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參謀部在194年年底,公佈了****的194總結報告,並且給總計7名****軍官進行了晉升,其中包括了在蒙疆方面軍打得不錯的章靖民,正式的晉升到了中將軍銜,算是一隻腳踏進了****高層的行列裡面。()

在這個晉升的命令一下,衡陽的章家連著擺了一週的流水席,章靖民因為在武漢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所以沒有回來,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章家的狂歡,拄著柺杖的老爺子拍板決定,要給自家最出息的孫子長臉,幾百萬參軍的湖南湖北子弟兵裡面,頭一份光榮,章家怎麼都要好好的彰顯一下。

章家作為最早跟隨黃炳德的勢力,工業統合部從一開始就是非常的照顧,隨著章靖民在前線打得越來越出色,艾克塞拉甚至親自前往章家的工廠幾次,訂單和裝置升級從來就是第一梯隊的,在長沙搗鼓的那一個50萬年常量的鋼鐵廠,章家佔了最大的分子,章老爺子在晚年了,突然有一種回到年輕的時候,燃燒著為這個國家做點兒什麼衝動。

最後章老爺子認捐1萬套棉大衣,同時半價提供另外一萬套,這都是自家工廠裡出的,只要一個成本價,不過就算是這樣,也讓****後勤部長非常高興,東三省的部隊被服雖然不缺,但是隨著戰爭的程序,蘇聯這邊的情況越來越糟糕,幾百萬的蘇聯軍隊的物資補充都指著現在看起來相對安定的中國,蘇聯國庫的黃金儲備正在源源不斷的被送往中國,變成各種的武器裝備,還有各種的物資,送到蘇聯戰場的前線。

不少當年曾經在中國有過觀摩經歷的德**官,現在都已經是德國一線部隊的指揮官了,他們指揮的部隊擊退蘇聯人之後,他們看著那些眼熟的繳獲物資(紅腸和各種罐頭),都露出一種哭笑不得的表情,中國人真的距離他們不是非常的遙遠了,而這一次他們顯然將要成為敵人。

當然他們也都有聽說,在北非抖了很久的隆美爾終於在蘇伊士運河前遇到了強力阻擊,而阻擊他的部隊就是中國人的一個旅,這個旅和隆美爾的北非軍團死磕到了幾乎最後的一兵一卒,殘部才緩緩的撤過蘇伊士運河,不過裝甲部隊損失殆盡的北非軍團也只能看著近在咫尺的蘇伊士運河哀嘆。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獲得了蘇聯人正式的訂單之後,****開始將一輛輛被冠以is名稱的t10型坦克推上火車,送往蘇聯,而蘇聯人這邊用第一批送到的正是量產型號組建了兩個裝甲旅(毛子的裝甲旅其實裝備額坦克數量和德國人的裝甲營差別不是很大,當然這裡說的德國人的坦克營是滿編情況下的編制),好像試圖在這個的基礎上進一步擴編軍隊。

只是隨著戰爭的程序,蘇聯失血太過於嚴重,而且他們的領導人斯大林,在連續的失敗之後,變得越來越偏執,雖然必須得承認他的不準撤退的殘酷命令,讓蘇聯紅軍沒有發生可怕的潰敗,但是也讓蘇聯紅軍的損失到了一個讓人咋舌的地步。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紅軍再一次的擊退了德**隊進攻,不過這次的戰鬥結束之後,****和美國人不約而同的在向著後方的報告中希望各方做好蘇聯人丟掉莫斯科的可能,因為雖然說是蘇聯人打贏了莫斯科戰役,但是德國人並沒有被完全驅逐出莫斯科,他們的部隊最近的距離莫斯科只有幾公裡,而這一次雙方投入總兵力超過三百萬人的廝殺,結果是莫斯科已經基本喪失了作為一個城市的功能,整個城市被兩邊反覆進行的炮擊轟炸幾乎徹底的摧毀,蘇聯政府已經撤出這個城市。

這裡是不是德國人進攻的終點,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他們只是覺得德國人好像無法匹敵一樣的強悍,讓偉大同時強大的蘇聯像是一頭被放幹了鮮血的巨熊一樣,空有碩大的身軀,卻已經沒有力量來繼續揮舞爪子了。

因為這樣的情況,蘇聯政府正在強力要求****立刻出兵,不過不是在蘇聯本土,而是和美國人一起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盡最大可能的逼迫德國人抽調部隊返回歐洲大陸作戰,對於這一點,黃炳德還是贊成的,不管是貫穿西伯利亞凍土的大鐵路,又或者是從中國延伸往歐洲的鐵路,承載能力都已經到達了極限。

蘇聯人已經將他們的遠東部隊幾乎全部抽調乾淨了,而工業設施被嚴重破壞的蘇聯人目前依靠著西伯利亞鐵路從中美兩國輸血,如果中國裝備精良的百萬大軍越過中蘇邊界參戰的話,很有可能會是拖垮蘇聯後勤的最後一根稻草,更別說在軍事指揮權上中蘇雙方存在著巨大的分歧,畢竟中國人不可能老老實實的去替蘇聯人送死,導致中國人遲遲不派出蒙疆方面軍的百萬大軍。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人乾脆的要求中國人將他們的部隊調往歐洲戰場,爭取在歐洲戰場上一口氣對德國人造成巨大的威脅,讓德國人和一戰一樣面臨一個可怕的兩線作戰環境,不得不從已經看到了勝利曙光的蘇聯戰場面抽調軍隊來保衛德國的本土,這樣的話蘇聯人將會獲得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

不過從最近非洲軍團獲得了緊急增強的情報來看,德國人對於這種可能要麼就是已經有所預見,要麼就乾脆已經獲得了相關的情報,所以既然在這個殘酷的冬天無法對蘇聯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德國人索性將幾個在法國修整的德國裝甲部隊和黨衛軍部隊送往了北非,顯然是打算一鼓作氣的攻入埃及,剪斷掉大不列顛的輸血管中最粗的一條動脈!

這也就導致了****這邊不得不加快調集部隊的動作,陳暉和章靖民都不知道的是,****這邊調派的可不只是一個簡簡單的憲兵加強營,而是兩個陸軍軍級單位,其中一個由三個步兵師組成的遠征第二軍很有可能是章靖民率領,而另一個則是****陸軍上將莫(莫德爾)將軍率領,而陳暉的獨立炮兵旅在換裝m型自行火炮之後將會作為增強火力出發。

雖然英國人很不願意,但是卻被****總參謀長曼施坦因元帥的一句“請問貴國陸軍在這次世界大戰裡打贏了幾次百萬人規模的戰役,我們不多,大概也就五六次。”給嗆得半死,不得不捏著鼻子同意了莫德爾將軍在抵達北非之後,獲得戰區中相對獨立的戰鬥指揮權利,但是在大方向上必須配合英軍進攻,當然這個說法讓曼施坦因差點兒笑的背過去,你們的士兵都在說“真隆美爾!(當年英國的第八集團軍真這麼說)”你知道麼,大使先生。

一開始,出於惡趣味,黃炳德一度打算讓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隆美爾擔任****指揮官一職,隆美爾本人對於這種自己和自己交手的機會也非常的感興趣,但是曼施坦因堅決的抵制黃炳德的這一惡趣味,“想在北非確實的贏得勝利,你需要一位穩妥的將軍,而不是一個你不知道他在哪兒的將軍。”

曼施坦因提名的人是蒙疆方面軍現任指揮官,愛德華。迪爾特,還有目前在華北方面軍中擔任指揮官的奧托?莫裡茨?瓦爾特?莫德爾上將,曼施坦因建議的這兩位,對於防禦都非常擅長,如果真的是他們帶隊前往北非參加作戰,那麼****可能並不會出現隆美爾將軍帶隊那種對攻場景(我個人覺得,真要是兩名隆美爾對決,妥妥的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天馬行空的作戰和瘋狂的進攻交織在一起),但是對於****來說,可以透過防禦來消耗德國人的進攻力量,然後將他們送進地獄。

考慮了一下曼施坦因的提議,黃炳德不得不承認,比派遣隆美爾確實靠譜一點,不過黃炳德並沒有選擇功勳已經到達頂點的愛德華出任****總指揮,而是之前攻陷北京城的莫德爾上將,顯然,黃炳德希望透過這一戰之後,給****之中再增加一名元帥,而在之前的收復東三省的戰鬥之中,時任****總參謀長的古德裡安已經被確定成為****第四名元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唯一的疑問,就是****第五名元帥到底是誰,掃平朝鮮半島的任務已經明確是隆美爾掌中之物了,摩拳擦掌的隆美爾打算不等雪全部化開就發起全面進攻,爭取一口氣將日本人掃下海,兵鋒直接推到日本海邊,屆時將會不只是****的戰略轟炸機能夠對日本發起轟炸,各種戰術轟炸機也將參加到摧毀日本的行列之中。

留給莫德爾競爭的機會不是很多,時間也是非常的緊張,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莫德爾率領著他的領導團隊先行乘坐飛機前往北非,他將在那裡實地看看,他的敵人!還有他的隊友!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看小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