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是明末偉大的戰略家。

甚至還有些觀點,認為穩固大明江山,需要延續孫承宗理念,方可成功。

趙陽對此研究不深,不敢輕易評價。

但回想著秦東給出的史料。

他明白孫承宗可以改變局勢……

孫承宗的一生波瀾壯闊。

保定高陽縣是京畿地帶,那塊是薊州防線範圍。

他出生於此。

而從他小時候起,遊牧騎兵常常入侵,進行劫掠。

周圍一片生靈塗炭。

戰爭給了孫承宗深刻的印象,給他幼小的心靈,種下了不可磨滅的種子。

他愛上了兵書,喜歡上了軍事。

後來,孫承宗當過家庭教師,其僱主是大同巡撫。

在邊鎮那些年。

孫承宗直面戰爭,體會到血腥,體會到殘酷。

但也讓他將軍事理論付諸實施。

探訪軍堡和墩臺,跟邊軍促膝長談,深入瞭解戰爭,瞭解邊關事務。

孫承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他去遼東大刀闊斧,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經驗。

而剛到遼東之時,整個關外之地都是風雨飄搖,局勢危如累卵。

孫承宗披荊斬棘。

不斷地固定防線,一寸一寸向外擴張。

數年下來,將山海關牢牢穩固,推進到寧遠,收復了四百餘裡土地。

就在這期間,孫承宗修復九座堅城,擴建四十五座軍堡,招練兵馬十一萬多。

同時製造軍械甲冑,數量達到了數百萬。

另外,還開荒屯田五千頃,並且年入十五萬錢。

如此堅持下去。

復遼在這堅實的基礎上則指日可待。

可現實卻不會這樣發展……

趙陽從回憶中回過神來,他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天啟元年,後金在遼東的攻勢,勢如破竹,很多城池相繼失守。

明軍一敗再敗……”

趙陽講述孫承宗如何穩紮穩打。

慢慢地將戰線往外推移。

盧象升不置可否,出聲將趙陽打斷。

“孫督師的堡壘戰術,所耗銀錢很多,根本就無力支撐。

何不就此堅守山海關,訓練騎兵,在野戰之中殲滅建奴,獲得勝利?”

當時,很多人的觀點跟盧象升的話一致。

像王在晉那些人,主張放棄關外土地,暫避鋒芒,再去徐徐圖之。

趙陽回想著團隊歷史學家的觀點。

他一一闡述:“大人,倘若暫時放棄關外土地,這就是一種投降思想。

那麼御史言官等,絕不會善罷甘休。

彈劾的摺子將會堆滿皇上的御桌。

到時候,孫督師根本不會有施展拳腳的機會,早早就會被撤職。”

這一點很對,但盧象升並不滿意。

只懂得這些理念,就只會鑽營取巧。

沒什麼真才實學。

盧象升直接問道:“倘若皇上支援,讓孫督師照此執行,戰略上是否可行?”

“不可行!”

趙陽很果斷:“大人,拋開棄土投降思想不談。

從戰略上來看,遼東的地位至關重要,它是我們與建奴的正面戰場。”

“正面戰場?”盧象升著重問了一句。

趙陽點點頭:“對,正面戰場。

穩固遼東,就像在後金腹地,插入一柄長槍,進行牽制……”

趙陽分析了清軍入關劫掠情況。

崇禎即位以來,清軍已入關三回,肆虐京畿地帶,讓周遭生靈塗炭。

可這幾回,清軍都是繞道山海關,從燕山山脈之中,尋山路而入。

燕山地勢險峻,清軍只能輕車從簡。

而且沿途還比較荒涼,很難獲得後勤補給。

“所以,建奴只敢突襲,不敢佔領城池。

否則,就要面對長城守軍,步步為營,向其包圍而來。

到時候,遼東明軍再配合行動。

那麼建奴只能陷入絕境……”

聽到這裡,盧象升還算比較滿意,但他不動聲色。

“你所說確實在理,可孫督師的堡壘戰術,所耗頗豐,就沒有其他方法?”

趙陽想了一下。

“大人,訓練騎兵與建奴野戰,不太合適。

對方自小與馬匹為伍。

我們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勝算不高,而堡壘戰術目前最為合適……”

趙陽說堡壘戰術是一套成熟的軍事思想。

從太祖朱元璋開始,他就主張高築牆、廣積糧。

而遵循這種軍事理念,明朝就非常喜歡在九邊修建堡壘,防禦北方遊牧部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百多年下來。

堡壘戰術已經深入明軍將領的骨髓。

也不可能輕易地改變。

“我們將堡壘修得堅實,鞏固防禦區域,再往前推進,拿下一個城池。

隨後又進行修建鞏固,如此迴圈,就能不斷蠶食建奴地盤。

我們贏得了戰略空間。

可以依託堅堡,與建奴周旋,消耗對方兵力。

等時機一到,就可以主動出擊,尋求與建奴決戰,那戰果就不用說了。”

盧象升認同了趙陽的觀點。

心裡的欣賞進一步提升。

“建奴可以繞過山海關,入關劫掠。

那為何不能繞過寧錦防線,直接攻打山海關?”

趙陽解釋道:“大人,山海關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關,它是遼東與薊州的閘口……”

燕山山脈將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阻隔開來。

大軍入關還非得從山海關而入。

否則,面對長城守軍那種甕中捉鱉,只能劫掠,搶一把就撤走。

趙陽就講了相應的地理情況。

“關內地勢非常平坦,支援起來非常迅速。

而關外河道交錯,山勢起伏,要想攻打山海關,將會變得異常艱難。

甚至可以說基本不可能。

況且,繞過寧錦等城,過來攻打山海關。

寧錦那邊的守將,只要不傻,只要不怯戰,前後進行夾擊,建奴將一敗塗地……”

趙陽停頓了一會。

進行總結:“山海關以外,那一條寧錦防線,坐落在遼西走廊。

如此地勢,決定要想入關,必克寧遠,要克寧遠,必打錦州!”

聽到趙陽擲地有聲的聲音。

盧象升內心很是讚歎。

而童擴更是露出佩服的神情,客氣地恭維了幾句。

趙陽就此跟他客套一番。

盧象升又問了不少問題,趙陽都能回答出來。

觀點還非常新穎。

“孫督師曾經主張遼人守遼土,遼事用遼兵,可如今遼東軍事集團,尾大不掉。

如果我所料不錯,肯定有人養寇自重。

圖謀朝廷糧餉。

這該如何處理?”

其實,遼東如此,宣大又何嘗不是這樣,像王忠,像王樸,這些總兵。

沒有證據說他們養寇自重。

但跟晉商牽扯不清,這是毫無疑問。

而晉商又和建奴勾連甚深。

趙陽說道:“客兵可用……”

他就此展開,說到了東江軍,說到了白杆軍,都能與建奴一戰。

只要訓練這些部隊。

完全可以代替遼兵,或者將遼兵和客兵混合,對遼軍將領進行制衡。

說到這裡。

趙陽突然說道:“大人所部天雄軍,不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盧象升莞爾一笑。

只是隨即就此滿面愁容。

“堡壘戰術所耗頗豐,徵調客兵更是需要很多糧餉,如今我這天雄軍,糧草也是捉襟見肘。”

童擴趁機將困難跟趙陽說了一下。

趙陽露出了笑容:“大人,糧食一事,下官可以解決。”

話一說完,兩人都一下子看向趙陽,眼神閃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