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兩個人。”慕容雨川說。“其中一個人是男性鞋印,鞋印各部位壓痕都比較均勻,略有擦痕,步距不大,較寬。腳印中後跟壓痕相對較深,壓面寬,後跟出現擦痕,推測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身體較胖……”

“嗯。”

“鞋印長度4號,因為穿男性旅遊鞋,減去兩釐米左右,乘以係數6.876,身高大致為165cm到170cm之間。”

陸小棠說:“這跟我們目前掌握的‘紅帽子’的特徵相吻合。”

慕容雨川接著說:“另外一個腳印前腳掌壓痕重於後腳掌,前尖挖痕比較大,步距十分窄,是一個孩子。不會超過十五歲。”

“孩子?”陸小棠一驚。“是被害人?”

慕容雨川搖頭。“被害人的腳長與這雙腳印不符。這雙腳大約4碼,明顯比被害人大。身高大約在145cm到155cm之間。是一個女孩。”

陸小棠身子一震,看著慕容雨川。

慕容雨川說:“相信我,不會錯的。”

陸小棠給物證科打電話詢問,物證科技術員邱大偉接的電話。他的回答跟慕容雨川基本一致。

陸小棠放下手機,臉上的疑慮仍然沒有消退。

慕容雨川得意洋洋的說:“在這些專業技術方面我是不會弄錯的,至於怎樣推理,就靠你這位大偵探解決了。”

陸小棠說:“我倒是想到一種假設,但是想不明白道理。”

慕容雨川說:“你是說醫院裡那個女孩吧?量量她的腳長,對比一下鞋底的花紋就確實了。”

其實根本用不著技術鑑定陸小棠就能肯定,那個鞋印就是米蘭的。一個在案發後昏倒在案發現場樓下的女孩,從頭到腳滿身血汙,無論誰都不會認為她跟本案無關。但問題是,什麼關係?

“你認為案發時她是不是就在現場……”陸小棠後半句說不出來。……她親眼看見自己的弟弟被殺死……

慕容雨川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就在案發的四五個小時時間裡,存在著至少兩種可能。

假設一:米蘭進入房間時正巧碰到正在作案的兇手。疑點是,兇手為什麼不殺她滅口?她身上的血是怎麼弄上去的?她又是如何昏倒在一樓安全通道裡的?

假設二:米蘭進入房間時兇手剛剛離開。這種假設可以很好解釋米蘭如何逃脫被殺。那麼,她進入房間後又幹了什麼?她看到了弟弟被殺的恐怖景象嗎?然後她做了什麼?她逃走了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慕容雨川有一件事沒有告訴陸小棠,他在案發現場拍照時,在放置人皮娃娃那個房間裡,看見地上、牆壁上濺著血跡。顯然那裡就是兇手殺死被害人的第一現場,然後才把屍體搬運到衛生間裡剝皮,清洗。他在正對著轉椅的牆角發現了五枚血腳印。其中兩枚是女孩的腳印。

當時,那個瘦弱的小女孩站在自己弟弟的血泊之中在幹什麼?

她當時面對的方向是那張人皮娃娃安坐的轉椅……

在那地獄般悽慘的時刻,

她究竟看到了什麼?

她在想著什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