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一日,史蒂文、弗蘭科在萬般留戀中和宋明書、吳衡等人踏上了回滬的歸途,十五天的交貨時期,還有和文建陽促膝長談的軍工製造計劃讓兩個人有火燒眉毛,迫在眉睫之感。送走史蒂文、宋明書一行,文建陽和蕭飛羽、方天浩、高傳輝、成耀東、鄧丁山一頭扎進作戰指揮室。
整個漢華軍在短短的駐外休整中含勤務連已經發展到000多人,特戰連對外潛伏組不斷傳來日軍自長江沿線向安慶調兵遣將的跡象,安慶已經成為日軍侵略的重點目標。
意味深長的看著作戰會議室所有的人,文建陽感概說道:“年初二,就把大家召集在這裡,沒能讓你們過個好年,實在對不住大家,比起在日軍淫威下的百姓,我們幸福的,比起在戰場上槍林彈雨的國軍戰士,我們依然是幸福的,目前局面料想大家也是有所預感,烏雲壓頂,山雨欲來,日軍佔領南京、蕪湖長江沿線城市,現在分兵兩路,一路直撲津浦線,為侵佔徐州未雨綢繆,另一路繼續沿長江前行,安慶、九江、然後直撲兵取武漢。我們從上海的採購物資需要大量從長江沿線運送抵達,目前在長江河道,第三國貨船可以自由在長江通航,但是大批量物資上岸和運送必須要透過日軍佔領區。所以為了隊伍的這條生存大動脈暢通無阻,我們必須要在沿江建立自己的武裝活動區域。只有建立自己的武裝區域,擴大我們的實力,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抗日戰場讓小鬼子傷經動骨。大家都說說各自意見”
後世的資訊資料讓蕭飛羽、方天浩和高傳輝優於別人有洞察先機和未雨綢繆的預判性,蕭飛羽首先說道:“日軍佔領蕪湖,從目前的兵力調動分析進攻安慶是水到渠成之事,現在日軍重兵雲集在蕪湖、南京。為了維穩後防安全,和全面佔領中國的意圖,日軍兵力由城市為中心向周邊縣級區域步步為營覆蓋也是發展必然態勢。所以我們要及早出擊,在日軍還沒有完全重視起我們之前將自己武裝的越強越益,目前我們盡全軍之力也只能和日軍一個聯隊周旋,根基淺,沒有打持久戰的物資保障和兵員保障,趁日軍主要兵力在集中佔領、攻擊沿江城市,我們要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建議,我們兵力推進到青陽縣,包圍青陽,謀劃池州,池州沿江跟近,只要我們能再池州站穩腳步,我們就能源源不斷的接收來自長江河道的物資,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原始的初級加工和槍械維修等核心產業。隊伍才算不是無根浮萍,才能做大做強”
文建陽、高傳輝、方天浩點點頭,蕭飛羽的戰略思路基本和三人眼光一致,鄧丁山疑惑不解的說道:“為什麼不直接佔領安慶,安慶比較池州更具有長江航道優勢,也更利於以後我們和鬼子對決”
文建陽接話說道:“不直接出兵安慶,首先是因為安慶現在是國民政府皖省首府,目前日軍還沒有染指安慶,國難當頭,我們應該一致對外,攜手抗日。其次作為長江沿線重要的城市,安慶也是日軍進攻武漢勢在必得之地,以隊伍現在勢力,即便是佔領安慶,也是無力扼守,反而會在城市攻防戰中平白無故消耗我們的戰爭潛力,得不償失。”
鄧丁山點點頭道:“還是文營長、蕭連長想的周到”
文建陽如此解釋,原本和鄧丁山有相同想法的其餘眾人截然明了,再無異議。
根據漢華軍各連隊規模建制,漢華軍又進行部隊成建以來第三次編制。
漢華軍實行團級軍事責任制,團長文建陽。
漢華軍一連擴編為漢華軍第一營,鄧丁山為營長,副營長丁德彪,一營授漢華軍玄武營。
漢華軍二連擴編為漢華軍第二營,營長為方天浩,副營長張大勇,二營授漢華軍青龍營。
漢華軍三連擴編為漢華軍第三營,營長為蕭飛羽,副營長石忠國,三連授漢華軍白虎營。
漢華軍四連擴編為漢華軍第四營,營長為成耀東;副營長張楚良,四連授漢華軍麒麟營。
漢華軍特連擴編為漢華軍特戰營。基於在殲滅富仁大隊和加藤中隊之戰中的優異表現。薛語嫣擔任特戰營營長,副營長劉大春。
高傳輝擔任漢華軍副團長,同時兼任特戰營戰術指導和訓練指導。
漢華軍後勤連改革為後勤部,王來喜擔任部長,統管後勤保障、物資調配。
成立漢華軍炮兵連,石鐵柱擔任炮兵連連長。
根據隊伍更新列裝武器規劃,各連營統一裝備。漢華軍一營、二營統一列裝日式裝備,三營和四營、特戰營未來列裝購買的美試裝備。後勤部列裝之前在黑馬泉繳獲的國軍裝備。
列裝更換計劃,最屬春風得意的就屬特戰營,統一裝備M1加蘭德步槍和M1911手槍,加上之前一定數量的湯姆遜衝鋒槍,如果在配置輕重機槍,其火力強度估計在整個國內戰場獨領風騷。相對於方天浩的豁達,鄧丁山看到其餘各連計劃換裝美式裝備,而自己是日式裝備,難免有點失落。但經過方天浩一番耳語。鄧丁山即刻是如換一人,眉飛色舞。
方天浩說第一,各連隊日軍輕重武器集合在一起,火力密度比較其他連隊只強不弱,方便補給,不受後勤限制。第二,方天浩對鄧丁山說更好的裝備還在採購中。
所以鄧丁山堅信方天浩所說,好貨還在後面。
剩餘槍支則除新兵訓練之外全部封存保管。
所有規劃佈局結束,在尖嘴嶺士兵濃烈熱鬧的年味中,漢華軍緊張的投入到對日交鋒的急促籌備工作當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