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 “姥爺,這個電話還是不要打的好。”吳天卻說道。

“嗯?為什麼不打?”楚寧河疑問道。

要知道這個電話的來頭雖然說不上是這幾天來接到的電話中最大的,不過卻相當特殊。此時的政策研究室,還隸屬書記處,叫做書記處研究室,作用也和後來合併了農村政策研究室,成為中.央直屬機關的政策研究室後,只作為純粹的智囊機關不同,因為當前管事的那位左主任,實際是作為某派的代言人存在的,擁有著相當的實權以及其他職務。面對這樣一個幾乎可以左右國家路線的存在,楚寧河自然不敢擺什麼架子。

“姥爺,左主任可是姓左!”吳天點醒的說道。

毫無疑問,吳天所說的兩個“左”字,意思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姓,一個是立場。在這個敏感的問題上,左主任聯絡楚寧河的目的,顯然不會是和他認真討論問題,徵詢他的意見,必然是想讓楚寧河接受他的立場,幫他那邊說話而已。一旦沾惹上那位左主任,再想拒絕他的要求,只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最重要的是吳天還記得清楚,這場爭執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會愈演愈烈,並造成一場不小的動盪!

八.六年無疑是一個多事之秋,隨著幾位元.老的離世,原本的平衡被打破了,從下半年開始,上層的各種聲音又大了起來,並且在年底時候達到**,形成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浪cháo。其結果則是一場洗牌……

甚至吳天記得在後世的一些網路流言中,還看到過一篇很可疑的文章,言說在前不久某帥追悼會後,方老爺子等幾位大佬就秘密會談過一次,幾乎可以肯定當時那幾老就已經做出了妥協,後面許多事情,全都只不過按照定好的劇本大綱進行的臨場演出罷了。

那也就是說。此刻那位左主任,也蹦躂不了幾天了,這時候和他摻和,沒得白被他拿捏一把,回頭真幫他說了話。只怕還得再被打壓一番,何苦來哉?

自然這些話吳天是不會對姥爺說的,只拿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庸。

這也是那篇惹起軒然大波的文章中的重要標杆,立場一定要保持中立,只就事論事,絕不提理論問題。

那篇文章本意出自吳天之口。由吳建國寫成文章,最後則又勞動了楚寧河親自cāo刀潤sè,可以說整篇文章是匯聚了楚教授祖孫三代的觀點。最終形成的統一思想,楚寧河一聽吳天提出一個“左”字,自然心領神會,略略點了點頭。再不提回電話的話頭。

*********************************************************************************************************************************************************************

不過即便躲著,不去選擇左右,也躲不過某些人利用這次第一機械廠事件做文章。

十一月底,在省裡賀書記的親自關注下,幾個相關部門全部出動,對第一機械廠的資產進行了再次評估,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其實國內很多問題都是擺在明面上。只要沒人過問,那就不是問題,一旦調查,幾乎全都有問題。調查結果證實,第一機械廠的投資合營中,存在資產被低估,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不過即便省裡的嚴苛調查,對第一機械廠的資產再次評估後,也只認為第一機械廠原本資產僅有六千餘萬,除去債務,也僅有兩千多萬而已。這個數字和吳天評估的高於一個億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顯然這個評估也存在一定的低估,房產、裝置、地皮且不說,肯定也是沒把第一機械廠的技術積累以及熟練工人這些無形資產計算在內的。

不過這已經足夠證明了林氏投資合股經營的情況存在嚴重問題了,隨即,省裡直接成立的調查小組,對這一情況展開了深入調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進一步的調查正是展開之前,這一資產流失問題就已經被某些人當做了彈藥,拿到了報紙上進行對另一派的攻擊了,頓時大佔上風。不過這個問題也只是那邊的一個佐證而已……

吳天不禁暗歎一聲,在這場爭鬥中,自己究竟是充當了什麼角sè呢?雖然即便沒有第一機械廠的問題,歷史的車輪也必然要壓過這一道坎……

進入年底,第一機械廠的問題,楚寧河那篇文章的爭論,因為更重要的問題而漸漸平息了下去,可整個政.治氛圍卻愈發緊張,過了元旦,情況更趨於嚴重,並開始了新一輪的洗牌……

直到過了chun節,形勢漸趨明朗,本來都在擔心的問題,也漸漸放下心來——總的路線並沒有變,只不過消弭了某些苗頭而已……

二月底,商城市第一機械廠的問題也終於有了初步結論,最終結果是那位害群之馬陳慶元被“清理門戶”,那邊也沒有揪著不放,至於第一機械廠,則完全不是真正的重點,和書記的目光也早已經從這個問題上挪開了,爛攤子全扔給商城市自己去處理。

這下卻是難為了袁辰陽。

林氏自然不要被趕走的,可問題是林氏上面也有根基,某些人打了招呼過來,要求對林君廷網開一面。意思是林氏可以退出第一機械廠,不過責任追究就不要算在林君廷的頭上,雖然讓林家推出來個替罪羊好了。這不禁讓袁辰陽大感為難,要知道這次的事情追查的很徹底,當初那些蹦躂著贊同陳慶元的傢伙,一個都沒落到好,連自己都被賀書記叫去罵了一頓——雖然當時自己在京城,可畢竟跑不了監管不力,事後也沒能及時發現問題,算是“無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去為。林君廷徇私,實在有點冒險啊。

在一個問題,臨時接手的這幾個月,對第一機械廠做了很多的調整,業務方面且不說,只說工人的工資待遇,就被為了拉攏收買工人不要鬧事,而提高了很大一個臺階,這時候要是市裡接手回來,這個標準要不要改回去?如果改回去,工人肯定不會答應,可要是不改回去,市裡其他工廠單位又有意見,實在讓袁書記大感頭痛。

一直拖到了三月底,袁辰陽感覺形勢徹底平靜下來,第一機械廠的問題也似乎再不被上面關注了,這才做出了決定,對林氏的處置拉了個替罪羊,放過了早已經溜回江浙的林君廷。

另外,袁書記也想好了對第一機械廠恢復生產的主意——調派一個得力高人接管第一機械廠!

而這個“高人”,卻是張志興!

張廠長如今在商城的名頭可不是一般的響亮,從當初把一個半死不活的電器二廠搞得紅紅火火,再到接手電視機廠,又兼併了電器一廠成立新光電器廠,可謂是風光無限,而最讓他聲名如ri中天的卻是他離開電器二廠後,不到一年時間,電器二廠竟然就漸漸落魄了,這似乎更從反面印證了張廠長的名頭。

所以此刻第一機械廠的棘手問題,自然讓袁辰陽又想到了這個“工廠救星”來。

袁辰陽安排了對林氏的追究問題後,專程將張志興請到了他的辦公室裡,將這個意思向張志興說過後,語重心長的要求張志興要為市裡多考慮考慮,能幫市裡解決這一難題,將第一機械廠帶出困境。

張志興那個作難啊,現在他的ri子過的好著呢,新光廠已經走上了正軌,每ri裡張廠長工作也不忙,錢卻不少拿——當初袁辰陽搞廠長承包制,張志興是唯一一個向他提了條件,和市裡簽訂了分成合同的,每年新光廠的盈利,張志興個人可以分走百分之五,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放著這樣的好ri子不過,跑去接手第一機械廠那個爛攤子,不是有病嗎?

可抵不過袁書記的“苦苦哀求”,張志興只得先應承著自己回去好好考慮一下。袁辰陽也知道不可能讓人家滿口答應,只叮囑讓張志興儘快給他回覆。

所以張志興當天晚上就坐著廠裡的廠長專車,跑到了商東縣……

“幹,為什麼不幹?”吳天一聽姨夫的話,不等老爸開口,就嚷道。

“可是,第一機械廠現在可不是一般的爛攤子啊,那還是個兩千人的大廠,現在又被林氏搞得烏七八糟的,廠裡的工人都沒心生產,每天只尋思著怎麼要待遇,真沒鬧事兒,接手過來盡是麻煩啊……”張志興搖頭說道。

“要不麻煩,袁辰陽會樂意將這個廠子交給你?”吳天撇撇嘴說道,“姨夫,你是不是捨不得新光廠的紅利啊?”

張志興不禁瞪眼,這小子說話也不知道含蓄一點?

“嘿嘿,那你就和袁辰陽談判嘛,你接手第一機械廠可以,不過新光廠的位子也不能讓開,你就一個人當兩個廠的廠長好了。”吳天笑著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