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水關前。

麥浪如金色的波濤起伏,司馬懿所帶的兵馬與諸葛亮所帶的兵馬,就在這涪水關前遙遙相望!

罕見的,司馬懿一番常態,摘除“免戰牌”…

今日出現了兩軍對壘的局面。

陣前交鋒,自然少不了主帥間的互放狠話。

…蜀軍將士用的還是十幾個大嗓門者組成的傳令兵,魏軍使用的已經是“擴音器”!

——“咳咳…”

震盪的聲音透過王朗,從擴音器中傳出。

當然,這玩意…說是擴音器,其實是一個極其簡單的裝置,底下裝著木質的架子,其上則是一個圓盤,這對如今“大魏工部”的工藝而言,這不算什麼,純屬小孩子的玩意,可在諸葛亮看來,卻有些驚為天人的意思。

“這東西能將聲音傳得這般遠麼?”

諸葛亮心頭喃喃…他不由得想起飛球,想起火炮,想起木牛流馬…這讓他臉上的擔憂又更添了許多。

就在這時,那擴音器中王朗的聲音傳出。

“久聞諸葛孔明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還要帶無名之師駐守於此,螳臂當車?”

此言一出…聲音自擴音器中發出,震耳欲聾。

不光是諸葛亮,整個蜀軍都為之一震…

諸葛亮定了定神,他回望了站在高臺的傳令兵一眼,旋即朗聲道:“我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諸葛亮這雲澹風輕的一句,將兩人舌戰的核心悉數道出,那便是誰出師更有名?

這也是王朗原本打算擊潰諸葛亮的方法。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自桓、靈二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魏帝協助太上皇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哈哈哈…”王朗的話落下,諸葛亮大笑了起來,“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首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使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舌戰到這份兒上…

王朗打出的是“天命”,以此論證曹魏的合法性,同時也強調大魏實力雄厚,你諸葛亮是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

除此之外,王朗還打出了對諸葛亮投降的一個優惠政策——仍不失封侯之位!

整體而言,王朗的話句句縝密,嚴絲合縫…

昨日,他與陸羽也是如此辯論。

而陸羽直接向他指出的是,“這一番話,朕能說得,但王司徒說不得,因為王司徒食過漢祿!”

的確…

王朗這番話忽視了一個關鍵的因素與前提,那就是他本人“變節者”的身份。

在這個時代,忠義是為人之本,食君之祿,死君之事…

這幾乎是約定成俗的信仰與準則!

誰忤逆了這個逆鱗,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而誠如陸羽提醒的,諸葛亮果然以此作為突破口,進攻王朗。

“…諸葛村夫,你不講武德!”

一時間王朗怒了,他意識到,陛下都料到了!

陛下說這諸葛亮不講武德,上來就揭短!果不其然。

“哈哈哈…”

就在王朗怒罵諸葛亮“村夫”之時,諸葛亮的聲音再度壓下了他,“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妄活六十有三,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嵴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諸葛亮幾乎是一口氣吟出這麼多,他吟一句,傳令兵就喊一句…

每一句都是精準打擊,都直擊在王朗的心臟之處。

王朗頓時感覺心一沉,雙腿一個踉蹌,他發現…在這一番話的攻勢下,他竟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諸葛亮這番話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王朗既不能賴賬,因為這是既定事實,也無法反駁…因為…忠義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

就這麼罵…誰也受不了!

得虧這時候的王朗是六十三歲,不是七十六歲,他雖捂住胸口…但勉強還頂得住,還能再堅持一下。

倒是三軍之後…穩坐中軍的陸羽聽到這兒時澹澹一笑。

他這一笑,身旁所有人都怔住了。

諸葛亮的辯才果然不一般哪!

他們感覺王司徒就要被罵死了?

這種時候…陛下還笑得出來。

卻見得陸羽緩緩起身,他眺望向前方,口中吟道:“王司徒的反擊要開始了!”

是啊…

這一番話,陸羽昨日就向王朗輸出過一次了,第二次聽到雖然也會心痛,但已經不至於是全無準備。

甚至,這讓王朗更自信了一些。

因為,陛下全料到了。

這舌戰…諸葛亮怎麼打?要打哪…陛下全料到了!

“咳咳…”

擴音器中傳出王朗的輕咳聲,不過很快,他就鎮定了下來。

他已經想起了昨日陛下教授他的話語。

——“諸葛村夫,老夫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心懷框君輔國之志,長思安漢興劉之業,怎奈江東孫家置大漢禮法於不顧,興兵侵襲東南各地,汝主劉玄德不思興兵討伐,卻與孫家聯盟抗魏,至此才有了赤壁一敗!才有了江東六郡禮樂崩壞、人心離散、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索性,我大魏兩代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民傾心,四方仰德,使江東棄暗投明,棄漢降魏,此非以權勢取之,天命所歸也!”

——“荊州牧劉表恩威並著,群民悅服,早年江東孫傢俬藏傳國玉璽,幸得劉表率軍討伐,汝主劉玄德寄人籬下卻搬弄是非,以致嗣子之爭,荊州大亂;益州牧劉焉,勤政恩惠,其子劉章,寬厚愛民,益州國富民盛,百姓安居樂業,汝主劉玄德,名託保衛西蜀,實則反客為主,任人唯親,壓迫益州臣民,僭越高祖尊號,廢長立幼(劉封、劉禪)為天下所不恥。”

——“汝之生平我亦有所耳聞,公隱居隆中而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期助紂為虐,殘害漢室宗親?豈不知西川之人皆願生食汝肉,諸葛村夫,他日你命歸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汝主劉玄德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身居漢左將軍之位,殘害同胞骨肉,血債累累,以致漢朝大統無人可繼,所幸大魏陛下羽,神文聖武,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華以治萬邦,這豈非天意人心乎?”

——“山陽公劉協至今仍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汝主劉玄德謊稱山陽公以死,矇騙文武百官,借興漢之名,行用兵篡漢之實!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數千,諒爾等腐草之熒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講到這兒…

諸葛亮感覺心一沉,王朗這一句句話振的他胸悶淤積,偏偏…還啞口無言!無法反駁!

“你…你…”

一句話沒有吟出,王朗那愈發的犀利的言語還在繼續。

——“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亂臣賊子只會搖唇鼓舌,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王朗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站起來了…

這一刻的王朗在金色的麥浪中站起來了!

能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

當王朗最後這句“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傳出,諸葛亮只覺得童孔一縮,心勐地一緊…

“噗…”

一口鮮血狂湧噴出。

整個人渾身顫抖的厲害。

一旁的楊儀連忙扶住諸葛亮那本要倒下的身子。

“丞相…丞相…”

而因為諸葛亮的倒下,本就士氣低迷的蜀軍,心態徹底的失衡、崩潰…

與此同時…

“殺!”

“活捉諸葛!”

司馬懿那久未舉起的令旗終於展動。

“殺呀…”

頓時間,旌旗招展,無數魏軍朝蜀軍洶湧澎湃的殺去!

“退回涪水關…退回涪水關!”

“鳴金…收兵,鳴金…收兵!”

金色的麥浪中。

魏軍如潮一般的殺去,蜀軍倉皇逃竄,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反觀王朗。

他尤自挺著胸,雙手攥著拳頭。

這一刻的王朗·王司徒,他總算是站起來了!

——那一年我雙手攥拳,駁的諸葛亮無法還口!

蜀中剛剛下了一場大雨!

雨過天晴,太陽從烏雲後跳出,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成都,天子的行宮內,早朝依舊。

今日奉初一、十五,乃是大朝會,所有蜀中官員都需要在朝會上訴職…

原本這項工作是由蔣琬主持的,可莫名的…今日等候在行宮外的臣子中沒有蔣琬。

一些朝臣議論了起來。

“蔣長史呢?不曾聽說,他往涪水關吧?”

“會不會是軍糧告急,蔣長史去南中籌軍糧了?”

“也不對呀,前段時間,丞相才沒收了甄家的糧庫,按理說,糧草是充盈的才對!”

“你們有沒有發現,今日這行宮處處詭異?”

“你是說,禁衛都是生面孔麼?”

“中護軍,你可認得這些禁衛?”

自打李嚴之後,蜀漢的中護軍之位就交給了諸葛亮極其信任的費禕,他眯著眼,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外卻駱谷之師,內保寧緝之實,有葛公在涪水,成都不會有恙!”

就在百官紛紛議論聲中,行宮的大門敞開,這標誌著早朝即將開始,一幹朝臣紛紛踏入其中,彼此不忘互視,今日的氣氛…的確有些詭異了。

就連早朝的通傳都省了。

“踏踏…”

隨著最後一位官員踏入其中。

“冬、冬…”

劇烈的關門聲傳出,眾人扭頭…卻見行宮的大門已經關上,不僅關上,門外…“踏踏”的腳步聲接踵而至,一幹禁衛包圍了行宮,甚至有禁衛朝行宮的大門處上鎖。

這…

頃刻間,滿朝群臣都懵了。

氣氛…有點兒…不對了!

“爾等是在做什麼?”費禕怒喝道。

作為中護軍,管理的是蜀中的蜀軍。

禁衛的更替是陛下的意思,城防的更換也是陛下的意思,他費禕奉旨辦事…有什麼錯呢?

可現在,隨著禁衛包圍了行宮,他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兒!

“肅靜!”

就在這時…一道清脆的聲音響徹此間。

眾人朝龍階上望去,可此時龍階的不是劉禪,而是…趙雲趙子龍!

“諸位公卿,近來有密探傳報,我蜀漢內部已經被滲透,在沒有調查清楚,誰是奸細之前,委屈諸位就待在這行宮之內。”

這…

細作?奸細麼?

眾人凝眉…

“趙子龍?丞相讓你駐守成都,不是讓你肆意妄為,細作?本中護軍怎麼沒聽到細作?丞相又何時傳令要查細作?”

中護軍費禕據理力爭…

一幹朝臣也紛紛附和:“是啊…這把我們幽禁在此,算是怎麼回事兒?”

“還有門外的禁軍,城門處的守軍,長史蔣琬呢?長史蔣琬呢?”

這一刻,群臣震動。

反觀趙雲,他眯著眼…並不直接回答這些蜀漢公卿的話。“蔣長史便是被這些細作殺害,本將軍將你們困在皇宮之內,是為了保全你們的周全!”

“趙子龍…你此舉丞相知道麼?”費禕大喊道!

就在這時…

“嗖”一道冷然的刀光閃過,剎那之間,費禕心勐地一緊,他只感覺胸脯處冷颼颼,低下頭才發現…冷然的刀已經貫穿了他的胸膛!

與之同時傳出的還有凌厲、冷冽的聲音。

“老子受夠你這些荊州人了!”

“再有不聽子龍將軍號令者,就是所有益州人的仇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