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方的修為造詣,大致也就可以猜測了。帥級以下,肯定是會幹這種蛇吞大象的事。

境界之別,造成雙方功力有如鋼與生鐵之別。即使有法陣或法寶之助,要磨出六強者相當於一滴水分量的靈力,對方說不定要損耗五到十滴水。這種工程簡直讓人絕望。

而假如對方是王級修士,一來吞噬了低階的靈力,對他們的作用極為有限,根本不足以借之晉級。二來,王級對他們足以碾壓。直接解開封印,一個個抓出來修理都沒問題。

何必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搞出這種鬼祟的小人伎倆?

因此對方必然只能是個帥級修士。只有他們才有實力催動法陣。吸收了六強者靈力後,利益也最大。足以借之晉級為王級。

但正因如此,六強者還有一線希望。因為只要對方晉升到王級,再吞噬的意義就急劇下降。要麼直接將封印瓶扔了不再理他們。

心情好的話,甚至直接會將他們放了,放為屬下。

基於這個判斷,六個人肯定不能全保。但竭力掙扎的話,還有一線生機。

正如某個黑色笑話中所揭示的。當你與同伴在野外遇上老虎追逐的時候,你並不需要跑得比老虎快,只要跑得比同伴快一點就足夠了!

因此在這個危機中,六強者們自保的唯一方案,那就是想個辦法,讓自己的功力消耗降至最低。

六強者之所以能開宗立派,被靈界所尊崇,主要還不是他們的修為高。

事實上準王級是個相當尷尬的境界。只勉強具備了一絲王級的威勢。

就象有人想攀牆而過,已經努力將腦袋升到與牆頭齊平。有風吹來時,頭發絲偶爾可以高過牆頭,大半個身體卻都還停留在帥級之內呢!

但即使許多已經升上王級的旁門修士,地位都不如這六個人。關鍵之處,就在於他們的傳承非常系統,對天道法則的理解相當深刻。

就象韓信這樣的絕世名將,給他幾萬新兵,他一樣能大破二十萬趙軍,一口氣席捲山東,連滅數國。

六強者也是如此。他們的修為並不算太高,勉強也就比“中產階級”要強一點。但他們的眼光、學識、見解卻都是一等一的。

要是傳承不夠系統的修士,假如天分又不夠好,即使修煉到了王級,說不定還要放低姿態請求他們指導呢!

因此在目前的處境下,蛇仙只是稍一提示,所有人都完全明白了處境,猜到了外面那人的大致圖謀。

一下子,瓶子裡誰都不再說話,個個全神應對,拼命開動腦筋思考著怎麼樣才能“跑得比同伴快一點”。

而相對於兼修了各系法術的,只是純修火系和水系的鳳凰仙子和龜仙人兩個,一下子就成了眾人“踩腳”的最好物件。

龜仙人自然是惶恐無比。實際上,六個人裡面,就數他的修為最低。就象武俠小說中位列於五絕之外的鐵掌水上飄裘千仞。離準水級,他都還差著一線呢。

要是靈界沒有變動,靈氣充沛,法則穩固,他努力勤修一下,那一線的距離恐怕已經被他成功追上。但現在這狀況,卻讓他非常的尷尬。

比起瓶子外面的冷素素,他當然要強出不少,絕對屬於前輩高人。

但相對於瓶子裡這五個怪物,本身實力就不如,加上只是純系修為,顯然只有被人坑死的份了。

象他的老對頭龍王,除了水系還兼修木系。事實上木即是風。做為龍王,要吞雲吐霧隱顯莫測,木系跟水系一樣都是必修功課。

龍王之所以能壓制住龜仙,並非是水系法力比他精純。關鍵就出在他兼修的木系上面。水能生木而木能生火。木又能克土,而土能克水。

迴圈運用起來,單純水系的龜仙人當然就難以抵擋了。

現在面臨水火兩重天的煎熬,龍王儘管只會水木兩系功法,但對付起來比起純水系的龜仙已經大為輕鬆。

從表面上看,似乎水能制火。而純水系的龜仙人又對水系攻擊能夠免疫,似乎並不至於如何狼狽。

事實上水雖能克火,卻是消耗相當大的。加上外界的水火靈力是象風輪或者水磨一樣,在進行著永不間斷的高頻率切換。

純水系的龜仙在外界水靈力大盛時,體內靈力不由自主受到感應而元氣潮湧。這樣火靈力突襲而來時,他的水靈力就被相應的大量消耗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消耗並非是完全消失了。畢竟能量守恆嘛。

只不過是水火相制。就象白糖沾上溼麵糰。麵糰的粘性降低,而白糖也被沾上帶走。然後經過一系列提純加工的工序後,被人家吸收轉化掉了。

純水系的龜仙人,正是由於對治外界的火患最給力。因此每個回合下來,他的損耗是最大的。

正如俗世中有個現象叫做“能者多勞”。要是一個人本事大,什麼都幹得好,別人就會什麼事都找你幹,弄得疲於奔命。你不幫忙吧又會得罪人。因此炫耀本事是最要不得的蠢事。

反而是什麼本事沒有,或者有本事也裝著沒本事的人可以活得很逍遙。

因此莊周的人生哲學就是無用勝有用。就象成材的大樹容易被人砍伐。一點用處都沒有的爛木頭反而可以長保其身家性命。

現在純水系的龜仙人,正是由於剋制火系得力,反倒搞得最為狼狽。並非是他足夠義氣,奮不顧身要替難友們擋著。實在是他自己也控制不了對外界陰陽磨的自然反應。

陰陽二氣一轉之間,其餘四個人加起來消耗的靈力大概還不到他的三分之一。

同樣的,純火系的鳳凰仙子也是如此。

好在她已經猜到了外界的大陣應該就是她本門的陰陽磨。加上她有一種卜算術可以利用,因此並不象龜仙人那樣驚慌失措。

緊張的卜算之後,她臉上現出詫異之色。照卜卦的結果,此次事件對她不是兇而是吉,這是怎麼搞的?

只可惜卜卦畢竟不同於探測未來的法術,得到的資訊不但不全,而且比較模糊,需要卜卦自己靠智慧去讀解不對時甚至南轅北轍。

比方說孔丘有一次派出門辦事的弟子過期不回,於是卜卦問吉凶。得到的結果是“鼎折足”。

身邊的弟子以為是凶兆。孔子卻認為鼎折足象船。弟子們大該是改從水路回來,因此才會失期。其後果然如此。

又如軍閥混戰時期,某軍閥想起事反對中央,測算的結果是“機不可失”,以為有機可乘。結果一動手,空軍全被中央收買跑光了。於是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個“機不可失”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