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cct44、嗨希特勒555、夜丶淒涼yca三位哥們的再次打賞!大家,有推薦票的話,請投給我好嗎?

……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李奇化身成為了一塊“磚”,過上了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生活。他來往最多的地方是在東普魯士和泛薩克森地區,在街頭、在劇院、在廣播電臺,任何一個帝國宣傳部認為需要的地方現身和演講。

泛薩克森很廣,差不多佔了整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的七分之一,然後才是普魯士、巴伐利亞、符騰堡……等一些王國和公國,更有類似於漢堡、不萊梅和呂貝克等等的自由市。實際上雖然稱呼為德意志第二帝國,但德意志其實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

要不怎麼俾斯麥厲害呢?他在普魯士崛起,利用德意志王國渴望統一的心態,完成了對德意志的統一。那是拿普魯士一個王國的國力去吞下比自己起碼大上七八倍的領土!

聽起來可能有些繞,但俾斯麥的上半生是在謀劃德意志的統一,下半生則是在維持德意志的統一。前一種是帶著武力的統合,後一種是依靠妥協和交易,真的是把分裂了的德意志統一了起來,並且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崛起,成為歐洲大陸上的第一工業強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奇演講的人群比較廣泛,有市民、工人、農民,大多數時間也是在向這些群體進行演講。對貴族演講?他並沒有被安排做類似的事情,倒是會被安排加入一些貴族、大地主、資本家舉辦的酒會。

掌控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是德皇,德皇來自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是得到一眾黑鷹騎士團的支援才能控制普魯士,黑鷹騎士團的成員比較雜,不過大多是老牌貴族。

黑鷹騎士團最為輝煌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他們大多淪為沒有什麼影響力的軍事大地主,既是那幫容克集團。現在真正能夠左右霍亨索倫家族的群體轉為資本家,如毛瑟、克虜伯等等軍工大企業,理所當然還有那一些財團。

普通階層的德意志人因為戰爭開始變得生活困難,但是困難現在還與貴族、大地主、資本家無關。看看普通人的生活情況,再看看貴族、大地主、資本家依然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李奇徹底熄滅了嘗試“挽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想法,雖然他也挽救不了。

李奇最近毫無疑問是過得非常風光,廣播裡一直有他的演講,報紙上也有他的版面,但是……他真的風光嗎?對一些群體來或許是的,但是對於另外一些群體他不過是一個被推上了舞臺的演員罷了。

“我迫切希望能夠回到前線,盡自己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李奇面對的人是帝國宣傳部的一名組長,他一臉的誠懇:“我不應該這樣來回的週轉,應該是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實際上與李奇一樣鬱悶的人還有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他倆已經在來回的奔波中忙碌了將近一個半月。

彼得.萊因哈特是組長的名字,他一臉的詫異,道:“你們在後方很安全,不用冒著槍林彈雨也能為帝國做貢獻。”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蹙眉了,他是到了後方才知道事情有些荒謬,比如大多數的文職公務員慶幸自己不用去蹲塹壕,更不用在幾乎必死的情況下端著步槍去迎接槍林彈雨的衝鋒。

【我們拼命,為之奮鬥的就是這麼一群人嗎?他們享受著安全和舒適的生活,不尊重前方浴血奮戰的士兵,甚至在談起的時候還帶著一絲絲的鄙夷?】

【不但是一眾文職人員,貴族、大地主、資本家,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前線死了多少人。他們在戰爭年代依然醉生夢死,不考慮普通家庭越來越艱難的生活環境,不體恤戰士浴血奮戰付出的傷亡數字……】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也是一名貴族,但是與一些貴族的成長環境並不一樣,克萊斯特家族被譽為琴劍之家。他的高祖父是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元帥,其子孫歷代都有勇敢的軍人。但他本人卻並不出身於軍人家庭。他於1881年8月8日出生在布勞恩費爾斯的一個教授家庭。高中畢業後,克萊斯特被送往野戰炮兵第三團任見習軍官,一年之後晉升上尉。1906年任營副官,一年後任團副官,1910年晉升中尉,並考入軍事學院受訓。

只有經歷過什麼才會站在什麼位置進行思考,毫無疑問的是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覺得本土的氣氛非常危險,好像是形成了一種極端的兩極化,士兵、普通人和貴族、大地主、資本家,兩個群體的人已經快要成為兩個世界的人。

“僅僅是一個半月,受到鼓舞加入軍隊的人漲幅達到了18%。”彼得.萊因哈特一臉的理所當然,昂了昂下巴又:“我們藉機釋出了新一輪的戰爭債券……”

十分諷刺,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爭之前並不是沒有執行戰爭債券,但因為英國在各個國家的阻擾使得發行債券根本無法投入市場,最後僅僅是很的一部分被本國的一些資本家和大地主認購,其餘連廢紙都算不上。

更加詭異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儲備,毫無戰略儲備。任何一項物資都沒有儲備,糧食,布料,飼料,肥料,機器……全都沒有,唯一一個有優勢的就是體制,有良好的動員體制和動員基礎。

“我們成立了戰時糧食公司、中央飼料局、中央馬鈴薯局、戰時動植物油脂管理局、中央水果蔬菜局、戰時糧食局、帝國穀物局、帝國服裝局等機構……”彼得.萊因哈特總算是有那麼一憂愁了。他:“很快我們將進行一些新的、必要的措施。”

那是正在醞釀的《興登堡綱領》,它規定勞動力不能隨意流動,一切工業生產必須首先服從軍事需要,從而為戰時計劃機構的運轉提供了必需的前提條件。對企業和勞動力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已經使經濟發展脫離開了市場利潤的導向,轉而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生產。與其他主要國家的戰時經濟一樣,德國的戰時計劃經濟最初也是出於戰時的臨時需要,但是在這種需要中最終發展出國家控制經濟的一種新模式。

李奇本來根本不知道什麼《興登堡綱領》,聽完之後卻是有呆住,內心裡幾乎是崩潰的。

【有沒有搞錯啊!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怎麼都一個德性,全部都是划水到不得不改變的時候才想到幹某些事情。現在才想到這麼做是不是有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