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一發坦克炮飛快的跨過戰場,在日軍控制的荊州城頭帶起一團火光。{}

“叮叮噹噹……”密集的子彈從高聳的城牆上面瘋狂的潑灑下來,在湘軍的坦克和裝甲車的正面裝甲上密集的打出火星,鬼子眼下毫不顧忌彈藥消耗,瘋狂的潑灑著彈幕。

“轟……”坦克兵們努力的轉動炮塔,向著一個個日軍的機槍火力點開炮,可是夜幕之下,鬼子的機槍點噴吐出來的卻不見少,依舊把湘軍的裝甲車和坦克敲打的叮噹作響。

湘軍的步兵躲在坦克和裝甲車的後面,不甘心的看著月色中高聳的荊州城牆,上面一個個垛口中噴吐著灼熱的火舌,那是鬼子的重機槍火力,雖然他們旅的重型迫擊炮和坦克的坦克炮已經摧毀了一些,但是眼下這種火力密度面前,步兵根本無法離開坦克進行衝擊,鬼子也打了照明彈,而失去了步兵掩護的坦克,貿貿然的靠近城牆,那麼最後的結果十有**是被鬼子丟下來的燃燒瓶點燃,就這樣,湘軍的進攻被遏制住了,雖然不甘心的士兵們還在試圖繼續進攻,但是效果並不大,反而因為城頭密集的機槍火力損失不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說城牆這玩意,隨著現代戰爭中爆炸物的威力越來越大,它的價值不斷的開始變小,只是似乎眼前的情況,給湘軍一眾完全另類的感觸,湘軍一貫以來還真的沒有進攻這種要塞型的都市的經歷,防禦倒是很有心得,這可以說是第一次堅固要塞的進攻戰役,所以湘軍的第一次進攻不利並麼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荊州,一座古城,耳熟能詳的三國中,荊州富庶,是兵家必爭之地,相比之下,武漢的歷史似乎要短一些,然後這一座曾經作為一州之地治所的城池,有著寬厚高聳的城牆,現在的城牆是清順治三年(1646年)重建的城垣,並重新命名城門:東為寅賓門,東南為公安門,西為安瀾門,南為南紀門,大北門為拱極門,小北門為遠安門。整座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1。千米,城內面積4。50平方千米,周長11。81千米。城牆高8。8米,頂面寬~5米,厚10米左右。有城垛4567個,炮臺6個,通往城外下水道6條,可以說單論城牆堅厚程度,未必輸給湘軍前身198師曾經戰鬥過的南京,而和南京不同的是,荊州城附近地勢平坦,只幾座起伏高度在500米以下的山丘,而且也不是緊靠著荊州城,佔據了,也並不能說對荊州城攻防有多少的優勢。

當然一開始,剛剛得到增援的荊州日軍,並沒有忘記試圖在八嶺山遲滯一下湘軍的腳步,但是黃炳德直接讓南宮的山地步兵團和蕭曉的步兵團去負責解決這個麻煩,然後帶著第四軍主力部隊直撲荊州城而去,黃炳德非常清楚他的時間非常緊張,渡河和集結就已經花去了天時間,眼下可沒有多餘的時間浪費,所以他想一口氣的擊潰日軍在荊州的駐防部隊,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據守荊州的日軍居然毫不猶豫的龜縮在城內,一副要和湘軍好好打打巷戰的架勢,荊州城高聳的城牆成了湘軍。

根據湘軍此前的報告,荊州城內的日軍數量大致上有4~5萬人,算上增援過來的日軍和此前被擊退到這裡的日軍,眼下荊州城裡的日軍數量可能接近10萬之數,因為也算是和****對峙的前線,所以這裡的日軍彈藥儲備非常充足,偌大的城池裡面也有足夠的地方提供日軍展開火炮,所以從從一開始,荊州城就能發揮一座完整的要塞作用,如果一定要給這座深溝高壘的古代城池給出一個詳細的對比,倒是有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蘇德戰爭開始的強大的德國國防軍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碰到的第一個硬釘子,蘇聯布列斯特要塞,該要塞坐落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兩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個小島上,由中央工事和個橋頭堡組成,而環繞中央工事的磚牆厚度有米,而在攻佔這座要塞的過程中,德國人可是動用了包括卡爾重型臼炮在內的大量炮兵,反覆的用轟擊,前後投入的士兵也有數萬之多,但是戰鬥依舊長達1個月。

而這種花一個月的時間去攻佔一座要塞的情況,剛遑論荊州城的面積遠遠比布列斯特要塞大,而且駐守的日軍數量也遠比布列斯特守軍來的多,戰事拉的漫長可是目前為了達成武漢戰役目的湘軍根本無法接受的,如果自己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將部隊推進到武漢的話,鬼子還不把他們的聯合艦隊在長江上擺開了等著和湘軍打擂臺?!那攻克武漢,湘軍將要付出的慘重代價是黃炳德不願意看到的。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小的部隊損失攻佔荊州,成了擺在黃炳德眼前的一個問題,而且黃炳德希望儘可能的給荊州保留比較完整的功能,這對湘軍隨後進攻武漢是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的,當然了,減少誤傷平明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湘軍的炮擊對於平民殺傷過大,也是不太好看的一件事情,這一點對於黃炳德實際掌握荊州有不小的影響。

更何況雖然現在湘軍的規模和戰鬥力已經上來了,可以說以現在的軍力投入到第一次武漢戰役時和當時的日軍再來打一場,說不得湘軍就有了逆天改命的力量,只是這中間要付出的慘重的損失,不管是黃炳德還是曼施坦因都不期待這樣的戰役來一次,湘軍的家底本來就不是很多,真這樣的戰役打一場,那麼湘軍必然元氣大傷,必須蟄伏很長一段時間,這和黃炳德設想中的,不斷消耗日軍戰鬥力,等勝利的天平一旦徹底的傾斜向自己之後,就立刻出手,以鯨吞之勢席捲天下!等到那個時候,西邊的那位校長,就真的請去做校長吧,而這個時候將會是湘軍為中國攫取戰後紅利最好的時機。

所以在抵達之後,黃炳德不等天明立刻命令傅辛丞的摩托化旅進行了一次試探性質的進攻,而這次試探,從一開始就非常的不順利,鬼子在城頭不知道怎麼發現了傅辛丞的部隊,雖然日軍沒有投入什麼大口徑的加農炮,但是從後方打來的炮彈非常準確的覆蓋了傅辛丞的摩托化旅的進攻路線,一番人仰馬翻是不可避免的,當然,湘軍這邊的炮火立刻做出反應,整個荊州西側城牆立刻遭到湘軍的覆蓋炮擊,炮火打得城頭碎石紛飛,幾處城樓也在炮火轟鳴之下垮塌,湘軍第二軍和第四軍的數個m198型重加農炮兵營,在得到命令之後立刻展開,半小時的炮擊打出了超過5000發炮彈,密集的彈幕之下日軍那邊略消停了一些,傅辛丞的摩托化旅順利的開進到了進攻距離。

傅辛丞的部隊等在炮火剛停,就簇擁著裝甲車和坦克向著前方進攻,雖然湘軍反擊的炮擊給日軍不小的損失,但是日軍依舊很快的出現在城頭,居高臨下的用重機槍掃射傅辛丞的部隊,很快,傅辛丞的步兵就被壓制住了,被壓制在了城頭不遠處,沒能繼續推進,這讓傅辛丞非常不滿,在他的命令下,他的部隊的重型迫擊炮反覆的轟擊城頭附近。

“讓傅辛丞的部隊撤下來吧,兵力不能這樣白白消耗,以我的名義簽發一份命令,讓空軍明天早上派出俯衝轟炸機,對西側城牆集中轟炸,爭取崩開幾個口子,同時命令炮兵,目前彈藥充足,讓他們明天也集中炮擊西側城牆,爭取一次性打出我們想要的成果,總之我只要時間。”黃炳德見日軍防禦的嚴密,再加上傅辛丞所部即使突破日軍的火力攔截,那高聳的城牆,已經成為湘軍進攻最大的障礙,既然這樣,也就顧不得什麼保護文物古跡之類操蛋的事情了,集中炮火摧毀它成了當務之急。

而和自己在南京打防禦作戰不同的是,湘軍有重炮,日軍手裡也有不少的大口徑重炮,甚至可能得到海軍艦炮的支援,湘軍如果想靠步兵發起強攻,那麼必然要面對日軍的炮火打擊,就算面前實現突破,也會導致湘軍突入部隊損失慘重,缺乏足夠的進攻力,甚至被日軍重新逐出,這樣的情況黃炳德是絕對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命令取消傅辛丞所部的進攻,同時讓連續強行軍的自己部隊休息一下,等明早空軍的轟炸和火炮轟擊,看看現代的戰爭兵器是不是能夠給予這些曾經有效的防禦體系一點兒沉重的壓力,如果鬼子認為,黃炳德會因為時間緊迫為強行用士兵的性命來堆砌勝利的話,那麼他們就猜錯了,所以黃炳德下達了之前的命令,說完之後,黃炳德將望遠鏡往士兵手裡一塞,頭也不回的走了。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看小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