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格局和局勢沒有改變,其實德意志現在正是與蘇俄進入高度蜜月期的時候。但是在這個“時空”的版本因為李奇的干涉,局勢其實是已經生了重大的改變。

原本的“時空”中,德意志和蘇俄兩國在很多領域上進行了合作,那是一種被迫形式下的“結合”。蘇俄被高度的冷落,德意志被枷鎖套得太牢,不得不走到了一起。

蘇俄現在的外交環境一直沒有改變,在全世界幾乎就沒有找到一個朋友。那是因為有俄羅斯民主聯邦的存在,也是因為蘇俄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策略。

事實上,孤立的蘇俄好像是產生了一種自暴自棄的執著,只要那些國家沒有放棄支援俄羅斯民主聯邦,蘇俄就不會打算與任何國家改善外交關係。結果是,有了俄羅斯民主聯邦接下了沙皇俄國時期的“鍋”,列強似乎也不用去考慮蘇俄的感受,讓互相之間的外交關係可以說是越變越糟糕,而不是得到改善。

俄羅斯民主聯邦背了沙皇的“鍋”,看似承擔了鉅額的債務,亦是有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東西,可是也有相關的好處。最直接的好處莫過於得到支援,隱性的好處就是列強曾經承諾給沙皇的好處,例如允許在中東方向的擴張。

“那麼也就是說,一旦蘇俄再次主動進攻,我們會蠱惑俄羅斯民主聯邦向巴庫那邊下手?”阿道夫.希特勒當然知道石油的重要性,他也清楚李奇想要改善與蘇俄的關係,主要是因為蘇俄有幾個大油田。他似乎是非常非常的意動:“是啊,只要巴庫那邊被俄羅斯民主聯邦掌握了,我們或許……”

李奇只是笑笑,巴庫油田那麼重要的地方,蘇俄可不是瞎子會沒有看到,俄羅斯民主聯邦現在內憂外患不斷,不說能不能攻下,攻下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兵力被浪費和消耗在巴庫那邊,俄羅斯民主聯邦其它戰線受不受得了?

英國和法國不是沒有教唆高爾察克去打過巴庫,可是很明顯高爾察克有自知之明,俄羅斯民主聯邦現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未來。

俄羅斯民主聯邦說內憂外患絕對是真實的事情,內憂是有布爾什維克黨在境內上躥下跳,還有之前效忠於沙皇的幾個派別。

要知道一點,高爾察克只是效忠沙皇的其中一支,另外還有幾支也是在沙皇俄國崩潰後與蘇俄交戰的部隊,只是高爾察克這支部隊龐大又得到主要列強的支援才顯得突出,但是不要無視了其它的幾個部隊領導者。

“鄧尼金、曼納海姆、畢蘇斯基、彼得留拉、馬赫諾。夠亂的,不是嗎?”赫爾曼.戈林似乎就是純粹的嘲諷:“高爾察克是獲得了鄧尼金的支援,可是曼納海姆、畢蘇斯基、彼得留拉、馬赫諾從來就和高爾察克不是一路人。”

曼納海姆和畢蘇斯基想趁著天下大亂藉機恢復故國爭取民族獨立,走的路線比較怪,真的比較難與高爾察克走到一路去,現在就是他倆時常在俄羅斯民主聯邦內部與高爾察克過不去。

彼得留拉則是一個很明顯要割據一方自己為王的野心家,迫於局勢加入到俄羅斯民主聯邦這個大家庭,可不但與高爾察克、鄧尼金過不去,就是和曼納海姆、畢蘇斯基亦是糾紛不斷。

馬赫諾這個傢伙就更坑了,要說沙俄崩潰期間有哥薩克在四處亂來,他就是一個打家劫舍似乎沒什麼不敢幹的土匪強盜。

看看,一個七拼八湊的俄羅斯民主聯邦,能活下來真的是顯得非常的不簡單,想做什麼事情就更加不簡單,時時刻刻都會蹦出一兩個扯後腿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蘇斯基與蘇俄那邊的關係……”阿道夫.希特勒蹙眉說道:“高爾察克不打算處理?”

“高爾察克是軍人出身,他的性格也偏向於……軟弱?”赫爾曼.戈林繼續嘲諷:“從高爾察克好幾次的國策選擇來看,他似乎有尋求和平的意願。”

“蘇俄會與俄羅斯民主聯邦共存?”阿道夫.希特勒是一臉的別開玩笑,他說:“斯大林是一個像鋼鐵一般強硬的人。如果蘇俄是其它領導人,或許分裂出去的兩個國家有可能和平,但斯大林才是蘇俄的領導人。”

客機的副駕駛來說,護航的戰鬥機已經出了返航的訊號。

窗外,那些戰鬥機大都是在搖擺著機翼,李奇甚至都能看到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正在微笑著敬禮。

接下來就沒有什麼護航了,要說李奇等人的內心沒有一些想法那是絕對的不可能。

“放心吧,蘇俄一直在內部清洗,幾年的時間也是一直在打仗,沒有研出什麼值得我們關注的飛機。”赫爾曼.戈林顯得信心十足:“到了6ooo米以上的空限,沒有一架蘇俄的飛機能飛得上來。”

好像還真的就是那麼一回事,知識分子能跑的幾乎全跑了,在蘇俄境內的那些人則是遭到影響,忙著被批鬥和關押,哪來研究什麼東西。

斯大林很明顯也覺國防建設的停頓,才會喊出“五年計劃”,要搞國營企業,更是了檔案要基層的黨員善待一部分特殊人員。

蘇俄現在就有一個現象,之前被用各種各樣理由關押的人,他們現在是被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放出來。一些被放出來的人很明顯變得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不管之前是什麼性格,現在基本都是小心翼翼的模樣,看到政委、黨員、穿制服的人,下意識就是一身軀抖,似乎下一刻就該喊“我什麼都沒幹”,簡直就是在上演各種人間百態。

“蘇俄至少十年之內是起不來的。”李奇太清楚一個國家的精英被凌虐之後是什麼模樣了:“他們至少需要用十年的時間來撫平傷口。在這一段期限之內,不管統治當局做出什麼保證,拿出什麼獎勵,沒有人敢有什麼出奇的表現。因為他們都被整怕了啊!”

阿道夫.希特勒、赫爾曼.戈林等等一些人聽了都是一愣。

李奇是在說真的,除非是一些早就加入到蘇俄統治體系的知識分子或科學家,要不真的沒人敢在被整之後鬧出什麼事情。哪怕是那些早就加入進去的知識分子和科學界,他們也會擔憂太冒頭會不會被針對。這個就是政治鬥爭之後帶來的創傷效應,使得沒有人有那個膽量去進行嘗試,就是試探都不會敢,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樣的下場。

“現在那個赫魯曉夫,應該是會覺得非常鬱悶。”赫爾曼.戈林嘲諷已經成為習慣:“人是他下令抓進去的,還特別拿出一個指標應該抓多少,弄死多少,逼瘋多少。現在,他不得不將人放出來,還要各種安撫。能夠安撫得下來嗎?”

赫爾曼.戈林沒有胡說八道,蘇俄在內部整治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存在“指標”這麼一個東西,那是蘇俄政~治~局明確下達的指標,其中就屬赫魯曉夫幹得最漂亮,總是能夠拿出讓蘇俄政~治~局滿意的指標出來。為了這個,赫魯曉夫不止一次受到嘉獎,被稱呼為“有戰鬥力的黨員幹部”。

“其實……蘇俄亂下去對我們沒有好處。”阿道夫.希特勒比較理智的說:“波蘭不會是一個安分的國家,他們已經在蘇俄那邊吃了一次虧,蘇俄再亂波蘭也不會去招惹,反而是蘇俄繼續亂下去會讓波蘭抽出足夠的精力來針對我們。”

李奇在點頭,波蘭真的就不會是一個安安分分的國家,復國之後就表現出足夠的擴張性,偏偏有英國和法國願意給撐腰,對他們來講就真的是一個大麻煩。

德意志與波蘭在邊境線上的摩擦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是波蘭一再越線,大多是一些沒有穿制服的傢伙進行滲透,甚至是生了土地蠶食,偶爾會有正規軍站出來給那些人撐腰。

魏瑪政府在面對波蘭這種舉動的時候採取的是忍耐的態度。魏瑪政府不忍耐也不行,德意志招惹不起風頭正經的波蘭,軍隊也不是那麼樂意全力支持魏瑪政府。

到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為德意志的執政階層,邊防部隊面對波蘭的那些舉動才開始顯得強硬,只是也只能進行驅趕,偶爾生交火還需要緊急處理。幸虧是英國已經打算適度地放縱德意志,要是想魏瑪政府當家的時候那種態度,德意志吃虧是必然的事情。哪怕是英國那邊採取“公正”的做法,德意志這邊也是沒有少吃虧,那就是國力和實力弱小的代價。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領導層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覺得被波蘭欺負也沒有什麼不好,某些方面來講甚至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德意志現在去針對英國、法國等等列強很不合適,波蘭就是一個不錯的仇恨“吸引器”,可以大肆宣傳波蘭對德意志幹了什麼,來引起德意志民眾的憤慨,亦是讓德意志的人們無比清楚的知道一點,讓他們知道德意志已經落魄到連波蘭都可以肆無忌憚欺負的地步了。

關於宣傳上面,戈培爾就幹得相當不錯,德意志是真正的受害者,波蘭也顯得無比囂張。事實再加上刻意的描述(煽動),德意志的人民不恨透了波蘭才是怪事。

有了波蘭的欺凌,德意志適當地進行軍備擴充套件成了順理成章,對於國民的團結亦是一件有利的事情,讓他們清楚要是再鬧,那政府可真的什麼事情都別想做了,復興什麼的完全就是會被拖後腿。

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國家的民眾意識,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就是重視這點,才能夠在舉步維艱中慢慢地站穩腳跟,得到民眾的支援去取締和撲滅那些不安分的政黨。

“我們現在的空限是多少?”李奇稍微挺了挺腰,從窗戶向外看,下面是大海。

很快就有人過來回覆,說空限是在62oo米。

李奇不是在擔心蘇俄來攔截,就跟赫爾曼.戈林說的那樣,蘇俄的國防展陷入停頓期,基本是沒有多少能夠飛到6ooo米以上的戰鬥機。

另外,要說雷達的話,蘇俄也沒有雷達。

他們是要倒黴到什麼地步,刻意選擇海面的航線,還被蘇俄那邊的船隻覺高空中的客機,然後那艘船還帶有無線電。

事實上蘇俄對於無線電的應用也是差得夠可以,一些軍事兵器上都沒有無線電,指望非軍事船隻帶有無線電是比較扯淡的事情,也難怪斯大林會火急火燎地想要改變現狀。

“或許……蘇俄出邀請,是一種試探?”阿道夫.希特勒也不知道在思考什麼,比較突兀地建議:“或許,我們可以派一支級別上小一些的外交團過去。”

說到底,有了波蘭,德意志真的很想與蘇俄在某一些方面進行合作。

李奇心中有數,斯大林想要改變蘇俄的現狀,也許真的會像歷史上那樣,選擇與德意志這個列強“受害者”來一段短暫的蜜月期。

要知道一點,哪怕是德意志再怎麼破落戶,一些科技上還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就哪怕是不是領先,肯定也有蘇俄需要的技術。而德意志是需要來自蘇俄的一些資源,甚至是會進行必要的作戰兵器共同研製,對蘇俄的好處不是一般般。

赫爾曼.戈林一愣之後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還說:“試一試也沒有什麼。要是真的能夠合作,有利於列強對我們的一些態度。”

啥玩意?不就是讓列強覺得德意志被逼到了一種程度,連“天然敵人”都願意嘗試合作,迫使列強放寬對德意志的枷鎖。要是列強無動於衷,那可也別怪德意志假戲真做,因為幾乎是一件非常透徹的道理,波蘭沒有被從地圖上抹去之前,蘇俄與德意志是真的能夠成為一對好基友的。

“那麼……等待落地了,就電報給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李奇頷同意下來。(未完待續。)8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