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為德意志的執政黨,是一個好的起也是麻煩的開始。

埃裡希.馮.法金漢就職成為德意志國的第四任總統,他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上一屆政府到底都幹了什麼,留下來了什麼爛攤子。

“我的個老天!”保羅.約瑟夫.戈培爾揚著手裡的一疊紙,語氣比較誇張:“千瘡百孔來形容一都不為過,簡直沒有比我們接受的政局更亂的了!”

是的,是的,魏瑪政府是留下一個爛攤子,惡劣的國際環境,幾乎沒有救的國內經濟形勢,大批的失業大軍。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失業問題。”李奇很清楚面臨的是什麼,他淡定地開口:“創造工作崗位的方案我們已經有了,但美國那邊恐怕不會接受該方案。”

“嗯。”埃裡希.馮.法金漢之前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接手的國家比想象中更糟糕:“美國控制著我們的金融體系,短時間內我們拿不回來,想要頒佈什麼政策,需要得到美國資本集團的首肯。”

德意志國目前是真的有夠悲哀的,軍事被幾乎歐洲半數的國家壓制,經濟被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控制,想要出臺什麼法案,很多時候沒有取得那些國家的認可,強行通過法案也只能是消耗國家對民眾的信任度,概因法案成立了也不會有實際的行動。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之前我們是在野黨,比較的代價就能夠取得那些國家的承認,現在……”保羅.約瑟夫.戈培爾苦笑著:“作為執政黨,我們很多時候是退無可退的境地,任何的退讓不再只是關乎到一黨或者一州,是整個國家。”

代表國家進行退讓時時刻刻都要被罵賣國賊,哪怕那個退讓是因為國家無力反抗,不管是有什麼不得已的理由,反正就是會被罵。因此,在歐美國家做執政黨其實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任何的瑕疵都要被無限放大,在野黨批評起執政黨來簡直可以化身機關炮,錯了話還不用擔當什麼責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需要確認的是在上臺之前與各國達成的協議是否有效,然後有效的協議能不能推廣到全國。”李奇看了看埃裡希.馮.法金漢,見到頭,接著:“我在就職總理一職之後,會與各國駐柏林大使先行溝通,再約定一個時間出訪各國。”

本來是應該由埃裡希.馮.法金漢出訪,不過他的年紀有些大了,身體健康程度也無法舟車勞頓,乘坐飛機更是沒譜的事情。

到乘坐飛機出訪,沃瑟.豐克、阿道夫.希特勒、赫爾曼.戈林等人先去了丹麥,然後又去了瑞典,下一站就是挪威。他們會在挪威的奧斯陸直接乘坐飛機前往英國,再飛到法國的巴黎,歐洲西陸的最後一站是葡萄牙,因此會順路到西班牙逛一下。

其實還應該到中歐的其餘國家,或者是巴爾幹等國家,義大利什麼的出訪一下,可是考慮到列強的緊張程度,還有那些國家本身的復雜程度,只能是另外安排行程。

“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等等國家我會親自過去。”李奇頓了頓,臉上帶著微笑:“奧利地和匈牙利也是必行的一站。”

埃裡希.馮.法金漢一直在頭,後面略略迷惑:“領袖,那麼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那邊的情況略微複雜。”李奇蹙眉:“暫時可以派其他人去,規格不需要太高。”

起來羅馬尼亞現在可是曾經德皇威廉二世的親戚當家,等於是霍亨索倫家族作為王室,可這個國家偏偏就是對德意志敵意比較深的一個國家。

現在羅馬尼亞全面親善英國和法國,為的是防止蘇俄入侵。可是英國和法國已經先後展現出要對蘇俄放鬆的姿態,羅馬尼亞內部也開始出現分裂,可以真的亂得有些可以。

保加利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選擇站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這邊,然後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本身不對盤。目前保加利亞選擇的是與義大利友善,但是暗地裡也在靠攏蘇俄,原因就是羅馬尼亞對保加利亞的北部領土有訴求。

中歐國家不多,與德意志關係好的就一個奧地利,其它原本從奧匈帝國分裂出來的兄弟,幾乎就沒有一個願意和德意志快樂玩耍。

估計是“投名狀”之類的什麼,中歐的很多國家採取的是敵視或者無視德意志的態度。作為國家的執政黨,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選擇出訪要持謹慎態度,千萬不要搞出熱臉貼了冷屁股的尷尬事,要不對初上臺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可不止是笑話,除了國際上的問題,內部那些政黨又該不消停了。

“所以……多黨組閣就是麻煩啊!”埃裡希.馮.法金漢比較排斥政治,特別排斥不得不與一些政黨合作,他:“無論我們要做什麼,不但要取得國外勢力的許可,也要尋求國內政黨的支援。我十二分懷疑這樣的政體能夠有什麼行政效率。”

李奇卻是笑:“全世界都在講民主,非民主國家就是世界公敵,民主的首要特色就是聯合執政,不是一~黨~獨~裁。”

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政體嗎?恐怕是沒有的。其實,只有符合某國國情的政體,只有適合當地民情和歷史根基的政治體系,真心是沒有“包治百病,萬事萬靈”的什麼政治架構。

正在倡導民主治國,讓自由光輝照耀每一寸大地的是美國佬,他們這一道呼喊可是把歐洲的列強給嚇得快尿了。

美國人喜歡的民主與英國和法國不一樣,美國的情況亦是與歐洲的列強不同,歐洲列強現在玩殖民體系正開心,可以剝削和進行產品傾銷,導致連荷蘭、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等等一些已經破敗的三流國家也能生活滋潤。美國卻只有菲律賓這麼一個在經濟上可有可無的殖民地,非洲那個因為戰爭獲得殖民地更是不存在開發價值。

估計是美國佬覺得自己的殖民地可有可無,又或者是自己的牛了,然後一些可以販售產品的區域卻是被列強把持,竟然全世界“頻道廣播”喊要民主,不知道是大膽還是腦抽。

“美國人的圖謀非常大,他們正試圖瓦解世界次序。”埃裡希.馮.法金漢用著深深的不解:“美國人那麼肆無忌憚,可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激烈反應?”

這就是最為坑爹和不對勁的地方,美國佬那麼幹就是在挖各國的根基,比挖祖墳的嚴重性不逞多讓,可是沒人對美國的所作所為有什麼激烈的反應!

“真是一個上帝私生子一般的國家。”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嫉妒:“我們歐洲國家遲早沉淪,世界將屬於美國。”

類似的聲音早就有了,然後呼籲歐洲國家從此不再互相征戰,做出這等呼籲的國家是西班牙。

西班牙目前的狀況並不好,國內的矛盾異常突出,他們喊出“歐洲需要團結,不要戰爭”之後,除了被調侃就沒有得到什麼反應。

“讓我們接受英國或者法國領導下的歐洲,可能嗎?”李奇自己都在搖頭,接著:“同時讓英國和法國接受德意志領導下的歐洲,他們也不可能接受。”

歐洲太,國家太多,長久的多民族和多國家,千年來的恩恩怨怨根本就數不清楚。太多的積怨了,又有但凡有可能當老大絕對不屈服的國家,和平聯合只能是一個笑話。

“有英國存在,歐洲大陸不可能沒有矛盾。”埃裡希.馮.法金漢是一個堅定的反英人士,討厭英國甚至要比宿敵法國更加惡意滿滿。他晃了晃頭,轉移話題:“對於義大利我們的策略是盡力修好?”

義大利現在是法西斯黨做主,貝尼託.墨索里尼“進軍羅馬”之後,整個國家已然成為法西斯的海洋。

貝尼託.墨索里尼成為義大利的首相後,他的第一個口號就是要恢復羅馬帝國的強盛,很是鼓舞了義大利民眾的士氣一把,然後該幹麼依然幹麼。

“義大利對奧地利的領土訴求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李奇著頭:“但是我們需要與他們解除敵意。”

在一些不明就裡的圍觀觀眾看來,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與義大利是盟友,那麼應該從一開始就是好的可以互穿一條褲子。實際上壓根就不是那麼回事!真實的情況是,無論是在魏瑪政府時期,又或者是鬍子上臺初期,德國與義大利的關係其實是一種比對英國和法國還要惡劣的程度。

義大利想要獲得奧地利的領土關德國什麼事?那又牽扯到了歐洲的恩怨糾葛,然後是奧地利與德國的民族關係,一切的一切複雜得很。

“奧地利與我們的關係是德意志能不能重新崛起非常重要的一環。”李奇明確道:“哪怕是奧地利想要對義大利妥協,我們也絕無可能接受義大利獲得領土。”

歷史上的鬍子是滿足了義大利傲嬌君對奧地利的領土訴求,傷害了奧地利人的民族感情,然後又助長了義大利傲嬌君的傲氣。

鬍子的選擇是因為他看到的義大利很強大,數量龐大的陸軍再加上地中海舉足輕重的海軍力量,期望自己的忍讓可以滿足義大利的胃口,使得雙方可以再無分歧,成為緊密團結的盟友。

事實上鬍子也真的辦到了,問題是……他錯誤地判斷了義大利傲嬌君的實力,或者是看錯了義大利的戰鬥力,總之是掉進了一個史前巨坑。

【問題是,不與義大利結盟,德意志連地中海都難以涉及。一旦不切斷地中海的航線……不,哪怕是不切斷,只是起到阻滯作用,對整個戰局也是有影響和貢獻的。】

滿世界看去,能夠成為未來德國盟友的國家真的是稀少到令人落淚的程度,然後哪怕是可以成為盟友,歷史已經證明那些盟友不但不可靠,還一個比一個坑人。

其實啊,李奇是真的在懷疑要不要開啟第二次戰爭,德意志能不能來個和平崛起什麼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異常的骨感,他要是沒有打算開啟第二次戰爭,德意志的民眾就會進行拋棄,選擇一個會帶他們走向復仇的政黨。

真的就不是在開玩笑,任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為德意志的執政者,哪怕是再不情願,也會被動地向著發動戰爭的深淵滑去,無人可以避免,因為那是民族意志,誰阻擋誰就要被碾壓在名為歷史的車輪之下。

太高深的東西不需要多講,德意志想要改變自己不幸,其他國家想要將不幸加負在德意志身上,那麼依靠友好磋商可能辦到嗎?

德意志想要解開枷鎖,那些害怕德意志崛起的國家恨不得再加上無數層的枷鎖,有壓迫就會有反抗,有反抗就會造成摩擦,最後將需要以什麼形式來解決?

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會犯賤到認為被剝削和欺壓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亦是沒有一個國家會什麼都不做就拱手讓出可以得到的利益,最後的一切終究還是需要以暴力的較量來分出一個勝負。

“所以我不得不危言聳聽的講,留給我們的時間其實並不多了。”李奇掃視在場的人一眼,落地有聲:“不管情勢怎麼樣,必須要有的準備一都不能遲疑。我們過去一直在科技領域走在尖端,接下來並不是短暫的領先就能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需要的是全面的領先,盡最大的可能創造優勢。”

幾乎是沒有人聽得懂李奇在什麼,不過那無所謂,他們只需要知道李奇沒有估算錯誤國就行。

“那麼在接下來,我們需要進行分工。”李奇非常嚴肅地:“那會決定未來。分工的事情等待出訪團回來再進行,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