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11月的慕尼黑已經下了一場雪,雪剛剛下完沒有多久就來了一場連續天的雨,讓本來就冷的氣候變得既是潮溼又是陰冷。

要是在往年的光景,不用工作的人們大多是會在家中躲避這樣的天氣,不過街道上依然是會有人閒逛。

現在的慕尼黑街頭也是有人,並且人要比往年多得多,他們是一群又一群圍著燃燒柴火的汽油桶旁邊的無業人士。

汽油桶在慕尼黑的街頭有許多,它們大多是上一場戰爭的造物,被州政府拿出來放在街頭,每一個汽油桶不管是晚上還是白天都會燃燒著柴火提供人們取暖。柴火是由州政府的市政人員準時送過來,他們會將木柴堆放在汽油桶旁邊,讓那些圍著取暖的人自己看情況要不要新增。

無業人士啊?在德意志工業繁榮的時候,無業人士雖然有,可只是極少極少的一些人。現在德意志戰敗了,苛刻到近乎於使人下地獄的《凡爾賽和約》已經被簽署,原本不景氣的經濟變得更加不景氣。工廠?那似乎成了一個很遙遠的名詞,現在幾乎看不到一家還在運作的工廠。

巴伐利亞州政府給出了一個新的公告,承諾會逐漸提供就業機會,但不是進入工廠,是到鄉野間的農場充當農夫或是與農業有關的工作。

《凡爾賽和約》中有規定,鑑於德意志國可能無法償還戰敗賠款,各個協約國有權讓德意志用工廠的機械等等抵債。這個時候工廠主和企業家在幹的事情是什麼?是想方設法地將生產機械隱藏起來,有些人甚至寧願砸毀也不願意被那些戰勝國拆走。

要是統計的話,目前德意志全國的失業率絕對高得嚇人,要超過95%也絕對會有人相信,因為那真的是事實。社會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崗位,大量的退役士兵又回到家鄉,簡直就是讓糟糕的局勢變得更加糟糕透。

現在有個崗位,起碼是上萬人進行競爭,連養雞這種本來只有婦女願意幹的活都是一大幫男人在搶,其它的工作崗位就更不用多了。

工作崗位畢竟是極少,沒有工作怎麼辦呢?只能是由政府來發放救濟麵包了。

沒錯,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配給制度一了,《凡爾賽和約》正式簽訂的那一刻起,戰爭已經結束,那麼自然就沒有配給制度。

幸好的是巴伐利亞人攤上了一個好的州政府,州長一再許諾會保證救濟麵包的發放,雖然大多的時候麵包數量不足,但至少每天都沒有中斷。

人們圍在燃燒火焰的汽油桶邊上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等待不遠處的窗戶開啟,然後某個誰吼一嗓子“開始發麵包了!”,大家就湧過去。沒看見哪怕是再冷的天,依然有一些害怕領不到麵包的人受凍著擠在窗戶邊嗎?

預先排隊?呵呵!人在餓肚子的時候內心裡是不會有什麼道德、文明、次序的,要不是有警察在旁邊虎視眈眈,還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為了向前擠一擠打起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們已經落魄到這種地步了。”

“巴伐利亞這邊已經是挺好的了,其它地區,哪怕是柏林,根本不存在社會福利了。”

是啊,現在除了巴伐利亞州,其它地區真的沒有什麼社會福利制度在執行,連身為一個國家首都的柏林都停止了救濟麵包發放。

德意志國的魏瑪政府非常窮,是窮到了負載累累的地步,大量的退役士兵領不到退役金,政府工作人員甚至也無法領導工資,讓本來就糟糕的情勢更加惡化。

魏瑪政府正在尋求國外的貸款,英國政府願意提供00萬的英鎊作為貸款,但是代價根本就不是魏瑪政府能夠承受。美國那邊也願意提供貸款,金額是5000萬的美元,條件看上去似乎不是那麼苛刻,魏瑪政府正在讓國內討論是不是接受。

5000萬對於一個人來講非常多,但是平攤到5000多萬人口中一人只有1美元,甚至真要平攤的話,估計至少有600多萬人還無法領到。

現在沒人敢借大錢給魏瑪政府,誰又願意借錢給一個正在動盪不斷的國家呢?哪怕真的願意借,肯定也是抱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不美好的,那麼哪怕是不盡人意的美好也會成為黑暗中的一顆明珠,巴伐利亞目前就是屬於那顆明珠。

“我們這個地方是農業發達地區,不是嗎?”

“是啊,但是換個政黨作為州政府管理團隊,試試願不願意維持社會福利!”

湊在一起能聊的東西著實不多,對於時政有興趣的人則是更少,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今天救濟麵包的數量到底夠不夠,要是沒有領上麵包的話又該怎麼辦。

不在火堆旁邊的人,時不時會有一人倒下。有人倒下的時候,大多數人是選擇冷眼旁觀,不是他們沒有助人為樂的心思,一是佔個靠在窗戶邊的位置不容易,二是旁邊有警察。

“再一遍,天氣溼冷,不要硬撐著。該去烤火的就到火堆旁邊!”

警察的存在是幹什麼的?不是等著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民眾之中站出一個見義勇為的人。要真的到了發生什麼事情,報警之後警察總是姍姍來遲,需要民眾之中有人挺身而出,納稅人的錢到底是花到什麼地方去了。

警察不斷抬下昏倒的人,會抬到旁邊的屋子裡去,能救回來的給碗熱湯暖一暖,藥品什麼的卻是別想,德意志剛剛打完一場世界大戰,現在工廠又全停工,藥品也是稀缺物。救不回來的?還能怎麼辦呢,只有等待通知家屬了。

“這該死的世道!”

威廉.利斯特是國防軍駐紮在慕尼黑的軍官之一,不過現在他並沒有身穿制服。他是穿著便服走在街頭,看著街頭的一幕幕,一種慚愧外加羞恥的情緒總是揮之不去。

沒有任何一個軍人是認為他們導致戰爭失敗,幾乎全部的軍人都認為自己是在背後被捅了一刀。結果是,軍人對社會黨人好感全無,對目前的執政黨也是有很大的意見,甚至是對普通的民眾生出一種不信任感,雖……他們也是來自於民眾。

數百萬的德軍最後能留下十萬,多的是被退役的軍人。目前還能夠留在國防軍的軍人,無一不是被認為優秀者,能夠在壓縮後的國防軍成為校級軍官,那就更是了不得。

威廉.利斯特現在是一個少校營帳,軍隊的駐紮地不在慕尼黑,是在巴伐利亞南部的山區。對了,他的那個營就是一個山地營,有計劃要去阿爾卑斯進行訓練,不過現在遭遇到了一些困難,他也才會出現在巴伐利亞的首府慕尼黑。

現在政府沒錢,不管是什麼職位的人,工資被拖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軍隊之前與政府非常不對盤,現在和解是和解了,但軍人依然沒有薪水可以領,不但沒有薪水,基本的糧食保障也根本就沒有,倒是軍火一類的物資堆滿了每一座軍營的倉庫。

隨同威廉.利斯特一起到慕尼黑的是帕斯特.米勒,後者其實是前者的司機,但要知道現在乘坐汽車是一件比較麻煩或者危險的事情,因為無論速度快慢都會有人撲上去想要乞討。撲上去的人不怕死,駕駛汽車的人卻怕麻煩,要知道巴伐利亞雖平靜下去了,但是戒嚴可沒有解除。

“長官,我們的請求能被同意嗎?”

“我不知道,不過……應該是會被同意的。”

威廉.利斯特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是一個德意志國人,他是出生在上基爾赫堡,中學畢業之後就跑到了當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參軍。但他又是一個德意志人,因為德意志周邊的很多國家也生活著德意志人,比如瑞士、丹麥,或者是已經解體掉的奧匈帝國?

他倆正走著,不是太注意聽,街道上喊了幾聲什麼,然後之前不管在幹什麼的人都是亂了起來。

那是傳送救濟麵包的窗戶被開啟,誰喊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趕快擠過去,不定就領不上今天的救濟麵包了。

可能是被餓極了,又或者是本身帶病,不少前一刻在奔跑的人下一刻是軟在了地上。有些好心的人會停下來,但是更多是無視倒下的人繼續奔跑。

品德、好心、同情,一切美好的人性真的需要看時候,人只有在滿足了自己所需要的,然後才會有樂於助人的熱情。因此,要社會道德良好什麼,真就與是什麼民族無關,也與教育程度無關,,還需要衣食無憂。

威廉.利斯特的臉頰在一抽一抽的,相同的一幕隨時隨地發生在德意志全國的各處,巴伐利亞發生的這一幕卻是有不同的意義,那不是困苦飢餓的人走在路邊倒下,是聽到了食物發放的聲音倒下,兩種情況真的意義不同。

“除了巴伐利亞,其它地方沒有維持社會福利吧?”

“是的,長官。”

發放麵包的視窗附近,警察正在維持次序,屢勸就是不排隊的人,那可就別怪警察抬起那根警棍嚇唬,偶爾也真的是會有警棍落下去擊打在皮粗肉厚的地方。

目前巴伐利亞的警察數量不少,比其它州大概是4倍到5倍,其中80%都是來自自由軍團,只有0%是原來的警察和後面從市民中聘請。

消化被裁撤掉的自由軍團戰士並不止有警察系統,像是消防系統、社會福利系統、等等更是消化掉非常多,但更多的是被組織到各個農場,不再作為戰士角色,玩起了建設兵團模式。

毫無疑問,今天的救濟麵包依然是不夠,因此沒有領到的人發出了痛苦聲和咆哮聲。在民眾將怒氣轉移到州政府之前,以往的套路再次重現,那是有人發表了街頭演講,將一切困苦的根源引導到了戰勝國,以及那些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上的人。

巴伐利亞缺糧嗎?其實是不缺的,但是和許許多多混亂的年代一樣,甚至是每個地方都如出一轍,少部分的資本家囤積了糧食想要賣個高價。其實這樣的資本家中德意志人更多,但人們需要一個更加明顯的標靶,然後名聲不好又有些勢單力孤的猶太人倒黴了。

“沒錯,就是他們(猶太人),那些蛀蟲,他們吝嗇、貪婪、黑心,他們導演了國家的戰敗,他們……”

反猶其實也不是德意志的特產,當今年頭就沒有一個國家是不反猶,甚至英國可要比德國這邊兇殘一。拿個例子吧,波蘭不是獨立了嗎?英國佬現在就拼命地將本國的猶太人塞給波蘭。至於猶太人在英國的財產自然是被英國政府沒收,由波蘭重新分配土地給移居過去的猶太人。猶太人在英國過得不如意,波蘭正是復國需要人口的時候,導致波蘭的猶太人都要超過00萬的大關了。

巴伐利亞不缺糧,掌握了統治權和擁有暴力機器的李奇會缺糧嗎?理論上李奇並不缺糧,但他無法也不能完全滿足於民眾的無償需要……既是真的將社會福利搞得十全十美。不管是出於一種仇恨引導,又或者是出於什麼原因,維持一種低配才是一種妥善的方式。

威廉.利斯特到了州政府,求見的不是州長,是國防軍司令。

現在的國防軍司令也不是其他什麼人,就是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他是國防軍駐慕尼黑司令官。

“維持一個營三個月的糧食?”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在蹙眉,他有些懷疑地看著威廉.利斯特,現在還在進行訓練的部隊不多,不得不懷疑威廉.利斯特是不是真的要搞什麼訓練,不是要幹一些囤積糧食的勾當。

威廉.利斯特不知道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腦袋裡在想什麼,他:“戰敗了,軍隊也只能維持十萬以下,但是不代表我們能夠自暴自棄。我想……德意志總有一天會再需要我們,我們不想在德意志需要的時候,成為一灘爛泥。”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深深地看一眼威廉.利斯特,了。

……………………

史前巨坑,颱風搞停電,電來了趕緊寫,今天又只能是一章4k了。因為天才曉得電會不會又停,還是趕緊發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