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也常有人過去釣魚,但是從來沒有釣到過這麼多這麼大的魚。

"可能是運氣比較好吧。"蘇老爺子淡淡地回答。

只能這麼解釋了,"我不能要,你們還是拿到街上去賣吧。"村長知道蘇家的日子不好過,連忙推辭。

"我們家沒打算賣,就是我想吃魚才釣的。村長伯伯你就不要推辭了。"蘇青青將魚放在他的手上。

大鯉魚是活得,一直蹦。村長沒辦法只好緊緊地抱著了。

"我們回去了。"蘇青青對村長擺擺手說。

"那多謝了。"村長喜滋滋地看著手上的大魚,心裡卻在琢磨著要找機會回報他們。

"哎喲,看來魚知道蘇家人的困難,是有善心的魚。"等蘇家走後,一個小媳婦別有用意地看了朱氏說。

大家想到蘇青青一開始說的話,一個個都忍不住吃吃地笑起來。

朱氏氣的一下子站起來瞪了大家一眼,然後回去了。

"等會兒,澗哥,你給裡正家也送一條過去。"蘇青青對蘇青澗說。

"嗯。"蘇青澗的話不多。

"你是想著房子的事情嗎?"蘇中仁沉思一下問。

"大伯厲害。"蘇青青豎起大拇指。

"是你這孩子聰明。"蘇老爺子讚歎地看了她一眼,他有預感,自己這個孫女將來一定會讓蘇家風光起來。

到了家中,蘇青澗果然如她所說的,將一條大魚送到了裡正家。裡正得了魚,自然也高興地合不攏嘴吧。

蘇青雲在見到魚簍裡的魚時,再也沒有任何怨言了。她歡天喜地地將家裡的大桶打滿水提過來,將魚放進去了。

蘇青青也不閒著,說到做到,親自操刀,給家裡做了一頓鮮美的魚湯。

因為鍋裡煮了粽子,只剩下一口鍋,她乾脆又下了麵條進去。

做魚她很快想到了辣椒,蘇青青拍拍腦袋,上次在松月樓的來的辣椒種子還沒有用上了。

晚飯過後,她也不含糊在院子中的菜地裡找了空地,將辣椒種子種下去了。

"這是什麼種子?"蘇老爺子看著她忙活。

"好東西,要是能種出種出來,咱們說不定還能發一筆小財。"蘇青青給辣椒補上圊肥。

一聽這東西可以賺錢,蘇青雲和蘇青峰忙的更勤了,"多澆點水。"

"姐姐,水澆多了,種子就泡壞不會發芽了。"蘇青青無奈地看著她回答。

蘇青青一聽趕緊將水桶給她,"你自己看著澆。"

蘇青青不和財迷計較,她小心地給種子澆上了水。

惠娘夫婦、金娟妹夫婦在正屋看到他們的舉動,心裡又溫暖又心酸。孩子們都很懂事,這一點兒他們都很欣慰。可是這個家卻讓青青一個最小的孩子撐起來,他們有愧呀。

"爺爺,你們想將房子建在什麼地方?"洗完手,看到家裡的人都在,蘇青青問了大事情。

"當然是建在原地了。"蘇老爺子回答。

"我也是這樣想,咱們兩家周邊的地方大,就是再建幾套房子也足夠了。"蘇中義點著頭附和。

"娘也是這樣想的。"惠娘說,"先蓋你大伯家,然後再蓋這邊的。"

"那不行。"蘇中仁一聽立刻反對,銀子是青青一手賺來的,能拿出銀子給他家蓋房已經很了不得了,哪裡能先給自己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惠娘,我知道你對我們好,但是這件事真的不行,你不是讓我們給大家戳脊梁骨嗎?"金娟妹也很激動。

"大嫂,我是在想,反正蓋房子的銀子都夠了。你的身體不好,還有爹歲數也大了,就想著讓你們先蓋。"惠娘勸著。

"不行,真的不行,說什麼我都不同意。"金娟妹和蘇中仁的態度都很堅決。

蘇青雲和蘇青澗雖然沒說話,但是眼中的淚水已經顯示了他們內心的激動。

蘇老爺子見到兩個兒子相爭也不表態,只是看著蘇青青,等著她拿主意。

"你們爭什麼,兩家一起蓋就是。"蘇青青搖著頭說。

"兩家一起蓋,咱們都住哪兒?"惠娘睜圓了雙眼問。

"還是住在現在的舊房子裡呀。"蘇青青笑著回答,"咱們可以在邊上先建新房子。老房子不拆,而且我想建那種三進的房子。"

"可是銀子根本就不夠。"遲疑一下,惠娘說出自己的顧慮。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而且蘇中義和蘇老爺子認為,這個節奏太快了。蘇家從上個月沒餘糧吃,到現在竟然要蓋幾進的房子,別說村裡人接受不了,他們自己也接受不了。

"所以才慢慢地蓋,又不是一下子就蓋好。"蘇青青不以為然地回答,想當初喬家大院可是花了一百二十多年才蓋起來了。像喬家大院那樣的房子在古代大戶人家不在少數。

他們也可以這樣蓋,反正三個哥哥都快要到說親的時間了,蓋房子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樣會不會太扎眼了?"蘇中仁問,"雖然咱們離霖王爺的莊子近一點兒,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但要是我們太出風頭的話,也保不準會有人對我們蘇家虎視眈眈。"

"你大伯說得對,這件事不能心急。要是惹出什麼事情,我們蘇家並沒有自保的能力。"蘇老爺子更是擔憂。作為一個吃過苦的老人,考慮事情或許比蘇青青這個丫頭要長遠得多。

"青青,你就聽爺爺和大伯的話。"惠娘也不贊成兩家一下子蓋那麼多的房子。

別說長輩們擔心,就是蘇青山幾個同輩也不是很贊成蘇青青的想法。

蘇青青見到家裡人全都反對,想想也是自己太心急了一些,畢竟她是從現代法制社會過來的,沒有將古代現實考慮到位,大伯說的對。不怕明的來,就怕被人暗著惦記著。

"那我們先將主屋和邊上的廂房蓋好了,至於前面的幾進房子,咱們先留著,等今後找機會慢慢來。"她笑著接納了家裡人的建議。

蘇老爺子他們一聽,心裡的大石頭也落下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