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湘軍這種在白人大老爺們眼裡,只是地區級衝突的戰鬥,不管打得多麼出彩,那都只是地區級的戰鬥而已,事不關己,只是這些白人老爺們眼裡的一種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除去那些將軍們對湘軍這個突然崛起的勢力手裡的一系列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之外,並沒有誰會說非常的關注湘軍,再怎麼上升,他們也不過是這個世界棋盤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而現在,歐陸戰場的再一次戰火重燃,這就關係到他們的身家性命了,在0年前的那場戰爭,死傷數千萬人,很多倖存者依舊記憶猶新。時隔0餘年,德國人又來了!而這一次,他們沒有騎著馬,而是開著隆隆的戰車,肆意的將波蘭這個在上次戰爭結束之後才重新建立的國家凌虐,他的裝甲擲彈兵們,即將終結這個國家短暫的復國,波蘭號稱強大的騎兵,已經無法阻擋這些用鋼鐵組裝起來,噴吐著黑煙的怪物,直接被碾壓過去了,波蘭全境的陷落已經是在時間表上的事情了。

雖然說,英國和法國人,對於德國人的這一步調還是屬於預設狀態,相對於他們的手下敗將德國,他們更加恐懼的,是那個****了的紅色帝國,那個透過大量的殺戮和不講道理的鐵腕,將一個充斥著灰色牲口國度的俄羅斯,變成了一個擁有強大力量,並且在四下輸出革命的國度,cccp的旗幟和鐵十字旗的碰撞,才是這兩個國度劇本上寫好的內容,為了讓一戰後衰弱的德國,重新變得強大,他們不惜同意德國人一步步吞併捷克,全球最大的幾個軍事工業集團之一就這麼白送給了德國的那位小鬍子。

嗯,當然,這次德國人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是不是給力的有些過頭了點……

波蘭的好歹也是糾集了二三十萬的部隊在佈防,居然這麼被德國人的鐵蹄,熱軍刀切黃油似的碾過去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登時就是一頭冷汗,給力也不能這樣吧,這讓我們這些個賣隊友的情何以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截止波蘭戰役為止,是英國和法國對德國人保持絕對優勢的最後一個階段,從重新佔領萊茵時的聯軍可以完全碾壓德軍,到此時的可以戰勝,英國人和法國人自己放棄了可以相對輕鬆結束二戰的最後機會),所以歐洲的幾大豪強,除了繼續開心的向著華沙進軍的德國人之外,眼下是一片風中凌亂的情況,他們搞不清楚到底應該怎麼對應這種情況,因為可以確認的是,德國人的強大,已經到了可以威脅他們的時候,尤其是在戰鬥中大出風頭的裝甲部隊,英法兩國必須立刻找到抵禦他們的方法。

而這個時候,英法兩國的領導人,才突然想起來,被他們的海外機構千辛萬苦的買回來,但是卻在請了一群本國的相關技術磚家評判,卻得出了工藝複雜,生產成本高昂,裝甲一般,速度太高導致機件磨損非常快等重大缺點,綜合評定之後給出了“不過如此,鄉下土包子不懂坦克應用”評價的vk160,這會兒正在倉庫裡吃灰來著,而這些東西剛剛在德國人手裡打出了一場近乎於神蹟的戰役,雖然德國人的報紙和視屏片段上全是他們的號坦克,但是英法兩國並沒有被德國人騙過,他們從波蘭人的描述中確定了給波蘭帶來無邊恐懼的坦克型號具體是哪一個,波蘭軍隊深刻的體會了那種手上大部分的反坦克炮淪為敲門磚的無力感,英國人和法國人還從波蘭手裡弄到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波蘭人千辛萬苦擊毀的vk160照片,他的正面最起碼有著0個以上的被反坦克炮或者槍擊中的彈坑,但是最後似乎是被憤怒的波蘭炮兵拉平了他們的重型榴彈炮,用大口徑炮彈覆蓋了德國人的坦克叢集,最後只有這一輛坦克不幸的被炮彈直接擊中,完全不可能修復,被德國坦克兵們拋棄在了戰場上,也是波蘭軍隊為數不多的可以確認的對vk160的戰績。

而這個時候,英法兩國的高層,才各自匆忙的將他們手裡的vk160型坦克從倉庫裡拖出來,拉到靶場上進行測試,當然,這個湘軍早就做過的事情,有多麼的瞎人狗眼,這裡就不再複述了,反正可以確定的是,兩國的軍方高層那天離開靶場的臉色都不是那麼的好,他們顯然將會因為這次測試不得不更新自己的反坦克炮,同時解析這種坦克擁有的種種技術帶來的變化,至於應用與否,那就得看他們各自的看法了。只是,對於這一點,湘軍總部對於英法表示同情,因為對於德國人來說,手裡的vk160不過是一批昂貴的一次性消費品,他們根本沒有打算為此單獨的開啟生產線來生產部分的意思,甚至大部分的額消耗配件也是採購整車的時候湘軍附送的,雖然就效能上來說,vk160並不輸給最初型號的t4,甚至和後期型的也可以一戰(別和我提t4-85,這裡指的是裝備了76炮的那一批),但是德國即將投產的4號坦克,嘛那貨就算英法升級了步兵手裡的反坦克炮,只要不出現湘軍那種一步到位的心態,估計也是看著發呆的結果吧。

當然了,如何打坦克,如何防禦裝甲部隊,如何遏制裝甲部隊的進攻,立刻成了時髦的話題,這一點上,美國人立刻找出了湘軍在武漢長沙戰役時的一系列作戰的資料,這些資料中的部分,是他們的隨軍觀察官親眼看到的內容,雖然日軍的坦克和湘軍的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是裝甲部隊依舊是裝甲部隊,該有的一切特徵還是具有的,所以這一份資料就顯得非常有價值,在仔細研究之後,美國人確實發現了一些不錯的東西,湘軍將一些在研究過程中開發出來的輕型底盤,拆掉了炮塔,安裝了大口徑的火炮,直接投入使用,這些雖然說起來是粗製濫造的東西,這些被湘軍稱為坦克殲擊車的臨時型號在戰場上輕鬆的用這些大口徑火炮在一次遭遇戰中,一口氣摧毀了日軍近百輛坦克……美軍的軍官們直接盤算著是不是在m7的底盤上安裝湘軍給t9(不久之後就應該改稱m9型)重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這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

當然,美軍同樣觀察到得,還有湘軍的步兵反坦克方式,燃燒瓶和集束手雷這種自然不用多說,而且燃燒瓶的廣泛用途也被美軍戰地觀察員報告上來了,只需要一點點的粘稠劑,嘛……不多說了,這個******。還有已經在湘軍裡面開始普及裝備的火箭筒,這次的汨羅戰役,湘軍的8團如果不是在後期打完了他們的火箭筒,估計日軍的裝甲部隊還未必敢就這麼衝進汨羅鎮這個遍地廢墟,到處都是戰場的環境和湘軍廝殺。

這是直接賦予了湘軍的步兵和裝甲單位作戰的能力,不用向之前一樣,靠上去用炸藥和燃燒瓶搏命,而且更加讓美國人心動的是,這款直瞄的近距離的支援武器,在更換了彈頭之後,經常被湘軍的士兵用來敲掉一些日軍手裡的支撐點和火力點,相對於靠投擲的手榴彈,這種不能說百分之百解決問題的方式,至少就目前來看,換裝了榴彈頭的這款武器,不但能夠將更大的戰鬥部投送到手榴彈不一定能夠投擲的到的遠距離,而且瞄準也更加的方便,是一款相當有效率的支援兵器,至於湘軍工業區抱怨的加工困難和使用價格高昂之類的問題,美國人似乎直接就無視了,不過讓他們警惕的是,湘軍的火箭彈技術來源,似乎是德國人那邊,換而言之,雖然眼下沒有看到,但是德國人很有可能弄出來的東西,這簡直是一個壞消息。

嘖,當初為什麼不來找我們,想到這裡美國人撇撇嘴,這算是歧視麼。

不過,美國人也在好奇,按照湘軍的說法,早在198年至199年,德國人就拿到了很多湘軍的空想坦克圖紙,其中最接近成品的vk450p(a)和vk00/4(找不到具體番號瞎掰的,就是ot裡的/4型坦克),已經在之前和德國人的交易中早早就被買走了,按照美國人的演算法,怎麼著這快兩年的時間了,德國人手裡應該有點兒乾糧了吧,當然,美國人沒想到的是,德國人拿到的圖紙太詳細,而天性嚴謹的德國人幾乎是以全新研發的態度,來仔細推敲這兩份圖紙,當然了,這結果也就導致兩種坦克從圖紙上走下來的時間,格外的漫長了,當然這個時間點,德國人到底有多少的新式坦克,黃炳德也吃不準,但是根據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兩位給出的判斷,是屬於重型坦克的vk450p(a)一個營左右,而vk00/4中型坦克應該有~4個營,而古德裡安覺得,重型坦克可能一個連都沒有,然後有5~8個中型坦克營,當然,這位給出這個資料,完全靠的是個人軍事素質和對坦克使用方式的感官上的認知,湘軍不待見重型坦克除了現實中的使用困難和沒有必要之外,也有這些個二戰名將們本身對於重型坦克定位上的不認可,雖然對於坦克戰中盾與矛互相升級,導致重型坦克出現這一理論並不奇怪,但是他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大規模的量產重型坦克,黃炳德倒是幫他們想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小鬍子喜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看小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