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林愣了愣,趕忙說:“我們並沒有辦法證明那個電話就是兇手打來的。很有可能是報警電話。”

“報警電話?一個路人怎麼可能知道地裡埋著屍體呢?”

“也許,”王樹林繼續強硬道。“他無意中看見兇手埋屍體了。但是不敢報警,害怕遭到兇手報復。”

羅炎麟一笑。“姑且認為這個假設成立。但是還有一點難以解釋,兇手為什麼要把屍塊埋在熊池對面的山坡上,我問過毛平。那裡並不公園中很隱蔽的地方。”

“……”

“最後一點,如果兇手把人頭扔進熊池僅僅是為了毀掉被害人的容貌,未免小題大做。他完全可以用刀子把人臉劃爛。”

王樹林下眼皮開始跳。“你是想推翻我的論斷?”

“總體來說,我並不否認你對案件的推理有道理。有可能你是對的。但是,不能排除另外一個可能也同樣符合邏輯。你認為兇手跟被害人熟悉。但,如果他們不熟悉,我們就得透過另外一個角度來認識整個案情。”

“他們不熟悉?”

“換句話說,你是站在傳統角度進行分析推斷。”羅炎麟泰然道。“強調理性的因果論。傳統的犯罪動機無外乎建立在憤怒,貪婪,貪財,妒忌,復仇等等情感問題上。當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發展到極端,就造成了犯罪。有人喪命,有人受傷。於是只要警方充分瞭解被害人的生活圈,尋找矛盾點。最後站在被害人角度反向推理就能知道兇手是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隨著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多沒有明顯動機的犯罪日益增多。全世界警界的破案率都在逐年下降。雖然科技手段日益完善。但是,人心墮落的似乎更快。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兇手,也許跟被害人並不認識。他殺死被害人,並且砍碎她的理由,也許並非因愛生恨,只不過是他想那麼做,只是恰好在錯誤的時間裡碰到了倒黴的被害人。”

王樹林聽得暗暗心驚。他表面掩飾住不安,裝出不以為然。“這樣的兇手只是你在教科書裡看到的吧。就像那個什麼來著,英國的那個殺手……”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倫敦懷特查佩爾區的碎屍者傑克,也有人稱之為開膛手傑克。”羅炎麟說。(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