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真的是窩囊到了一定的程度,本國的國民正在遭受有計劃有目的的摧殘,他們卻還在進行爭吵。

輪到保羅.杜美進行發言的時候,這一位覺得在不列顛遭受前所未有之恥辱的科西嘉參議員,他對所有的人:“如果我們允許他國,特別是所謂的盟友能夠肆無忌憚地傷害我們需要保護的民眾,並且是打著為我們好而進行的屠殺,我不得不懷疑法國還有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

一陣譁然之聲響起,一個議員在正式的場合講出那樣的話,那已經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在冒險。

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此刻是一臉的陰霾,他不是覺得保羅.杜美的話多麼難聽,是很清楚無論戰局的走向是怎麼樣,下一任的法國總統肯定與自己無緣。

多麼羞恥的事情啊!法國遭到了盟友英國的攻擊,不止是正在被轟炸,法國西北部的法軍也正在面臨被英軍繳械和看押的恥辱,甚至是發生了法軍拒絕交出武器而與英軍交戰的事情。這是史無前例且非常荒唐的事情,但偏偏就發生了。

愛德華.赫裡歐亦是滿臉的陰霾,他是法國目前的公共工程部長,其本人更是法國左翼聯盟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溫和的同時追求的是人民的福祉,任上多次啟動能夠造福人民的工程,戰爭爆發之後也為法國的後勤補給出過大力。

此刻,愛德華.赫裡歐滿心的憂傷,他時不時會看一下不遠處的阿裡斯蒂德.白里安。

阿裡斯蒂德.白里安是前一任內閣的總理,速來以強硬而著稱,多次發動對國內罷工的鎮壓。他是對德參戰的鼓動著之一,因為戰事不利已經離職。

法國在凡爾登和索姆河連續失利之後,法國的政府已經倒臺,有些內閣成員依然是在內閣,不少內閣成員則是以議員的身份繼續活躍。

這一次在波爾多召開的會議,主要是為了商議怎麼對待英國對法國各大城市的轟炸行為。大多數的高層並沒有急著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參議院和下議院的議員進行激烈的討論,然後“皿煮”的尿性下,討論毫無疑問變成了爭吵。

因為戰爭的不斷失利,再加上法國大量壯年在戰場上失去生命,到了連婦女都需要徵召的時刻,戰前鼓動發動戰爭的那些人聲望開始大跌,他們在法國民眾的影響力越來越低,要不是還有資本家的支援,很多人甚至連議員的身份都沒有辦法維持。

那些和平派的議員在法國面臨窘境的時候倒是顯得理智,並沒有藉機上位。或許也不能是理智,應該他們可不願意這個時候上臺,因為現在上臺意味著需要背黑鍋。那麼,在國家需要面臨重要抉擇的時候,作為能夠決定國家命運的統治機器因為害怕背鍋,又或者是不想背鍋,讓統治機器陷入停擺。

現在,有一個“背鍋俠”跳出來了,他就像是黑夜中的螢火蟲,又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

這位“背鍋俠”是一貫以溫和著稱的保羅.杜美,他的四個兒子已經先後在戰場上捐軀,每一個人都知道他深恨著德國,現在卻在尋求與德國達成和解……不,不是和解,是喊著哪怕向德國承認戰敗,也應當做出援助正在被英國空軍轟炸的法國民眾。

那一刻,名為“愛民者”的光輝在保羅.杜美的背後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一些同樣對英國轟炸嚴重不滿,並且心懷德軍佔領區法國民眾的人,他們臉上的表情無比的肅穆。

保羅.杜美的演講還在繼續,是在一群不斷鼓譟的人噪音中,持續著他的演講。

“皿煮”嘛,就是自由,自由還包括在開會的時候可以進行干擾,甚至能夠當場幹架,哪怕是國家到了生死存亡階段也是那樣。

當然,現在法國的一幫議員只是吵鬧並沒有幹架,畢竟國家都快完蛋了,怎麼也需要收斂一下的,是吧?

“那麼,參議員的意思是,我們向德皇承認戰敗?”

“不,我們不會向德皇承認戰敗!”

“那……”

類似的問題已經問了好幾遍,然後保羅.杜美又回答了很多次,他並不是想要承認戰敗。

其實,除非是被逼得毫無退路,否則“皿煮”國家的議員誰都不會第一個提出投降的字眼。哪怕是國家真的戰敗了,選誰去簽署投降戰敗書也是需要一陣內部的拼殺,輸了的那方才會承擔戰敗的黑鍋,誰承擔也就意味著那個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

“我們是已經失去了戰爭的潛力,也正在被盟友出賣,但是我依然看不到德國會取得最終勝利的任何可能。”保羅.杜美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他:“正因為我們都知道德國沒有取得最終勝利的希望,我們才一直堅持著。特別是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國家的美國參戰,又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答應出兵二百萬,我們才更加需要站在會獲得最終勝利的一方!”

喧譁聲什麼的一時間安靜下來,經過那麼久的演講和吵鬧之後,保羅.杜美終於是述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他們並不會向德皇屈膝投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站在勝利者的一方?法國曾經能夠主導戰爭走向勝利,但是戰爭是在法國境內開打,並且戰事的發展是以德軍一再獲得勝利而延續著。比較詭異的是,哪怕是德軍一直在戰場上獲得勝利,依然沒有人認為最終的勝利之花會被德皇摘取。

發生在歐洲大陸的戰爭,它已經不是純粹的軍隊一再獲勝就能摘取勝利果實了,演變成為一場比賽誰能撐到最後的戰爭。

法國人在軍事在一再失利,政客們卻看得非常準確,他們知道戰爭最後的勝利一方會是誰,因此才會在英國轟炸法國城市的時候依然有人選擇隱忍。

“我們會輸送食物和一切需要的物資前往北部!”保羅.杜美環視著安靜下來的大人物們,他:“只要能夠保證,可以幫助到更多因為空襲而受到傷害的法國人,我們甚至應該付出更多!”

保羅.杜美髮過誓的,他要讓英國佬好看,他到就一定辦到!比如讓經濟底蘊尚在的法國給德國輸血,甚至只要德國答應不再進攻,保持戰線上的平靜,他甚至願意付出更多。

【這一場戰爭法國流的鮮血夠多,是時候讓英國人去流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