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反攻,所有人都沒有異議,但這一仗具體該怎麼打,軍官們卻又各自的想法。

孟天宇的主張是直接兵出古北口,雖然這一線的日軍兵力較強,但還不足以擋住漢軍前進的步伐,而且這樣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從距離上來說到承德是最近的,可以很快解承德之圍,更重要的可以利用沿線的公路鐵路,後勤有保障,部隊的持續戰鬥力強,如果進軍順利,還可以趁勢奪取交通樞紐,這樣一來西進的日軍主力就成了甕中之鱉,可以來個關門打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已經過世的的孟夫子不同,他的這位侄孫辦事更喜歡直來直去,打仗時不失為一員猛將,但考慮問題略顯簡單了些。

張文英的另一員愛將王大力提出了另一種思路,在他看來熱河多山,可供防禦的地方很多,而日軍又一向是以頑強著稱,一旦陷入苦戰,敵援軍必然滾滾而來,漢軍實力強大,固然並不含怕,但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損失,相對而言將反攻的方向懸在察哈爾或許會更好一些。至於所謂關門打狗,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即便退一萬步,真的斷了日軍的退路,他們也可以聯絡俄國人,透過外蒙安然撤回去,沒必要一頭撞過來,拼個魚死網破。

兩種意見,德國顧問團顯然是更傾向於王大力一邊。

張文英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當然知道軍情似火,不過他現在還需要有關敵軍佈防的更加詳盡地情報。

劉仰嶽的情報網已經相當完備了。但是有關戰術層面的情報還是不那麼令人滿意,一來情報獲得和傳遞的緩慢,又是一份情報送達,卻現已經是過時的了,另一方面這些情報總還是有所欠缺,並不能盡善盡美。若在從前,這是沒辦法克服的,但現在張文英手中有了另外一張王牌,一張專門用於軍事偵察的王牌。

飛機問世已經有幾年了,事實上不少國家軍方從一開始便盯上了這種密度大於空氣的飛行器的軍用價值。不過限於技術。這時候的飛機還很難派上什麼大用場,那些研究飛機用途地軍人們也都還是一頭霧水,大家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畢竟誰也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飛機地經驗。

這方面張文英是有優勢的。不僅僅在於他前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已經擁有了相對先進地飛機。如果願意。甚至還可以在有限距離內進行小規模的轟炸,當然,在戰術上這幾乎是沒有什麼意義地,畢竟一兩顆幾磅重地小炸彈改變不了什麼,此時的飛機真正的價值還在於偵查。

與飛機相比,飛艇的技術已經成熟,操作也更簡單,但為了積累經驗和資料。張文英沒有像德國人那樣偏愛飛艇。而是更重視飛機。

日軍中也裝備了一些氣球,那是用來給炮兵效射的。裝備數量有限,也不能用於偵查,在這方面,漢軍已經越了他們,或者說得更準確些,戰場已經是單方面透明的了。

偵察機部隊的小夥子們沒有讓他們的總統失望,他們很快帶回了重要情報,在熱河地日軍部隊間,存在著一條寬約20公里地間隙,而且一直達到縱深,這裡甚至連北清的辮子兵也沒有,而在間隙地後面日軍同樣沒有部署兵力,只有少量的辮子兵,很容易對付。

“如果我們可以從南到北把這裡打穿,控制住公路與鐵路的交匯點,不只可以把日軍切割成幾大塊,而且等於是卡住了他們的脖子,在收拾他們可就容易得多了!”張文英有些興奮的搓著手。沒有空中偵察,這個破綻是沒辦法現的。

與張文英在一起的是德國顧問團的馮.塞克特,看到偵查的結果他也同樣興奮,但很快便恢復了往日的冷靜。

“總統閣下,您的想法非常大膽,但真的實施起來還有很大困難。”

塞克特絕不是在無的放矢。這看上去的確是個戰機,但卻是陷阱重重的戰機,並不那麼容易把握住。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不被察覺的把部隊調動上去,因為只有奇襲這樣的進攻才有價值,否則他仍認為反攻察哈爾要更有把握得多。日軍中間的確存在這樣一個空當,但事實也難怪會出現這樣一個空當,這一帶全部都是山地,很大一部分還相當陡峭,除了中間一條破壞得很嚴重的二級公路,並沒有多少可供大軍前進的道路,至於那條公路,雖然破壞嚴重,日本人也不會對它視而不見的,這樣一來就很難避開日軍耳目把部隊調上去了,而且這支部隊的補給本身也同樣是個大問題。這時候塞克特倒是想起了一些國內的情況,德軍參謀部正在秘密訓練傘兵,塞克特對於傘兵只有一個非常模糊的感念,而且塞克特也知道此時的所謂傘兵還只是實驗性質的,遠還不具備實戰價值,不過這倒也提醒了他,對於眼前這樣的戰機,空降兵倒是能很好的把握,至於補給,也可以透過空投的方式完成,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

塞克特很快收回了思緒,對於眼下的戰況,沒有空降兵的中**隊顯然是無能為力的。

“也不見得就只有空降兵才是萬能的。”張文英自信的笑著說道,“既然公路走不通,我們還可以走山路嘛。中國人是不怕走山路的。”

“你是說漢軍的騎兵部隊嗎?”塞克特有些好奇的問道,他是聽說過的,漢軍中有一些大量裝備騾馬的部隊,但他們並不是騎兵,那些騾馬個頭不大,載重也有限,卻十分善走山路,是專門運來託運裝備的,不過這些部隊顯然戰鬥力不足,而且行動遲緩。

說過的,騎兵是過時的軍種。”就像兩人第一次長談一樣,張文英還是堅持著自己的這個“偏見”。

事實上張文英堯調動的也確實不是騎兵,而是他的又一張王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