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兩天的會晤,一切都與張文英所料不遠。

俄國的代表並不是職業的外交家,而是一個老邁昏聵而又傲慢的老貴族,雪白的軍裝和濃密的大鬍子都打理得一絲不芶,沒事還喜歡喝兩口烈酒。大約是感到張文英的力量距離自己的勢力範圍還遠,俄國人對於這次會晤並不怎麼熱心。那老家夥時不時旁若無人的打著酒隔,偶爾丟擲幾句不疼不癢的狠話,並沒有真的提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

法國人應該是最不看重這次會晤的,也許是從骨子裡就看不起東方人,也許是和德國人日漸尖銳的矛盾吸引了法國人的全部精力,就連那個心不在焉的法國代表本人也認為要不是為了給英國盟友壯壯聲勢,他此行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這一點從這位洋大人自身的身份也能看得出來,他只是個在印度支那住過,據說精通一些東方文化的退役上校,事實上也跟本就不瞭解中國,也不可能代表法國政府作出任何承諾。他甚至連俄國人那幾句完全是為了撐門面的不疼不癢的狠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當英國人表某項言論時隨聲附和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對的美國代表顯得相當的特殊,與其他各國都抱有不同的政治目的不一樣,他純粹是一個商務代表。他的話不多,其他人在討論時也從不插嘴,樣子非常輕鬆,也沒有盛氣凌人的感覺,私下裡甚至還會和張文英聊一些古董的問題。事實上,在私下地會晤中,美國人已經成功的最早簽署了一份協議。儘管這只是商務方面地協議。但至少雙方地目的都已經達到了。

五國之中規格最高的就是日本了,他們地代表是外交大臣小村壽太郎。小村始終表情嚴肅,正襟危坐。在座地所有人中大約也就數他的心情最矛盾了。他剛剛代表日本和滿清簽署了條約,沒費多大力氣就在東北獲得了極大的權益,與之相比,此行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了。日本的利益畢竟還不在長江流域,想插一腳進來也還是不可能的,至少現在還是不可能的。此前英日曾提出滿清政府與張文英劃江而治。張文英自然是不予理會,清廷也認為無法接受,形式展到現在,就是清廷願意接受也沒有可能,現在考慮地只是在關外替滿清保住半壁江山,保障日本在東北的權益,可這話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畢竟張文英不同於那個無能而無知的滿清政府。再加上德國人在背後的支援,靠嚇唬恐怕是不行的,雖然中國現在經不起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可其實日本也是一樣。當然。真正讓他不滿的還遠不止這些,在日本。他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對華強硬派,可他此次前來地主要目的卻是妥協,甚至是要犧牲金山衛駐紮的五千日本兵,雖然他自己是知道其中的原因地。

英國人的代表是駐華公使朱爾典,相對於英國人一向傲慢地態度,能派他來規格也算是不低了,不過也正是這個老家夥張文英還看不大明白。感覺上朱爾典是在不停的繞彎子,兩天來廢話連篇卻始終說不到重點。張文英只能根據自己對國際局勢的觀察作出些大致的判斷,英國人對於自己向來缺乏好感,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德國的盟友在遠東強大起來而坐視不理,不過現在就讓他們冒著與德國開戰的風險去投入某場利益不大的戰爭他們也是不會願意的,更何況英國的金融市場現在亂得一塌糊塗。英國人自然不會希望中國強大起來,不過因此而讓日本過分強大也不是英國人願意看到的,特別是不能讓日本插手作為大英帝國實力範圍的長江流域,與此相比,日本人在東北的展削弱的更多是俄國人和中國人,至少英國不會過分反對。如果是在幾個月前,那時候滿清朝廷至少看上去還有餘力,讓日本人出兵幫助剿滅革命黨還是個不錯的主意,而現在即便日本真的有能力剿滅革命黨也不能再讓他們出兵了,那樣的結果很可能是讓日本人獨霸中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此時過分的逼迫革命黨很可能讓本來就親德的中國人徹底地站在英國人的對立面。朱爾典此行與其說是來進一步試探,倒不如說是主動前來聯絡感情,當然,基於傳統的均勢思想,英國人更希望中國和日本為了某件事情能夠就這麼不死不活的耗下去,等到英國在歐洲事務中騰出手來,再一個個的收受他們。不過這位公使大人似乎並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張文英與他從前所接觸過的那些軟弱可欺的滿清權貴們完全不同,他的大話是嚇不住張文英的,反倒只會讓張文英更加看不起他。當然,朱爾典也不是傻子,兩天來的接觸也讓他對張文英的立場有所瞭解。

兩天的會晤除了私下裡與美國人的那份商務協議,並沒有真的涉及什麼實質上的東西,不過各方似乎都對此還算滿意。

美國人原本的打算便是做生意,政治上的野心幾乎沒有,確切地說他們更像是被英國人硬拉過來的,現在能達成了一份商務協議他們就很知足了。會中始終沒有談及滿蒙的問題,在俄國人看來,這就典型的是中國人怕了他們,連提也沒敢提,俄國人眼下的興趣更多的是在巴爾幹和近東,在遠東更多的是要求維持現狀,比起中國人,他們到是對日本人更有警惕。法國人本就是來給英國盟友壯聲勢的,現在英國人也沒說什麼,他們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

與庚子年的李鴻章一樣,現在的張文英更害怕的是列強一致原則,現在列強各打各得小算盤,就容易對付得多了。

五國的代表一同來見他,不過是擺出了一個列強一致的樣子,接下來的一對一的會見才是實際的內容,講句老實話,張文英還真是不喜歡和這些洋大人們繞彎子。

張文英心理很清楚,所謂政治就是一門妥協的哲學,不懂得妥協是很難立足的,可一味的妥協也同樣不是好主意,對對方有所觸動的最好辦法就是打疼他,金山衛似乎是個理想的地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