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乾薑之類都最常見的藥物,診所裡當然是有的。杏林村是專業種藥材的村子,對於常見藥多數人都能辨認。再加上王笆斗本就有心學醫,這點抓藥煎藥的工夫當然是有的。

眼見張大寶不動聲色,毫不膽怯的讓人當場煎藥,那個中年人先是出言恐嚇,隨即問道:“熱病寒治,你這是有什麼根據嗎?”

張大寶不屑道:“《傷寒論》中就曾指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加上剛才我讓他自選冷熱水。他先選涼水而退縮,卻能喝下熱水,這已經足夠明白了!”

中年人沉吟片刻,點頭道:“好,好。膽夠大,心卻夠細。有這點功夫,你這個診所確實能開起來了!”

見連藥都沒喝的,踢館的就自己慫了。老蘇驚喜之餘,又有些迷惑。

中年人似乎正要炫一炫技,乾脆指點起老蘇道:“我這個病人,在城裡被中西醫都治過,但一直沒治好。西醫鑑定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晚期,沒法救了。中醫當成熱症治,也不見效。”

“所以……閣下認為要當成寒症來治?”老蘇心中有話,想了想卻沒有說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年人瞥了他一眼,笑道:“我鑑定他是真寒虛熱。寒氣已入骨髓。但開出方子卻被人抨擊是草菅人命。我一氣之下,就帶他下鄉來,避開那些庸人。順便考一考這個張大寶。”

看著病人喝完了藥,體溫居然慢慢降了下來,老蘇只看得張口結舌。他畢竟不是醫師,只會一點最粗淺的中醫知識,對這種怪異的現象完全無法理解。

看著老蘇的表情,中年醫師也嘆道:“中醫難就難在要辯證施治。有時候發熱卻是寒症,有時候看似著涼卻是熱症。假如辯證的環節就出了錯,怎麼都是治不好的!”

“所以只是略知一二的淺薄村醫最誤人。只可惜,城裡的所謂名家未必不是村醫。張大寶這種真正的村醫卻未必輸於那些頭銜很大的名家啊!”

眼看著中年醫師帶著病人慢慢離去,王笆斗抹著額頭的汗珠,感嘆道:“中醫說易也易,治病就論寒熱虛實,不象西醫治一種病就得一種專門的藥。”

“但難點卻在辨清症狀,不然治起來南轅北轍,不但坑人,更會壞了中醫的名聲啊!”

張大寶以深厚的功底,大膽的出手,成功化解了踢館者的難題,診所牌匾終於被掛上去。隨著老蘇親手點燃鞭炮,“杏林診所”終於算是開張了。

本以為開在鄉下的這麼個診所,第一天開張不太可能有什麼生意。最多是本村人過來看個頭疼腦熱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踢館者剛走不久,馬上又來了一個外地病人。

“黃先生是吧?能否請教一下杏林診所剛剛開張,您怎麼就找上門來了?”蘇幼微的心比較細,要弄清病人來意。畢竟慕名而來跟前來踢館,兩種病人當然要區別對待。

“是這樣的,我住在縣城,跟慕老爺子認識。前些時間慕老爺子對我推薦了張小醫師,說是他的徒孫,醫術了得。我就找人打聽了一下,知道今天開業,所以專程前來捧場!”

原來是慕老爺子的推薦,這當然是靠譜的病人。

張大寶問道:“那您是有什麼問題?”

黃先生扭捏著,有點說不出口。

張大寶立刻說:“那就直接診脈吧,先看我說的對不對。”

切了脈後,張大寶說道:“看來是人到中年,氣血衰虛,有點萎而不舉。”

黃先生紅著臉點了點頭。事實上,他專程跑到鄉下來治,也有點遮醜的用意。

張大寶笑道:“這個病很好辦,針灸就好了。”

身為助手的王笆斗立刻做好準備工作。張大寶一邊與黃先生說笑,一邊信手施針,片刻工夫,黃先生喜上眉梢,顯然已經解了難言之疾。

黃先生離開後,一直在旁邊觀摩的王笆斗疑惑道:“我看你的取穴很怪,扎的似乎都不經典穴道的位置,偏偏卻有效果,這是怎麼回事?”

坐擁蛇仙傳承,張大寶在中醫上的見識豈是王笆斗這種鄉下自學者可比?

張大寶指點道:“經典穴位之位,還有許多位置能產生針灸的效果。其中有些穴位叫做阿是穴。是實踐中醫生偶然按壓到某個部位,發現對疾病有緩解的效果,所以記錄了下來!”

“除此以外,另有些人摸索出大量‘經外奇穴’,效果也是非凡。剛才我的取穴採自‘董氏奇穴’,那兩個穴位,一個叫做三皇穴,一個叫做通腎穴。你可記好了!”

黃先生剛走,又來了一個孫先生。卻是張大寶的族叔張大飛介紹來的。

剛治好孫先生,馬上又來一個褚先生。一問之下,居然是賈有財賈大員外介紹來的。

張大寶頓時暗起警惕。然而旁敲側擊的打探之後才知道,這個褚先生其實跟賈有財有點小過節。賈有財估計是存了“送羊入虎口”的歪心思呢。

張大寶搖著頭,細心的給褚先生扎了針,將他送走。

開業的第一天,張大寶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甚至還挑燈夜戰了幾個小時,才算將從外地趕來的病人診治完畢。

張大寶被折騰得夠嗆,嚷嚷著明天要停業休息。然而連夜清點出營業額的蘇幼微卻興奮難抑,強令他必須照常開業。

蘇幼微嚷道:“我已經想好了新的興村方案,那就是是以杏林診所為龍頭,帶動全村的醫藥保健及養生產業!”

一聽蘇幼微又提起她的宏偉戰略,張大寶就直撇嘴。但只要她不折騰得全村雞飛狗跳,張大寶當然也不反對以自己的醫術幫助全村致富——當然,張天賜叔侄肯定是要排除的!

正當張大寶想著不能提攜張正義、張天賜叔侄發財的時候,這兩人也正躲在張正義家中秘議。

“我讓二混子簡單數了數,全天至少四十幾個病人。還淨是些有錢的城裡人,一兩百塊根本不當是錢。就算從每人那兒掙個一百塊,大寶這小子起碼也賺了四千多塊!”

張天賜顯出一臉羨慕嫉妒恨的樣子,“光弄走他的藥田實在太便宜他了。靠著這個診所,這小子一樣能過上好日子。”

“你且放寬心。是藥三分毒,行針三分險。在這個行當混,早晚我會讓他傾家蕩產蹲大獄!”

張正義老奸巨猾,心理素質比侄子張天賜要強大得多。他安慰侄子說:“現在先讓他過上幾天好日子,等翻船的時候,對比強烈,才能讓他越發痛不欲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