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成就在肖俊俊的呼喊中醒來了。昨晚喝了酒後,就一起到道南賓館住了。

頂樓裝修好的房間不夠,王成和肖俊俊住的普通標間。

陪著一起吃了早餐後,王成讓朱朗去開開道車,朱朗剛剛才得知王成的打算,王成準備帶調研組去湖西最窮的鄉鎮、最富的鄉鎮分別看看養老問題。

一正一反,做個對比。希望能讓調研組有所啟發。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湖西最具發展潛力的鄉鎮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鄉鎮,就連鄉鎮名字,都因為是繁體字輸入法都打不出來。暫且叫他X鄉吧。

王成一直想去走走看看,很遺憾,一直沒找到時間,這次剛好就跟著調研組一起走一走了。

朱朗開著車走著國道,東方以為王成要帶大家去大龍鎮九都村,沒想到到了分岔路口時,朱朗開著開道車直接拐進了縣道。

這條縣道上有幾個鄉鎮,這下東方也懵了。

直到朱朗拐進了某條鄉道,東方才恍然大悟:我早該想到的啊?

這時,一直陪著調研組寒暄的王成準備起身介紹了。

王成也難,陪著這麼多人幹聊,由不能讓車內氣氛太壓抑,王成可真是費了很多心思,差點就講黃段子了。

之前湖西就發生過一起很搞笑的例子:一位從湖西成長起來的領導回湖西視察,湖西一位剛被提拔起來的鄉鎮一把手在行程中找話題找的已經快崩潰了,但現場氣氛仍然很尷尬。

突然他靈機一動講起了一個笑話——我們這以前有個縣領導的爸爸,可喜歡來我們這兒找他老相好的,為了避免影響、每次來都叫司機送到鎮上,然後駐個柺杖晃晃悠悠去他老情人家“覓食”,有一次人家老公提前回來了,嚇得丫褲子都沒穿,光著身子拿著柺杖飛奔幾公裡啊,速度趕上劉翔了…

現場,市裡幹部有個別在笑,縣裡幾個資歷較老的幹部黑著臉,這位鄉鎮一把手還奇怪了:他們怎麼不笑呢?

陰沉著臉的市裡領導說了句:“這說明我們群眾的文化生活還挺豐富的嘛!”

後來他才知道,主人公就是眼前這位領導,那位奔跑的大爺就是領導他爹。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在這種調研活動中,尤其是上級來的調研活動中,大家一般都可勁講當地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歷史傳說,偶爾要要政策,很少講一些這之外的事!因為眾口難調,稍不留神可能就觸碰到一些領導的底線。

“這兒是我們湖西最具發展潛力的鄉鎮,人口不多,稅收可以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算是本次調研活動最具有理論意義的地兒。”

王成這會才通知該鄉鎮一二把手,讓其安排村裡幹部過來陪同。

雖然,湖西這段時間所有鄉鎮領導都在做準備,以防被“抽籤抽到”。但X鄉書記和鄉長一直認為這次是帝都派來的調研組,縣裡不會自損臉面帶到這兒來,所以只是和幾個村書記打了聲招呼,就不了了之了。看著鄉里領導的反應,各村的幹部也沒當回事。

王成早就猜到了是這種情況。

而且,透過之前民政系統查低保補助這些事,他已經掌握了X鄉所有村的情況。

朱朗直接開著車帶著大家到了萬村。

萬村的村書記接到鄉里電話時,整個人慌了,雖然他也不明白自己慌什麼?因為就算提前告訴他,他又能怎麼安排呢?

萬村幾百個人,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務工了,現在村裡以老人和孩子為主,就連在家帶孩子的留守婦女都少了。

萬村的書記最慌的是,不知道調研組的調研方法?他就算現在把全村的老人都集合在一起,時間也不夠啊!萬村不比平原,各個家都座落在不同的山腳下、河道邊…

他這頭還沒來得及請示鄉里,車隊就到了。

鄉鎮的車在車隊後跟著。

車子一停,鄉鎮一二把手一路火花帶閃電衝過來了。

“書記好,首長們好。”鄉書記喘著粗氣說。

“走,去村委會彙報匯報情況。”王成讓野生師兄走前頭,往村委走了。

師兄一到這兒,就發現這個村確實欠發展,三面環山,一條頗具歷史味道的三米五寬的水泥路蜿蜒著貫穿全村,道路兩旁的民居錯落地分佈在兩邊的山腰處,而且看著大部分外牆裸露著紅色的磚塊。

鄉書記念了一段稿子後,師兄皺了眉頭:“別說了,首先,你們村委會掛牌的老年人活動中心怎麼上了鎖?”

“那是因為之前有幾個老人在這邊打麻將,打著打著上火了,回家拿著菜刀在這大戰了一場,後來派出所就建議我們關掉了這兒!”萬村村書記說。

“好,既然這樣,為什麼你們鄉里的各村活動室維護中,你們萬村仍然被撥款1.2萬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萬村書記看了一眼鄉書記,鄉書記低下了頭。

“這樣吧,帶我們去各家各戶走走,我們實地問問他們的養老方式。”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一行人到了第一家,院子很冷清,萬村村書記喊了幾嗓子才有一個老人晃悠悠地走出來。老人看樣子有七十多歲了,戴個老花鏡正在翻看著一本紅色封皮的《曆書》(記載節氣和每一個日子禁忌的書)。

“這是我們帝都來的大領導,要來我們村瞭解瞭解點情況!”

老人看著這麼多人,操著湖西話碎碎念:“我一個老頭子能問什麼,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王成聽懂了,他很尷尬。

“老人家,您現在的養老方式是什麼呀?”萬村的書記怕他聽不懂,又翻譯了一遍。

“我小孩每個月給一點,米自己家種了嘛,拿錢主要買菜買肉買油鹽,餓不死就行。”

“現在每個月國家給你們補助一百多塊錢夠花嗎?”師兄又問。

“一百多塊錢夠花什麼?現在一桶花生油都要七八十塊錢,不過還是感謝政府,有總比沒有好,至少購買油鹽醬醋這些調味品。”老人顯然算是村裡有些文化的,說起話來很有條理。

“那你們就沒有積蓄嘛?怎麼不去養老院住呢?養老院一日三餐有人照料啊。”

老人聽到這話一下子就生氣了:“我有兒子,能走能動,你讓我去敬老院?你是在罵我啊?在農村有兒子去敬老院那是罵人的!”

老人說完抿了抿嘴,繼續說:“存款?我哪點棺材本全給孩子買房了,你們政府也不管管,一平米鋼筋水泥賣一萬多塊錢,我種三四畝地一年累死累活也就賺兩萬塊錢不到,城市人買房子都難,農村人買個房子更要幾條命;不買房子,我孫子去哪讀書?不買房子,女孩子又不願意嫁!我趁著自己還能動做點事、自己賺點錢花,不給兒子新增負擔,等哪天我老了動不了了,也不給孩子添麻煩,我就到你們鄉政府門口喝瓶農藥死了算了…”

師兄臉色很不好看,一陣陰一陣晴。

他咬著牙看著王成,王成目光隨之對視…

與此同時,孟書記知道了調研情況,王成的電話響起,他看了眼來電顯示:是孟書記的紅機打過來的。

他一陣頭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