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華夏的歷朝歷代有“和親”這麼一個策略,歐洲國家中的各國在“和親”上面的次數算起來真的是無法數。最為出名的某過於英國的那個老祖母,她做到了讓幾乎全歐洲的王室都有“英國的血統”。

歐洲的“和親”與華夏歷朝歷代的“和親”略略有一不同,那就是歐洲的女人也擁有繼承權,在家庭可以擁有遺產,於政治秀場上也可以登基,例如嫁給沙俄皇帝的立陶宛女人葉卡捷琳娜就能夠成為沙俄女皇。

另外在歐洲還有一個相對怪的地方,比如其他國家的貴族也是能夠成為本國的國王或皇帝,像是在1714年,英國安娜女王逝世,由於沒有留下後嗣,國王人選就成了大問題。本來,英王親戚遍佈在歐洲各地,但由於吸取了光榮革命的教訓,大臣們決定一定要選一位新教徒國王。於是安娜的表兄、德國漢諾威選帝侯之子喬治.路德維希.馮.漢諾威公爵被邀請到英國即位,史稱喬治一世。這就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開始,也是英國王室日耳曼血統的開始。

鑑於歐洲的政治特殊情況,其實各國真不是那麼在乎婚姻帶來的政治立場,那也是法國人要求李奇趕快娶伊蓮娜.莫奈值得奇怪的地方。

其實不但是李奇不是那麼明白,各國也是感到奇怪。李奇可不是什麼國王,甚至暫時也沒有成為一國最高領導人的可能性,法國人如果想要依靠一個婚姻就能改變什麼,估計是還沒有睡醒。

伊蓮娜.莫奈是法國培養的間諜?法國的情報機構有那麼神奇嗎?會在呂奇還是校級軍官的時候,發現李奇有成為德意志最高領導人的潛質,然後特意安排伊蓮娜.莫奈與李奇邂逅,還知道李奇會將伊蓮娜.莫奈帶回德國,甚至發展到會結婚?

要是法國的情報機構有這個能耐,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應該更加出彩,甚至可以應該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然而法國人的表現只能堅強,根本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只能,法國佬認為我的一次妥協是他們的勝利,甚至是覺得可以壓住我?】

似乎只能去那麼解釋了,歐洲不止有一個奇葩國家,然而法國絕對是那個奇葩上的一朵花,尤其是在追求浪漫上面。

其餘人都走了,留下的是英國的代表傑理.菲利普斯。

英國現在的日子其實不是那麼好過。如果德意志是在面臨全面的經濟崩潰,英國面對的則是無法阻止的經濟蕭條。

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出現經濟蕭條很詭異?偏偏事情就是那麼的詭異!英國過去與美國可是簽訂過相關的貿易政策,允許美國產品在任何一個英國的殖民地出售,英國的產品自然也能在美國出售,可是雙方貿易順差依然存在。

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國家,過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更是。美國的產品現在走的是以量取勝,同時美國佬還非常狡猾地多買多增。美國國內的資本家剝削工人其實非常嚴重,盡情地剝削了工人之後,產品的價格對英國還佔到了優勢。這樣一來除非是英國解除雙邊的貿易關係,或者乾脆不要臉一些地限制美國商品進入英國殖民地,不然美國佬就能在英國的勢力範圍內大做生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惜的是,英國佬不知道為什麼從來不輕易和美國佬牛,英國佬在面對誰的時候都是盡顯霸道,面對美國佬的時候卻是瞻前顧後外加心翼翼。因此,後世有一些歷史學者總是會詭異地笑稱,英國佬是非常平和地將世界霸主的權杖遞給了美國佬,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不以戰爭為開頭,不以戰爭為結尾的霸主國更替。

事實上還真的是那樣,翻翻英國的史書,自美國獨立之後,英國還真的極少極少與美國對抗,甚至可以英國與美國哪怕是產生對抗,那也是以英國的失敗居多。

英國與美國產生對抗,一般情況下也不是付之武力,要是換作其它國家與英國產生對抗,英國基本上就是立刻炸毛,展現出屬於世界霸主的威嚴,哪怕是再遠的地方都是派兵作戰。

李奇大約知道傑理.菲利普斯想些什麼。

果然,傑理.菲利普斯在詢問李奇能不能獲得更多的黃金,比如動員巴伐利亞的一些人,將他們的黃金弄到英國。作為回報,傑理.菲利普斯答應李奇,英國會在李奇需要的時刻站在他們一邊。

作為世界霸主,哪怕是已經逐漸在日落西山的世界霸主,英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依然是無人能比,李奇自然是不會給予傑理.菲利普斯任何正式的回覆,只會進行嘗試。

傑理.菲利普斯離去,李奇坐在沙發上沉思了起來。

毫無疑問,英國與美國的貨幣戰爭是落在了下風,那跟英國之前印刷的紙幣過多有關。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以一比一的形式印刷紙幣,謹慎一些的就是三倍,誇張的是數十倍。

沒人知道英國與黃金掛鉤的貨幣是多少倍,不過稍微猜測也知道是一個誇張的比例。

貨幣事實上是建立在信心之上,英國雖然有“跌落神壇”的趨勢,但並不是那麼明顯。要不是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向美國購買了那麼多產品,估計美國也不會持有那麼多的英鎊。

另外,估計英國也沒有料到美國會挑戰英鎊在世界上的貨幣地位,偏偏美國是真的開始挑戰。要是換作其它國家,且不英鎊的信用會不會遭受打擊,英國可是會非常霸道地拒絕兌換,問題是大肆兌換的是美國佬啊,是英國佬不怎麼敢招惹的美國佬,連帶需要爭取的法國佬也加入到兌換風潮了!

李奇無疑也是奇怪英國為什麼對美國“另眼相看”的人之一,但是參與到這個時代之後,他是有明白了。

美國的地理位置太過得天獨厚,除非是有一舉滅掉美國的實力,不然去招惹不過是為自己樹一強敵,還是那種分分鐘能夠暴兵報復的強敵。

英國顯然覺得無法滅掉美國,能滅的話就不會有美國的獨立。英國無法滅掉美國,又深深知道美國地緣太過優厚,執行的政策主要是以拉攏為主。估計英國人也清楚一,要是世界上誰能挑戰他們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又讓英國無法反抗,只能存在於美國之間。

無法滅掉,不想加劇矛盾,英國只能是慣著美國,結果慣著慣著是延長了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時間,甚至是靠著美國的支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依然保持世界霸主的身份,但英國滑落神壇的時間只是被延遲,並不是停止。

翻看歷史真真就是那麼回事,英國的霸主地位是非常順從就過度給了美國,結束掉英國世界霸主地位的並非德國,是美國。

事實上德國兩次發動世界大戰,背後無一不是有美國的影子,只能美國佬真的是太太太……聰明了!

“領袖,史密斯.沃克來了。”

“唔?”

李奇是在思考,也是在等候史密斯.沃克,果然後者還是來了。

“尊敬的領袖。”史密斯.沃克滿臉的帶笑,非常有禮貌地率先伸手,握手之後,道:“剛才太多的人在場,我無法明白表示立場。”

李奇也在笑,他露出期待的表情,“哦?”了一聲等待下文。

“正是因為《凡爾賽和約》的不合理,我們並沒有進行參與。”史密斯.沃克的是美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可是美國總統和國會先後拒絕簽字有效並退出國際聯盟。他笑著:“我們完全支援領袖的主張,為了適應新的國際形勢,德國的國防軍應該進行擴編。很抱歉我剛才未能幫到領袖更多,特地回來,想要做出一些必要的補償。”

瞧瞧,美國佬其實想要李奇答應一些條件,可是人家得多麼好聽,完全就是以好人的精神面貌再次出現,既是能夠達到目的又能讓人心懷感激。

李奇還是比較上道,很慎重地對史密斯.沃克表示感謝,然後道:“是的,我需要來自美國的友誼,比如在經濟上面。”

“沒有問題,請領袖。只要能夠做到,我們非常樂意為領袖做一些事情。”史密斯.沃克後面又補充了一句:“這也是總統的意思。”

李奇才不會客氣,他了不少,比如派出去的代表團會在美國採購物資,期望美國政府可以為代表團和企業之間起到良好的溝通橋樑作用,然後在運輸問題上又希望美國能夠給予足夠的方便。

“沒問題,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史密斯.沃克無比的爽快,美國現在是生產過剩的情況,有人大肆採購只有高興的份。他嘗試著道:“我們甚至能夠給予優惠,是政府承擔部分的差價,作為回報,希望領袖將可能輸送往倫敦的黃金轉為到紐約?”

李奇在美國主要購買的東西是什麼?其實成品的數量並不是那麼多,大多是集中在農產品和石油、鋼鐵、有色金屬上面。

美國對於出售原料資源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一個有長遠目光的國家,他們有相關的運作,會優先開發國境外的資源,哪怕是國境外的資源比國境內的資源花費高,但他們很注意資源的儲藏。

一個有野心要成為世界霸主的國家,美國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能夠再次挑戰英國,是從軍事上進行挑戰,進行一場規模甚大的你死我活戰爭。鑑於以上的需要,美國可以對德國進行一些必要的讓步,哪怕是看似很吃虧的讓步。

這一次沃瑟.豐克、阿道夫.希特勒等人前去美國,除了友好的訪問,本意就是服美國政府能夠大開方便之門,沒有想到他們都還沒有過去進行友好磋商,史密斯.沃克自己先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了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後面美國甚至大規模地向德國便宜出售原料和注入資金。

李奇笑得很開朗,他也就是簡單地與史密斯.沃克談了一下,隨後就是閒聊了。

政治遊戲場上的表演從來都不是一次性到位,李奇會進行自己的表演,美國也會給予必要的回應,但那需要一個過程,至於劇本會不會產生變化,變化又是什麼樣的變化,看的還是雙方的實際需要。

史密斯.沃克走了,是很開心的走了,因為李奇暗示並不會再運輸黃金到英國,反而是在得到史密斯.沃克關於貸款的承諾之後,李奇表示美國果然才是真正的朋友。

“他們沒有那麼好心。”漢斯.路德是後面過來,他:“他們的用心甚至相當險惡。”

漢斯.路德現在已經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一員了,埃裡希.馮.法金漢當選之後,他不會再擔當總理一職,會成為德意志國家銀行的總裁。

因為隨後會成為國家銀行的負責人,漢斯.路德現在的心態已經改變,比如金融上面的事情就變成了重中之重。他現在憂慮的東西比較現實,銀行雖然是叫“德意志國家銀行”,可實際上這個銀行並不屬於國家,反而是被美國的資本力量所控制。

“相信我,一切都會改變。在改變之前,美國會是我們的朋友。”李奇對搶了漢斯.路德可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或尷尬。他彷彿是神棍一般地:“最後,不用我們花費多少功夫,他們想要讓我們幹什麼的前提下,會自動退出。”

事情真的會那樣?要是歷史沒有改變,歷史還真的就是那樣,所以美國佬為了讓德國再次發動戰爭挑戰英國,可以真的是做到了處心積慮。

漢斯.路德過來並不是主要那些,他是來彙報自己負責的事宜,是關於選舉上的一些問題。

再有一週左右,德意志的選舉就要開始了,根據民調的顯示,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推舉的總統參選人當選已經成為定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