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這種情況下,她都是有求於人。

蘇青青耐心等著她提出建議。

"那個青青呀。"果然,最後景寧沉不住氣了。"那些果汁能不能送我幾箱子,我想送到京城讓父王和母妃嚐嚐。"

"行,給你十箱,估計再過不久,京城裡就會有貨賣了。"蘇青青先告訴她。最起碼,渭城那邊加班加點,肯定會爭取在過年的時候上市的。

"嗯嗯,就知道你最好了。"景寧大喜抱著她的胳膊不放。

"吃貨。"蘇青雲現在也不怕她了,什麼話都敢和她說。

"吃貨有什麼不好。"景寧恥笑回去。

兩個人一大早就開始鬥嘴,其餘人也習慣了,沒有人搭理她們兩個。

蘇青青吃完飯對長輩們招呼一聲,"我到廠子裡去了。"

"娘和你一起走。"

"我們也走。"趙杏兒將懷裡的兒子給了身邊的下人。

"我們也過去。"蘇青澗幾個也站起來。

大家都要到不同的廠子裡去,一行人走出去浩浩蕩蕩的。

而清溪村的村民也正好都出門上工,孩子則揹著各色卡通的書包到書院去上學。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他們都不敢掉以輕心。

時不時有人和蘇青青熱情的打招呼,蘇青青都笑著回應了。

到了廠子那邊,大家都各自散去,往自己的工廠走去。

蘇青青帶著丫頭們到了倉庫一看,家裡人還真不是吹牛,那些紅果子太多了,多的需要她抬起頭仰望。好在山洞裡的溫度適宜,儲存的果子都很不錯。

她抓起一個放進嘴裡,立刻酸得她口水都下來了。

"品質很不錯。"蘇青青讚賞一句。

"村民們才不會糊弄我們了。倒是外村的果子要注意一些。"白芷護短地說。

"不用,量他們也不敢。"紫蘇說,即使遠一點兒沒有加入蘇家的村子村民也不敢。因為這些年他們依附於蘇家生存。

"不管怎麼說,果子的質量都是要保證的。白芷,你到收購果子那邊通知一聲,讓他們嚴厲把關。"蘇青青不敢大意。材料的好壞可是直接決定於產品的質量。

"是,小姐。"白芷微笑著跑走了。

幾個人看完了山楂,才來到廠子裡。

內部她同樣用的是自己人,而給山楂去掉核心和清洗的工序,則是暫時用幾個村子的老人。

按天結算工錢給他們。

老人其實也閒不住,家裡的牲畜要管理,又有小手工可做,不差這幾個錢。可是東家急用人,大家二話沒說就過來幫忙了。

"東家,你看這些果核是不是這樣去掉的?"問話的是最愛佔便宜的三爺。

生活富裕起來,他的毛病算是勉強改掉了。

三爺為蘇青青心疼,收購來的果子不便宜,這樣一去掉核,那重量可是要下去很多。

"就是這樣做,大家辛苦了。我們指望第一批產品就在今天出爐。"蘇青青微笑著和大家打招呼。

算起來在坐的不少是她的長輩,可是在廠子裡、村子裡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對她不敬的。

"耽誤不了你的事情,放心吧。"三爺狠命地幹起來。

剔除山楂核用的刀子是特製的,村民們開始用著不方便,可是熟悉了一會兒,大家就能熟練地運用了。

不大一會兒,他們,面前就堆積了很多的山楂核。

那邊,就用工人將處理好的山楂運過去反覆清洗了。

"按照這個比例放入糖和山楂熬,要出鍋的時候加入防腐劑。"蘇青青在內院的車間指點大家熬治山楂罐頭。

"是這樣的嗎,小姐?"月娘被調到這邊,她對做飯什麼的很有研究。蘇青青用她還是很放心的。

"對,就是這樣。"蘇青青點點頭。

工人們在熟悉了流程以後,大家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

第一天上工,蘇青青並沒有開始釀酒。

等山楂徹底冷卻了以後,蘇青青首先讓大夥品嚐了一下。

"不酸,甜絲絲的很開胃。"

"加入了糖以後好吃多了。"

大家都給了讚賞。

"不能煮時間太長,就按照半炷香的時間計算,火頭也要控制好了,等鍋開了一定要用文火。"蘇青青反覆叮囑要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大家紛紛答應了。

接著,她用教了另一批下人做了山楂片、山楂膏和果丹皮。

提到果丹皮就要想到貯備輔料,也就是澱粉。

大家看到山楂一會兒經過處理竟然變得這麼有趣,一個個都忍不住捏著品嚐起來。

別的可以不管,但是最重要的工序,最後都是由蘇家自己人完成的。

忙碌到上午,大家才放工回去了。

蘇青青帶了一些成品的山楂片,山楂膏和果丹皮回去,當然也沒有忘記給老人準備了山楂罐頭。

"看看姑姑給你們帶來什麼好吃的?"回到家裡,蘇青青拿出山楂片逗弄兩個小侄子。

孩子看到了伸出小手不住去夠,可是蘇青青壞心眼就是不給他們。

急得兩個小家夥都要哭出來了。

"趕緊給他們吧,兩個小饞嘴都要哭了。"蘇老爺子和秦老爺子坐在邊上看了笑著勸說。

蘇青青這才將山楂片塞給他們。

兩個孩子接過以後就往嘴巴裡塞。

蘇餘睿吃了第一口酸的腦門都皺起來了,而蘇餘智則笑嘻嘻的好像很喜歡這個口味。

"爺爺、外公,你們嚐嚐。"蘇青青也給他們塞了一些山楂成品。

"不錯,酸酸甜甜的。將山楂的酸味去掉了許多。要是夏天吃了更是開胃。"蘇老爺子邊吃邊點頭。

秦老爺子對此也咱不絕口。

"老人多吃一些對血管也好。"蘇青青解釋。學堂中開設了西醫的課程,村裡人對血管、血壓這類詞倒也不陌生。

"好,我們每天就吃一點兒。"兩個老人家笑眯眯地說。

"啊。"

"哦。"那邊兩個小家夥吃完了,不住伸著小手向蘇青青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