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柳述聖的為難,那個博覽小說的健談者倒是沒有逼問。反正他的目的就是在眾人面前裝個逼,顯得自己見多識廣嘛。

柳述聖答不出來更好,更能顯得他的見識不凡。

於是乎,此人不等柳述聖給出確實的意見,自己往下說道:“照我的看法,病氣、邪氣什麼的,即使不能看成一種特殊物質,但至少具備物質的屬性。

簡單一點這麼說吧,同樣的分子,可以構成液態的水,也可以構成固態的冰。水和冰,當然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說到這個‘病氣’,它可能不是一種新物質。但我們完全可以將之理解成常規物質的一種特殊排列方式嘛!”

“也就是說,病氣可以理解成物質的一種特殊結構,一旦物質以此種結構侵入人體,就會導致我們發病,老兄是這個意思吧?”

有人主動替此人總結了一下。

“你總結得很好!”搶出風頭那人極為高興,對主動幫忙者翹了一個大拇指,這才說道,“不管病氣是一種物質還是一種結構,總之直接將之排出來,都會‘汙染’到環境的!”

“有道理。”出聲幫忙那人沉吟了一下,說道,“就算病氣不屬於特殊物質,但就象水被凍成冰雪以後,撒到地上,還是會凍傷植物的!”

“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搶風頭那人見有人將自己的意思解釋得通俗易懂,笑得連嘴都快咧到額頭了。

“就象冰雪直接倒在地上會傷植物,病氣當然也不能直接排出來。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張神醫將這些病氣都吸收進體內,就是為了將之煉化,避免損害到旁人!”

“聽起來很有道理啊!”

此人這番解釋,儘管多繞了幾個彎。但理解之後,眾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病氣是一種普通物質的特殊結構方式。就象飯菜燒焦了,吃了會拉肚子。又象水凍成冰以後,直接去接觸會凍傷人的手。

同樣的道理,被病氣沾染或者說“病態化”的物質,不經過處理當然也是對人有害的!

因此只有將燒焦的飯菜分解成肥料,才能夠變廢為寶。凍結的水也只有先化開了,才不至於凍傷人。這個處理的過程就叫做“煉化”!

張大寶的氣功療法,相當於直接拿自家燒好的飯菜去將別人燒焦的飯菜替換下來。又象拿溫水置換了結冰的水。這樣對方的問題當然一下子就解決了。

可是與之同時,這些替換下來的不合格飯菜或者冰塊當然也要小心處理,不能隨便亂丟。不然小貓小狗吃了可能腸胃不適。又或者花花草草會被凍傷。

只有再經過煉化這一道工序,才算真正將問題徹底解決了!

一下子,不但所有旁觀者都對張大寶肅然起敬,即使柳述聖聽了這種解釋之後,都有點一愣一愣的感覺。

這種解釋儘管有點異想天開,但聽起來很有道理啊。從“物質的非正常結構”這個角度去理解“病氣”這種東西,柳述聖甚至感覺到,自己隱隱有一種悟透玄理的跡象!

柳述聖顧不得此人是在拼命給張大寶臉上貼金。製造出的輿論對他極為不利這個事實。整個人呆在那裡,拼命想到抓住腦子裡閃過的靈感。

事實上,在研究中醫的過程中,柳述聖一直感覺理論中似乎有些缺失,導致用中醫玄理去推究病症的生成與演化時,總有那麼些不太自然。

實踐中需要用經驗或者足夠大的腦洞,先將理論中缺失的部分補上了,然後才能正常運用。

正因如此,總有些腦洞不夠大又或者經驗不夠豐富的中醫愛好者,對於如何運用陰陽五行寒熱虛實的理論去研究或者預測疾病極為吃力。

柳述聖也非常希望中醫的基礎理論能夠象西醫那樣,讓人簡簡單單就能搞懂並且用得起來。

但要將中西打通,又或者將中醫的玄學整理成用科學語言來表達,這其中卻是難度極大。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中醫的“氣”該怎麼翻譯成科學語言。

對這個問題,柳述聖研究了多年,卻一直沒多大進展。

然而今天聽到一個中醫愛好者以其腦洞這麼一發揮,柳述聖卻突然感覺,這個問題似乎真有可能被攻破了!

這讓他如何能不震驚,如何能不欣喜?

就在眾多圍觀者發揮智力,研究張大寶收回“病氣”的目的。而柳述聖被意外的感悟佔據了全部注意力的同時,張大寶已經完成了純屬炫技用的“氣功”表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實上,將白霧收回根本沒什麼實際意義,純粹是張大寶為了觀賞效果,這才模仿某個電視劇裡的相關鏡頭弄出來的!

但是既然有人替他的無聊舉動註解、吹噓,張大寶又有什麼不樂意的?

張大寶當即趁熱打鐵,轉向評委席說道:“這個病人,我確信已經完全治癒。請各位評委檢驗!”

一種疾病是否治好,當然不能憑現場的簡單檢查就決定的。肯定是要跟進觀察,直到可以確診為止。因此勝負並非是當場就可以決出。

但張大寶的現場表演,無疑給了所有評委和工作人員以深刻的印象,從主觀上都傾向於認定張大寶已經將人治癒。這種主觀印象,對張大寶當然是非常有利的!

成績的認定不是當場就可以給出。因此前兩個病人還要被帶下去,進行連續幾天的追蹤觀察。

而張大寶已經轉向自己的第三個病人。

經過他的前兩次表演炫技,所有來到這個比賽場地旁觀的中醫愛好者已經基本成了他的粉絲。而柳述聖仍然失魂落魄的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麼。

這樣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張大寶的身上。

眾目睽睽之下,張大寶毫不怯場,反倒以一種明星的姿態,對現場各人介紹道:“接下來,我要施展的是中醫中最神秘、傳承最為稀少的一種治法。大家說說看,它叫什麼名字?”

“祝由術!”

“巫術!”

“精神療法!”

……

儘管在場的大都是中醫的資深粉絲,對於中醫古籍還是相當熟悉的。因此多數人都給出了正確的名稱。

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或許是不太懂行,或者是有意換用了自己喜歡的名字。總之現場的回應有點雜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