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

春天的陽光暖暖的照著。張大寶躺在一塊向陽的山坡上,看著蹦跳歡呼、追逐土狗“旺財”的兒子張起靈,心中寧謐祥和。

而張大寶夜夜蕭鼓,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卻能做到黎明即起,堅持他雷打不動的修煉。

四美裡面,大姐頭上官朝雲戰技嫻熟,蘇幼微有些修煉的功底,兩人勉強還能抵擋一陣。至於慄香嫂子和萌空姐,那基本就是聞戰失色。輪值的時候還沒開打,直接腿就軟了。

以至於萌空姐常常要拉人助陣。更是經常攛掇其餘姐姐聯手對敵。由於江雨萌人最軟萌,跟其餘三個姐妹交情都挺好。因此她邀請姐姐們助戰,其餘人基本都會賣她面子。

只不過蘇幼微跟上官朝雲始終有那麼點心結。無論不如不肯跟這個情敵“赤誠相見”。因此江雨萌的美女戰團,一般只能湊成三大戰將。

“三英”合戰,對於普通男人來說已經很難抵擋。只可惜張大寶比呂布還要驍勇。獨戰三英,仍然面不改色,完全沒有被殺成“溫侯”的不堪情狀。

藏寶村的妙用,當然遠遠不止這個!

張大寶在用系統卜算的時候,得到了若幹條詩句提示。這些詩句,都對應著村子內部以及周邊的一處藏寶。入住以來,張大寶已經破解了其中兩條,收穫非常讓人滿意。

然而這點收穫只是開胃菜。說到寶藏和靈藥,大頭還在後面呢!

想到這裡,張大寶一翻身跳起身來。

“天生一個聚靈洞,中有仙草逐暗生。要問此洞藏何處?回春峰頂即指標!”

張大寶喃喃唸誦了幾遍,抬起頭來看向眼前這座不算太高的小山。

指示寶藏的詩句共有十多句。兩句已經破解,東西都被張大寶拿到手中。隨後張大寶挑中了這第三句。但從開春以來,他研究了半個多月,始終沒能想通峰頂是如何充當指標的。

乃至於這座山峰是否就是眼前這座,他也沒法確定。

“回春峰頂?”張大寶皺著眉頭沉吟,“這裡面究竟是指一座名叫‘回春山’的主峰呢,還是說當春回大地的時候,某座山峰才能指示出聚靈洞的位置?”

還沒等他理出點頭緒,張起靈已經一陣風的從遠處跑回來,猛然一跳,就蹦到了張大寶的懷裡。

“爸爸,爸爸,咱們去遠一點的地方玩一會兒好不好?”

六歲的張起靈粉妝玉琢,漂亮得簡直不象人類。

在藏寶村內,所有大姑娘小媳婦一看見他,都忍不住要抱住他親親摸摸。而張起靈並不喜歡這種騷擾,平時也就不愛在村子裡面現身。

相對於在人群中受到寵愛,張起靈更親近大自然,樂意成為“自然之子”。

他每每拉上張大寶到曠野中奔跑,去深山中探奇。張大寶對兒子的這種性格也很欣賞。因此基本都會滿足他的要求。

聽到兒子提議到遠處走走,張大寶想了想,很快同意了。

他也正想走出村去,找找看周邊是否有合乎詩句指示的山峰存在。

兩個人帶著一條黃狗旺財,在春日的暖陽下離開藏寶村,來到了相鄰的另一個村子。

這個村子名叫浣紗村,位於藏寶村稍稍下游一點。有一條小溪從藏寶村經過,將浣紗村環繞了半個圈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總的來說,藏寶村和浣紗村都只是靠山而建的村子,並不算太荒僻。至少出山的道路是暢通的。但與藏寶村相比,與浣紗村相鄰的那些山要顯得更為蠻荒一些。

張大寶牽著兒子張起靈的小手,沿著溪岸慢慢走下去。兩個人都沒有進入浣紗村的興趣。而是繞過村子,循著小溪的一條支流直接進入到山中。

要是早一些年,村人裡都燒柴灶,時不時要進山砍柴。但現在大家要麼燒沼氣、要麼燒液化氣,也有些人直接用電飯鍋加電炒鍋的組合,柴灶已經沒人用了。

再加上由於環保政策,砍伐樹木是要審批的。幾方面影響之下,進山的村民就非常稀少。時間稍長,多數山路都已經半荒廢。青草長得足有一尺多高。

張大寶饒有興趣的看著一路的風景,將浣紗村的情況與自己的出生地杏林村進行了一番對比。

杏林村由於藥材產業的原因,土地的利用率遠比這個浣紗村要高。

一般的山上,根本開不出多少田地。而梯田這種東西,實際上是非常不環保的。種不出多少糧食,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因此在工業化的時代,平地上的田尚且被大量拋荒的時候,山上的幾片梯田根本就沒什麼人會去種。

家裡又不燒柴,樹也不能隨便亂砍。即使是近在咫尺的本村人,對於進山也已經興趣缺缺。

山間的一點點平地,種糧食蔬菜確實沒什麼意思。在糧價相對便宜的今天,種的東西恐怕連辛苦費都掙不回來。

但杏林村不一樣。杏林村種的主要是經濟作物——藥材。

這些年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復興,以及城裡人對於養生越來越重視,原生中藥村的價格也隨之節節拔高。在山上隨便種點藥,採收後聲稱是純野生的,這種事,外人如何辯駁得了?

再加上杏林村一帶,山中本就存在大量野生藥村。其中有些是值大價錢的。此外如毒蛇之類,同樣也可以入藥,送到集市上一賣,十天半個月的工資就進袋了。

因此杏林村對山地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村子外圍的幾座山天天人來人往,根本不可能出現浣紗村的這種情況。、

真要說起來,象毒蛇之類的東西,沒怎麼開發的浣紗村一帶只有比杏林村更為豐富。但無奈一來許多物種如穿山甲,如今都成了保護動物,隨便亂賣是要吃官司的。

二來各個地方產業不同。杏林村所在的藥王鎮一帶,已經形成了一條原生中藥的產業鏈。賣點藥材很方便,也能賣得出價。

而浣紗村這一帶產業鏈不完整。同樣的藥材,價格要差老遠,還不能做到隨時賣出。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就沒有人向杏林村學了。

張大寶一邊走一邊思考,很快弄明白了浣紗村與杏林村不同的奧妙所在。

真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其利用價值是大不相同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