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了大量的調查報告,同時還親身深入農村做了一些調研,當然,作為他而言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一直在農村親自調研,整個過程更多的只是走馬觀花,然他對於中國的鄉村也大體上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從鄉村經濟這方面而言,中國與日本,特別是明治維新前的日本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同樣是人口密度較大的農業國家,同樣是農村人口基數較大,人均資源少,即便是在城市,工業和金融業的底子都非常的薄,農村就更不用說了,依靠資本改造小農和農村,是一條難以走通的道路,如果硬要推行,選擇資本消滅小農的道路,農民將被迫非農化,風險是非常高的,一個搞不好是要出大亂子的。

對於張文英所描繪的未來的前景,一些人已經開始有些心動,然而即便是這部分人心中仍有不小的疑慮,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沒人說得清張文英這麼做的目的,所以對於能否達到較滿意的結果他們心中實在是沒底。

“為什麼我們的改革搞了這麼久,結果還是收效甚微?”張文英冷不丁問了一句,大家都低著頭沒有人接腔,張文英也知道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自顧接著說了下去,“我記得有人說是因為中國人多地少。這固然算個原因吧,可我們不妨看看日本,他們不是更加的人多地少,可人家還不是幹的很不錯,真正向美國人那樣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的國家總歸還是少數嘛。一般而言,土地要素在農村總是短缺要素的,這是一定的,從來沒聽說過誰會嫌地太多的,而資金要素在農村才更是極度稀缺的要素。大量的資金每年透過各種方式流出農業農村,誰都知道城裡好賺錢嘛。這樣一來,相對而言,勞動力是過剩的。土地是短缺地,資金是高度稀缺的。沒有錢,一切辦法都是胡扯,這種條件下要是能把鄉村經濟辦好才真的是奇怪了,現在這個樣子,經濟破敗。資金不足,高利貸盛行,終日裡不死不活的,反而是正常的。如果說能夠讓資金迴流到農村,再循環再生產,農民可以買卡車,買種子化肥,買這個,買那個。甚至可以自己做生意,是不是情況會好一點呢?當然,如果還能在更進一步。那自然就更好了,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錢,沒有錢這一切都只是一句空話。”

張文英地話一下子讓所有人都來了精神,尤其是起初還認為這次會議與自己關系不大的胡漢民,他是財政部長,所有人都知道他這個財政部長不好當,畢竟政府的錢袋子一直都是非常乾癟的。

“先,綜合農協是農民自己的組織,應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不臣屬於任一政府機關,當然,也更不會臣屬於任何團體或個人,從而保證其相對獨立性的地位。為保證農協組織及其負責幹部真正代表入會會員利益,就必須真正實行民主投票選舉,而不能由農民組織外的組織或個人用“伯樂相馬”的方法選擇。事實證明,伯樂相地馬,好馬特別是千里馬不太多,反而是賴馬、差馬、壞馬不少。更何況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讓不常有的伯樂去指派農協組織及其負責幹部候選人,自然不是一個好的制度安排。”張文英自然清楚這些人地想法,眼見有利可圖,他們自然不會錯過,所以一上來便講清了成立農協的條件,這話一出口,便讓大家深感失望,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張文英的手段。他不讓人插手。自然是有的是辦法對付那些敢於犯禁的。當然,也沒有誰會不識相到這個時侯提出退出。張文英的威信便不提了,何況會叫他們過來,自然是要叫他們有利可圖的。

“在農協管理方面,必須堅持一些必要原則原則,例如定期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向會員報告農協的工作,聽取會員的意見和要求,討論和決議農協地重大事宜。為保障會員的基本權利,農協的幹部實行選舉制,而且必須從農協會員中產生,至於具體辦事的職員則實行僱傭制。採用一人一票制的管理方式便充分揮會員的權利。對於選舉農協幹部,決定農協事業的方針等事項,則不能因會員出資的多少,或其他條件的不同,而導致會員之間所享有地權利不同,而是每位會員一人一票,大家都享有同等的選舉權和表決權。當然,農協經營並不是都要以全體組合員大會的形式,一人一票,用多數票決制來決定農協的經營活動,也可採用徵求意見和協商等辦法加以運作。為確保會員的主體地位和經濟利益,雖然農協也可以吸引一些準會員,但是準會員只有參與權,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並且其利用農協的各種業務設施的總額原則上不得過正式會員利用總額的協在業務經營上,與農民不是一買一賣、討價還價的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如農協為農民推銷農副產品,供應農業生產資料,採取代理形式,農協只收取手續費,手續費地比例是由組合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地,不經營有損於農民利益的業務,甚至在一些業務方面可以賠本經營。農協還利用自己地技術推廣網路,無償向農民推廣農業科學技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營農協怎麼能夠不賺錢呢?更加沒有賠本賺吆喝的道理。”張文英的話音剛落立刻滿座譁然,紛紛表示不能理解。

“那就要看著賺的是誰的錢,賠的又是誰的錢了。”張文英不緊不慢道,“先要搞清楚的是,農協與諸位開辦的銀行工廠不一樣,它不是個企業,這是農民為了方面彼此間合作形成的組織,農協賺了錢也好,賠了錢也好,那錢是誰的,還不是農民自己的,左右也是自己的錢,誰還會計較這些,而且在世界上也可以用經營保險、信用業務的盈餘來補貼這方面的支出。”

眾人才剛剛趕到松了一口氣,卻不料張文英又說道:“剛說的這些問題只要制度上有保障,事實上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還在於錢。要組建農協這絕對不是個小數目,可目前農村的情況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至於政府,也同樣拿不出這筆錢來。”

終於進入正題了,每個人的心都繃得緊緊的。

講老實話。農協這種東西大家都是第一次聽說。儘管在座地對於張文英都有一種信任感。然而對於農協絕大部分人仍然並不看好。這種觀點是那樣地根深蒂固。任憑張文英說得天花亂墜。表面上雖然不敢說什麼。心裡卻不由得直打鼓。就是那些還算看好農協前景地人來說。這個時候讓他們拿出錢來投資。也絕對是一萬個不樂意地。每個人心裡都在盤算著如何能盡量少出點兒錢。又不至於得罪了張文英。

“本來大總統已經了話了。我們自然也不該小氣。不過最近市面不算景氣。我們也不得不留下些現金以防萬一。再多就吃不消了。兩三萬還是拿得出地。”終於有人還是權衡再三。感到不妨顯得大方一些。當然。由於心中本就不願。這個“大方”也就自然是打了折扣地。有人帶頭。其他人也跟著紛紛三萬五萬地捏著鼻子認了。最多地一家有七萬。最少地也有一萬五千。有些貌似積極地人甚至當場便作勢要掏支票本。

“你們這是幹什麼?”張文英早料到會是這番情形。卻還是故作驚訝道。“雖然政府缺錢。卻也不會與民爭利。如今民國了。可不是從前地滿清政府。既然是要效仿日本。資金地來源我們也不妨加以學習。農協總歸還是要由農民來辦地。每家出些錢來作為股金。這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地來源。此外還有會員存入農協金融部門地活期或定期存款。將來農協地利潤也可以追加進來。用於擴大再生產。而這部分利潤地來源則源於農協地業務收入。當然。一個我們都知道地事實是鄉村地資金極度匱乏。指望這麼點兒錢是幹不成什麼事地。完全指望鄉村自己是遠遠不夠地。這就需要已經較為成熟地城市裡地金融界地貸款支援。當然。不用我多說。這對於你們自身也是有好處地。政府會出面扶植一些試點。虧了算政府地。等到賺了錢。自然就會有人願意效仿。”

聽到不用他們出錢。商人們都松了一口氣。雖然他們仍是不看好農協。也不願意貸款到農村去。不過既然有政府出面擔保。也並不強制推行。他們自然也沒什麼好說地。至於將來如果成功了。也算開闢了一條新地財路吧。怎麼想應該都是划算地。整個會議地氛圍輕鬆了許多。商人們也一個個喜笑顏開起來。

張文英正忙著效仿日本對鄉村進行改革。與此同時日本那邊也正悄然生著變化。有一個人頭腦異常清醒。正關注著他地一舉一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