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不想和他在所謂的理念上過多爭執,他很清楚,這種事情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而且一個人的認知一旦形成,就很難輕易更改,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能耐,說服他接受自己的理念。

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來日方長,以後同在學生會,大家有的是時間相處,時間久了,自然能夠對他產生一些影響。

周斌非常清楚,學生會一直以來的分裂,根源根本不在喬承業和王洪亮身上。

他們雖然各自代表了兩種理念,但並不是他們首先提出來的。

這種觀念的爭執由來已久,只是等到他們兩個上位,這才爆發了出來罷了。

每一種理念都有大批的支持者,之前只是各有各的看法和傾向,並沒有擺在明面上而已。

自從喬承業上位成為學生會副主席,因為做事比較激進又自視甚高,直接擺明車馬和王洪亮所代表的另一種理念打擂臺,這才使得本就理念不同的雙方矛盾激化,直接各自拉起一方陣營,開始針鋒相對的鬥爭。

明面上起了衝突,再想壓下去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劃分陣營之後,只是短短一個學期的時間,兩方人不說水火不容,但關係也變得非常差。

要不是王洪亮性格本身就非常好,不想對喬承業下死手,在和他們衝突的時候表現的一直有些猶豫,說不定衝突早就升級了。

喬承業同樣也非常剋制,並沒有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

他為人驕傲自負,但同樣也是這份驕傲,讓他不屑於用一些歪門邪道。

即便在和王洪亮的爭鬥中處在下風,也從來沒有考慮過耍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也正是得益於兩人的這份剋制,雖然內部矛盾重重,但還有挽回的餘地。

而接下來周斌即將成為學生會主席,對於這個情況,他自然不會放任下去。

他已經決定把京大作為自己在京城立足的一個平臺和跳板,必須要做出一些成績,而學生會這種分裂的狀態已經對他產生了負面影響,他當然不會允許。

如果他想做出一番成績,那麼一個團結的學生會是必須的,不然的話,天天鬥來鬥去,哪還有心思幹其他正事。

而想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等他擔任學生會主席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個大二的學生而已,相比於其他老資歷的成員,劣勢非常明顯。

想讓其他人乖乖聽話,認可他學生會主席的地位,絕對不會簡單。

他能夠預料得到,到時候想要真正開展一些行動,靠的還得是自己人。

他必須在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不然的話,到時候必然會成為一個光桿司令。

對於這一點,周斌心裡也已經有了打算。

首先自己宿舍幾個人,加上陳玲她們宿舍的李芯幾人,必然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以他們的能力,一個學期後絕對可以成長起來。

尤其是陳玲和孟浩源,周斌對他們非常有信心,以後絕對可以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甚至在他心目中,等他當上學生會主席,絕對會任命孟浩源為主席秘書,他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免費勞動力。

周斌甚至在心裡都已經打算好了,即便他到時候真的成為了學生會主席,也不可能勞心勞力的事必躬親,這根本不是他的風格。

雖然想做出一番成績,讓學校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並不代表著他就把自己拴在了學生會,重點高中時的做法才是他真正的追求。

制定一個核心的行動綱領,把控好大方向不偏離,剩下具體的事情放權給其他人去做,如此一來,既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本人又輕鬆自在,何樂而不為?

而這一切的前提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就是他要有足夠的威望壓服學生會的其他所有人,讓他們乖乖聽話,按照他的意思做事,避免學生會的發展方向不偏離。

再來就是他需要一批足夠信任的人,去落實他的理念,而且這些人能力不能太差,和他關係還必須非常親近,不然的話,再好的方向和理念在落實的過程中,因為人為因素,也會出現偏差。

而到那個時候,作為學生會主席,就要承擔所有的責任了。

真走到那個地步,他在程建華心目中的形象恐怕也會大打折扣,再也不復現在的信任和看重。

而他透過學生會這個跳板,向京大借力的想法和規劃,絕對會中途夭折,肯定進行不下去。

現在看來,短時間內他不可能讓學生會其他人對他認可,兩大陣營之中的其他成員也絕對不是輕易就能拉攏過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實現自己的最終目的,著急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點一點的增加自己的實力。

趁自己還沒有暴露,爭取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而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把拉攏的重點放在王洪亮陣營上。

相比於喬承業他們,王洪亮陣營的人,顯然性格更好一些。

雖然周斌對於喬承業的觀念很大一部分是非常認同的,但並不代表他就認同喬承業這個人。

對於他的為人處事和做事風格,周斌同樣十分看不上。

要說傲氣,他本人也有,甚至比他還要自負的多。

畢竟作為一個重生者,擁有超越他人十幾年的眼光和見識,更是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以十幾歲的年齡完成了別人恐怕一輩子也達不到的成就,帶領著三個家庭實現了本質上的轉變,單單這一點就值得驕傲和自豪。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般人周斌還真不放在眼裡。

喬承業雖然能力很強,背景也很深厚,但他的處事作風,周斌卻非常不喜歡,對他的感官非常一般。

在他的認知中,驕傲自負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的任何意見,那這種驕傲實在是非常不可取。

這幾天他也瞭解了一下喬承業的做事風格,再結合在程建華辦公室的短暫相處,他不得不承認,大家的確不是一路人。

喬承業如此,想來那些跟隨他的人做事風格也相差無幾。

這些人心高氣傲,貿然去拉攏,恐怕不僅不會有什麼效果,反而會惹來一身騷。

權衡利弊之下,周斌還是決定先衝王洪亮下手。

除了因為性格原因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關鍵。

一個學期之後,王洪亮就要畢業離開京大,到時候他所在的陣營可謂是群龍無首,在面對喬承業陣營的時候絕對會處在下風,甚至分崩離析都非常有可能。

陳松的決定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而周斌相信,王洪亮陣營絕對不會只有他一個人能想到這一點,恐怕和他抱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還是那句話,能從全國這麼多學生中殺出重圍考上京大,絕對都是聰明人。

相信他們對於學生會之後的形勢發展都有自己的判斷,恐怕很少有人能夠保持樂觀。

而這恰恰是周斌的機會。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最能打動人心。

從陳松身上,周斌就能知道王洪亮陣營目前的情況,說一句人心浮動,恐怕都是輕的。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那只是因為王洪亮還沒有離開罷了,等他畢業離校退出學生會,就是他所在陣營動盪的開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斌操作的好,絕對會大有收穫。

想到這裡,一臉正色的看著陳松,“學長有什麼能用到我的,儘管開口,只要我能幫得上忙,一定全力以赴,絕不推脫。”

周斌這話說的非常真誠,他確實有打算不論陳松有什麼事,一定盡全力幫他完成。

有道是千金買馬骨,陳松是他拉攏的第一個人,是一個開始,必須起好這個頭。

到時候有了他這個例子在,再招攬其他人的時候,也就簡單多了。

沒錯。

他打算以陳松為突破口,儘可能的拉攏到更多王洪亮陣營的人過來。

他相信只要他透露出即將擔任學生會主席這件事,再拿出誠意,應該會有效果。

陳松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王洪亮陣營的人,看起來同屬於一個陣營,但大家只是因為志趣相投,或者說單純的不想加入喬承業一方而被他逼迫,不得不選邊站。

陣營裡面的人並不是都是因為認同王洪亮的理念而選擇追隨他,其實大部分人都只是不喜歡喬承業他們,又沒辦法保持中立,不得已之下才加入了一方陣營。

其實很多人對於這種事情並不想參與,只是喬承業做事實在是霸道,對待學生會的人非友即敵,逼得不少人只能走向他的對立面。

說起來,恐怕喬承業自己都不會想到,他之所以在面對王洪亮的時候處在下風,最大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自己太過囂張跋扈了。

這種行事作風讓不少人非常看不慣,以至於在必須要做出選擇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加入了王洪亮他們。

而陳松只是其中一個人罷了。

因此,王洪亮陣營成員之間的聯絡其實並不是那麼緊密,大家平時也都各忙各的,很少有被組織起來共同參與過什麼活動,在這一點上確實比不上喬承業他們。

而此時卻剛好方便了周斌。

他即將擔任學生會主席,正需要組建自己的班底,而王洪亮陣營的人,剛好失去了自己的領袖,周斌在這個時候丟擲橄欖枝,只要不是一心一意只想離開學生會的人,一定不會拒絕。

這樣一來,周斌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學生會站穩腳跟。

再加上孟浩源以及陳玲他們的幫助,到時候只要周斌當上學生會主席,就可以瞬間成為可以和喬承業抗衡的又一股力量。

而且因為他學生會主席的身份,甚至可以以絕對優勢壓制喬承業,不會讓他有任何繼續折騰的機會。

因此,能不能得到王洪亮陣營其他人的支援,關乎周斌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生會主席。

面對陳松,他自然要表現出最大的誠意。

他這番表現效果確實不錯,陳松聽了周斌的話,雖然表面沒有什麼,但心裡卻十分受用。

大家都不傻,陳松能感受到周斌對他的重視,這讓他心裡瞬間暖洋洋的。

真要說起來,陳松在王洪亮陣營裡面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另類。

表面上和其他人都差不多,說話辦事都溫和有禮,但是真正急起來,骨子裡卻非常瘋狂。

從他在喬承業陣營中的諾大名聲就可以看出一二。

每次和喬承業陣營的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其他人總是在講道理,只有他一個人像是在罵街。

之前就說過,王洪亮陣營的人彼此之間的聯絡並沒有特別的緊密,除了在學生會裡有一些交集之外,其他時候並不經常來往,彼此之間並不是特別熟悉。

很多人雖然出於無奈加入了王洪亮這邊,但卻只是因為沒有辦法而已,並不想參與所謂的不同陣營之間的爭鬥。

因此,在這個喬承業他們起衝突的時候,總是出工不出力,嘴上只是不痛不癢的講著道理。

顯然,對於能不能爭得過對方,並不是特別在意。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甚至想扭頭就離開這裡。

而陳松則不一樣,他每次都是衝在最前面,言語上更是從來不吃虧。

上個學期最後一段時間,也許是疲憊了,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王洪亮陣營的不少人越發不想理會喬承業他們的糾纏。

面對挑釁也是能躲就躲,一副不想和他們多說的嫌棄樣子。

如此情形在外人看來,顯然就是王洪亮陣營的人心虛的表現,這才有了喬別承業陣營的聲勢,遠遠大過王洪亮他們的這邊的說法。

其實說白了,以喬承業當時的實力,能和王洪亮他們分庭抗禮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除開王洪亮本人並沒有想著趕盡殺絕之外,內部不穩,沒有辦法統一思想對喬承業發出致命一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這種不同陣營之間的爭鬥,喬承業他們樂此不疲,甚至個個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不已。

而王洪亮陣營的人卻完全相反。

不僅對於這件事毫無興趣,甚至表現的有些抗拒。

用其中一位成員的話來說,大家都是文明人,身為同學,何必把關係搞得那麼僵,一起坐下來聊聊天,共同學習進步不挺好的嘛。

這種想法在王洪亮陣營中並不是一個兩個人有,而是普遍存在的。

他們加入學生會各有各的目的,並不是過來互分陣營,天天吵個不停的。

本身不想參與,但喬承業一向囂張跋扈慣了,做起事來自然很少顧及到別人的感受,一上來就咄咄逼人,話裡話的意思就是等他成了學生會主席,肯定不會讓反對過他的人好過。

這話一出,王洪亮陣營的人個個義憤填膺,這是要把他們往死路上逼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從那之後,反抗才激烈了一些。

陳松也是在那個時候名聲鵲起的。

不過不是什麼好名聲罷了。

如果周斌沒有出現,陳松真的打算要離開學生會了。

他之前做的事情已經得罪了喬承業他們太深,便是想回頭也沒有辦法了,更何況他還不想向對方低頭。

再加上他雖然一心一意的為王洪亮陣營著想,為此,不惜身先士卒和喬承業他們正面硬剛。

可惜的是,他的這番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和回報。

原來有極個別他們自家陣營的人,自命清高,對於陳松這種行為十分看不上眼,覺得實在是沒有素質。

一開始只是幾個人私底下裡討論,後來不知怎麼的就流傳了出去,最終傳到了陳松耳朵裡。

順便說一句,之前周斌他們剛來學生會申請加入的時候,遇到的鄭輝就是其中之一。

他對於陳松的行為就非常看不上眼,覺得實在是有辱斯文,每次見到陳松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說話更是陰陽怪氣。

對於這種看法,陳松一開始聽了之後,雖然有些難受,但很快就調整好了。

畢竟只是極少數人,其他大部分人對他還是十分友善的,更有不少人對他十分支援,覺得他給大家長了臉,就是不應該讓喬承業他們太過囂張。

有了他們的支援,陳松對於鄭輝一直以來都是直接無視,懶得搭理他。

如此一來,大家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兩人又碰面了,鄭輝不知道發哪門子瘋,當著非常多人的面,直接挑釁陳松。

不得不說,有的人天生就是冤家,看對方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也許陳松和鄭輝兩人就是如此。

面對其他人都十分冷靜的陳松,在鄭輝面前終於破防了,忍不住和他大吵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那之後,兩人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每一次見面總是針鋒相對,根本看不出來,他們竟然是同一陣營的人。

就算是面對喬承業他們,都沒見態度這麼激烈過。

尤其是陳松,和鄭輝吵起架來,好像比親自面對喬承業還要來勁。

而兩人在王洪亮陣營中,也是大家公認的關係非常差。

平時有什麼事情或者活動從不安排兩人在一組,不然的話非得打起來不可。

此時,陳松卻一反常態的看著周斌,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道:“周斌,不知道你對鄭輝怎麼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