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察覺的將視線掃視向宋美齡,宋美齡恰如其分的傳遞了一個心有靈犀的意會。

蔣介石擅長流雲水袖逢場作戲,一臉的無奈:“國民政府和日本不死不休,日本又是在中國境內發動戰爭,即便沒有貴國政府物資援助,軍事委員會也會全力以赴在雲南境內抵制日本軍隊軍事行動。”

珀西瓦爾·韋維爾眼神已經有目的達成的滿足感,只有史迪威不露形色,已經算是中國通的史迪威知道中國議會場合語句的轉折承接前後反差。

蔣介石後續言語很快就印證了珀西瓦爾·韋維爾太過於樂觀;

“軍事委員會軍隊和日本對戰數年,雖有勝績但整體局面依舊被日本牢牢掌控,武器裝備落後彈藥不足這是事實,感激貴國給予的物資援助,軍事委員會駐西南區域軍隊會竭盡全力阻擊日本軍隊,但軍事委員會所要應對的不僅僅是西南方向日本軍隊攻擊,華北日本也不斷在增兵。而且日本軍隊在華北方向對國民政府威脅更重,兩害選其輕而棄重,損害的是整體戰略部署”

珀西瓦爾·韋維爾再不理解中國式的談話技巧也能揣摩出蔣介石言中之意。

難題就被蔣介石這樣雲淡風輕的拋給珀西瓦爾·韋維爾;

英國要資助軍事物資打日本人,沒問題,貴州、湖南、雲南方向戰區部隊會和日本人不死不休,但要調正軍事委員會戰略佈局將重兵擺設在雲南,力所不逮。

珀西瓦爾·韋維爾內心暗罵:“狡猾”

蔣介石內心冷哼:“重兵擱置在雲南和緬甸一線堵截日本人對緬甸的威脅,放任貴州、湖南空虛讓日本人長驅直入,也太小瞧我蔣某”

有史迪威協調,宴會氣氛並不尷尬,珀西瓦爾·韋維爾沒有許可權在蔣介石不增兵雲南前提下無償提供軍事物資,蔣介石也需要和軍事委員會商議對策,無關痛癢的話題中結束宴會。

安排住行,蔣介石緊急召開軍事委員會會議;

蔣介石需要軍事委員會的判斷為依據,決定自己對英國援助條件的接受與否。

簡要的概述宴會珀西瓦爾·韋維爾要求之後蔣介石沉聲開口:“第一,需要確定日本在廣西和雲南方向軍事行動旨意是在重慶還是緬甸;第二、英國人不會無緣無故提供物資援助,肯定是緬甸或者其他區域發生無法控制局勢的突變擔心日本軍隊會加重局勢的惡化但英國人又隱瞞了事實”

李宗仁驚歎合肥會晤時文建陽和高傳輝的分析,蔣介石言落直接開口:“之前軍事委員會一直無法判斷日軍在廣西、雲南的軍事行動是旨意在奪取西南威脅重慶還是別有所圖,英國人主動尋求合作答案已經水落石出,日本人目的是英國東南亞、南亞控制區,而且英國極有可能已經預察到了日本人終極目的,英國在同德國發生的戰爭中九死一生,奄奄一息,無法向東南亞調動兵力馳援,只能藉助軍事委員會。”

陳誠贊同:“日本軍隊近期的兵力調動跡象支援這種結論,日本軍隊奪取桂林、河池原本可以繼續深入貴州、湖南作戰,但兵力突然停滯不前,之前戰區指揮部是提防日本軍隊積蓄發力,但按照目前格局分析應該是日本軍隊以廣西為跳板奪取雲南,再由雲南直攻緬甸。”

言語稍微停頓,陳誠強調:“早先文將軍就有推斷分析日本軍隊對東南亞存在軍事行動的可能,大量的裝備折損在華中,日本不僅僅需要補充更需要擴充裝備,戰略物資是日本首先需要解決的難題,漢華軍壓縮了日本自國內汲取的空間,東南亞又有日本所需求的一切資源,日本肯定是如若文將軍所分析一樣開始部署東南亞的軍事行動”

瞬時之間,蔣介石就有一種放棄雲南將日本引導向東南亞的衝動。

表情還是隱藏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但完全判斷日本西南軍事行動最終目的之後的如釋重負神情還是一覽無餘的體現在面部。

日本軍隊只要不是主攻重慶,有的是籌碼和英國人洽談,大不了將日本人引導向緬甸打個兩敗俱傷。能讓英國承擔部分壓力國民政府又何必獨自攬局。

“如何看待英國人求援?”蔣介石沒有壓力的開口。

如果是以往,李宗仁會有和蔣介石被刻意隱藏的心思如出一轍想法,將日本人徹底引導向緬甸和英國人。但和文建陽、高傳輝的深交以及對局勢的解析讓李宗仁同樣可以全盤的分析得失綜合利弊。

形成思路李宗仁快速開口:“珀西瓦爾·韋維爾和史迪威結伴而來有玄機,很有可能英國已經猜測到被拒接的可能並做好了由美國協調的決定,所以要三思而後決。合作可以,但需要英國人拿出誠意而不是單純的利用或者以物資交換為前提讓戰區部隊充當炮灰。沒有英國人,我們一直在對戰日本人,有英國人,就要換個形式。雙方是誠信結盟合作而且是平等。緬甸是英國人利益區,國內戰場有的是地方需要投放軍隊,僅僅為了物資彈藥幫助英國人避免日本奪取緬甸改變既定戰略部署在雲南一線對壘日本人,漢華軍、民眾會如何看待?我們不是將日本人趕出國境線而是要將日本人阻擊在國境線。”

李宗仁的分析引起廣泛引起眾人沉思,很在理的話。抗日首先是要將日本人驅逐出國境,但按照英國要求,軍事委員會需要在雲南攔截住日本人,軍事部署調整首先需要將湖南、貴州沿線大量兵力調動向雲南、緬甸沿線,導致西南腹地兵力空虛,等同與在重慶後花園擱置一枚炸彈。

蔣介石思索中眼神示意李宗仁繼續。

李宗仁直接開口:“英國人不想讓日本人打到緬甸,想聯合應對日本,想保護自己的佔領地。都可以,第一,不想讓日本人打到緬甸,就派遣英國緬甸軍隊到雲南作戰,英國軍隊自雲南方向出擊,四戰區自貴州、湖南兩線反擊,雙管齊下,這才是徹底解決日本對西南和緬甸威脅的正確部署,這才是對症下藥;第二,英國人在西藏佔據這近10萬平方公裡土地,憑什麼自己土地被英國人佔據軍事委員會又要幫助英國人守護佔領地,10萬平方公裡有多大,接近漢華軍經營的安徽全省面積,返還英國人非法佔據的西藏領土。滿足不了這兩個條件就無所謂誠意。沒有英國人,我們和日本人照樣能開戰,沒有英國的物資援助,我們也不會彈盡糧絕。”

多提神振氣,軍事委員會不缺傲骨之人,李宗仁錚錚言語讓陳紹寬、程潛等人頓感豪氣。

“說的好,明明是英國人有求於國民政府但偏偏擺出頤指氣使的架勢,西藏近十萬平方公裡領土被英國人非法佔據我們又幫英國人守緬甸,民眾怎麼看待,漢華軍又會如何反應,別忘記漢華軍如今正在向西藏調動兵力,漢華軍自蘇聯手中收復蒙古,誰能保證漢華軍今後不會自英國人手中拿回西藏丟失領土,打日本人我們和英國人、美國人可以合作,但拿出誠意來,將雙方擺在平等的地步再談軍事合作”陳紹寬快語。

緊隨陳紹寬之後程潛、閻錫山表達了對李宗仁提議的贊同。

蔣介石不語,陳誠肯定分析:“在日本沒有實際影響到英國、美國利益前提下提議絕對性會被英國政府拒絕。”

“那就讓英國人去感受感受日本人瘋狂,只有感受了才會知道一旦華北、東北過百萬日軍部隊如果投送向東南亞英國拿什麼應對。自己被德國人打的奄奄一息還幻想著東南亞日不落的輝煌。”李宗仁毫不客氣回敬。

軍事委員會再一次一邊倒的支援李宗仁提議。

蔣介石不是沒有雄心的人,只是積弱習慣導致丟失了膽量。蔣介石也不是不會分析局勢的人,文建陽不止一次的提出過收復失地,安徽媒體更是隔三差五在引導民眾對失地的關注,漢華軍入駐西藏之時就有媒體猜測是否要拿回西藏丟失領土。在這種格局下英國主動談合作,自己又對西藏失地置之不理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沒有英國人,抗日戰爭照樣打,沒有漢華軍,誰都知道格局會怎麼樣。

原本就對珀西瓦爾·韋維爾要求沒好氣,軍事委員會一致態度加上對局勢的分析蔣介石也來了底氣:“讓顧維鈞隨同,這以這兩個條件和英國人談”。

6月10日,珀西瓦爾·韋維爾、英國駐上海武官、史迪威、蔣介石、顧維鈞等人聚會,正式官方洽談開始。

兩個條件擺出,珀西瓦爾·韋維爾面色陰沉之中英國駐上海武官便氣急敗壞:“這是非誠意談判,是敲詐”

顧維鈞充當翻譯,不卑不亢回覆:“誠意的前提首先是平等,不丹和西藏交界沿分水嶺、山脊線至雲南的獨龍江流域,傳統就是西藏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0年前西姆拉會議關於西藏的劃界問題,貴國利誘西藏噶夏代表隱瞞事實簽訂劃界換文。事後遭受到噶夏政權否認,當時我國北洋軍統政府申明劃界換文非法並拒絕簽署任何協議。如果合理要求自己領土歸還是非誠意談判和敲詐請問什麼是誠意?”

顧維鈞言辭鋒銳:“貴國佔據我國西藏合法領土避而不談卻在感受到日本軍隊對緬甸威脅時要求我國軍隊攔截日本軍隊這就是誠意。”

“沒有大英帝國協助國民政府不可能抵禦日本在西南軍事行動,我們是在化解危機”英國武官迴避問題辯駁。

“之前貴國就從來沒有協助我國政府對抗過日本,何來化解危機的說辭,不否認日本的強大,但世界也能看得見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的勝利。”顧維鈞一針見血。

不出意外的會談不歡而散。

會談結果、國民政府態度第一時間被傳送向英國;

倫敦,丘吉爾陰沉的神情像英吉利海峽成形的風暴令人不寒而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