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車相對慢一些,晚上也應該能到的,至於作為先鋒的三十三標的那些弟兄,昨天上午就已經進了蘇州城。

第九鎮終於來了,巡撫稍稍安心了一些。他也才剛剛到任不久,自己手下的綠營兵有幾兩重他還是清楚的,城裡頭還有一些駐防八旗,當然,那些老爺兵他就更指望不上什麼了。民夫現在正忙著在城東修築工事,偵查的騎兵也派出去了,蘇州城能不能守住他不清楚,第九鎮的統治徐紹貞心裡也沒底。

昨天到的時候,雨就已經開始下了,直到現在也還沒有要停的意思。街上幾乎沒有行人,這不單單只是因為下雨的關係,到了這個時候,便是瞎子聾子也該知道,革命黨的大軍就快打到蘇州了。

他倒揹著槍,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槍那倒是真正的洋槍,原裝法國貨,卻是一杆單槍,看上去斑斑駁駁的,想是有些年頭了。這破玩意兒,要是在北洋,連列兵也不會用的,就連湖北新軍,用的也是漢陽造的連珠槍。他當兵快兩年了,同時入伍的兄弟,有的交了好運,已經用上了德國毛瑟,也有的用的是國產的漢陽造,當然更多的人和他一樣,用的是這種法國單槍。

他叫趙德林,南洋第九鎮十七協三十三標地一個普通士兵。他不是江蘇本地人。甚至不是南方人,在第九鎮,像他這樣的北方漢子並不多。前幾年,他那在河南的老家遭了災,他們一家子逃荒一路向南走來,家裡人一個個都到下了,他算是勉強撿了條命。他去過上海,也來過蘇州。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可也勉強能餬口。後來趕上第九鎮徵兵,爹說過,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事到如今也是顧不得了。好歹新軍一天能管三頓飽飯,月底還能見到大洋。當初在老家的時候,趙德林也是念過幾年書的,如今科舉已經廢了,也沒什麼可惜的,畢竟當初也是連個秀才也沒撈到,說起來他之所以能當兵,一方面因為他是個北方人,個頭在這邊也算是高大的,另一方面還是因為他念過幾年書——如今這世道也變了。沒讀過書連大兵都當不成。

他摸了摸口袋,那裡面裝著長官給地開拔費。他平時便很節儉。再加上這一筆,算起來在老家至少能買三四畝好地了。再當兩年兵,回家買地蓋房娶媳婦的錢就都有了。他一面走著,一面笑出了聲。

另一個士兵迎面走過來,他還是列兵,德國槍和漢陽造還輪不上他拿,與趙德林一樣,背的是那種單的法國槍。趙德林走近一看,原來是同一隊的孫秀才。

孫秀才大名叫孫壽全。就是蘇州本地人,人家可是正正經經中過秀才的。如今科舉停了。這孫秀才又不會別地營生,家裡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便也只得當了兵,入伍還不到三個月。

從前還在老家的時候,趙德林還覺得讀書人能知天下事,都是見過大市面的人,現在想想自己當初不過是坐井觀天。逃難到了長江邊上,他才第一次見到外國人的大輪船,到了上海,見識的新東西就更多了。剛當兵那會兒,他的洋相可是沒少出,槍聲一響,他嚇得丟下槍一個人縮在一邊,哆嗦了半天,第一次見炮兵開炮,他還以為是天上打雷呢……那個孫秀才,好歹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卻並不覺得比自己更強,唯一強過他的就是那一筆龍飛鳳舞的好字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營裡怎麼空空地,人都上哪兒去了?”

趙德林在街上轉了半天了,他自然也不會知道,不過好在他也是老兵了,猜也猜得到那些人的去處。

“一半兒以上都逛窯子去了,剩下地大約都在賭坊裡。”他輕描淡寫的說著,就好像這事情原本就該這樣。

“就快打仗了!”說著,孫秀才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自己地步槍。

“就是因為快打仗了!打仗了,誰還知道有沒有命回來。這叫今朝有酒今朝醉。隨他們吧。”

兩人默默的站在雨中,好一會兒,誰也沒說什麼。

趙德林前兩天也聽說了,這次的革命黨與從前的反賊大不一樣,他聽說上海一夜之間就丟了,吳淞要塞他是沒去過得,不過也聽說那裡的大炮比他腰都粗,革命黨那叫一個狠,一個衝鋒就拿下了。蘇州能不能守住呢?那是朝廷裡的大人物考慮的事,趙德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單只是知道這一次的開拔費給地特別多,而且都是直接給的現大洋。

“算了,大人們都不管,咱們操什麼閒心?前面有個小酒館,咱哥倆喝兩盅去。”趙德林平素節儉,向來是滴酒不沾,不過現在這情形,打完仗這錢誰還知道有沒有花,他也算是想開了。

兩人雙雙進了酒館,溫了兩壺酒,叫了幾個小菜,坐下來慢慢吃喝。

不大一會兒,一小隊騎兵從酒館門前風馳電掣地經過,看情形是直奔巡撫衙門而去的。那些騎兵都揹著烏黑鋥亮的德國馬槍,趙德林和孫秀才看了好不羨慕。

那隊騎兵很快便過去了,兩人業並沒有多留意,這一整天,偵查的,報信的,這樣的騎兵已經過去好幾隊了。誰知沒過多久,原本平靜的街面上便響起了尖利的哨聲,憲兵和軍官們開始從妓院和賭坊裡把士兵們拉出來……軍官們揚著馬鞭,高聲喝罵著,有的士兵明顯是剛被從被窩裡拽出來,軍帽歪帶著,手裡還提著褲子……

“老哥,出什麼事了?”士兵們一窩蜂的往東門外擁,趙德林也在其中,他好不容易見到一個認識的憲兵,問了一句。

“聽上頭說,革命黨的大軍離蘇州城只有二十裡了。”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趙德林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回頭看了看自己的槍,它不是什麼利器,卻也是自己唯一的護身符。他無意間瞥到,一家剛剛還開著門的店鋪,掌櫃的正招呼著夥計們緊張的上門板。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槍,他也是同樣的沒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