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原來也就是根據李元楚和鳳銀公主的表現猜測蘇青青醫術高明的,今天在親眼目睹之後,才真正確定了原來並不是傳言。

村子裡人七嘴八舌地都在議論著這件事,大家得出的結果是,村裡多了這樣一位醫術高明的人並不是壞事,畢竟人吃五穀,不會不生病。有了蘇青青這樣的郎中在,大家生命也多了一份保障。

外面的傳言並沒有影響到蘇青青,第二日,白如風讓人送來了油布,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這些油布很罕見,這種罕見主要體現在油布的顏色上,居然是少見的奶油白色上。

蘇青青看到這些油布的,心裡就感嘆起來,似乎和白如風合夥並不是一件壞事情。當初她在買油布的時候,也就是隨口提了一提,說要是白色的會更好。沒想到他居然還真的放在了心上。

衝著這一份認真,蘇青青覺得今後就不能虧待了這一位合夥人。

"小姐,是這樣搭建的嗎?"丁一過來請示。

蘇青青看看蒙上油布的大棚,滿意的點了點頭,"就是這樣的。後面的就按照這樣地去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工人聽到合適,一個個都賣力地幹起來。

"青青,在這些棚子裡就能種出蔬菜嗎?"蘇青峰學著她的樣子看著土地。

"嗯,有了這些棚子,溫度就足夠了。"蘇青青看著回答。

"丁一,肥料捂得怎麼樣呢?"蘇青青轉頭看著忙碌的丁一問。

"差不多,估計足夠了。"丁一高興地咧開嘴巴。"聽小姐的話,在地裡追加了肥料,田裡的麥子長的都很粗壯。"

"這件事是你負責的,一定要好好督促,肥料一定要好好捂,然後才能有作用。"蘇青青再三叮囑。

"是,小姐放心,小的一定會盯著的。"丁一回答。

蘇家有牛場和養豬場,這些牲畜的糞便足夠田地用的了。

當初蘇青青願意養豬,就是想到一條龍活動。糖廠榨汁後的甘蔗正好可以做豬飼料,而做臭豆腐和腐乳用完的豆渣也是餵豬的好飼料。

"王爺,下游那邊的荒地能不能也賣給我?"蘇青青指著遠處的一片荒地問身邊影子一般的李元楚。

"行倒是行,不過你得告訴本王你想做什麼。而本王在你的邊上也打算照著你的去做。"李元楚狡詐地回答,臉上的神情也正經不過。這一次蘇青青要的可是低窪之處,每年到了夏天,那片荒地就會被水給淹了,種什麼都不是好的選擇。

不過他相信蘇青青有辦法治理。

"你?"蘇青青怒,看著他半晌不說話。

"既然打算做商戶,總的知道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道理。本王從來不吃虧。"李元楚這一次說得話還真比較多。

蘇青青聽了,想一想也是那個道理。她自己雖然說救了李元楚一命,但是李元楚在銀子方面並沒有虧待自己,相反明著暗著反而幫了她不少忙。

她送一份人情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妥。

"行,只要王爺給我足夠的土地,我一定帶著王爺發財。"她自信地說,算是答應了李元楚的要求。

"說說看,你買下這塊地打算幹什麼用呢?"李元楚像一隻大灰狼引誘她。

蘇青青白了他一眼,幼稚,用那樣的口氣和自己說話,真當自己是孩子。"我打算做桑基魚田,採取立體化種植。"

這是個新名詞,李元楚從來也沒有聽過。

"說清楚一點兒。"他饒有興趣地問,冷情的霖王發現,只要和蘇青青聊天,每一次這丫頭總能帶給他一些特別新奇的東西。

"我想先挖塘養魚,挖出的泥墊高作為岸,然後在上面種桑樹,可以的話還可以在桑林中放養一些雞,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體化種植。"蘇青青認真地解釋。

"你是說利用雞糞和塘泥種樹,再用桑樹養蠶,利用蠶沙養魚。"李元楚眼睛一亮,這個主意簡直是太精妙了。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蠶沙還是很好的肥料哦。雞糞堆積的話裡面會有很多的蚯蚓,利用蚯蚓餵魚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蘇青青想得更多。

"好,下游那塊窪地本王和你平分了。"李元楚笑著回答,他等著蘇青青反應。

蘇青青撇撇嘴,本來那塊窪地就是自己一個人,他倒好,一句話就將地分去了一半,她能高興才怪了。

"蘇青青,你是不是不滿本王作出的反應?"忽然,李元楚的俊臉在她的眼前放大了。

陷入沉思中的蘇青青被他嚇了一跳,"幹什麼?靠得這麼近。"

"本王在問你是不是不滿本王做的決定?"李元楚板著臉問她,心裡卻樂開了花,逗這個丫頭挺有趣。

"哪能呀。"蘇青青其實挺憷李元楚的,聽出他語氣帶著不高興,立刻就下意識做出了否決。

"本王是打算將河東的窪地全部歸你,河西的就全部屬於本王,你就不要想多佔了。"李元楚忽然提高嗓門說。

"真的?"蘇青青驚喜地問,要是河東這一片窪地全歸自己的話,自己就真的要發財了。

"河西本王不會給你的。"李元楚見到她高興,嘴角也翹了起來,嘴裡說得話卻很硬氣。

"行,河東的窪地就足夠了。王爺放心,你那片的窪地交給我,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土地,蘇青青簡直是心花怒放。

"嗯。"李元楚帶著笑意回答,心裡卻在想,現在為自己忙,將來的東西還不全是她的。想到這兒,他嘴角的彎度也更大了。

要想來年做好桑基魚田,目前就要快速地行動起來,首要的任務就是現將魚塘建立起來。

這一項的工作不能馬虎,所以蘇青青立刻忙的連吃飯時間都沒有了。

"將魚塘挖成長一百米,寬四十米,深度要兩米多,邊上的基地也要按照這個規格,對了,所有的基地要相互連接在一起。"蘇青青站在秋風中開始指揮下人和村民忙碌。

這一次的工程比較浩大,村裡閒置的勞力幾乎全都用上了。這個打的是零工,不用簽約,一天一人按照二十二個工錢計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