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輝先解燃眉之急。
具備受油能力的兩架“清掃者”巡邏機、架“烈火”、6架“逆風”、8架唐式遠端戰鬥機在4架“長頸鵝”空中加油機“保駕護航”下自卡拉奇升空飛掠向馬達加斯加。
架自錫蘭島升空同樣具備空中受油能力的無線電幹擾機則在架“長頸鵝”加油機、4架唐式遠端戰鬥機護航下直飛向華盛頓物資艦隊襲擊區域。
途中兩次受油,就在轟炸機編隊“烈火”、‘逆風’抵達馬達加斯加機場的同時從錫蘭島飛出的無線電幹擾機與午後時間抵達區域實施無線電干擾。
只是4架唐式遠端戰鬥機護航的兩架無線電幹擾機卻造成了近騰信竹杯弓蛇影的反應,偵察機無線電徹底被干擾,最終近藤信竹利用戰艦大功率通訊器下達了暫停攻擊的指令。
一處空城計不僅僅降低了美軍運輸艦隊損失也拯救了巴頓!
僅僅小時後近藤信竹就知道自己被算計,不一定和漢華軍關聯,但可以肯定突然產生的無線帶干擾是在虛張聲勢,不會有任何層面的戰術反擊發生。
但兩小時不僅僅意味著哪怕航速最慢的運輸艦也可以脫離艦炮打擊範圍而且天色即將落幕,兩小時卻為華盛頓運輸艦隊爭取到了整夜時間。
就在近藤信竹策劃再一次出擊獵殺的同時漢華軍、英美聯手的反擊已經進入倒計時。
馬達加斯加;
落地的機組人員不受任何人打擾的開始休息,地勤人員則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機檢當中,機場空指揮部則根據運輸船隊遭受魚雷機攻擊的資訊大致確定日軍航母活動海域。
比馬達加斯級漢華軍更加忙碌的是錫蘭島、卡拉奇、加爾各答、伊斯蘭堡。
近騰信竹襲擊華盛頓運輸艦隊僅僅4小時後高傳輝、麥克阿瑟、珀西瓦爾就確定了“水蛭行動”打擊方案。
馬達加斯加方向的遠端打擊和印度半島戰事同時打響。
近兩個月的部署、訓練、偵查;
整個印度半島倫敦後續馳援增加的蘭開斯特轟炸機、蚊式轟炸機就達到700多架,英國外加漢華軍火鳳凰、海航以及伊朗、阿富汗、尼泊爾空軍,高傳輝可以調集的轟炸機超過100架,運輸機、運輸滑翔機過1600多架,還有漢華軍龐大的飛艇運輸編隊。
數十萬支漢華軍軍工生產的H-9半自動步槍、AK-47突擊步槍裝備到英國士兵手中,同時補充裝備的還有火箭筒、MG4通用機槍各種反步兵、反坦克地雷以及羚羊戰車和多軌道自走火箭炮、武裝直升機。
特種部隊以及重明鳥近兩個月偵查後將印度半島戰術網格化,以農村包圍城市、幹道隔離雨林為目的劃出60個作戰點。
印度半島早就像一個嗤嗤冒煙的火藥桶有隨時隨地天崩地裂炸開的可能。
在重明鳥的不斷穿針引線下教派矛盾不可調和,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為主其他教派為輔在整個半島區域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教派衝突之外還有民眾和錢德勒.鮑勃的衝突。
富饒的恆河平原絕大多數區域都在漢華軍控制區域內,錢德勒上臺憑藉英國治理打下的基礎大量糧食被輸送向莫斯科和日本,戰爭爆發錢德勒政府外援通道遂即就被漢華軍自西里古裡走廊切斷,海運則自錫蘭島隔離。
農田耕種在持續的影響下幾乎荒廢,民眾食不果腹外加重明鳥發展起來的勢力築渠引導,不斷的有資訊透過各種渠道流傳在民眾,以生存為根本外加有意識的引導,民眾開始大規模的衝擊向政府軍囤糧區。
除了每日都需要承受來自空中的航空轟炸,錢德勒軍隊還要兼顧越來越大規模的內亂。
高傳輝是萬事俱備!
高傳輝萬事俱備,固守加爾各答、達卡一線的張楚良、柳程智戰略第一集團軍、裝甲第二集團軍則是只待東風。
張楚良、柳程智坐鎮加爾各答、達卡,首先奪取西里古裡走廊的合成化集團軍則被調動向濟州島參戰,在方叔洪、林子組建廓爾喀軍團協助下張楚良、林子自西里古裡死死的阻擊了山下奉文南方軍和東南亞聯軍從恆河口向印度半島的馳援。
張楚良、柳程智以及不丹軍隊為主的作戰力量並不深入印度半島作戰而是自加爾各答攻擊向吉大港直入加叻丹河口西側緬甸西部港口實兌,隨後大軍東南而下到莫塔馬灣仰光。
張楚良、柳程智呼應的並不是印度半島方向戰事而是自諒山攻入越南的鄧丁山。
將大軍投入到緬甸、越南、泰國叢林,文建陽才不會。
什麼是早期的“珠鏈計劃”,第一層含義就是以佔據地理位置的島嶼形成海岸線戰略合圍,第二意義就是以海岸線遍佈的據點為突破口,切斷對手同外界的聯絡,將軍隊或者隨軍的民眾逼迫入生存條件艱苦的叢林當中。
水蛭行動打響張楚良、柳程智就具備脫身的條件,自由政府在印度半島依舊有數百萬兵力,水蛭行動未打響之前任何張楚良和柳程智的調動脫離防線都極易造成前後被夾擊。如今時機成熟,鄧丁山已經進入越南,印度半島內亂頻繁,水蛭行動產生等同於將印度半島區域內錢德勒軍隊割裂成互不相連的數十個大區,就像分段截流,那裡還需要顧忌錢德勒軍隊自身後的攻擊,廓爾喀軍團之外張楚良、柳程智只部署了一個軍兵力協同作戰,足夠保證後翼無憂。
先於張楚良、柳程智的只待東風,印度洋大捷的漢華軍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同時向安達曼海移動。
清晨5時,距離近藤信竹發動對美軍運輸艦隊攻擊間隔4小時,高傳輝、麥克阿瑟、珀西瓦爾下達了代號為‘水蛭’的軍事行動指令。
伊斯蘭堡、卡拉奇、錫蘭島、加爾各答、達卡、馬杜賴等區域4個大型機場全部都是排隊登機的英軍、漢華軍、阿富汗、伊朗、尼泊爾、廓爾喀軍團突擊隊士兵,先於運輸機的升空,自大量中小型機場和公路機場一架接連一加的蚊式、漢式、秦式、P47H、唐式戰鬥機和各型別轟炸機、攻擊機在空指揮部有條不紊排程中呼嘯入晨光微露的蒼穹。
持續不斷被漢華軍、英國空軍轟炸近兩個月之久的印度半島上空一瞬間就是遮雲蔽日自各方向飛入的轟炸機、戰鬥機編隊和運輸機群。
海岸線也不平靜,山口多聞艦隊主力被殲滅,英國地中海艦隊、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戰艦雖然盡失但還有驅逐艦,阿拉伯海還有自地中海而來的伊朗海軍、土耳其海軍驅逐艦、近海炮艇,在徹底掌控制空權前提下驅逐艦、近海炮艇首次逼近孟買以及進入孟加拉灣印度半島海域。
大量部署未被摧毀的錢德勒軍隊防空雷達傳送出一道比一道急促的警報資訊。
高韋裡河北部班加羅爾;
城市在後世被稱為亞洲矽谷,歷史中是邁索爾王國主要都市,重要軍事據點也是先今自由政府西南軍區指揮部;
曾在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院校學習被公認為印度最有才華將官的西塔卡爾神色平靜。
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近兩個月時間內英國、漢華軍的戰術改變讓西塔卡爾早就意識到對手在部署,不間斷的轟炸已經造成了巨大損失,士兵需要用戰鬥來提升士氣,國家也需要用戰鬥來定生死存亡。
備戰的無線電指令一條一條有條不紊開始下達。
印度半島中南部海港維沙卡帕特南,港口坐落在馬翁德拉河口,屬於天然深水良港,曾先後被法國、英國佔領,戰略位置重要。
整個港口都籠罩在英國部族級驅逐艦‘索馬裡人’號、‘韃靼人號’10毫米艦炮火力打擊當中。
印度自由政府海軍除了隨同山口多聞艦隊出擊被漢華軍艦隊擊沉戰艦,所有近海炮艇、巡邏艇來得及的全部後撤到泰國海域,來不及的龜縮在孟買港和維沙卡帕特南港口。
指揮驅逐艦轟擊的薩默維爾多熟悉港口,錢德勒未執政之前自己是多次帶領艦隊進入維沙卡帕特南。
沒有任何顧忌,就是果斷的指令驅逐艦將一枚枚炮彈砸落入維沙卡帕特南港口,海面炮聲隆隆,蒼穹是自加爾各答方向飛掠而來漢華軍漢式、秦式戰鬥機、轟炸機編隊,更遠的距離則是鋪天蓋地的運輸機、滑翔運輸機編隊,海面炮擊的驅逐艦身後則是英國陸軍登陸部隊。
海陸空三箭齊發!
維沙卡帕特南西南蒙達山。
錢德勒.鮑勃東北軍區指揮部就部署在海拔1680米的蒙達山山區。
深入到山體的東北軍區指揮部負責著6個集團軍過0萬兵力的戰鬥調動。
從東北加爾各答方向密密匝匝飛掠而來的運輸機、運輸滑翔機編隊飛掠過蒙達山之後開始向銜接維沙卡帕特南和西南縱深區域的水路交通重鎮加伯萊投送傘兵。
漢華軍傘降開始,加伯萊外域原本死寂但林木繁茂的雨林就像復活一樣沸騰,大量藏匿在雨林的日軍南方軍、自由政府東北軍區士兵踩著厚厚腐葉蠕動向加伯萊。
林木稀疏區域、周邊農村,一挺挺掀掉偽裝衣的高射機槍槍口劍戟般高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