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靈山東線第八戰區第四集團軍阻擊陣地;
作為第八戰區核心作戰部隊的第四集團軍戰鬥力遠非馬鴻逵第17集團軍所比較。早年孫蔚如就是楊虎城心腹大將,政權的變更和戰爭的磨礪早就將孫蔚如打造成心思慎密不露圭角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一等一戰將。
四日的阻擊作戰中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49集團軍就遭受到了孫蔚如第四集團軍血腥的阻擊。
第四集團軍三十八軍軍長張耀明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臺兒莊大戰楊家廟戰場張耀明和日軍第五師團坂本支隊打的山河色變慘烈之極並最終阻擊成功隨同援軍包圍坂本支隊。
一個被戰爭沉澱和具有英雄本色將官鍛造的軍隊註定了具備捨我其誰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鬥意念。
中衛層層阻擊為武威佈防爭取時間,張耀明三十八軍打的及其被動,胸中積火又得到大量漢華軍武器援助的三十八軍在昌靈山東線曾家堡陣地終於爆發出全部能量。
在漢華軍工程部隊協助下張耀明沿反坦克壕挖掘出橫向綿延的地下交通壕,當蘇軍第一波攻擊被漢華軍重炮火力反制,徐進彈幕將一個師的梯次部隊分割之後沿地下交通壕殺出的三十八軍兩個師將蘇軍步49集團軍一個步兵師殺得血流成河,蘇軍完全沒有料想到第一次的衝鋒就遭受到反衝鋒攻擊,如果不是蘇軍裝甲坦克不計代價馳援,整個蘇軍步兵師都有被殲滅的可能。
隨後而來的戰鬥惱羞成怒的蘇軍動用重炮火力幾乎轟平了整個一道戰線但三十八軍至始至終反擊犀利。四日的激戰,三十八軍防禦陣地成為蘇軍集團軍不可逾越的死亡區域,也成為整個昌靈山防線為數不多沒有一處陣地被蘇軍突破的阻擊區域。
也因為如此,三十八軍防禦陣地成為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喀秋莎’火箭炮首輪打擊目標。
當各防禦陣地同時間遭受蘇軍重炮轟擊無線電資訊傳送而入,當張耀明再一次下達戰鬥準備命令之時50門蘇軍BM-1多軌道火箭炮在接收到發射命令後被狠狠的被按下電按鈕。
令人驚悚心悸的尖銳狂嘯在清晨的曙光中驟然爆響,宛若火山爆發,烈焰熊熊,一道赤流自硝煙迷濛的空中火瀑般傾瀉而下,自地面到空中完全被一片嫣紅填滿。
火焰,鋪天蓋地狂暴翻卷的火焰將整個曾家堡一瞬間便嚴嚴實實的包裹住;
爆炸,震耳欲聾天塌地陷的爆炸擂鼓一樣震撼撕扯著三十八軍國軍士兵耳膜;
“轟,轟”兩團巨大的蘑菇雲自烈焰中升騰而起並形成近百米高度的雲柱,一片飛沙走石中綿延起伏的陣地上赫然出現一個直徑超過數十米的巨坑,周邊土地在壓力作用下波浪狀起伏遂即急速的開始塌陷。
整個曾家堡三十八軍防禦樞紐部和呈棋盤形配置的火力支撐點在兩枚蘇軍“伏特加”巨型炸彈的轟擊中徹底消失。
四日的激戰,憑藉完善的火力配置和堅固混凝土工事以及巧妙的地形利用,兩個互為犄角呈棋盤形的火力支撐點射殺、摧毀了蘇軍近一個團的地面攻擊部隊和十多輛各型別裝甲坦克,重炮轟擊無果,無法承受強攻傷亡的蘇軍地面作戰部隊終於透過空軍巨型炸彈將視為眼中釘的三十八軍防禦樞紐部和棋盤形配置的火力支撐點徹底的摧毀。
“我XXX”一名三十八軍觀察哨士兵被地面傳來的震動撕扯的東倒西歪遂即爬起雙眼噴火的破口大罵。
有漢華軍提醒,提防蘇軍特種部隊夜間滲透觀察定位的張耀明將指揮部搬離了防禦樞紐部,隱秘的地下工事內張耀明感覺自身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反覆捶擊,巨型炸彈傳送而來的能量在工事內產生波動,震動似乎要碎裂開五臟六腑,鮮血不斷的自耳鼻滲透而出滲透入嘴角產生淡淡的鹹味。
“軍座”朗朗蹌蹌的參謀長勉強穩住身形攙扶住東倒西歪的張耀明。
“準備戰鬥”狠狠抹掉嘴角的血跡,張耀明沙啞著聲音下達作戰準備。
“軍座,指揮部急電,撤出陣地”作戰參謀急促的聲音就在張耀明下達戰鬥準備的同時響起。
“什麼,撤出阻擊陣地?”張耀明一臉的不解。
電話連線向第四集團軍指揮部;
“撤,交替掩護後撤”聽筒中響起孫蔚如堅決的聲音。
“司令,就這樣撤出!武威呢?河西走廊呢?部隊還能打!”張耀明言語中充滿了不甘。
“撤,執行命令”命令威嚴而不可置疑。
“交替阻擊,撤”結束通話電話,張耀明狠狠的開口。
武威東北羊下壩;
“蘇軍坦克”嘶聲力竭的聲音自第四集團軍戒備哨口中響起。
“準備戰鬥,反坦克組,快快快快”團指揮部內第四集團軍四十七軍直屬步兵團團長一臉的緊張。
雖然數小時之前已經接收到軍指揮部蘇軍機械化軍迂迴突擊的無線電文自己也做好了足夠的準備,但當黑壓壓的蘇軍裝甲坦克自沙漠邊緣地帶卷蕩著塵土殺出時內心的震撼和緊張不是有所準備就能平復,眼前不是十幾輛、數十輛而是遮天蔽日塵土下不見邊際的裝甲坦克。
“我的娘,這麼多”一名快速在交通壕內移動的國軍反坦克手倒吸一口涼氣。
“轟”進入雷區的一輛BT快速坦克觸發反坦克地雷被一團火球包裹住失去所有的機動性。
“嘶嘶嘶嘶”沿交通壕移動到100米以內距離的國軍反坦克手所擊發破甲火箭彈在筆直彈道中飛掠入蘇軍第十機械化軍突擊部隊。
因為距離,也因為心理,沒有漢華軍反坦克手的命中率,二十多枚破甲火箭彈飛出最終只有5輛蘇軍BT和T-6坦克被擊毀在原地。
“機動,機動,都動起來,攻擊,呼叫攻擊機”T-4中型坦克內蘇軍指揮官急速的下達指令。
觸雷讓先前坦克陷入到靜止狀態,處於靜止中的裝甲坦克只會成為對手反坦克火力輕而易舉可以攻擊得手的靶子,眼前對手反坦克火力雖然命中率不高,但稍微的調整,承受損失的就是自己裝甲部隊,坦克只有機動才能規避和保持攻擊性。
“轟,轟,轟”炮口的急速轉動中T-6、T-4高爆榴彈猛烈的炸開在國軍防線,無數的金屬彈片夾雜著細小碎石暴戾穿透著一具具移動的國軍士兵軀體。
沒有過多的停留,也無視地面雷區,急於迂迴完成包圍的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機械化第10軍在隨後而來十多架伊-攻擊機馳援下排列成標準的突擊隊形攻擊推進。
無數道火光紛飛在曲折漫長的反坦克陣地上,蘇軍機械化軍兇悍的打擊火力一波連著一波似乎永無停止,一輛輛T-4中型坦克、T-6輕型坦克急速的擺動著炮口將高爆榴彈射殺向視線內所出現的國軍每一個火力點,每一個反坦克組只有一次的出擊機會,破甲火箭彈在不斷擊毀蘇軍坦克的同時掀起的羽煙也清晰的暴露出反坦克位座標,車載重機槍、伊-攻擊機掃射,俯衝機炮攻擊中到處都是悲壯血腥的畫面。
“轟”一門僅存的M反坦克炮攻擊下破甲彈在呼嘯掠過00米距離後準確的擊中一輛T-6輕型坦克正面防護裝甲,洶湧的氣流和尖銳瞬間撕裂開單薄防護裝甲而入的彈片瞬間完成對T-6車內蘇軍裝甲兵的抹殺。
“快,快,發射”沒有任何轉移陣地的心思,整個防禦陣地已經全線被蘇軍機械化部隊突破,充當瞭望手的國軍團長抱著必死之念只求蘇軍坦克炮火力反擊而來之時多打出一發炮彈。
“團長,指揮部電令後撤”身側通訊兵嘶喊。
“撤,人都他娘打完了,老子怎麼撤,發射”團長暴戾開口。
甩掉單兵電臺的通訊兵抄起地面的飛弩火箭筒撲入交通壕。
“嘶”破甲火箭彈在翻卷出的火焰中以高出數米的距離自一輛T-4中型坦克頂部飛過。
“噠噠噠”瞬間席捲而來的車載機槍火力將通訊兵打成兩截。
數十秒之後一架伊-攻擊機火箭彈將M反坦克炮陣地和國軍團長湮沒在一片烈焰中。
武威空域;
上官飛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兩個大隊的漢式戰機遭受到蘇軍空軍集團軍優勢數量的戰機攻擊,自寧夏戰事爆發,空四師從來沒有過和同等數量的和軍戰機對壘經歷,火鳳凰早就習慣了以少對多,以弱勝強。
但眼前空戰顯然列外,兩個大隊漢式已經全面處於下風當中,一款完全陌生的蘇軍戰鬥機猝不及防又那樣火力兇猛的出現打了上官飛燕一個措手不及。
機身沒有漢式的流暢,甚至五大三粗醜陋的衝擊著視線,但卻有不遜色漢式的爬升率和俯衝率;沒有和漢式一樣的機炮火力,但六挺1.7口徑航空機槍至始至終給人蘇軍戰機就像一座空中急速移動的火力堡般令人窒息感。
機動性媲美漢式,火力也不遑多讓,重要的是蘇軍裝備的新式戰鬥機有漢式一樣的生存能力。
漢式堅固的構造所產生的生存能力優勝出同樣先進德式BF-109戰鬥機,和蘇軍、日軍戰鬥機對壘,不是被航空機炮擊中,被航空機槍攻擊受創,只要不是要害部位,漢式都有第一時間脫離戰場飛行員在安全區域傘降求生或者直接架機返航的可能,日軍零式戰機具備漢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和火力,但戰機輕薄,生存能力遠不及漢式,可眼前蘇式戰機同樣有漢式這一優勢而且似乎更為出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