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實施一號作戰計劃所需兵力,日軍決定從滿洲向中國內陸大舉增兵。

滿洲調人中國派遣軍的地面部隊有:第47師團,3個獨立工兵聯隊,2o個獨立汽車中隊,12個獨立輜重兵中隊,4個野戰補充隊。

同時為了配合地面部隊的進攻,日軍大本營決定從滿洲調派遣航空兵則組建為中國派遣軍第5航空軍,由山下琢磨中將任軍司令官。第5航空軍,下轄兩個飛行師團,包括:2個飛行司令部;3個戰鬥機隊;1個襲擊戰隊;3個重轟炸機戰隊;第3飛行集團。

1943年9月28日,南京玄武湖畔。

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召開各方面軍及各軍司令官會議,部署打通大陸走廊的作戰計劃。

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親自主持了會議。

64歲的畑俊六生著一張如同病人般蠟黃色的瘦削面孔,據這是因為他在19o1年日俄戰爭期間,於旅順雞冠山一役中被一顆步槍子彈穿透了肺部所賜,畑俊六雖然大難不死,但是健康也嚴重受損,終生身材瘦削,貌似病夫。

每當在鏡子裡看到自己滿臉憔悴病容的時候,畑俊六就會想起自己的長兄,九一八事變前病死在瀋陽的關東軍司令官畑英太郎大將(注1)。

那一刻畑俊六的心中就充滿了一種異樣的悲壯:“畑家族男人的生命是註定奉獻給帝國在東亞聖戰的。”

現在畑俊六筆直地站在會議室的大幅軍事地圖前,用深沉的聲音:“眼下的戰況各位都已經瞭解,決定帝國命運和逆轉印度支那半島的戰局,就維繫於這次作戰計劃了。”

他指著地圖上代表鐵路線的黑色粗大線條,慢慢:“我軍第一階段作戰任務,就是打通鄭州至信陽的平漢鐵路線。”

“根據情報,敵軍在這一地區的主要作戰兵力為十八至二十個軍,約三十五至四十萬人。其中約有半數為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率領的中央軍。我軍應特別重視捕殲敵中央軍,尤其是消滅該戰區的核心主力——湯恩伯的第13軍。”

到這裡,他目光炯炯地盯著坐在自己右手邊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岡村君,你還記得1o年前你擔任關東軍副參謀長時,你的一名叫作田中新一的手下麼?”

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的岡村聽到司令官突然向自己問起了田中新一,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回答道:“是的,司令官閣下。田中參謀是個智囊型的軍人,可惜缺乏決斷的丈夫氣。”

畑俊六頭,緩緩:“重慶方面宣稱,18師團長田中新一已經在緬甸被支那軍隊俘虜了。緬北戰役失利,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軍事挫折,而如果田中被俘屬實的話,則更是帝國陸軍的恥辱。”

道這裡,他用細長的眼睛看著岡村寧次:“岡村君,你一向以多謀敢戰而成名,又是當年“巴登巴登盟約”(注2)三羽烏之領袖,這次我想任命你為平漢線南段打通作戰總指揮,相信這次你一定不會讓帝國陸軍蒙羞的!”

岡村寧次的右眼瞼的一塊肌肉微的抖動了一下,他立刻挺起了胸膛,:“是,長官!”

畑俊六滿意的頭,繼續問:“你再中國戰場作戰多年,對敵人非常瞭解。現在在第一戰區,敵軍的數量過4o餘萬支那軍隊,又仰仗著黃河天險,你打算如何來動進攻?”

岡村寧次胸有成竹地:“第一戰區的敵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分屬於不同的指揮官,基本上可以分為蔣鼎文和湯恩伯兩個集團。這兩個人都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性格老成守重,屬於典型的‘守土派’。自中條山會戰後,我軍與敵軍河相峙已達兩年之久,因此蔣對黃河南岸防線十分器重,將麾下4個集團軍過25萬人馬,迭次配備於約2oo公里的黃河南岸,而廣大後方幾乎無機動兵力。一旦我軍主力突破黃河南岸防線,蔣必然驚慌失措,以他的性格會立即囤積重兵堅守洛陽重鎮,即便有再好的作戰機會他也不會出兵作戰。”

岡村道這裡,略聞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畑俊六司令官,見後者正欣賞地看著自己,信心更充足了,繼續道:

“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湯恩伯則是個比較可愛的人物,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算起來也可以是我的同門師弟了。他兼任民政之後河南南部出現大災,但他卻大事擴軍而且為了維持軍費大肆徵稅,所以河南民間有所謂“水、旱、蝗、湯”四害的法。”

到這裡,他故意稍作停頓了,用目光環顧了一下會場四周,很多高級將領都因為他調侃的語氣而露出笑意。

岡村滿意地繼續道:“但是他的部隊是重慶軍的精銳,裝備和戰鬥力都相當不錯,因此也不可以看他。”

畑俊六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這麼,岡村君已經想到了破敵的方法?”

岡村寧次頭:“我研究了湯恩伯的戰法,現他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喜歡保存實力,不願意打硬碰硬的正面野戰對壘,而是喜歡運動戰,慣於在敵軍退卻時集中兵力突擊一翼。因此我認為,我軍在突破黃河防線後,蔣必然退兵自守,這時候我會安排內蒙的戰車第三師團秘密南下,部署在戰線後方,然後正面軍隊作出退卻的姿態,湯的部隊必然反攻,我軍戰車部隊就趁這個機會摧毀湯恩伯部。”

“湯一旦意識到自己中計,按照其保存實力的宗旨,必然會率軍撤退。這時候,我軍就可以從容地對付困守在洛陽的蔣鼎文部了。”

岡村語音剛落,會議室裡就響起了響亮的掌聲。

畑俊六難得的大笑著:“有岡村君這樣的出色謀劃,我軍成功指日可待!”

這一刻,岡村卻沒有笑容,他冷靜地看著窗外西北方向的天空,心中默默想著:“湯恩伯,你已經準備好了麼?”

注1:畑英太郎

日本陸軍大將。關東軍司令。1871年生於日本福島縣。弟弟陸軍元帥畑俊六,他倆還有一個妹妹嫁給了工兵出身、曾擔任臺灣軍司令官的牛島實常中將(陸士16期,陸大25期)。

1929年7月1日,畑英太郎繼任關東軍司令官,主張迅將滿洲變為日本殖民地,並以此進一步向中國內地擴張和痛擊“赤化的策源地蘇聯”。並同關東軍高階參謀板垣徵四郎大佐、石原莞爾中佐等人,積極策劃對張學良領導的東北軍進行較大的行動,即嗣後的九一八事變。193o年5月1日,晉升陸軍大將。5月31日,畑英太郎在全面策劃侵佔滿蒙、製造日軍更大的軍事行動之時,在瀋陽關東軍司令部患急病去世。卒年五十九歲。如果他不死,九一八事變也許就會生在他任上

注2:“巴登巴登盟約”三羽烏

1921年,岡村寧次作為巡迴武官赴歐美考察,在東久邇稔彥引見下參拜了皇太子裕仁,並替裕仁蒐羅駐外武官作為黨羽,同年1o月27日在德國與永田鐵山、畑敏四郎結成“巴登巴登盟約”,立誓打倒軍隊中的長州閥元老田中義一等陸軍中堅人物勢力,擁立太子即位,這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三羽烏之盟。這一天被日本史學家視為昭和軍閥的誕生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登巴登聚會還有第4個人——東條英機。儘管他後來出任日本戰時相,可是在巴登巴登他只是替永田鐵山煙和站在蒸汽浴室門口放哨的嘍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