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稠,你為何私自放跑韓遂?”

“我一時不察被韓遂挾持,此非戰之罪。”

“你……”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何況樊稠並未刻意遮掩。面對郭汜的質問,樊稠一改往日的作風,與其針鋒相對。

反正都快要撕破臉了,還做這多餘的偽裝作甚?

郭汜悍然拔劍,其部將紛紛追隨。

樊稠亦不甘示弱,這是他的軍營,打起來他還更有勝算。

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火拼的趨勢。

“二位將軍息怒,當務之急是乘勝追擊,不給馬,韓二人喘息之機。”

賈詡急忙站出來做和事老,可又有幾人知道,此事還是他告知郭汜的。

張濟也急忙勸道:“如今大戰還未結束,二位若是起了紛爭,難保馬騰不會捲土重來。”

二人這才罷手,只是各自心中都生出了殺意。雖然這次爭端並未進一步激化,但郭汜和樊稠算是結下了。

“好,我們來日方長!”

郭汜憤憤丟下一句話,旋即帶兵離開。

樊稠目視眾人離去,澹然道:“準備得怎麼樣了?”

楊定躬身道:“伍刁將軍已經答應,只等將軍發話。”

“韓遂呢?”

“韓遂將軍也已經回信,願為將軍赴湯蹈火。”

“好,就在今夜,舉火為號。”

“喏!”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旦讓郭汜回到長安,與李傕合兵一處,他絕不是對手。

還有張濟,他似乎已經表明立場……

——

“這個樊胖子越來越狂妄了,我饒不了他!”郭汜回到軍營後仍怒火未消,恨不得立刻拔劍砍了樊稠的狗頭。

賈詡嘆道:“將軍今日太衝動了,若是樊稠發難,我等未必能討得了好。”

郭汜沉聲道:“他私自放跑敵將,本將難道還得忍著他不成?”

賈詡提醒道:“將軍莫忘了,樊稠如今的兵力已是你與張濟將軍之合,縱然二位將軍聯手也未必能勝過他!”

不提這事還好,一提張繡就怒了。

“這廝至今一直扣著叔父的一萬兵馬不肯歸還,我每次去找他討要,都被他藉口推脫。”

這就是張濟倒向郭汜的原因,強者總是孤獨的,弱者只能抱團取暖。

張濟無奈道:“只怪我太相信他,若是出兵之初便向他討要這部兵馬,想必他也不敢不給。”

“不好!”賈詡似是想到了什麼,忽然臉色大變。

“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眾人都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反應嚇了一跳,郭汜當即問道。

“這……在下也只是猜測,不敢確定,”

“先生還請直說。”

“是啊,事已至此,先生還有什麼好怕的?”李利也在一旁附和了一句。

“在下只是擔心,如果樊稠將軍放走韓遂只是因為故交也就罷了,就怕……需知韓遂雖敗,但收攏兵馬之後還有上萬精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先生是說這廝要和韓遂勾結?”張繡聽完一拳頭打在一旁的木樁上,差點沒把中軍大帳打塌。

賈詡搖頭道:“在下只是猜測,但願樊稠將軍能顧全大局,聯合韓遂實乃驅虎吞狼之舉。”

郭汜怒道:“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我即刻率軍拿下他!”

“我也去!”李利嘴上附和,心裡卻暗自吃驚,賈詡這挑撥離間的功夫果真出色,三言兩語就引得眾人同仇敵愾。

“將軍萬萬不可,若是在下猜錯了,豈不是讓我軍將士自相殘殺,白白流血……”

“難道我們就這麼坐等樊胖子的屠刀落下來嗎?”張濟為人忠厚,鮮少發言,但張繡已經替他擺明了立場。

賈詡沉吟道:“張繡將軍即刻回去集齊兵馬,以防不時之需,但決不可先動手。”

他仍在扮演著和事老的角色……

張濟顯然也被賈詡說動了,點頭道:“文錦,你即刻回去收攏兵馬,與郭汜將軍合兵一處。唯有如此,我等才有與樊稠抗衡之力。”

“末將遵命。”

張繡旋即轉身離開。

沒有人發現,不知不覺間樊稠已經成了眾人的公敵,一切都似乎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

“先生高明!”

空蕩蕩的營帳只剩李利與賈詡兩人,李利對賈詡的崇拜之情已是溢於言表,他總算明白叔父為何如此倚重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了。

他殺人靠的是七尺長槍,手中劍,這人卻只靠隻言片語便讓樊稠成了眾失之的。

賈詡微微一笑,道:“將軍謬讚了,在下只是未雨綢繆,如若樊稠將軍不動手,我等也絕不會與他為難。”話雖如此,可樊稠還有得選麼?

李利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以往覺得賈詡為人親和,如今見到這笑容卻抑制不住心生寒意。

此人手中無刀,卻能殺人於無形。

未雨綢繆?

李利一直充當賈詡的工具人,可謂是一步步見證賈詡把樊稠逼到那般境地。

賈詡渡步來到營帳門口,仰望著冉冉升起的太陽,一如那個正在崛起的男人。

萬般籌謀,只待今夜。

明日之後,關中的格局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接下來是西涼,益州……

“算算時間,主公也快到了吧?”

距離馬騰韓遂敗走已經過去兩天,以這處戰場和長安的距離,奔襲兩日即可抵達。

“昨夜收到密報,叔父於渭河之南大破於夫羅五萬鐵騎,此刻正向西涼趕來,想必今夜便可趕到此地。”

“主公果然勝了,現在看來是在下多慮了,此戰之後,長安民心可收。”

賈詡目光幽幽,他當初之所以會和李傕起爭執,歸根究底是因為理念不同。

賈詡求穩,不想冒任何風險,認為民心可以慢慢收,

李傕卻想透過這一戰挽回西涼軍的形象,如果坐視不理,關中百姓恐怕會更加厭惡西涼軍。

想法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好的。

“將軍回去好好準備迎接主公吧,今夜之後,關中便只有一個聲音。”

“先生是說……”

“道曰,玄之又玄,不可名狀。”

李利:“……”

聰明人說話就是複雜,道家經典都來了,叔父總讓他多向賈詡學習……這怎麼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