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和國務院的會談只進行了一個下午,但是在國防部的參觀和會談整整進行了兩天,這次閉門會議的內容很長時間都是被當做機密封鎖,世人並不知道雙方達成了什麼協議,但是從隨後國防部對歐洲前線的中**隊下達的命令上可以看到一點兒痕跡,杜魯門並沒有完全說服黃炳德,但是黃炳德最起碼同意了約束中**隊,不再針對英國,考慮到後來發生的某件事情,可能這個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英國人不自己送到槍口上來。

從10中旬開始,在盟軍總司令部的統一命令下,中國歐洲遠征軍司令部簽發命令,開始大規模的調動部隊,原本在法國西部和中部的中**隊開始進駐馬奇諾防線,這條曾經被法國人寄以厚望的防線,現在成了中**隊主要的駐紮地點,而原本駐紮在這裡的法國人,則是被派遣去和英美的登陸部隊湊在一起,這一交換防區的行動一直持續到1月下旬,至少算是在表面上避免了英國人和中國陸軍方面直接大規模衝突的可能。

海軍方面,中國艦隊則是大規模的從歐洲戰場撤離,在現在美國集中了大部分的海軍艦艇的當下,英國國土附近的海洋都已經開始顯得擁擠不堪了,所以黃炳德在和杜魯門會議結束之後,簽發命令書,讓海軍將大部分的艦隊調回來,就留下一隻規模較小的護航艦隊,繼續在地中海執勤,負責物給資轉運和人員投送運輸船團提供護航。

如果只是這樣,那麼可以說中國方面是以全面退讓告終,不過如果算上中國方面非常乾脆的在新加坡驅逐了全部英國方面人員的話,那麼這個事情就非常的值得玩味了,因為戰爭並沒有結束,所以中**方並沒有向英國人移交新加坡等地的控制權,至於緬甸等地,現在乾脆就已經掛上了國家政府機構的牌子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政府算是撕下了最後一塊偽裝,**裸的展現出要徹底控制東南亞地區的野心。

對於這個英國人自然是立刻找到中國方面進行了抗議,但是抗議如果有用的話,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這個東西了,對於英國人的抗議,中國外交部根本就置之不理,反正國防部已經造成了既成事實,而且根據總理透出來的口風,中國海軍想要一個駐外基地,為什麼還要弄什麼該死的獨立呢?直接飛地不行麼?反正那邊也是華人多,CMI都已經和那邊的華人領袖們談妥了,只要承認中央管制,他們就將成為新加坡的實際管理者,中央直接從他們之中挑選這個直轄市的市長,絕不空降。

所以外交部當場就沒打算給英國人面子,直接指責了他們在香港挑動當地人舉行獨立公投,不過現在還是全**管階段的時候,這種不過幾千人的遊行什麼的直接被全部拘捕,是的,全部拘捕,中國這麼大,基礎建設工程和各種大型工業建設項目多如牛毛,現在人力資源不足這個事情讓工業部叫苦連天,雖然可以用非常廉價的方式從日本方面僱傭人力建設,但是從工業統合部時期留下來的習慣,他們明顯更喜歡勞改的重刑犯,這個完全不用開工資的。

因為亞洲戰場的結束,這種犯人的增加速度基本上已經變得非常的緩慢,所以這次的事情一出現苗頭,工業部就開始了活動,反正最後我們只知道那些素質不夠高的示威者迅速變成了打砸搶的暴徒,隨後被軍隊鎮壓了,全部以戰時破壞社會穩定的罪名,適用叛國罪處罰,幾千人都被迅速的丟進了監獄,然後飛快的被丟去工業部的一個個工地服刑。

而且讓中**方非常意外的是,最後一任駐港總督彭定康,也被中**隊直接抓住,抓捕的時候他正和一群示威者的頭頭們開會,結果在憲兵突擊的時候,被砸窗而入的催淚彈加震撼彈搞得痛不欲生,根本沒有跑掉,連帶著幾名或許是隸屬MI6的英國“外交人員”全部被抓了一個現行,大量的書面資料、現金以及軍火被發現

當然後面兩項其實都是憲兵們當時靈機一動塞給他們的,從廣東的碼頭上直接調來要發往歐洲的000條長短槍支,大量子彈、手榴彈,還有整箱整箱的英鎊紙幣(這個是新印刷的反正用來拍照片,不需要太高精度,拍完就丟火堆了),當時被拉過去當做攝影道具擺拍的彭定康直接看傻了。

英國人可以說被硬生生栽贓的狠了,中國外交部門在這會兒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過也因為憲兵們搞得過了,中國政府無法公開這件事情,一旦公開這件事情,那麼就是應該直接和英國人宣戰的節奏了,現在中**隊的攤子鋪的略大,接近400萬主力部隊在歐洲(蘇聯和法國兩個戰場),國內雖然還有幾百萬軍隊,不管是訓練程度、戰鬥經驗、部隊裝備都和目前頂在一線的作戰部隊有一段距離,所以黃炳德並不打算直接開戰。

而且真打,還會有很多的麻煩,最大的麻煩就是制海權方面的麻煩,中國所有大大小小的造船廠在抗戰結束之後,一樣是在超負荷運作,新型號噸位接近6000噸的驅(un)逐(yang)艦和000噸上下的護(qu)衛(zhu)艦不斷的下水,航母也已經完成建造下水了四艘了,最新一艘正在海試之中,暴君級重型(zhanlie)巡洋艦第六艘剛剛下水一樣是在進行海試,但是實際上海軍規模海試無法和英國人比擬,所以真要開戰,陸軍很有可能會被立刻掐斷物資補充的路線。

所以黃炳德和艾克塞拉都認為要把實際的拿到手裡吞下肚才是關鍵,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整個中國政府和軍隊就協調運作了起來,歐洲讓一步,亞洲進兩步,對於英國人來說,歐洲是關鍵,但是對於黃炳德來說,亞洲是中國的亞洲,這比中**隊在歐洲打了多少勝仗都更加的重要,即使現在中國要吃下這些有點兒撐,但是只要陸路可通,撐點兒沒事兒。

雙方嘴皮子上的戰鬥自然是由雙方外交部去吵,中國方面拿著幾十名英國人的現行,只要揭開蓋子就是一場世界級的外交醜聞,這本身就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而且地緣位置也決定了,中國能夠更好的控制亞洲的方方面面,在二戰結束之後,精疲力竭的英國人,是不是還有那個敬禮勞師遠徵和中國在亞洲打一場,那真的就是一個偽命題,所以英國人在發現這個結果基本上不會改變之後,將會開始尋求中國方面付出利益。

不過杜魯門返回美國的時候顯得非常的興高采烈,顯然調節中國和英國之間的糾紛,不過是他前往中國的這次行動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相關的協議也在簽署之列,其中最大的一個蛋糕,就是日本重建專案,這個後來一度佔據日本財政一半左右的專案,整整持續了十有餘年,由中美兩國企業承擔,僱傭日本當地人重建在戰爭中被摧毀的一系列日本城市,中國投下的兩發核彈,引起了大量的併發症,山林大火什麼的都已經算是小事兒了,大量輻射塵造成的二次殺傷,讓日本人死傷慘重,自然這些地方大都需要推倒衝來,這其中能夠產生的利潤自然是不問便知。

這次博弈的結果就以三方各有喜憂告終,當然某種意義上來說,英國人對於中國方面的憎恨和敵視也算是增強了很多,而且這是很難得,英**隊不管上層軍官還是下層士兵取得了一致認識的情況,兩邊都將中國人視為可惡的傢伙,只是中**隊現在很強大,他們沒有辦法去找麻煩,尤其是中國方面還喜歡凡事先佔個理字,然後一旦有道理了,就窮追猛打往死裡揍,沒道理就乾脆拍拍屁股不和英國人扯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就是這樣,英國人還真的沒辦法簡單的將中國人攆回中國去,中國人抵達了馬其諾防線之後,德國人迅速的加強了他們在對面的齊格菲防線上面的軍事部署,這本身就已經在第一時間體現出中**隊的價值了,更別說如果讓中**隊全面從歐洲撤回亞洲,700多萬中**隊盤踞在亞洲虎視的那不會是別的東西,現在還只是一個新加坡,如果讓這些百戰精英回到亞洲,說不定就是直接陳兵印度邊緣,隨時準備搶奪大英帝國皇冠上面的明珠了。

雖然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機率不是很高,但是英國人還是不想看到中國人輕鬆的將自己的部隊調回亞洲,他們更希望在接下來的戰鬥裡面,德國人能夠好好的消耗一下這群中國人的部隊,這讓不會在未來在亞洲出現一個讓英國如鯁在喉的強大國度,身為世界上最大的攪屎棍,他們是絕對不希望看到這一點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