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解決歐洲大陸紛亂事宜的同時,也派人跟秦國商量迎會戰俘事宜,不過他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秦國果然要一個人兩件從中國掠奪的寶物,或者一個人一百萬英鎊。

秦國在告訴英國代表這些之後,隨即對外釋出私人也可以拿從中國掠奪的寶物來換走他們的家人、朋友。

秦國把士兵到將軍分成幾個等級,將軍則高達十件一個人,最低是士兵,兩件一個人,秦國政府還表示英國從中國掠奪的寶物有幾百萬件,如果英國政府同意全部兌換的話,所有人一律兩件中國國寶,要是英國政府不同意兌換,那麼今後會越來越高,私人家中現在就可以單獨兌換了。

英國確實從中國掠奪了無數的珍寶,但是大多數都被私人收藏了,私人如何會自願把這些東西貢獻出來呢,這裡不是日本。

英國政府的官員都不肯捐出自己祖上掠奪的東西,其他商人等就更不願意了,所以英國政府也無能為力。

安瑟尼此時已經回到英國,他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即可以討好王九齡,又可以討好英國人,於是他立即透過各種方式,耗重金弄到400件中國的寶物,同時宣佈要以私人的名義兌換00名英國士兵出來。

訊息一出,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英國民眾沒想到關鍵時刻竟然是他們一向不喜歡的猶太人會伸出援助之手,猶太人在他們眼裡一向是眼裡只有錢,為了錢猶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

羅斯柴爾德家族一出手,其他的英國猶太人也紛紛拿出自己收藏的中國古董,他們準備全部交給羅斯柴爾德家族,然後由他們出面向秦國兌換戰俘。

羅斯柴爾德家族事先就和王九齡商量過,所以秦國很快就批准了,只要文物一到,立馬就放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次非常的高調,為了能儘快的把戰俘接回來,他們動用飛機,把文物運到秦國,然後飛機載著幾百個戰俘返回英國,安瑟尼這麼做其實是為了他們接下來移民錫蘭做準備。

德國已經禁止了猶太人在德國從事一切重要的行業、職位、不得但熱政府的公務人員,安瑟尼經過仔細分析,認為王九齡是對的,德國反猶已經拉開序幕,接下來就是沒收猶太人的財產,然後是屠殺猶太人,從德國的現狀來看,這一切都不是危言聳聽,要是在美國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會覺得好笑,但是在德國絕對不。

安瑟尼和家族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決定暫時放棄德國控制區域的利益,尤其是大部分錢財必須立即轉移。

其實安瑟尼想把家族在歐洲的財產轉移,不過歐洲大陸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跟他在打的利益上雖然保持一致,但是並不是說什麼話都聽他的,不過家族還是同意將現金大部分轉移,另外做好準備,萬一戰爭爆發,他們可以迅速的將財產轉移,把損失降到最低。

不過安瑟尼的考慮和做法也在後來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在後來他們移民到錫蘭,英國並沒有過多的限制他們。

7月,安瑟尼兌換的英國戰俘終於回到了英國,受到英國民間英雄般的歡迎,這些英國戰俘在秦國呆了四年,今天終於回家了,眼睛不由得溼潤了,不過他們還有很多戰友在秦國進行勞改,雖然吃得好,但是工作確實是很繁重的,秦國最危險的公路、鐵路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他們把他們在秦國所經歷的告訴無數來採訪的記者,第二天報紙上就把秦國的勞改營說的簡直像地獄一樣的恐怖。

後來無數的記者又採訪秦國官員,幾次之後,外交部不得不召開記者招待會就此事發表聲明。

秦國這麼做自然是有原因的,第一點,當初英國無力進攻,秦國已經表示了停戰,要和平,不過英國人放棄了,他們始終不願意放棄奴役秦國人民,秦國並沒有什麼過份的要求,無非是英國尊重秦國的領土完整,然後英國從中國掠奪的幾百萬件文物當中拿出個十來萬件文物歸還給秦國。

秦國政府並沒有向其他國家那樣,你打敗了,要你賠款之類的,所以秦國的要求簡直是太仁慈了,可是就是這樣英國人居然都不答應,秦國自然不能老替英國人養戰俘吧!

秦國有一億多人口,要是下次打仗,我們直接都不用打,全國人民去投降,試問世界那個國家養得起一億多人呢,如果你們要求秦國人幹活,那說民秦國今天的做法並沒有錯,要是你們去屠殺或者不管秦國人的死活,那都是違反國際道義的。

去年過外交部的宣告讓各國第一次看到了國際公約的漏洞,使得秦國說的一點都不錯,對於大國打小國來說確實是這樣的,但是要是哪個國家和那種擁有上億人口的國家打,任由你的武器在先進,士兵在厲害,可是人家不跟你打,你還沒開炮人家就幾百萬幾百萬的投降,一億人投降,要是真的嚴格按照國際公約來執行,那垮掉的絕對是那個首先發動進攻的國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世界各國都在討論如何解決這些事情,因為將來他們就會遇到這些問題,尤其是德國,希特勒的野心正在一步步的實現,德國才幾千萬人口,要是別國都用秦國說的那種辦法,德國的優勢便將蕩然無存,德國估計還沒有征服歐洲,德國就垮掉了,所以希特勒考慮退出國際公約。

日本則暗自高興,還好他們沒有加入,要不然也得面對這樣的問題,雖說私下裡他們想怎麼做都可以,但是沒有加入,就沒有太多道義、輿論上的壓力。

歐洲國家提出的國際公約再一次受到挑戰,不過對於秦國來說,雖然不在乎別國的議論,不過你呢狗狗取得他們的理解是最好的。

英國政府也在最後,在民眾的壓力下,表示願意那文物兌換戰俘,英國政府有一次陷入道頭疼當中,沒辦法從中國確實掠奪了不少文物,但是都在私人手中,要回來,確實不容易,至於再跟秦軍打一仗,誰也不想了,打得過早就打了,還用等到現在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