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英國眼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合縱就這樣大巧不工的被高傳輝解決。
和薛語嫣長刀出鞘、漢明珠隱而不發不同,蘇軍指揮部在嚴防死守的同時依舊堅定不移的下達指令對伊朗境內英國軍隊和默罕默德.摩薩軍隊展開瘋狂的進攻。
漢華軍傘降奪取蘇庫爾的無線電資訊已經回傳到蘇軍指揮部,但馬路諾夫斯基即無能為力也沒沒有判斷出薛語嫣戰略方向。
慣性思維中馬利諾夫斯基和阿帕納先科還是堅持了之前推理,漢華軍奪取蘇庫爾就是要利用河道達到軍隊快速南下迂迴向伊朗的戰術目的。其次兩個人都沒有預料到漢華軍有新生力量參戰。
薛語嫣在搶時間,馬利諾夫斯基也在搶時間,搶時間在漢華軍迂迴進入伊朗之前殲滅英國軍隊和默罕默德.摩薩殘兵。
發生在印度境內戰鬥直接讓錢德勒.鮑勃陷入到無計可施的程度。
印度東北方向兵力全部在西藏境內,德里機場被炸燬,南下折向軍隊至少需要進一週時間才能抵達印度河,而蘇庫爾已經被漢華軍傘降奪取。
熱鍋上的螞蟻!
夕陽西盡,越來越距近漢明珠和薛語嫣傘降旅、快反部隊出擊時刻。
伊斯蘭堡機場;
虞哲軍派遣而出搜尋印度空軍轟炸機殘骸的戰術小隊已經返回。
沒有空手而歸。
絕大多數曼徹斯特轟炸機直接在空中被擊爆成火球,但也有中彈落地爆炸保留了基礎構件的轟炸機,因為構件和承受度問題,落地的轟炸機武器系統基本保持了完好。
被拆卸的兩挺在地勤人員眼中怪異的‘航空機槍’就那樣超出想象的出現在所有人視線中,扎西頓珠、朱莉終於看到造成一架漢式戰機墜毀兩架被擊傷的印度空軍轟炸機自衛武器。
肯定是機槍,但脫離想象的是眼前的航空機槍竟然是六管設計。難怪當初空中感覺對手航空機槍火力一旦反擊射擊就像一道火龍噴洩而出。
地勤人員中有專業人才。一名負責轟炸機機檢的技術人員長時間的研究之後開口:“印度空軍轟炸機機頭、機尾安裝的是電動機槍炮塔,但這種電動機槍效能需要恢復電動炮塔原狀後實驗檢測,不過百分之百可以肯定不管是速射還是火力都遠遠超出1.7口徑勃朗寧航空機槍。”
出奇的高效,一份眼見為實感受印度空軍曼徹斯特轟炸機電動機槍威力的報告連同多管機槍和所有拆卸的炮塔構件第一時間由一架容克-5運輸機運送向根據地槍械研究所。
陰差陽錯但也是水到渠成細節的體現;
扎西頓珠第一時間向空指揮部反應了印度空軍轟炸機自衛火力的強悍,虞哲軍又一探真相的安排人員搜尋墜毀的印度空軍轟炸機殘骸,結果得到的就是由英國開發7.6毫米口徑6管航空機槍。
一切還是因為戰爭;
美國人研發了加特林機槍,但最初的加特林機槍需要由人力轉動搖把,輕便的馬克沁自動機槍的出現逐漸淘汰笨拙的加特林機槍,一戰以及之後的空戰空中戰鬥機偏慢的航速也不需要高射速、耗彈量大、結構量重的高速射航空機槍。
但對應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長時間和德國空中對壘戰機效能又遜色德國戰鬥機的英國空軍面對BF-109以及改進型戰鬥機越來越突出的高航速急需一款新式航空機槍取得優勢,就在這種戰爭壓力下英國軍工部門利用加特林機槍憑藉軍工底蘊生產出多管航空機槍,距離後世美國研發的六管速射航空機槍有很大的效能差距,因為體積和重量六管機槍也只能加裝在轟炸機,但就像漢華軍武裝直升機研發的里程碑意義一樣英國的研發也開啟了一扇航空武器質變通道。
文建陽又撿到了寶貝,繼AK47突擊步槍前身AK卡賓槍之後得到火神炮的前身六管機槍。最為關鍵是得到電動炮塔六管機槍迴轉聯動裝置、驅動電機、可移動的槍機軌道、快速釋放銷等蘊含關鍵技術的核心部件。所有部件全部被收集可以提供逆向研發。
夜色終於鋪天的將蒼穹遮掩在無盡的幽邃當中;
伊斯蘭堡、土庫曼腹地縱深區域大量飛艇同時起飛。
除了部署在中亞細亞的飛艇,方天浩為支援薛語嫣和漢明珠作戰調集了華北、西藏超過一半的飛艇。
指揮部的作戰計劃算無遺策;
閃電突擊前提是掌控制空權,即便無法完全壓制對手至少也要能牽制,在越來越多裝備大量新式戰機的蘇軍空軍集團軍威懾下無法第一時間奪取縱深區域機場就談不上閃電出擊,充其量也不過是夜間閃電突進。
薛語嫣的戰術核心是卡拉奇而漢明珠則將目光牢牢的盯在德黑蘭、大不里士機場;
三地機場都有兩個共性;
第一、機場規模滿足戰役需求;
第二、德黑蘭和大不里士機場都在伊朗腹地,卡拉奇國際機場則面向阿拉伯海,都是中大型機場但和伊斯蘭堡一樣也是非前沿軍事機場。
所以三地機場即沒有大量的野戰駐軍部隊也沒有類似蘇軍前沿機場般駐防有單兵戰鬥力彪悍的特種部隊和傘兵部隊,更沒有防空雷達。
卡拉奇在薛語嫣眼中已經是囊中之物,重點就在德黑蘭機場、大不里士機場。
漢明珠沒有賭,但分析確定即便是伊斯蘭堡的丟失讓蘇軍指揮部產生足夠的警惕蘇軍也沒有能力在一日之內在德黑蘭和大不里士組建起完善的防控體系和部署作戰力量。
誰會想到自己的下手目標非伊朗前沿機場而是距離土庫曼600千米之外的德黑蘭機場。
為避免被伊朗邊境機場蘇軍部署的雷達站探測,0艘飛艇全部自土庫曼阿什哈巴德偏西北距近裡海方向搭載出擊隊員後起飛。
0艘飛艇自土庫曼腹地起飛以躲避蘇軍伊朗邊境雷達站為目的正西飛行進入裡海空域,遂即自裡海上空分成兩隊,一隊持續向西飛行抵達大不里士,一隊南下飛躍厄爾布林士山出現在德黑蘭。
漢明珠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機會,為了儘可能的將更多兵力投送到德黑蘭和大不里士,飛艇在躲避伊朗邊境蘇軍雷達的同時儘可能的靠近裡海,兩方向單項航程超過700千米,一夜之間搶速度突擊可以完成兩次兵力投送。
很細化分配,德黑蘭機場處在漢式戰鬥機往返航程之內,天明就可以得到漢式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編隊馳援,大不里士機場則在漢式戰機往返航程之外。德黑蘭伊朗駐軍相對大不里士集中,但漢明珠突擊到大不里士遠需要超出抵達德黑蘭時間,所以飛艇首次投送主要兵力全部集中向德黑蘭機場,第二次則重點向大不里士機場投放。
兩地累計有4艘飛艇升空遂即便極限速度飛赴向目的地。
無需有任何顧忌,伊斯蘭堡到卡拉奇空域暢通,自土庫曼境內起飛的飛艇只需要避開邊境線雷達站雷達搜尋就無需擔心蘇軍夜間戰鬥機攔截。
袁在兵和成康黃金搭檔被拆解,袁在兵還是擔任快反第二旅旅長,成康則被任命為編制入陸戰隊二隊的快反五旅旅長,好在都屬於陸戰隊編制;薛語嫣陸戰隊虞哲軍則繼續擔任快反一旅旅長,林永勝調任為快反四旅旅長。
三名漢華軍功勳卓著的一線將官各自負責卡拉奇、德黑蘭、大不里士特戰行動。
土庫曼阿什哈巴德西南薩爾達卜到伊朗古克塔佩區間超過50裡區域蒼穹皎潔的月色徹底被橘紅的火雲替代,不計其數的高爆榴彈自低空飛墜而下落在地面炸出一團團串聯的火幕,密密匝匝的煙柱在自裡海方向刮來的冷風中飄搖升騰。地面持久的震動,空氣中到處都是飛濺的鋼鐵碎片和洶湧的狂暴氣浪,大量用沙袋堆壘的防禦工事在狂暴的攻擊中頃刻之間變得無影無蹤,突然而猛烈的炮擊下整編制的伊朗和蘇軍1集團軍士兵在高溫中被撕扯成一片片殘屍斷體並散發出刺鼻的焦糊氣息。
天塌地陷的炮擊湮沒所有的求救,在哈薩克至始至終沒有目睹到自己機械化軍縱橫馳騁威不可擋的蘇軍1集團軍士兵在伊朗邊境反而目睹到漢華軍坦克秋風掃落葉式的碾壓。
漢華軍建軍以來規模最大的裝甲戰車突擊就在伊朗靠近裡海邊境沿線氣勢恢宏的展開。兩個裝甲師六百多輛各型別坦克,6個摩步旅數千輛各型別戰車和裝甲運兵車。
重炮的轟擊聲覆蓋了前沿蘇軍、伊朗軍隊一切呼救和反擊嘗試,空氣中交疊的裝甲坦克引擎聲又掩蓋炮彈落地產生的轟鳴聲,在地面焦土產生的履帶碾壓痕跡中一輛輛‘先行者’、T-6、BT輕型坦克和T-4、‘挑戰者’中型坦克出現在蘇軍、伊朗軍隊視線中。
被重炮火力夷為平地的防禦陣地沒有任何阻擋裝甲洪流的可能,一輛輛坦克刀刃一樣插入向蘇軍、伊朗士兵縱深區域,到處都是車載機槍的射擊聲和羚羊戰車、歐寶戰車大口徑機槍噴湧出的火舌。
“遭受攻擊,是漢華軍裝甲部隊,無法阻擋……”一名被重炮反覆轟擊下失神落魄的伊朗軍官呼叫聲在歐寶戰車1.7口徑重機槍掃射下戛然而止,整個人被攔腰掃成兩段,重機槍火力綿延,十多名倉惶自防炮洞而出的伊朗士兵全部被打成零散的碎塊。
無數火光四下閃耀照明整個天空,猛烈的轟爆每分每秒震徹著伊朗和蘇軍1集團軍士兵耳膜,裝甲部隊身後,猶太軍團、西北戰備兵團、混編師等步兵作戰部隊像一瀉千里的洪峰自裝甲部隊撕裂的豁口中攻擊而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