋棄了這種“沒良心炮”。

說句題外話,實際上在後來建國後,解放軍的訓練教材中,並沒有徹底的放棄“沒良心炮”。

當然並不是直接使用這種汽油桶樣式的“炮”,而是對它進行了“改良”,讓這種“火炮”更加的方便使用,也更加的適應快速射擊。

怎麼改?那就是徹底的拋棄了鐵皮的發射筒,改成在地上挖一個有一定角度的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坑裡面,放置“沒良心炮”的發射系統,也就是上下兩個炸藥包,下面的炸藥包是發射藥,上面的炸藥包自然就是炮彈了。

這就是解放軍五大基礎技能之中“爆破”一項中的一個小技能分支。

當然,這麼各改法,原本就慘不忍睹的炮擊精度,變得更加的不堪了。

而在陳信穿越前的歷史上,種花家和北極熊對峙,準備打核戰爭的年代,這項技術也隨著全民皆兵的策略,傳入了民兵訓練中,成為了民兵的作戰技能之一。

題外話結束,這種作戰方式和現在的王國沒什麼關係。

繼續說那一場武裝大遊行,王國沒有足夠的火炮產能,沒辦法給所有的運輸船安裝大炮,只能裝上一些“假炮”惑敵。

當然了,“假炮”並不是真的說裝了那種不能發射的樣子貨,實際上王國當時使用的就是“沒良心炮”。

王國給運輸船臨時安裝的“沒良心炮”,自然不能使用後世經過了解放軍“改進”並推廣到民兵中的那種沒有“泡筒”的最簡易版本。

而是在解放戰爭中使用的那種最初級版本,雖然王國沒有汽油桶,但是這種東西也並不是太難製造,幾個機械工廠臨時加工了一些大口徑的鐵桶子,就能被當作初級的“沒良心炮”發射機構。

並且,當時那個大計劃中,為了給那些運輸船裝上“沒良心炮”,王國造船廠還對船隻進行了一定的改裝,切開了一部分木質甲板,然後裝填了大量的泥土,用來填埋“炮筒子”作為減震,並且給炮膛減壓的措施。

只不過在船上安置的這種“沒良心炮”,有著發射角度和射程的限制,發射的炸藥包威力雖然不弱於這個時代的滑膛炮,甚至一旦命中的話,在毀傷效果上來說是有所超越的,但是拋射發射的方式就讓火炮的靈活度大大減低,作戰的效能實在是太差了。

好在,還有著70多條各種型號的快蟹的護航,這些快蟹基本上都有著0門發射10斤重鐵彈的滑膛炮,和一到兩門發射0斤鐵彈的臼炮。

還有一條海鯊級的試驗艦,也就是後來的那三條正式入列海軍作戰序列的海鯊級戰艦的初級試驗型號,上面可是有著75mm的線膛炮。

之後,這一支足足00多條排水量在00噸以上的,各種大海船組成的大船隊,就在王國和大明南方之間的海域,進行了一次查大規模的武裝大遊行。

船隊掛著己方的旗幟,從日本到朝鮮王國,再到山東海域,順著大明海岸線航行,顯示向北,然後一路西行,直到安南地區,然後再返回王國的造船廠進行一次徹底的改裝。

整個武裝巡遊計劃,雖然前後總共花去了整整半年時間,耽誤了很多的運輸任務,還讓王國少賺了很多的銀子。並且還花了大量的物資和金錢對船體進行了改造。

但是,王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認為,這完全是值得王國付出的代價。

因為這場大武裝遊行真的非常有效果,狠狠的震懾了大明海域的大明海盜集團。

說到這裡,有些對那個時代的任務有所瞭解的人可能會疑惑。

因為在歷史上記錄著,一六二幾年的時候的鄭一官就擁有者足足幾千艘海船。

而且,鄭一官也就是鄭芝龍,再簡單點說就是鄭成功的老爹,並不是當時海上獨大的海盜勢力。

他還沒有被大明招安,也還沒有能夠藉助大明的力量,完成對大明海域各大海盜的統合,在當時還有至少十幾家能夠跟他對抗的大海盜勢力。

那麼,為什麼“區區”00多條海船,就能夠對大明海域的海盜們,造成這麼大的震懾力呢?

實際上,大明雖然造船技術極其發達,在明朝初年的時候,製造過噸位極其驚人的大寶船,巡洋四海宣揚大明的國威,並且每年下水的船隻數量非常恐怖。

但是,在後來的歲月中,大明王朝是極力限制海船噸位的,不但再也沒有製造過大寶船,甚至於不允許民間製造排水量超過百噸的海船。

所以,那些大明地區的海盜們,幾乎各個手上,都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擁有絕對戰力的大海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