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亦懷疑左慈與楊彪有私仇,可是在左慈現身後,兩人並未表現出相識的模樣。

難道另有原因?

這時劉協開口了。

“先生無需多禮。”

“只是朕有些好奇,先生本是閒雲野鶴,逍遙自在之人,為何甘願入朝廷為大漢效命?”

左慈一臉仙風道骨的模樣,正色道:“聖人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貧道雖是鄉野小民,卻也願為這天下略盡綿薄之力。”

“只願以一身所學,讓大漢從此風調雨順,百姓人人安居樂業。”

劉協默然,如果你不是李傕引薦,此話當重賞。

眾臣亦沉默,你口中的聖人乃是出自我儒家,而非你道家。

李傕暗自敬仰,這一刻左慈的身影莫名變得高大起來,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傳他房中術的高人。

楊彪上前一步,沉聲道:“敢問先生如何讓大漢風調雨順,又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廝拗不過強勢的李傕,又轉向左慈發難了。

左仙人自然也不憷他,澹然道:“小道爾。”

“倒要一睹先生神技。”

“固所願。”

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服誰。

李傕不禁詫異,彷佛重新認識了左仙人。

這是要在天子與百官面前露一手了麼?

不是說改變天象會犯忌諱,不可用麼?

於是乎,在未央宮前,眾目睽睽之下,左仙人緩緩邁步登上李傕派人建築的高臺。

今日這身灰白色道袍格外的亮眼,一看就是原本打算留著過年穿的,只是礙於形勢拿了出來。

驕陽似火,照射在那句僂的身軀上,渾身上下無不透著神聖的光輝,引人神往。

這一刻,左仙人就是整個長安城,乃至大漢最是風華絕代之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眾人愕然,難道念幾句道德經就能改天換地麼?

“文和覺得此事有幾分真?”

李傕初時還覺得這是左神棍在故弄玄虛,但見這副景象,心中的天秤不由自主產生偏移。

會不會這次是玩真的。。。

賈詡此時亦有些猜不透了,道門能呼風喚雨是真,改變天數會遭劫也是真,很難看穿左慈究竟是是真是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雖兼修道門術法,但畢竟只是偏修一門,然道法千變萬化,又豈是那麼容易學透的?

“主公看下去便知道了。”思慮再三,賈詡只能給出這個答桉。

不過,按照他的瞭解,左元放絕非捨己為人之流,其中定有內情。

然而,下一刻異變突生。

轟!

伴隨著一聲雷鳴,原本晴空萬里的天色在片刻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暗澹,直至烏雲徹底將驕陽淹沒。

平地裡忽然狂風大作,吹得滿城旌旗獵獵作響。

天邊飛鳥紛紛退避,蛇蟲也紛紛鑽回洞穴,林中走獸亦是四散而逃。

這是一場劫,觸之必死。

風雨欲來,街道上來往行人腳步匆匆,各尋避風港。

有人望著天空喃喃自語:“天將甘霖,福澤蒼生……”

亦有人在空蕩蕩街道上肆意亂舞,彷佛在期待著這場大雨。

長安已經許久沒有下雨了,若是照此下去,秋季的收成恐怕不美。

“地澤萬物,神農不死……蒼天豈不憐眾生?”

“雨來,雨來……”

左仙人已經完全沉浸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心中已然忘卻了世俗紛爭,眼中唯有萬民。

轟隆隆……

雷鳴聲愈演愈烈,忽明忽暗的天空顯得攝人心魄。每個人都屏住呼吸,見證著這場久違的神蹟。

道門呼風喚雨之術流傳已久,然親眼見證的機會卻不多。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終於,在電閃雷鳴的呼喚下,豆大的雨點爭先恐後的從天空中咋落,最後沒入因烈日暴曬而崩裂的大地,宛如治癒傷痕的靈丹妙藥。

天子,百官,士兵……所有人都靜靜地沐浴在雨中,任由雨水拍打身軀,浸溼身上的衣物。

這是一場神聖而莊嚴的儀式,帶來了勃勃生機。

李傕笑了,不同以往的虛偽,這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沒看錯人,而且,史書記載明年的大旱也無需擔心了。

【史書記載,興平元年(194年)全國大荒。】

我們有左仙人……

劉協彷佛用盡了全身力氣般的喊道:“大漢得左仙人臨,乃天下之幸,萬民之福。”

“傳朕旨意,自今日起,左慈即大漢天師,天下之師,凡大漢之臣見之,皆行上賓禮。”

“喏!”

萬眾吶喊。

楊彪臉色難看,最後化作無聲的嘆息。

“是在下冒犯仙人了。”賈詡恭敬地向著高臺上的左仙人鞠了一躬,語氣誠懇。道門雖有呼風喚雨之能,但能做到這種地步的,當世不會超過三人。

這是他第一次算錯人心,但……結果似乎不算太差。

高臺上,灰白道袍隨風飄蕩,矮小的身影宛如神明。左仙人雙手高抬,以無上法力召喚雷雨。

李傕目視劉協及百官返回未央宮內,旋即大步走向高臺。

“仙人,夠了,甘露已足。”

“將軍說甚?”

“我說雨夠了!”

“不夠!”

……左仙人緩緩邁步走下高臺,雨勢卻絲毫不見頹勢,反而愈演愈烈。

這場雨,註定會被載入史冊。

——

李府。

一番簡單洗漱後,眾人齊聚一堂。

“仙長可知楊司空為何要阻你晉位天師?”

稱呼在不知不覺間轉變,李傕識趣的沒有追問今日盛宴的真假。

不論左仙人是真的呼風喚雨,還是精準的預測到了天時,都是莫大的威能。

關鍵不在原因,而是結果!

“無他,氣運爾。”

“楊氏在謀劃氣運?可是這與仙長何干?”

“因為他們怕被我拆穿。”

“可楊氏並未參與神器之爭。”

“並非不爭,乃是不爭此世!”

……左仙人一番話醍醐灌頂,李傕瞬間豁然開朗。

郭嘉笑道:“今日之後,左仙人之名定教大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昨日又是徹夜暢飲,於是稱病不朝,沒能見證那神蹟。

不過他也是精通部分道法,從旁人的描述也能大概瞭解到過程,仙人名不虛傳。

“貧道從不與黃口小兒斤斤計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