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中進行強勢壓制很有必要,那可以帶來威嚴和驅使被領導者甘於接受領導,李奇的做法並不是唯一,有更多的軍官會使用更加粗暴的辦法來迫使建制下的士兵接受指揮。

《戰場滲透要》和《特種作戰戰術》當然只是兩本冊子,李奇哪怕是有足夠的知識也沒有時間,他難以在半個月不到的時間之內完成兩本書的著作,所以只能是一些建議和提醒,因此才稱呼為冊子而不是書本。

無論是日後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或是現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他們都是來自於一個民族,有了這一個共同的前提下,德意志民族的特性就是習慣服從於權威。其實現在也還算好了,要是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時代,沒有一個博士的名頭真不好意思自稱權威。而現在,李奇只是因為軍隊向必要的部隊分發兩本冊子就有了相當的底氣。

一戰是以塹壕機槍為主的靜態戰爭,交戰雙方都為怎麼突破塹壕防禦體系而絞盡腦汁。後來英國人發明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國則側重依靠組合傳統的兵種,編組精銳的突擊隊“sturmtrup(暴風突擊隊)”以求得突破。一個典型的突擊隊營編有步兵、戰鬥工兵、伴隨步兵炮、塹壕迫擊炮等等,當時每個西線的德國集團軍都至少編有一個營的突擊隊。

李奇得到集團軍指揮部的允許將要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突擊營的人力或物力的資源難免會進行傾斜。

事實上李奇給集團軍指揮部打去的報告真的是太誘人了,集團軍指揮部接到報告之後進行了商談,並出現過一爭執。所謂爭執並不是李奇打去的報告不可行,而是報告中的行動具有絕高的可行性,爭執是出現在是否讓一名中尉來領導該次行動,顯然行動不能讓一名中尉作為主導,應該至少是一名將軍,但將軍並不直接指揮,因此李奇軍銜得到晉升就成了必然。

出動突擊隊去有計劃有預謀地攻擊協約國的將軍。行動成功將是一件極為鼓舞士氣的事情,或許還會打亂協約國在索姆河這邊即將發動戰役的步驟。行動失敗,最糟糕也不過是付出一支突擊隊的代價。這樣還需要多想嗎?

“我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來形容你的遭遇了。”庫爾特.蔡茨勒臉上有著毫不掩飾的羨慕,他眼睛看的位置是李奇肩膀上代表上尉的軍銜。

是的,就在今天的上午來了三個部分的人,他們是來自團部的一名中校、來自師部的一名上校、來自集團軍群參謀部的一名少將。他們帶來了李奇晉升的文書,同時由那名將軍親自為李奇佩戴上尉的領章、肩章,意味著李奇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一名光榮的上尉。

“是啊,這樣的遭遇真的不太好形容。”李奇實際上心裡是比較苦澀的。

晉升的命令是直接從集團軍指揮部下達,等於是集團軍指揮部干預了團部、師部的兩個級別進行了干預,李奇內心的苦澀也正是出自於這。其實他的功勞早夠資格被晉升為上尉,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隊與許多軍隊一樣,軍銜的晉升上面並不止是但看功勞,亦是需要一定的資歷。

李奇的晉升許可是奧托.馮.貝洛直接認可,得好聽是奧托.馮.貝洛對李奇還沒有展開的軍事行動充滿了期望,又何嘗不是給予李奇難以想象的壓力。要是李奇這一次沒有取得預期,戰死的話或許還能得到一些哀榮,沒有戰死又沒有取得成功,那時候就該是一連串的噩夢了。

“我們得到了幾乎所有能夠得到的資源。”李奇讓自己笑起來顯得陽光燦爛一些,這樣會顯得對即將開始的行動信心十足。他:“已經訂版但是沒有列裝的一款衝鋒槍(既mp18衝鋒槍),修改並縮的60mm迫擊炮,各種類型的手榴彈,當然還有噴火器。”

不得不的是迫擊炮,這種炮算是塹壕戰下為了能夠殺傷敵軍的一種拋射炮,由於它的彈道弧線高,通常是從天空掉到地面,因此在塹壕戰橫行的戰場上十分受到歡迎和痛恨。歡迎是發射的一方,痛恨的是挨炸的一方。

手榴彈方面,同盟國和協約國都相續研究出各種種類,大的類別有全金屬手雷和木柄手榴彈,仔細區分類別則非常多了,像是不同型別的破片彈、特殊用途的瓦斯彈、防衛型的手雷、大殺傷性的集束手榴彈……

李奇的突擊隊召集了四十六個人,連帶組隊長的一名中尉和兩名少尉,當然還有他本身,整支突擊隊正好是五十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五十人將會分為四個組,每個組就是因為需要執行的任務有差別,因此在裝備上進行了嚴格的劃分。

“我們1日凌晨就將進行一次實戰的模擬,我要求你們必須嚴格執行每個組隊長的命令,那不但關乎到模擬能不能成功,因為不存在演習假想敵,你們的對手就是真正的協約國士兵,所以也關乎到你們的命!”

“明白,長官!”

“很好!那麼各組隊長留下,其餘解散。”

“遵命,長官!”

最後留下的有三個人,他們是庫爾特.蔡茨勒中尉、漢斯.康布雷少尉、漢斯.佩羅納少尉。

漢斯在德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名字,就像英國的喬治,俄國的伊萬,中國的狗蛋……

“所謂的實戰模擬並不存在。”李奇第一句話就讓三名尉官張大嘴巴滿臉錯愕。他道:“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了,只能用兩天的時間來互相熟悉,沒有辦法進行假想敵情況下的演習。有切確情報稱,最遲6月號協約國就將會有大動作,那個時候的協約國陣地將會變得異常難以滲透。”

實際上李奇並不是在胡八道,協約國擬定的是在1916年7月1日發動索姆河戰役,戰役開始之前將會進行為期一週的高強度炮擊準備。而現在是1916年6月19號,按照以往的軍事常識,協約國為了準備一輪攻勢正是最為忙碌的時候,依照李奇的判斷,也是集團軍指揮部提供的情報,目前恰好是協約國“緊繃中相對混亂的鬆懈間隙時間”。

“長官,我們剛剛集結成為一個團隊,並沒有經過磨合……”

“是的,是的,所以我對你們進行了分組。每一個組的成員都是戰鬥了兩年的老兵,並且執行的將是自己最為擅長那一部分。”

“如果長官堅持的話,我將會嚴格執行您下達的命令,但是保留向營部提出申訴的權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