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福了。"

桑基魚田中的蘇家下人也很高興,他們發現自家的院子那邊也有這樣的香味。

蘇青青沒有吝嗇,又用大骨頭、豬肺熬了湯,教會伙伕們做了片湯,這樣寒冷的天氣能喝到熱乎乎的大骨頭湯,實在是一件美事。

蘇青青指揮完這邊,讓丫頭們帶著清理好的下水回到了家中的院子裡。

中午的時候,蘇家餐桌上擺上了鴨血粉絲、韭菜鵝腸、還有一些滷下水。

"這個是什麼?"李元亦吃著熱乎乎的粉絲讚不絕口。

景寧也抱了一碗就著泡菜吃起來。

鳳銀和聶驚風是第一次吃到這種粉絲湯,吃了一驚。就是他們貴為人上人,也沒有吃過這些東西。

"外婆、爺爺、外公,我給你們多加了火腿腸,這些都是廠子裡的新產品,嚐嚐味道怎麼樣?"蘇青青讓丹桂給他們添了骨頭湯。

"好吃,美味。"景寧享受般地喝了一口湯。

"蘇青青,本王都懷疑你的腦子是什麼東西做得呢?"李元亦看著她就像看著一塊金元寶。"你也別只顧著和六哥做生意,要不也勻一點兒給本王?"

李元楚是親眼看到鴨血是怎麼做成的,他萬萬沒有想到蘇青青真的能巧手為雲,將那些血腥的東西做成如此美味的菜餚。

"快到年底,你也該回京了。"李元楚一句話成功秒殺了喳喳叫的某王爺。

看著臉色變成豬肝色的李元亦,蘇青青的心情格外好起來。

"我和霖王合夥做生意,他給了我好處。不知道晉王能給我什麼好處呢?東西可都是我們自己研製出來的?"蘇青青帶著譏諷的語氣看著他。

"算了,蘇青青,本王錯了還不行。"在李元楚的壓力下,李元亦可不敢真的和這個丫頭計較起來。要不連皮都會被扒了。

認錯就算了,蘇青青也不再理他。

"好吃,香而不膩。"因為沒有牙刷牙膏的緣故,羅氏的牙齒沒不是很好。沒有骨頭的火腿腸對於她這樣年紀的人來說,當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還可以當作零食直接實用。外婆喜歡的話,等會兒到廠子裡多拿一些回去,都是自家做得,怎麼說也得管自家人飽。"對於家人,蘇青青從來都是很大方的。

"蘇青青,我想先買了一些送給父王和母妃嚐嚐。"景寧是個孝順的孩子,有什麼好東西,從來都是第一個想到自己的父母。

蘇青青覺得靖王之所以特別疼愛景寧,估計也是靖王爺看到了景寧的好。

"行。"蘇青青巴不得了。只要是景寧送去的東西,過不了幾天,全京城的人都會知道蘇家又要出好東西了。因為靖王愛顯擺,得了東西,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東西是他女兒孝敬他的。

這就是免費的廣告呀,蘇青青不答應才是傻子了。

"可是這些粉絲我又不會做,估計廚子也不會。"景寧的眉頭緊鎖起來。

"沒關係,你可以讓廚子做豬肉燉粉條呀。一定要多放水。"蘇青青笑著建議。

"是嗎,原來還可以當菜吃呀。"景寧得了法子,又高興起來了。

"本王打算讓廚子先跟你學,然後讓他回京做給父皇和母后吃。你到時候跟著。"他看著李元亦理所當然地指派了任務。

李元亦很想說,他不想走。可是在看到李元楚那雙明亮的桃花眼的時候,嘴裡的話只剩下一個字,"好。"

說完,他自己就鬱悶了,這不是他的心裡話呀。

下午的時候,李元楚還是蘇青青的貼身保鏢,他傷的是心口,需要一段時間的靜養,於是這就是他跟著蘇青青的理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身邊多了一個人,蘇青青也沒有覺得有多麼不方便。

豬肉和雞鴨鵝多了,醃肉和燻肉就要提上了日程。

燻肉和醃肉在製作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醃製的要是調好了料就可以了,但是熏製卻是要有火候的,要是火候不好,熏製出來的東西味道也不好。

蘇青青用下人找來的松枝和稻殼開始熏製,這又是一項新的發明,李元楚蹲在她邊上看的津津有味。

蘇青青的動作行雲流水,一看就很嫻熟。

等火生好了以後,她找人特別看護著,不讓火滅了,也不讓火大起來。

工人等她配置了火腿腸的調料以後,一個個都忙碌起來了。

蘇青青又調製了一些,準備用來做香腸,半夏她們都將配料記下了,準備第二天她們過來,也省的蘇青青累著了。

"小姐,這些米粉幹什麼?"看到好幾盆的米粉,白芷過來問。

"做米粉腸。"在現代不僅有肉餡的火腿,也有素餡的。她還想著用豆皮做一些素火腿了。

一天下來,蘇青青累的又是腰酸背痛,看的李元楚又氣又急,但是又拿她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將方子交給手下的人去。"實在是看不下去,李元楚站起來輕輕地給她揉肩。

孤男孤女,就是子辦公室裡,蘇青青也生怕落人口舌了。

"別亂動,你也就是孩子罷了。"李元楚訓斥她。

蘇青青一聽他的聲音帶著怒意,也不敢動了。老實地坐在那兒讓他捏。

"明天就讓半夏她們過來了。"很舒服,蘇青青眯著眼睛享受,還回答了他的問題。

可是到了第三日,即使沒有調製肉餡,但是蘇青青還是沒有閒下來,因為豆製品又被她提上了日程。

李元楚看著大批的豆腐變成了豆腐皮子、千葉、五香豆腐、麻辣豆腐片,再看到工人用油紙袋子封上了,看到最後他都麻木了。但是其中蘊藏著的巨大商機還是讓他很吃驚,正如李元亦所說,什麼東西到了蘇青青手裡,似乎都能變成銀子。

說說,二十多天就過去了,蘇家大棚子裡的很多蔬菜也能上市了,特別是辣椒更是喜獲豐收。同時村子裡跟著蘇青青建立大棚的村民,用收穫的黃瓜、辣椒換來了一筆不少的銀子。看的沒有棚子的村裡兩眼都在發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