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價值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西方,文明,科學,民主……這些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我們呢?我們有的只是封建制度下的**壓抑,這也是幾百年來西方能夠全面壓倒東方的根本原因。自我明治維新前,一位日本偉大的思想家福澤諭吉曾說過,在日本,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德川家康的子孫的近況,但是美國人幾乎沒有人瞭解喬治.華盛頓的後代們的生活。而我們現在又何嘗不是這樣!日本人已經醒悟過來了,人家也富強起來了,而我們的民族卻依然在沉睡……”

張文英先到的是風氣最開化的北平大學,他倒也沒有立刻表明身份,而是饒有興致的混在一群大學生中旁聽一位很富有**的同學在大禮堂的演講,他還很年輕,又保養得宜,而這個時代的大學生的年紀也未必很小,倒也沒引起任何懷疑。

那個同學的演講的確很有**,也很能煽動人心,同時也很不學無術,錯漏百出,他不過是道聽途說來了一些事情,就敢站到臺上演說,說好聽些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說難聽些則是無知者無畏,張文英還是忍不下去了:“這位同學,你可知道為什麼美國人都不瞭解華盛頓後人的任何事情?”

“這還有說嗎?自然是因為美國人的開明與民主,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於領袖人物才能以平常心看待,自不會那般敬畏。”那家夥倒是很有自信的答道,旁邊也有一群人隨聲附和,顯然也頗認同。

“即便是再怎麼**的國家,人民也同樣不會瞭解的。華盛頓他們家根本是絕戶,就從來沒有過後代,一個壓根不存在的人,人民又怎麼會瞭解呢?對了,我剛聽你說中國不如日本,據我所知國民政府可是剛剛與日本人打了一仗。不只據你的小道消息是誰打贏了?還有,作為一名激進的進步人士,同時又是一名堅定的愛國者,不知你或你的家人又在戰場上殺過幾個鬼子?”

臺上那人臉一會兒青一會兒白。顯得既是尷尬,繼而惱羞成怒:“哪裡來的野小子?敢在這猖狂?也不看看也是什麼人?這傢伙一準兒是保守派地那幫遺老遺少們派來搗亂的,大家一起上,打他***。”

一旁的另一位眼睛兄也站出來幫腔道:“只會說人家,你又打死過幾個鬼子?”

在一片附和地“就是”聲中。整個禮堂群情激奮,有人擼胳膊挽袖子這就要動手了。

“兄弟我戰爭之時一直在天津,並沒有真的上前線去。”張文英倒是沒想到這些學子們的戾氣這麼重,一言不合便要開打,不過那麼多大風大浪都經歷過,這點兒場面算得了什麼,他倒也並不慌張。慢條斯理的說著,“但兄弟我指揮的部隊,打死地鬼子怎麼說也以萬計吧。”

“少在這胡吹大氣了,當我們都是鄉下來的土包子嘛。我表兄就是民團的人。就沒聽說有那個將軍的部隊打死鬼子的有這麼多,吹牛也不先好好打聽打聽,你當自己是總統嗎?”

“兄弟不才。正是民國第一任正式民選大總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張文英便是在下。”

這話一出口,整個禮堂一下子靜了下來,只有張文英身邊的侍衛官掏出哨子來猛吹,早埋伏在外邊的一隊憲兵呼啦啦地闖了進來。

“放心,放心。我雖然是總統,但也還沒有無聊到要動用憲兵對付你們這幫手無寸鐵的學生,真的要對付你們。既不用我出面。也用不著憲兵,一群警察就足夠了。我只是聽說你們這些學子也同樣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並且就一些問題討論的很激烈,身為總統總要經常聽取民意,我便是來參加你們地討論的。當然,今天這裡的人還不夠多,氣氛也不夠熱烈,討論地時間就定在明天吧,這個禮堂不算小,能裝下不少人,地點嘛我看這裡就蠻不錯,對了,也不要只叫你們那一派的人,對方的人也多叫一些來嘛,人多一點兒才熱鬧,俗話說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們不是講究西方的民主嘛,也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這才算是民主嘛。”

話一說完,張文英也不管那些還愣在那裡的大學生們,在憲兵們的簇擁下徑直揚長而去。

一切生的太突然了,誰也沒動明白到底生了什麼,只知道總統來了又走了,並定下明天要在北平大學的這間大禮堂裡進行辯論。

“這不會是個套吧。”

“人家吃飽了撐地,真要對付你,直接拿下就完了,還用得著下套?你真不知道自己幾兩重了?不說別地,單只是這次對日本人的戰爭,人家抓了多少,關了多少,又殺了多少?什麼時候見人家猶豫過?對付咱們,還用得著下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地意思咱們是去?”

“自然是要去的,一定要去,肯定要去,不然那些頑固派們還以為咱們是怕了他們,何況這種事也是多也躲不過的。”

那些主張全盤西化的叫獸們聚在一起,他們緊張,他們不知所措,他們猶豫,不過他們最終還是決定參加辯論,不管怎麼說,這也都是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最好時機,轟轟烈烈的幹一把,便是死了也值了,何況在他們看來,他們的所作所為怎麼說也都是為國為民,將來青史留名也說不定。

訊息的傳遞遠要比張文英想象的要快得多,還不到傍晚,所有的有關人員都已經得到了訊息,幾所大學的骨幹們還進行了串聯,不少人摩拳擦掌,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

第二天很快便到來了。北平大學的那間大禮堂已經是最大的了,但來的人終究還是多了些,且不說那些座位,過道上也同樣擠滿了人,如此還不止,仍有不少人被擠在了外面,根本進不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