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姑娘。"柳煜客氣地和她打了招呼。

進來的其他幾個年輕人都很詫異地看了一眼她,或許是好奇這麼重要的地方霖王怎麼會讓她過來。

"這幾個都是工部重要的人,你將自己的想法說一說。"李元楚將牆上的帷幔開啟,一張大慶的地圖赫然在目。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蘇青青要是再繼續推脫下去就顯得特別糾情了。

她站起來走到地圖那兒仔細看起來,說實話從到大慶開始,對於外面的世界她還真的是一無所知。透過眼前的這張地圖不難發現,大慶是個好地方,水源充足,疆土廣闊。

不過往深處想,水源充足固然是好事,但是在落後的古代,水利工程絕對沒有現代那樣的發達,大慶每年的水災必然不少。同時,灌溉的河流主要是兩條,但是遠離這兩條水道的地方,卻又是缺水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點兒和天朝也有相似之處。

看完了地圖,蘇青青心裡有了大概的想法。

"我說得只是自己一些淺薄的看法,具體操作還得看你們的。"她乾巴巴地說。

"那是自然。"李元亦微笑著接過話茬。

"要想不發生水災最好的辦法是梳理河道,就是像梳辮子那樣將水道分成好幾股,你們看這些地方都是缺水之處,你們何不將水挖河開渠引過去。同時,再將各州、各縣和各村開闢的小河道也相連起來,這樣不僅能引水,而且還可以蓄水。"蘇青青指著河道說。

"各村挖的河塘既可以單獨蓄水,同時也起到了疏導的作用。"說著,她將現代一些河道知識普及了一下。

過來的人本來都對她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聽了蘇青青一番講解後,一個個都大驚失色。最後所有的人看著她的眼神也變得崇拜起來。

按照她說得,大慶今後的農業將得到極大的發展,而每年的水災也將得到巨大的改善,甚至是杜絕。

這樣惠民工程卻是用最少的花費完成的。

小姑娘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工部和朝中歷代大臣們煩心的事情。

"蘇青青,本王都懷疑你不是人了。"李元亦看著她開著玩笑。

蘇青青白了他一眼,"不是人是什麼,不要小看女人,還有再聰明的人未必就能賽過十個人聚在一起的智慧,王爺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不放問問當地的老農,我想要比問當地的官員要有用得多。"本來蘇青青並不想得罪人,但是李元亦觸犯了她的逆鱗。

她說出的話自然而然就帶著一點兒辣味了。"我只是一個鄉下丫頭,國家大事情並不懂。剛才也就是胡言亂語幾句,大家也不用太當真。明天我要回村子裡,先回去休息了。"說完,也不等屋子裡人說話,她就站起來走了。

真夠傲氣的!幾個年輕人都擔憂地看著霖王,等著王爺發怒。

只有李元亦不當一回事,看著李元楚笑眯眯的,"六哥,她的脾氣還是這麼倔。"

"少說幾句不會將你當作啞巴。"李元楚生氣地呵斥他。

捱罵了!李元亦趕緊低頭認錯,"得得,都是我話太多了。不過,各位說說看,蘇姑娘提出的建議怎麼樣?"

"精妙絕倫。"一個年輕人微笑著評論,"要是早用這樣的方法,大慶的百姓要少受好多年的水災。"

"是呀,進退自如。不僅治理了水災,同時還解決了偏遠的旱災問題。"有一個同僚讚歎。

"她說得很有道理,問當地的百姓或許比官員更加實際一些。"這是柳煜的心聲。

"呵呵,和她比起來,你這個榜眼顯得也差了。"李元亦一邊談著正事一邊還打趣同伴。

最先開口的年輕人就是去年的榜眼皇甫瑞,他也是大慶第一世家的嫡孫。身世,前途都不可限量,卻是霖王最忠實的追隨者。

"能者為師,蘇姑娘值得皇甫佩服。"受到打趣,皇甫瑞絲毫也不在意。

"柳煜原來只知蘇姑娘醫術高明,卻不知還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慚愧呀。"柳煜一臉羞愧說。

"你的身體和王爺的命真的都是她治好的?"剩下的一個年輕人問。

"是。"柳煜微笑著回答。

"那麼好的金瘡藥,要是能得到配方,軍士們也會少受一些苦頭。"他嘆息著說。

"不許任何人打她的主意。"李元楚臉色一邊,鶩厲地下了命令。

看到忽然變了性子的霖王,幾個人心裡一顫,恭敬地回答,"是。"

"錦奇只是感慨一下,並沒有打算真的要問。"李元亦心裡嘆息,試問情為何物,讓冷清的六哥都變得如此毛躁起來。

李元楚對蘇青青的態度讓剩下的幾個人更是大吃一驚,心裡對蘇青青的地位瞬間又提高了幾分。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心照不宣地對了一下眼神,如果不錯的話,霖王是定下了王府的女主人。

只是蘇青青的身份?

想到這個,大家一個個都傷到了腦筋。

"對水道,你們怎麼看?"李元楚可不管自己的舉動和對蘇青青的維護,讓手下幾個忠心追隨者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蘇姑娘的提議很很可行。"

蘇青青從書房裡回到自己的房間裡,蘇青雲、趙杏兒和秦菲兒看到她臉色平穩,看不出有什麼不妥來,頓時將心落回了肚子裡。

"今天的來的這些頭面、瓔珞和玉簪、玉鐲太貴重了,青青,這些東西要怎麼處理。"蘇青雲幾個憋了一天了。雖然說這些首飾很漂亮也很貴重,但是幾個丫頭都是樸實之人,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的道理。

再說蘇家還要在京城裡做生意,一下子得罪了那麼多富貴之人,只怕今天之事會給蘇青青惹來麻煩。

"不管東西是誰花的銀子,但既然是郡主和紀世子的一番好意,你們也就不用管了。"蘇青青何嘗不知其中的厲害。

不過她在心裡也衡量過了,餘小魚郡主和上官慧肯定不敢恨景寧和紀莫言,她們大多是將吃虧的這筆賬算到了自己的頭上。要是不出意外的話,她們現在已經打聽出自己的住處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